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题专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31:47
文档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题专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题专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综合题(共30题;共226分)1.(8分)佳句赏析。(1)(1分)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从这个句子,我们能体会到。(2)(3分)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把时间比作,说明了。(3)(4分)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
推荐度:
导读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题专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综合题(共30题;共226分)1.(8分)佳句赏析。(1)(1分)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从这个句子,我们能体会到。(2)(3分)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把时间比作,说明了。(3)(4分)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题专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综合题(共30题;共226分)

1.(8分)佳句赏析。

(1)(1分)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我们能体会到                                                       。

(2)(3分)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                 ,把时间比作       ,说明了                                                             。

(3)(4分)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光线渐渐地暗下去”交代了           ,“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                                             。“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更表现了                               。作者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

2.(7分)下列人物是哪本书中的主人公?连一连,并从中任选一个人物进行介绍。

(1)(5分)连线

汤姆•索亚               《爱丽丝漫游奇境》

保尔•柯察金              《绿野仙踪》

爱丽丝                   《骑鹅旅行记》

多萝茜                   《汤姆•索亚历险记》

尼尔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2分)人物:       

介绍:                                                                                                                                 

3.(4分)品读译文,完成练习。

(1)(2分)A:那是一条身形巨大的鲨鱼,它怒目圆睁,从我的左前方游向我。

B:这条庞然大物——鲨鱼,它睁着大眼,满眼怒气,斜游过来。

C:它如一块会游动的巨型礁石,目露凶光,骇人地斜刺着冲过来。

读了上面的三句话,我更喜欢第       句。我喜欢的理由是:                                                                                                                                                                                                                                         

(2)(2分)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①这句话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这句话体现了                                     。

②你也做一回小翻译,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这句话,使语言更优美生动。                                                     

4.(10分)风俗寓意我知道。

(1)(5分)根据情境,给习俗选择对应的寓意。

A.步步高     B.财源滚滚     C.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D.福寿绵长     E.积极向上,团结奋进

①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民间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是       。

②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期就已有的习俗,比赛时,大家努力进取,因为它代表了       。

③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取       的吉祥之意。

④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       。

⑤过年奶奶包饺子时包进了一枚硬币,小孙女疑惑不解,奶奶告诉孙女:“饺子下锅,象征着       。”

(2)(5分)你还知道哪些风俗的寓意?请写出一个。

5.(8分)妙用同义词语。

(1)(3分)读句子,体会加下划的字词的特点。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①加粗字词的意思相同,均表示“       ”,强调了老铺灯笼           的特点。

②对在句段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重语气           B.生动丰富

C.避免枯燥            D.富于变化

(2)(2分)根据语境体会词语,完成练习。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桥夺得了全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的冠军。台上正在宣告:“李桥在本次全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喜获金牌。”如果你是宣告员,你可以把“喜获金牌”替换成           、           等词语。

(3)(3分)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尝试填同义词。

    素不相识的人们前来为烈士送行。望着消防战士的遗像,一位年长的大妈掩面       ,一位男青年低头       ,一位年轻的女孩忍不住伏在妈妈的肩膀上       。此时,烈士的亲人已经失声痛哭。

6.(10分)词句段运用

(1)(1分)读句子,仔细观察加下划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我发现加下划的部分               。

(2)(2分)我的总结:在一个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表示一样的意思的好处是(  )   

A.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B.起强调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

C.使语言表达更全面。

D.用词有变化,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3)(3分)仿照第1题的句子填一填。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           ,思雨在跳远比赛中           ,宁宁在游泳比赛中           。

(4)(4分)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写一写。

过年的时候吃鱼: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建筑上雕刻蝙蝠:               

建筑上雕刻云纹:               

7.(8分)读句子,完成练习。

    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1)(1分)这个句子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

(2)(2分)这句话是对猫       、       的描写,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猫准备攻击时的状态。

(3)(5分)请你也用连续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写写运动员打篮球时的样子。

8.(8分)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2分)尼尔斯变成了什么?(  )   

A.小狐仙 B.小精灵 C.大雁

(2)(2分)当尼尔斯变小时,其他动物是什么心情?(  )   

A.开心 B.伤心 C.无所谓

(3)(4分)课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变化,尼尔斯的心理变化是:

A.愧疚  B.快乐  C.悲伤  D.后悔

变成小人儿后的         

对动物们的         

远离家乡的         

飞翔带来的         

9.(12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4分)《北京的春节》本文作者           ,课文描绘了一幅幅                     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             ,表达了自己对                       。

(2)(2分)“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               这一特点。

(3)(6分)文章以       为经线,以           为纬线结构全文。       、       、           、       这四天写得详细,其它略写。

10.(10分)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5分)总的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为什么“消极的东西”也值得感谢?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2)(5分)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鲁滨逊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11.(4分)融会贯通,读读想想。

①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②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2分)宏愿的意思是:             。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人们觉得他不仅无钱,还           。

(2)(2分)“58座”说明       ,“开山鼻祖”说明                                           。

12.(10分)读句子,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5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指的是什么?这样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5分)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结合句子,说说你对带点词的理解)

13.(8分)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5分)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3分)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               ,把时间比作       ,说明了                                                 。

14.(15分)想一想

(1)(5分)你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

(2)(5分)“端午节”是怎样产生的?

(3)(5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15.(4分)为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味道A.滋味  B.兴趣  C.气味  D.感觉

(1)(1分)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2)(1分)妈妈亲手做的这道菜,味道真不错。       

(3)(1分)这部韩剧越看越有味道。       

(4)(1分)他喜欢抽烟,身上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16.(4分)用精字组成的词语填空。

(1)(1分)人们用象牙雕刻成了非常       的工艺品。

(2)(1分)在爷爷的       照料下,那可奄奄一息的君子兰又恢复了生机。

(3)(1分)那块布料上       的花纹让妈妈爱不释手。

(4)(1分)他们派出一支       的去完成这次艰巨的战斗任务。

17.(3分)选字填空

迅猛    迅速    飞速

(1)(1分)电子计算机发展       ,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计算机。

(2)(1分)集合号响了,同学们       到操场上集合。

(3)(1分)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电脑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

18.(10分)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2分)北京的春节       排场,       分外热闹。

(2)(2分)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3)(2分)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1分)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3分)北京       城市,       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19.(3分)按要求写句子。

(1)(1分)腊月和正月,正是最闲的农村。(改病句)

                                         

(2)(1分)我们家买了电脑。(扩句)

                           

(3)(1分)我们家房子很小。(改为夸张句)

                                   

20.(7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1分)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       (pāo  pào)腊八蒜。

(2)(1分)除夕夜 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jiān  jiàn)断。

(3)(3分)正        (zhēng  zhèng)月十五,处处        (chǔ chù)张灯结        (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4)(2分)杂拌儿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        (gān  gàn)果与蜜饯参和        (huó huo)成的。

21.(2分)请按照详略的不同把下面的内容分类。

A.腊八这一天要做的事。

B.孩子们为过年做的准备。

C.大人们为过春节做的准备。

D.过小年。

E.小年后的准备。

F.除夕夜。

G.大年初一的景象。

H.铺户开张。

I.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景象。

J.春节结束。

(1)(1分)详写的内容有:                   

(2)(1分)略写的内容有:             

22.(8分)仿写词语。

(1)(4分)例:伶伶俐俐

                                            

(2)(4分)例:千门万户

                                            

23.(2分)按要求写句子。

(1)(1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缩句

               

(2)(1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24.(12分)读《匆匆》,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写出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4分)燕子去了,有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       的时候。       

(2)(3分)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       

(3)(3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       罢了。       

(4)(2分)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       了。       

25.(6分)给字选择恰当读音,并用另外的音组词。

(1)(2分)那是谁?又藏       cáng zàng在何处呢?       

(2)(2分)去的尽       jìn jǐn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       

(3)(2分)我不禁       jīn jìn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6.(3分)选词填空。

深情   盛情   热情

(1)(1分)蒙古族人民骑马几十公里,       远迎客人。

(2)(2分)进了蒙古包,他们       款待来客。夕阳西下,他们和汉族客人依依不舍,       话别。

27.(25分)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5分)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2)(5分)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3)(5分)这会儿,太阳的脸开始泛出微红。

(4)(5分)远远地,我们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5)(5分)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

28.(3分)根据下列解释,写出词语。

(1)(1分)形容样子和味道都很好。           

(2)(1分)老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3)(1分)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都冻死。                     

29.(6分)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2分)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2)(1分)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3分)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30.(6分)选字填空。

着    了   过    啊   吧    呢

(1)(2分)太阳他有脚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       旋转。

(2)(1分)看来今天我是不得不去一趟       。

(3)(3分)去的尽管去       ,来的尽管来       ;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2)针尖上一滴水滴;大海;日子在时间长河里显得很渺小,消逝得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3)天色渐晚;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母亲一直在拖延时间,今天不可能带他出去了

【解析】【分析】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故答案为:(1) 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2)针尖上一滴水滴;大海;日子在时间长河里显得很渺小,消逝得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3)天色渐晚;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母亲一直在拖延时间,今天不可能带他出去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2.【答案】(1)

(2)尼尔斯;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就犯困,因捉弄了一个小狐仙被变成了一个小人儿,最后骑在家鹅脖子上经过一番磨难后,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汤姆•索亚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于1876年,作者为马克·吐温。作品以距离发行当时30至40年前的美国密苏里州圣彼得斯堡(虚构地点)为舞台背景,讲述少年汤姆·索亚与哈克贝里·费恩等伙伴冒险的故事。汤姆,这个顽童的角色

保尔•柯察金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爱丽丝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人物。《爱丽丝漫游奇境》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和姐姐在河边看书时睡着了,梦中她追逐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从而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时而变大时而变小,以至于有一次竟掉进了由自己的眼泪汇成的池塘里;她还遇到了爱说教的公爵夫人、神秘莫测的柴郡猫、神话中的格里芬和假海龟、总是叫喊着要砍别人头的扑克牌女王和一群扑克士兵,参加了一个疯狂茶会、一场古怪的槌球赛和一场审判,直到最后与女王发生冲突时才醒来,发现自己依然躺在河边,姐姐正温柔地拂去落在她脸上的几片树叶——在梦里她把那几片树叶当成了扑克牌。

多萝茜是《绿野仙踪》中的人物。《绿野仙踪》以虚构的奥芝国为背景,讲述美国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卷到了一个叫孟奇金的地方,好女巫指点她到翡翠城去找奥芝国大术士帮忙送她回家。路上,她先后遇到了稻草人,铁皮樵夫与小胆狮。他们结伴而行,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来到了翡翠城。但等待他们的又是想不到的麻烦……

尼尔斯是《骑鹅旅行记》中的人物。《骑鹅旅行记》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不爱牧鹅放鸭,会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可是同住一个小村庄里的还有一群小妖精,尼尔斯有一天戏弄了一只小妖精,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自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家鹅马丁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空。马丁决定和野鹅飞往北方,那是他向往己久的拉普兰。途中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不畏艰险和困难智取乌鸦山的盗贼。尼尔斯和野鹅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有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尔斯最终变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变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此也变成一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

(1)

(2)1、尼尔斯 2、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就犯困,因捉弄了一个小狐仙被变成了一个小人儿,最后骑在家鹅脖子上经过一番磨难后,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点评 】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3.【答案】(1)A;通过“怒目圆睁”突出了鲨鱼的神态特征,体现了鲨鱼带给“我”的恐惧感。(或B通过“庞然大物”突出了鲨鱼的体形巨大,体现了“我”在鲨鱼面前的弱小。或C通过比喻突出了鲨鱼的庞大,并通过“斜刺着冲过来”的动作描写,突出了鲨鱼极强的攻击性。)

(2)波莉姨妈因找不到汤姆二人而伤心无比;波莉姨妈陷入了无言的深愁,一夜之间生了满头的白发。

【解析】【分析】(1)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如A“身形巨大”突出了鲨鱼的形态特征,“怒目圆睁”突出了鲨鱼的神态特征,从形态、神态两方面突出了鲨鱼带给“我”的恐惧感。

(2)①因悲痛和绝望使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这句话体现了波莉姨妈因找不到汤姆二人伤心的程度。②波莉姨妈悲痛到了极点,一夜之间头发全变白了。

故答案为:(1)A、通过“怒目圆睁”突出了鲨鱼的神态特征,体现了鲨鱼带给“我”的恐惧感。(或B通过“庞然大物”突出了鲨鱼的体形巨大,体现了“我”在鲨鱼面前的弱小。或C通过比喻突出了鲨鱼的庞大,并通过“斜刺着冲过来”的动作描写,突出了鲨鱼极强的攻击性。)

(2)1、波莉姨妈因找不到汤姆二人而伤心无比。2、波莉姨妈陷入了无言的深愁,一夜之间生了满头的白发。

【点评】(1)语句的赏析首先要确定一个角度,角度有哪些,如修辞、用词、句式、内容、情感等。此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句式,所以可从这个角度入手。

(2)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

4.【答案】(1)C;E;A;D;B

(2)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团圆美满。 

【解析】【分析】 (1)考查习俗的寓意及运用。①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民间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鸡”与“吉”谐音,预示着是孩子茁壮成长,吉祥如意。②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期就已有的习俗,比赛时,大家努力进取,因为它预示着积极向上,团结奋进。③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糕”与“高”谐音,预示着步步高的吉祥之意。④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福寿绵长。⑤过年奶奶包饺子时包进了一枚硬币,小孙女疑惑不解,奶奶告诉孙女:“饺子下锅,“硬币”即是“钱、财”象征着财源滚滚。

(2)、①过生日吃面条:过生日的时候有长寿的寓意;祝福新生儿长命百岁的象征。此习俗慢慢延续、演化,来碗“长寿面”就成为生日之餐的必备品了。遇到事情的时候吃有要办事顺利的寓意等。 面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物,它起源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②过年的时候吃鱼:鱼,取自谐音“余”,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年年有“余”。中国人总是希望在年底还有所富余,因为如果在年底还有富余的话,那么意味着来年你会拥有更多的财富。不分南北,传统年夜饭上最不能缺少的菜就是鱼,而且通常是全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故答案为:(1)C、3、A、D、B

(2)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团圆美满。

【点评】(1)、(2)了解常用习俗的寓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5.【答案】(1)全部;各具特色;A

(2)摘得桂冠;勇夺第一

(3)抽泣;抽咽;啜泣

【解析】【分析】(1)“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这些词语意思相同,互为近义词,用不同的词表示一样的意思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强调了老铺灯笼各具特色的特点。并没有加重语气的作用,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喜获金牌”代表荣誉(或名次)排在最好、重要的地位。近义词是摘得桂冠、勇夺第一、拔得头筹。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第1题的句子,用一组表示悲伤的近义词填空,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填写的这些词语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如 : 为烈士送行,年长的大妈掩面抽泣,青年低头抽咽,年轻的女孩忍不住伏在妈妈的肩膀上啜泣。

故答案为:(1)全部、各具特色、A

(2)摘得桂冠、勇夺第一

(3)抽泣、抽咽、啜泣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及运用。在句子中变换使用近义词,一可以避免用词重复,二可使语言生动。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6.【答案】(1)意思是一样的

(2)D

(3)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4)寓意年年有余;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寓意福从天降;寓意高升如意

【解析】【分析】(1)、(2)“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这些词语意思相同,互为近义词,用不同的词表示一样的意思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第1题的句子,用一组在运动会上取的好成绩的近义词填空,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过年的时候吃鱼:鱼,取自谐音“余”,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年年有“余”。中国人总是希望在年底还有所富余,因为如果在年底还有富余的话,那么意味着来年你会拥有更多的财富。不分南北,传统年夜饭上最不能缺少的菜就是鱼,而且通常是全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的寓意是表示小孩子的身高要比前一年长得高,年糕是由红黄白三种颜色组成,代表着金钱。还有一种寓意是为了来纪念伍子胥的,所以过年就有吃年糕的习俗。

建筑上雕刻蝙蝠:在建筑上雕刻“蝙蝠”,有幸福、福气满满、延绵长久以及福从天降等寓意,而且“蝙蝠”的谐音是“遍福”,也寓意着遍地都是幸福。之所以有以上这样的寓意,是因为蝙蝠中的“蝠”与“福”是谐音。

建筑上雕刻云纹:具有民族特征。预示着吉祥如意的意思。

故答案为:(1)意思是一样的

(2) D

(3)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4)寓意年年有余、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寓意福从天降、寓意高升如意

【点评】(1)、(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及运用。在句子中变换使用近义词,一可以避免用词重复,二可使语言生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4)了解常用习俗的寓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答案】(1)竖、拱、伸直、抓、嘶叫、瞪

(2)动作;神态

(3)示例: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动了篮球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筐奔去。 

【解析】【分析】(1)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带着问题细读句子找出动词即可。(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3)根据题目要求,用连续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写写运动员打篮球时的样子,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故答案为:(1)竖、拱、伸直、抓、嘶叫、瞪(2)动作、神态(3)示例: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动了篮球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筐奔去。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的能力。(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3)本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运用能力。答案不求一致,上文衔接起来语言通顺即可。

8.【答案】(1)A

(2)A

(3)D;A;C;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1)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2)当尼尔斯变小时,其他动物是开心。 (3)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的后悔;对动物们的愧疚;远离家乡的悲伤;飞翔带来的快乐。

故答案为:(1)A(2)A(3)D、A、C、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9.【答案】(1)老舍先生;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温馨和美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比喻;春节熬腊八粥

(3)时间;人们活动;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老舍先生、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温馨和美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2)比喻、春节熬腊八粥(3)时间、人们活动、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10.【答案】(1)因为即使在最不幸的处境中,也可以分出好处和坏处,所以消极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积极的。如果正视它,就能有利于人去奋斗,从而改变现状。 

(2)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解析】【分析】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出这句话所在的位置,然后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本题可以根据鲁滨逊笔记的内容进行理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11.【答案】(1)伟大的志愿;口出狂言

(2)桥多;唐东杰布在藏戏的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2)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结合语境,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首先分析句子本身的结构特点,找到突破口。

故答案为:(1)伟大的志愿、口出狂言 (2)桥多、唐东杰布在藏戏的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12.【答案】(1)逝去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对时间无声无息流逝的无奈,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2)“转眼间”突出人生短暂,“白白”指活着毫无价值。两个词充分体现出虽 然人生短暂,但作者不想虚度光阴的情感。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指的是逝去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对时间无声无息流逝的无奈,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2)“转眼间”突出人生短暂,“白白”指活着毫无价值。两个词充分体现出虽 然人生短暂,但作者不想虚度光阴的情感。

故答案为:(1)逝去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对时间无声无息流逝的无奈,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2)“转眼间”突出人生短暂,“白白”指活着毫无价值。两个词充分体现出虽 然人生短暂,但作者不想虚度光阴的情感。

【点评】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13.【答案】(1)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针尖上一滴水;水滴;日子显得很渺小,消失得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修辞方法和阅读理解能力。朱自清的《匆匆》主要讲时间过得匆匆,作者感叹自己没有留下游丝一样的痕迹。文章要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故答案为:(1)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针尖上一滴水;水滴;日子显得很渺小,消失得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点评】理解课文内容,品析重点句子是高年级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应该多加练习。

14.【答案】(1)农历五月初五;

(2)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吃粽子,划龙舟,还往河水里扔粽子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1)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2)“端午节”的产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人们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还往河水里扔粽子。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15.【答案】(1)D

(2)A

(3)B

(4)C

【解析】【分析】味道:滋味,兴趣,气味,感觉。体会味道的哲理;体察道理。情味;意味。滋味,气氛,氛围。.气味(一直有质疑,因为是指的是嗅觉器官所捕捉到的感觉。)。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16.【答案】(1)精致

(2)精心

(3)精美

(4)精锐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精致:谓精巧细致;细密。也指精美工巧。 美好等。精心: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专心;周密细心。精美:形容词,形容精致而美好。精锐:通常指群体中比较优秀的部分,是这个群体的精华。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学生掌握词义,就不难回答这道题了。

17.【答案】(1)迅猛

(2)迅速

(3)飞速

【解析】【分析】迅猛:迅速猛烈。迅速:速度快。飞速:非常迅速:发展;前进。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18.【答案】(1)不但;而且

(2)之所以;是因为

(3)因为;所以

(4)即使

(5)虽是;可是;而且

【解析】【分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程度

19.【答案】(1)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人们最闲的时候。

(2)我们家买了一台液晶电脑。

(3)我们家房子很小,只有巴掌那么大。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不要随意添加原句以外的其它内容和文字。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句子转换的掌握程度

20.【答案】(1)pào

(2)jiàn

(3)zhēng;chù;jié

(4)gān;huo

【解析】【分析】泡pāo鼓起而松软的东西:眼泡。豆腐泡儿。  pào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泡沫。泡影。间jiān  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中间。间距。间奏。天地之间。jiàn空隙:间隙。当间儿。亲密无间。处chǔ 居住:穴居野处。处地方:处处。处所。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21.【答案】(1)A;B;D;F;G;I

(2)C;E;H;J

【解析】【分析】(1)根据文章内容知,详写的内容有“腊八这一天要做的事;孩子们为过年做的准备;过小年;除夕夜;大年初一的景象;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景象”。故答案为“A;B;D;F;G;I”。

(2)根据文章内容知,略写的内容有“大人们为过春节做的准备;小年后的准备;铺户开张;春节结束”。故答案为“C;E;H;J”。

【点评】考查文章内容掌握及阅读理解。

22.【答案】(1)纷纷扬扬;轰轰烈烈;切切实实;时时刻刻

(2)千家万户;千呼万唤;千恩万谢;千言万语

【解析】【分析】从(1)给出的词语“伶伶俐俐”来看,是AABB式结构,如:纷纷扬扬、轰轰烈烈、切切实实、时时刻刻。

从(2)给出的词语“千门万户”来看,是“千A万B”式结构,而“A和B”又是同义词,如:千家万户、千呼万唤、千恩万谢、千言万语。

【点评】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3.【答案】(1)影儿闪过了。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什么也不能做。

【解析】【分析】(1)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句子“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去掉“新来的日子的、又开始在叹息里。”缩写成“影儿闪过了。”(2)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①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②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改为“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什么也不能做。”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

24.【答案】(1)再来;再青;再开;排比

(2)轻烟;薄雾;比喻

(3)徘徊;匆匆;设问

(4)挪移;拟人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并写出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和修辞手法排比、比喻、设问、拟人的掌握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25.【答案】(1)cáng;宝藏

(2)jǐn;尽力

(3)jīn;禁止

【解析】【分析】多音字:(1)藏:cáng 隐避起来:隐藏。蕴藏。zàng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故①cáng ,②组词:宝藏。(2)尽:jǐn 极,最:尽管。jìn完毕:用尽。说不尽。取之不尽。故①jǐn,②组词:尽力。(3)禁:jīn禁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不禁。jìn不许,制止:禁止。禁绝。故①jīn,②组词:禁止。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平时读课文或说话要注意区别。

26.【答案】(1)热情

(2)盛情;深情

【解析】【分析】①热情: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②盛情:深厚的情意。③深情:深长悠厚的情感。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义的掌握,理解了词义,选词填空就容易了。

27.【答案】(1)拟人

(2)夸张

(3)拟人

(4)比喻

(5)排比

【解析】【分析】拟人句是把一个句子人性化,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比喻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夸张是为了达到生动幽默效果,我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甚至达到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分类及其运用。

28.【答案】(1)色味双美

(2)娴熟

(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解析】【分析】

①色味双美:样子和味道都很好。

②娴熟:老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③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意思: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都冻死。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词语、常识的掌握理解情况,要根据平时的阅读理解词语的意思,重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

29.【答案】(1)因为;所以

(2)即使

(3)虽然;但是;而且

【解析】【分析】分析句子的意思可知:①句是因果关系。故填“除了……所以……”;②句是假设关系。故选 “即使”;③句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而且……”。

【点评】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熟读句子,明确句子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30.【答案】(1)啊;着

(2)了

(3)了;着;呢

【解析】【分析】“啊、吧、呢”都是语气词,语气词是表示句子的语气的,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你吃饭了吗?东东怎么还不来呀?”都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蚂蚁正在忙着搬东西呢!”表示感叹的语气。“着 、了 、过 ”都是助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起辅助作用。“小明完成作业了。”“我认真地听着他说的话。”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气词、助词的运用情况,平时应多读多练。

文档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题专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题专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综合题(共30题;共226分)1.(8分)佳句赏析。(1)(1分)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从这个句子,我们能体会到。(2)(3分)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把时间比作,说明了。(3)(4分)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