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课文时,可以根据文章中的描写展开联想和想象,获得多角度的感受。
2.掌握如何描写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3.学习翁卷《乡村四月》一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对乡村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掌握如何描写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2.学习翁卷《乡村四月》一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对乡村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首先出示《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中关于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句子,各自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自己的习作或者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些描写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句子,与同桌交流,谈谈感受。
教师点拨:
这一板块讲解了如何体会一个地方的美丽。在阅读时,要仔细品味,特别是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要重点关注,并能运用到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中来。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深入体会静态美和动态美。
二、词句段运用
1.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答案示例一:秋天真的到来了,在放学后的校园,可以看到枝头上的树叶纷纷飘落。有的如蝴蝶,闪动着美丽的翅膀;有的如蜜蜂,转着飞舞;有的如降落伞,缓缓地打着旋儿……一片片树叶无论怎样飞舞,都会缓缓落下,给大地铺上了金黄的一片。
答案示例二:群鸟飞过的湖面显得格外地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远远看去像一面不曾打磨的大镜子;蓝天白云交织在湖面上,不时一只鸟儿掠过湖面,荡起了一丝碧波,点缀成了一幅美丽画卷;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宛如千万条银蛇在水中游动。
2.读一读,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答案示例:(1)本句描写了九月开罗一片金色的情景。反复运用了“金”字——“金色的夕阳”“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以及“泛着金光”的尼罗河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金字塔,构成了一副色彩协调的金色画面。
(2)这段话描写了站在大理石铺的地上,仿佛就被纯白包围的情景。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作者反复用“纯白”这个词加以修饰,站在白色的大理石上,眼里看的是纯白的大理石,甚至被大理石所包裹,写出了仿佛自己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强调突出了白色奇迹的圣洁与庄严。
(3)这段话写出了梅雨潭一片绿色的美丽景色。 采用了侧面描写,以“北京什刹海”绿杨的“淡”,“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作对比。从侧面衬托出这里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特点,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绿溢于言表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三、日积月累
乡村四月
(原文见教材第106页)
1.教师介绍诗人,范读诗歌,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作者介绍】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浙江)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熙、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代表作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2.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词语释义】①山原:山陵和原野。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③子规:鸟名,杜鹃鸟。④才了:刚刚结束。⑤蚕桑:种桑养蚕。⑥插田:插秧。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逐句翻译,疏通全诗大意。
【诗句翻译】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4.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意境,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用“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第三、四句则是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全诗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5.学生再次朗读,感受画面,领略意境,体会前后一静一动的美,背诵全诗。
第七单元知识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威尼斯(sī) 小艇(tǐng) 船艄(shāo)
皮垫子(diàn) 保姆(mǔ) 雇定(gù)
簇拥(cù) 哗笑(huá) 尊严(zūn)
远眺(tiào) 飞驰(chí) 铃铛(líng)
一罐(guàn) 牲畜(chù) 吆喝(yāo)
二、易写错的字
艇:右边是“廷”,不要写成“延”。
艄:“舟”横的右边不能出头。
垫:上面的“执”不要少写一点。
祷:左部是“礻”,不要多写一点写成“衤”。
雇:外部是“户”,不要少写一点写成“尸”。
眺: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吆:右边是“幺”,不要少写最后一点。
铃: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
三、同音字
sī:斯(斯文) 撕(撕开) 司(司机)
gù:雇(雇佣) 固(固体) 顾(顾虑)
tǐng:艇(小艇) 挺(挺好)
qiào:翘(翘起) 俏(俏丽)
diàn:垫(坐垫) 电(发电)
mǎ:码(码头) 马(马上)
yí:仪(仪态) 疑(疑问)
jùn:骏(骏马) 俊(英俊)
dāng:铛(铃铛) 当(当然)
shēng:牲(牲口) 生(学生)
四、多音字
畜 翘
圈 哗
叉 着
澄 载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闻名—著名 交叉—交错 耸立—矗立
平稳—安稳 庄严—庄重 思考—思索
摇晃—摇摆(摇曳) 沉寂—寂静(宁静)
遮掩—遮盖 赞许—赞赏 闪烁—闪耀
放射—发射 耀眼—夺目 开阔—辽阔
雄浑—雄壮 神秘—神奇 激荡—荡漾
究竟—到底 贵重—珍贵 情趣—意趣
锋利—尖利 操纵自如—得心应手
悠然自得—悠闲自在 熠熠发光—闪闪发光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七、反义词
轻松—沉重 灵活—呆板 静寂—喧闹
拥挤—宽松 倒退—前进 弯曲—笔直
舒缓—急促 微弱—强烈 寂静—嘈杂
严肃—亲切 赞许—批评 耀眼—暗淡
开阔—狭窄 神秘—普通 贵重—廉价
任何—特定 锋利—迟钝
手忙脚乱—从容不迫
八、词语搭配
1.填入恰当的动词
(打开)窗帘 (打)招呼
2.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杯)牛奶 一(片)寂寞
一(座)灯塔 一(匹)骏马
一(头)奶牛 一(抹)晚霞
3.填入恰当的修饰词
(主要)的交通工具 (又窄又深)的小艇
(软软)的皮垫子 (形状不同)的石桥
(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
(弯曲)的河道 (高大)的建筑
(丝绒般)的草原 (黑白两色)的花牛
(碧绿色)的低地 (辽阔无垠)的原野
(金色)的晚霞 (漆黑)的夜晚
(微弱)的光芒 (古老)的金字塔
(神秘)的风采 (熠熠发光)的珍宝
(神奇)的境界 (锋利)的刀刃
(安闲)地欣赏 (平稳)地穿过
(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九、词语归类
和水有关的成语: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饮水思源 水光山色 萍水相逢
一衣带水 行云流水 跋山涉水
含有“手”和“脚”的成语:手忙脚乱 毛手毛脚 指手画脚 笨手笨脚 轻手轻脚 蹑手蹑脚 七手八脚 束手束脚 碍手碍脚
形容广阔的词语:无边无际 一望无垠 一望无际 幅员辽阔 辽阔无垠 沃野千里
ABB式词语:黄澄澄 金灿灿 绿油油 白茫茫 黑压压 黑乎乎 红扑扑 绿茵茵
亮晶晶 空荡荡 冷飕飕 火辣辣
成语集锦:操纵自如 悠然自得 成群结队
默默无言 手忙脚乱
十、句子积累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寸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外形描写)
2.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动作描写)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拟人)
4.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比喻)
5.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作比较、列数字)
十一、考点提示
1.掌握每课要求会写的字,多音字“哗、澄”,理解重点词语,常以拼写的形式或理解词语的形式考查。
2.熟读《威尼斯的小艇》,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在这个水上城市发挥的重要作用。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牧场之国》要积累好词佳句,学习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出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特征。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4.《金字塔》要找到两篇短文之间的联系,并掌握《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中作比较、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常以说明文阅读的形式考查。
5.背诵“语文园地”中的《乡村四月》,常以填空或默写的形式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