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动词
顾野有麦场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动词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访 动词
度 ⑴孤不度德量力 衡量〈动词〉
⑵度已失期 估计 表推测〈动词〉
⑶关山度若飞 过〈动词〉
伐 ⑴齐师伐我 讨伐〈动词〉
⑵ 伐竹取道, 砍伐〈动词〉
方 ⑴①荆之地方千里 面积,方圆〈名词〉
⑵方其远门出海 当…的时候
⑶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刚刚
⑷ 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正在〈副词〉
⑸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指方位
发 ⑴起,指被任用 <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⑵发出 <动词>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⑶出发 <动词> 夫鹓发于南海 (《惠子相梁》)
⑷拥 <动词> 众军汉一发上
⑸开花 <动词> 野芳发而幽香
⑹长寿的特征 <名词>黄发垂髫
⑺头发 <名词>皆披发文身
复 ⑴又,再〈副词〉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⑵复兴〈动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⑶回复〈动词〉 不敢出一言以复
对 ⑴回答〈动词〉 对曰:“小惠未遍…”(《曹刿论战》)
⑵面对,向着〈介词〉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固 ⑴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
⑵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⑶固不知子矣 固然
⑷子固非鱼也 固然
⑸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⑹ 固以怪之矣 本来
⑺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本来
⑻固众人 本来
国 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⑵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都
⑶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⑷夫大国难测也 国家
⑸死国可呼 国事
⑹国险而民附 地势
⑺此用武之国 地方
⑻属国过居延 典属国简称
恨 1 遗憾 名词 商女不知亡国恨
2.怨恨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遗憾 怅恨久之
4.痛恨 至今遗恨迷烟树
然 1、怡然称快 …的样子
2、果然鹤也《童趣》 副词词尾
3、然则北同巫峡。 这样
4、然胡不已乎。 但是,然而
故 1、旧的知识 例句:温故而知新。《论语》
、因此 例句:故时有物外之趣。
3、原因,缘故 例句: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为 1、因为 例句:项为之强《童趣》
、当作 例句:以丛草为林《童趣》
3、题写 例句:即书诗四句,自为其名《伤仲永》
、成为 例句:且为众人
、为了 例句:不必为己《大道》
6、 被 例句:尽为所吞《童趣》
、 向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替,给 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
、是 例句:始悟为山市《山市》
12、唱 例句:好为《梁父吟》《隆中对》
13. 认为 例句:自以为不如《邹忌》
之 1、 的 例句:故时有外物之趣
、他,他们,它 例句:昂首观之《童趣》
、去,到,往 例句:辍耕之垄上
、句末凑音节,无实意 例句: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主谓之间,无实意 例句:此庸父之怒
乃 1、才 例句:去后乃至
、于是,就 例句:蒙乃始就学
、竟然 例句:乃不知有汉
、是 例句:当立着乃公子扶苏
其 1、代词 例句: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可要,语气助词 例句: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
于 1、在 例句:于土墙凹凸处《童趣》
、比 例句:贤于邻人远矣《伤仲永》
3、同 例句:每自比于管仲《隆中对》
、 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
、向 例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 、和 例句:吾谁于归《岳》
7、让 例句:请广于君《唐雎》
、从 例句:受地于先王
9、对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出师表》
若 1、如 例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2、比得上 例句: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
、像 例句:若听茶声然《核》非若是也《唐雎》
4、你 例句: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如果 例句:若士必怒《唐雎》
因 1、 因为 例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2、顺着,就者 例句:因势象形《核》
、因此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 因以为号焉《马》
4、于是 例句:因屏人日《隆中对》
以 、用 例句:徐喷以烟《童趣》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以径寸之木《核》以此夸能《观潮》醒能述以文者《醉》
、把 例句:以丛草为林《童趣》以是人多以书假于《送》以头抢地耳《唐雎》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凭借,靠 例句:可以为师矣《孙权》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因为 例句: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不以物喜《岳阳》以其境过青《小》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认为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辩日》或以为死《陈涉世家》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无从置书以观《送》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连词无,实意 例句:卷石底以出《小》
8、按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马》
、同“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10、以至于 例句: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
则 1、就 例句:学而不思则惘《论语》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及日中则如盘盂《辩日》有仙则名《陋室铭》则题名其上《核》
、那么 例句:则汉室之隆《出师表》然则何时而乐也《岳阳》则有去国还乡《岳阳》
3、却 例句: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送》
及 1、到了…的时候 例句:及日中则如盘盂《辩日》及鲁肃过寻阳《孙权》 2、到了 例句:及郡下《桃》
、等到 例句:及下船《湖心亭》
4、和 例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与 1、和 例句:夸父与日逐走《夸父》与蒙论议《孙权》独守丞与站谯门中《陈涉世家》天与云与山与水《湖心亭》
、疑问语气助词,么 例句:轻寡人与《唐雎》
3、加上 例句:与臣而将四矣《唐雎》 参与 例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且 1、尚且 例句:且为众人《伤仲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
2、况且 例句: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且秦灭韩亡魏
诸 1、各个 例句:其西南诸峰《醉》
2、各位 例句:愿诸君勿复言《隆中队》
使 1、连词,假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2、使意动词,让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上使外将兵
3、出使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是 1、判断动词,是 斯是陋室《陋室铭》
2、指示代词,这 于是见公输班《公输》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就 1、副词,靠近 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2、动词,完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3、动词,从事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书 1、名词, 书信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
2、名词,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予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3、动词,书写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即书诗四句 《伤仲永》
4、名词,官职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出师表》
5、动词,读书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6、形容词,书写的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
7、名词,名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
稍 1、副词,稍微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降辞色 《送东阳马生序》
2、副词,渐渐 邑人齐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胜 1、动词,取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 《孟子》二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名词,人名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3词,尽 跨洲连郡者不可胜数 《隆中对》
4、动词,禁得起 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
5、形容词,雄伟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师 1、名词, 齐师败绩 《曹刿论战》 出师表
2、名词,老师 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食 1、动词,吃 非练食不食 《庄子》故事两则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送东阳马生序》
2、形容词,吃肉的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3、动词,通饲饲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才
4、名词,食物 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识 1、形容词,认识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2、动词,认识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
会 1、将(会玩雕弓如满月《江城子.密州出猪》)
2、适逢,恰巧遇到(会下大雨)《陈涉世家》
3、集会(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4、会(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
5、聚集(多会于此《岳阳楼记》)终会(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6、终会,终要(会当凌绝顶《春望》)
期: 1、失期,法皆斩 期,期限 名词 《陈涉世家》
2、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动词 《陈太丘与友期》
3、期年之后 期,满 动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
奇: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奇特的 形容词 《与朱元思书》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奇妙的 形容词 《核舟记》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奇丽的景色 《与朱元思书》
4、八分有奇 零数 名词 《核舟记》
穷: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贫穷的 形容词 《鱼我所欲也》
2、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穷冬,隆冬 《陈太丘与友期》
3、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尽 动词 《桃花源记》
名: 1、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举大名, 《陈涉世家》
2、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名,名声。 名词 《隆中对》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名贵的 形容词 《马说》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名,有名的 形容词 《送东阳马生序》
5、并自为其名 名字 名词 《伤仲永》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 动词 《陋室铭》
类: .为与此同类 种类 名词 《公输》
2.佛印绝类弥勒 像 介词 《核舟记》
绝: 1、虽杀臣,不能绝也。杀尽 动词 《公输》
2、往来而不绝者 《醉翁亭记》《与朱元思书》沿溯阻绝 断 动词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形容词
4、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 动词 《湖心亭看雪》群响毕绝《口技》 消失 动词
5、以为妙绝 极 副词
6、《口技》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动词
止: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阻止 动词 《愚公移山》
2、停止 动词 羽、飞乃止《隆中对》絮絮不止《公输》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口技》
3、止有剩骨 通“只”只有 副词 《狼》
临: 、执策而临之 面对 动词 《马说》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 动词 《醉翁亭记》
3、临溪而渔 到 介词 《醉翁亭记》
良: 、此皆良实 善良 形容词 《出师表》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肥沃的、良好的 形容词 《桃花源记》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很 副词 《三峡》
4、家富良马 好 形容词 《塞翁失马》
去 、委而去之。 离开。 动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距离
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需求,要求。 名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不求闻达于诸侯。 希求。 动词。 《出师表》
3、安求其能千里也? 要求。 动词。 《马说》
4、余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动词 《岳阳楼记》
5、忽啼求之。 要。 动词。 《伤仲永》
遗 1、死人留下来的。 形容词。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愚公移山》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予。动词《出师表》
3、以光先帝遗德,形容词,遗留,《出师表》
善 、王曰:“善。”好。表同意。 答应之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友好,亲善。 形容词。《隆中对》
3、擅长,善于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 形容词。 《论语》
或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有的人,名词)《惠子相梁》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有时,名词) 《岳阳楼记》
、余常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或许,连词) 《岳阳楼记》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代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仔细,形容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见 、见公输盘。(拜见,动词)
2、《公输》胡不见我于王(引见,动词) 《公输》
3、于是见公输盘(诏见 动词) 《公输》公将战,曹刿请见(接见,动词) 《曹刿论战》
4、此人可就见。(会见,动词) 《隆中对》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了解,动词)
6、《孙权劝学》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动词)
居 、面山而居(居住,动词) 《愚公移山》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动词) 《岳阳楼记》
3、不可久居。(停留,动词) 《小石潭记》
、居右者椎麂仰面。(在,介词) 《核舟记》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在,动词) 《核舟记》
5、居然城郭矣。(竟,副词) 《山市》
属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连续) 《三峡》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召令徒属曰。(所属的) 《陈涉世家》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桃花源记》
举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选拔,动词) 《出师表》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动词) 《陈涉世家》
4、举杯邀明月。(举起、端起,动词) 《花间独酌》
疾 、王曰:“必为有窃疾亦。”(疾病,动词) 《公输》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形容词) 《三峡》
即 、余幼时即嗜学。(就) 《送东阳马生序》即公大兄无奕女。(就) 《咏雪》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立即) 《伤仲永》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就) 《孙权劝学》
简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同“拣”挑选,动词) 《出师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同“拣”挑选,动词) 《核舟记》
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曹刿论战》
、时时而间进。(偶尔) 《邹忌讽齐王纳谏》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私自,偷着) 《陈涉世家》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出师表》
6、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
、山间之朝暮也:。(…的地方) 《醉翁亭记》
8、遂与外人间隔。(隔开) 《桃花源记》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口技》
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将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项燕为楚将。(将领) 《陈涉世家》
、将尉醉。(押送) 《陈涉世家》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领) 《陈涉世家》
、将军岂有意乎。(大将) 《隆中对》
6、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隆中对》
、柳条将舒未舒。(将要) 《满井游记》
8、必将有盗。(将要) 《智子疑邻》
尽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都,副词) 《童趣》
2、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光) 《狼》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尽头) 《桃花源记》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光)《马说》
5、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马说》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观潮》
7、公输盘之攻械尽。(完) 《公输》
8、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尽力) 《出师表》
引 1、丁壮者引弦而战,动词,拉开,《塞翁失马》
2、友人惭,下车引之,动词,拉,《陈太丘与友期》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动词,称引,引用,《出师表》
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动词,延长,《三峡》
阴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名词,水的南面,《愚公移山》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形容词,阴冷,寒,《岳阳楼记》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名词,阴天、没有阳光,《岳阳楼记》
4、佳木秀而繁阴,名词,阴影、树影,《醉翁亭记》
兴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动词,起、起来,《核舟记》
2、大楚兴,陈胜王,动词,兴起,《陈涉世家》
3、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动词,兴办,《岳阳楼记》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动词,兴盛,《出师表》
5、兴正浓,名词,兴趣、兴致,《童趣》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动词,起来,《归园田居》
许 1、安陵君其许寡人,动词,应许、同意,《唐雎不辱使命》
2、杂然相许,动词,赞同,赞许,《愚公移山》
3、高可二黍许,副词,上下,表示约数,《核舟记》
4、问渠那得清如许,名词,这样,《观书有感》
5、许许声,抢夺声,拟声词,泼水声,《口技》
6、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名词,处所,《五柳先生传》
7、时人莫之许也,动词,承认,同意,《隆中对》
8、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约数,相当于“来”,《小石谭记》
9、遂许先帝以驱驰,动词,答应,《出师表》
寻 、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桃花源记》
2、寻向所志,动词,寻找,《桃花源记》
3、飞来山上千寻塔,名词,古代长度单位,
一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形容词,全,《岳阳楼记》
2、一食或尽粟一石,数词,一,《马说》
3、一鼓作气,副词,第一次,《曹刿论战》
4、吏呼一何怒,副词,与“何”连用,多么,《石壕吏》
宜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动词,应该,《爱莲说》宜多应者,动词,应该,《陈涉世家》功宜为王,动词,应该,《陈涉世家》诚宜开张圣听,动词,应该,《出师表》
2、陛下亦宜自谋,动词,应当,《出师表》
已 、骨已尽矣,副词,已经,《狼》
2、是亦不可以已乎?动词,停止、放弃,《鱼我所欲也》
3、自董卓已来,群雄并起,连词,同“以”
意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打算、意图,《狼》
2、目似瞑,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狼》
3、醉翁之意不在酒,名词,情趣,《醉翁亭记》
4、诗以养父母、手足为意,名词,内容,《伤仲永》
5、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名词,感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动词,意思,《马说》
7、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名词,主意,《唐雎不辱使命》
益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副词,更,《爱莲说》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名词,好处、收益,《孙权劝学》
3、增益其所不能, 动词,增加,
易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动词,交换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归类
省略句
一、《与朱元思书》1.(高山)互相轩邈2.(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 急湍甚(于)箭
二、《五柳先生传》1.(他)闲静少言2.(文章)颇示己志3、因以(之)为号焉。
三、《送东阳马生序》1.(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2.(吾)寓(于)逆旅3.余立侍(其)左右
四、《小石潭记》1.(溪水)斗折蛇行2.坐(于)潭上3.日光下澈(潭水)
五、《岳阳楼记》1.(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2.(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3.然则(这地方)北通巫峡4.(他们)览物之情
六、《醉翁亭记》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七、《满井游记》1.(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2.(吾)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一、省略主语
仰而视之曰:“吓!” ——《惠子相梁》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邹忌讽齐王纳谏》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二、省略宾语
将以攻宋 ——《公输》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必以分人。
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省略介词
上使(之)外将兵 之:他,指扶苏 《陈涉世家》 今或闻(之)无罪 之:他,指扶苏 《陈涉世家》
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于:向 《陈涉世家》 (陈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其)用者 之:他,指吴广 《陈涉世家》
独守丞与(之)战(于)谯门中 之:他们,指军 于:在 《陈涉世家》
守丞死,(军)乃入据陈 《陈涉世家》君与(之)俱来 之:他,指诸葛亮 《陈涉世家》
上使(之)外将兵 之:他,指扶苏 《陈涉世家》今或闻(之)无罪 之:他,指扶苏 《陈涉世家》
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于:向 《陈涉世家》(陈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其)用者 之:他,指吴广 《陈涉世家》
独守丞与(之)战(于)谯门中 之:他们,指军 于:在 《陈涉世家》
守丞死,(军)乃入据陈 《陈涉世家》君与(之)俱来 之:他,指诸葛亮 《陈涉世家》
倒装句式:
还自扬州(状语后置)《伤仲永》何陋之有?(宾语前置)《陋室铭》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核舟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记承天寺夜游》
1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状语后置
2 马之千里者 《马说》 定语后置
3 骈死于槽枥之间 《马说》 状语后置
4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状语后置
5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 状语后置
6 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 宾语前置
7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状语后置
8 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 宾语前置
9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状语后置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宾语前置
1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醉翁亭记》 状语后置
1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亭记》 状语后置
1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状语后置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醉翁亭记》 状语后置
15 受地于先王 《唐雎不辱使命》 状语后置
1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状语后置
17 休祲降于天 《唐雎不辱使命》 状语后置
18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状语后置
19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状语后置
20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状语后置
2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状语后置
22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状语后置
2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状语后置
2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状语后置
2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 状语后置
26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状语后置
27宋何罪之有? 《公输》 宾语前置
28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 状语后置
29 此为何若人 《公输》 宾语前置
30 起于鲁 《公输》 状语后置
3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状语后置
3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状语后置
3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状语后置
34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状语后置
35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宾语前置
36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故事二则 状语后置
37、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38庄子与惠子游于豪梁之上 状语后置
39何以战 宾语前置
40战于长勺 状语后置
41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状语后置
42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状语后置
43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 状语后置
4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状语后置
倒装句式: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