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一课一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31:03
文档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一课一练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一课一练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单选题1.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A.5B.2.5C.102.以()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A.折线B.曲线C.直线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A.B.C.D.4.某天散步时,爷爷先走了一会儿,到了公园休息了
推荐度:
导读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一课一练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单选题1.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A.5B.2.5C.102.以()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A.折线B.曲线C.直线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A.B.C.D.4.某天散步时,爷爷先走了一会儿,到了公园休息了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一课一练

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一、单选题

1.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

A.5

B. 2.5

C.10

2.以()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折线

B.曲线

C.直线

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A. B. C. D.

4.某天散步时,爷爷先走了一会儿,到了公园休息了一下,然后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就转身走回家了。下面各图中,正确表示爷爷出去散步时的情景的是()。

A. B. C.

5.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哪种统计图?()A.条形

B.折线

C.扇形

6.下列统计图中的(),能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A. B. C. D.

二、判断题

7.所有的统计数据,都要用折线统计图。

8.既要表示各个项目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数量变化的趋势,就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9.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0.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三、填空题

11.商城要统计上一季度的营业额,则要选择________折线图

1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________。

13.折线统计图是用________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________,然后把

________依次连接起来。

14.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形象具体,使人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

________、________。

15.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________情况。

四、解答题

16.下面是1990~1996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统计图.(1)根据图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1994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大约是1991年的多少倍?

(3)从上面的图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17.昨天下午,李明同学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姥姥家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明在姥姥家玩了多少时间?

(2)如果李明从出发起一直骑自行车走不休息,下午几时几分可到达姥姥家?

(3)求出返回时李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五、综合题

18.看图回答(1)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人口增长最快,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人口减少最多.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人口逐年增长.

(2)从统计图中,我还知道了:________.

19.如图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

(1)斑马的奔跑路程和奔跑时间成________比例.

(2)长颈鹿18分钟跑了________千米.

六、应用题

20.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距A地100千米的B地,甲与丙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乘车行进,而乙却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过了2.5小时,丙下车改以10千米/时的速度步行,而甲驾车以原速折回,将乙载上而前往B地,这样甲、乙、丙三人到达B地.(1)乙、丙在出发后多少小时到达B地?

(2)求乙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3)根据题意,结合图中甲的图像,在同一方格纸中画出乙、丙的图像.

3.2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一、单选题

1.表达一组数量的增减情况我们用下面哪种统计图()。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2.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

A.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3.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4.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表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是()A.1953-19

B.19-1982

C.1982-1990

D.1990-2002

5.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哪种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二、判断题

6.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体现数据的多少。

7.条形统计图比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8.统计温度用折线统计图。

9.下图是勤奋中学校办工厂去年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12万元.

三、填空题

10.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________情况。

11.下面是好运公司2001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①________月的利润最多,是________万元。

②________月的利润最少,是________万元。

12.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________。

13.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________。

四、解答题

14.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幅统计图的纵轴表示什么?横轴表示什么?

(2)这幅统计图反映出松树岭乡植树情况的趋势是怎样的?(填逐渐上升或逐渐下降)

(3)哪一年植树的数量增加的最快?

(4)从2000到2004年,平均每年植树多少棵?

(5)哪些年植树的棵数超过了这几年的平均数?(按横轴年份的顺序填写)

15.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看图回答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3)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5)从体温看,病人的身体是在恶化还是好转?

五、综合题

16.如图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

(1)斑马的奔跑路程和奔跑时间成________比例.

(2)长颈鹿18分钟跑了________千米.

17.看图做题.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1)护士每隔________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________摄氏度.

(3)他的体温在________月________时到________时下降最快,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到________时比较稳定.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________.

(5)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呢?________.

六、应用题

18.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距A地100千米的B地,甲与丙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乘车行进,而乙却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过了2.5小时,丙下车改以10千米/时的速度步行,而甲驾车以原速折回,将乙载上而前往B地,这样甲、乙、丙三人到达B地.

(1)乙、丙在出发后多少小时到达B地?

(2)求乙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3)根据题意,结合图中甲的图像,在同一方格纸中画出乙、丙的图像.3.1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二、判断题

7.【答案】错误8.【答案】正确9.【答案】正确10.【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

11.【答案】单式12.【答案】增减情况13.【答案】点;标出对应的点;点

14.【答案】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15.【答案】变化

四、解答题

16.【答案】(1)解:

(2)解:1832÷921≈2

(3)解:1990~1996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从1993年到1996年增长的很快.

17.【答案】(1)解:李明在姥姥家玩了30分钟

(2)解:李明到达姥姥家用的时间为:60分钟﹣20分钟=40分钟,

到达的时间为下午1时40分,

答:李明如果从出发起一直骑自行车不休息,下午1时40分可到达姥姥家

(3)解:30分钟=0.5小时

6÷0.5=12(千米)

答:李明返回时的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

五、综合题18.【答案】(1)1999;2000;2000;2001;2001;2004

(2)知道相邻年份之间增减人数是多少.

19.【答案】(1)正(2)14.4

六、应用题

20.【答案】(1)8小时,7.5小时

(2)12.5千米/时

(3)

3.2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B

二、判断题

6.【答案】错误

7.【答案】错误

8.【答案】正确

9.【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

10.【答案】增减变化11.【答案】10;50;4;20

12.【答案】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变化以及各组之间的差别。

13.【答案】折线统计图

四、解答题14.【答案】(1)解:这幅统计图的纵轴表示棵数,横轴表示年份.

(2)解:逐渐上升.

(3)解:2004年植树的数量增加的最快.

(4)解:(1000+2000+3500+4000+6000)÷5=3300(棵)

答:平均每年植树3300棵.

(5)解:2002年植树3500棵,2003年植树4000棵,2004年植树6000棵,即2002年、2003年、2004年植树棵数超过了这几年的平均数.

15.【答案】(1)解:6小时

(2)解:37.5度

(3)解:4月7日6时到12时下降最快,4月8日18时到4月9日18时稳定(4)解:正常体温

(5)解:好转

五、综合题

16.【答案】(1)正(2)14.4

17.【答案】(1)6(2)37.5(3)4;7;6﹣12;4;9;0;12,

(4)正常体温(5)好转

六、应用题

18.【答案】(1)8小时,7.5小时

(2)12.5千米/时

(3)

文档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一课一练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一课一练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单选题1.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A.5B.2.5C.102.以()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A.折线B.曲线C.直线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A.B.C.D.4.某天散步时,爷爷先走了一会儿,到了公园休息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