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9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33:45
文档

2019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单元教学备课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
推荐度:
导读单元教学备课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
单 元 教 学 备 课

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角。这部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主题图 “教室里的角”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二是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安排了“做角”“画角”等若干活动,都是想让学生在亲自的动手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个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教学难点角的认识和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盒、教学挂图、教学图片、小黑板   教学课件、红领巾、三角板、纸

提高教 学

质量措 施

课时

安排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1课时

认识直角  角的大小比较 ……1课时

信息窗2做角 认识锐角钝角………1课时

课 时 备 课 (1)

教学内容信息窗1  教室里的角

教学目的要求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个部分的名称;

2.学生通过摸角来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习题练习等活动,加深对角的感知。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个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自己制作角。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展台、小棒等学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灵感修正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二、探求新知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名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叫了起来:“快来看啊,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

学生:观察剪好的五角星。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哪里还有角?

(2)什么是角?……

学习新知:

师:在图中你发现那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学生:同为交流观察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给全班同学看。

师:你能说说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课件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结合刚抽出来的图形讲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学生给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师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一个角吗?

学生:学生做角,可能会根据情景图的提示剪一剪、摆一摆,也可能用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1.自主练习第1题:描出图中的角。学生在图中描一描,交流展示,指名说一说哪些地方有角。

2.自主练习第2题,请学生找出图中的角,并标出顶点和边。再次强调: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交在一起的直直的边。

3.小制作:自主练习第3题,用纸折一个角。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回家找一找家中的角,只给爸爸妈妈看看,好吗?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边

   

       角的顶点

角的边

教后记:
课 时 备 课 (2)

教学内容直角的认识  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的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直角,会画直角,用直角符号标示直角。

2.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3.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直角的画法
教学具三角板、卡纸、剪刀  木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灵感修正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认识直角

三、活动:体验画角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1.出示信息窗1,让学生边看多媒体边回想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什么是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大家在看看图,有什么新的发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

1.让学生拿出三角板,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在小组里交流。

2.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比照三角板把大一点的角画出来,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直直的角我们把它叫做“直角”。

3.拿出另个三角板,让学生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让学生注意看是怎样表示直角,我们可以给直角用符号做个标记这个符号叫直角符号,标上直角符号。

4.让学生观察,找出教室里的直角,我们教室里有直角吗?学生找一找,并交流。

     5.讨论:如何判断一个角事直角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向教师汇报。并肯定:要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6.出示28页红点图,让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每个图案上有哪些角,再用自己手里的三角板帮助判断哪些角直角。

     学生找后,汇报。

 

1.任意画一个角。

先让学生自己画一个角,说说画法。教师再边画边演示,最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2.画一个直角。

先让学生讨论直角的画法。

借助三角板试着画一个直角。

让学生看课本自主练习第5题,在点子图中画一个直角,并引导学生再画几个不同方位的直角。

学生画完后,可以引导学生用三角板验证画的是否标准。

 

1.自主练习第4题: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找完图中的直角。

2.自主练习第6题:比较角的大小。引导学生明确: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

3.自主练习第7题: 填一填,算一算。

4.自主练习第8题:哪个角大?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直角有哪些了解?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直角的认识  角的大小

           角的边

                       直角的表示符号

             角的顶点

角的边

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画角)

角的大小与变得长短无关

教后记:
课 时 备 课 (3)

教学内容信息窗2  做角  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2.通过角的大小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3.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会画锐角和钝角。
教学具

准备

实物展台 活动角  剪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灵感修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制作各种角,认识锐角和钝角

三、巩固练习。

三、课堂练习,巩固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加深认识

四、课堂总结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学生看图交流,提出问题:你能想办法做一个角吗?

2.引入新课:你也想来做一个角吗?

1.出示情境图,引导:你想做一个什么角吗?看看图中的四个小朋友,他们都是怎么做角的?你会做吗?

学生交流:用纸折角,用纸剪角,用小棒摆角,用硬纸条做活动角,摆出不同的角。

2.提出要求:按照教材介绍的四种方法制作角。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制作角的方法。

展示。转动活动角的边,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

4.你还有其他方法制作角?

5.引导:有的角大,有的角小,那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学生讨论汇报:看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两个角放在一起比一比;用活动角来比一比……

6.小结:一般的,对两个不方便放在一起的角,我们可以用活动角来比一比。教师演示比较的方法。

7.让学生用活动角比一比上节课自主练习的第8题中的两个角,再次明确发现:这两个角是一样的,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度无关。

8.提出要求:用活动角分别摆出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和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学会操作,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对比展示,教师演示,引导明确: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9.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用三角板比一比,找出图中的锐角和钝角。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演示比较的方法。

10.提问:看一看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它们分别是什么角?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学生比一比,明确:有2个锐角和一个直角。

1.自主练习第1题:判断钟面上的角。

2.自主练习第3题:拨一拨,说一说。让学生同桌互相操作。

3.自主练习第4题:图形中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学生数一数,用角的符号在图中标出角。

4.画角:自主练习第5题。学会在点子图中画一画,全班交流,并说一说画的是什么角。

5.自主练习第6题:找直角。

6.自主练习第7题:是一道开放性练习,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后记:

文档

2019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单元教学备课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