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34:18
文档

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

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延缓失能失智工作的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根据《青岛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青政发〔2018〕12号)文件要求,现就开展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探索建立延缓失能失智保障机制,制定本意见,请遵照执行。一、指导思想、试行原则及工作目标延缓失能失智,是指以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及高危人群为重点,通过采取宣传、培训和赋能训练等有效方法,强化公众意识,提升照护者技能,使失能失智者能够维持一定的功能,延缓失能失智发展
推荐度:
导读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延缓失能失智工作的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根据《青岛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青政发〔2018〕12号)文件要求,现就开展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探索建立延缓失能失智保障机制,制定本意见,请遵照执行。一、指导思想、试行原则及工作目标延缓失能失智,是指以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及高危人群为重点,通过采取宣传、培训和赋能训练等有效方法,强化公众意识,提升照护者技能,使失能失智者能够维持一定的功能,延缓失能失智发展
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

延缓失能失智工作的意见(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根据《青岛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青政发〔2018〕12号)文件要求,现就开展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探索建立延缓失能失智保障机制,制定本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试行原则及工作目标

延缓失能失智,是指以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及高危人群为重点,通过采取宣传、培训和赋能训练等有效方法,强化公众意识,提升照护者技能,使失能失智者能够维持一定的功能,延缓失能失智发展进程,推迟进入依赖他人长期照护的时间节点,降低社会照护负担和经济支付负担。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在为完全失能人员和重度失智人员提供基本护理保障基础上,将关口适度前移,通过开展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路径,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二)试行原则

延缓失能失智工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导,专业运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依托养老、医疗、行业协会等相关社会经济组织实施专业化运作。

2.点面结合,稳步推进。以面向社会的公益预防和面向个体的实操训练相结合,遴选适宜项目先行先试,逐步扩大项目范围。

3.注重实效,鼓励创新。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方法,引入高水平专家团队进行指导,结合青岛实际进行本土化创新,突出项目实施重点、注重实效,鼓励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实施效果和工作效率。

4.鼓励竞争,强化监管。在发挥好监管职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坚持公正透明,鼓励公平竞争,提高项目运行的实际效果。

(三)工作目标

立足青岛实际,探索建立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机制;培育本土化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延缓失能失智项目遴选、实施、监管、效果评价等工作规范;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照护负担,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缓解未来护理保险资金支付压力和照护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二、延缓失能失智相关

(一)资金来源

根据《青岛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建立专门延缓失能失智保障金,每年从职工和居民护理保险资金中分别按不超过1%的比例划取,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统一用于延缓失能失智工作。

(二)试行方式和内容

延缓失能失智工作通过招标采购以项目形式开展并按项目支付资金。项目形式包括宣传项目、培训项目和赋能训练项目三类。

1.宣传项目。制定系统宣传方案,通过广泛宣传普及延缓失能失智理念、知识和方法,提高公众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目标人群:全体青岛市民,重点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及其照料者。

(2)宣传内容:以延缓失能失智的基本理念、知识和方法等为主,并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进行精准设计。宣传内容应专业权威、安全有效、简单易懂、形式多样。

2.培训项目。通过开展专门培训,为全市开展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提高机构和家庭照料者的知识和技能。

(1)目标人群:①有意愿在青岛市从事延缓失能失智工作者,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从事养老照护相关服务的医护人员、养老护理员、康复人员、社工人员及赋能训练项目执行人员优先;②失能失智人员的家庭照料者,享受护理保险家护、巡护(居家)、日间照护待遇的家庭照料者优先。

(2)培训形式及内容: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延缓失能失智知识和实操技能培训,提高机构照护人员、家庭照料者和其他参训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3.赋能训练项目。向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免费提供身体功能维护等训练和指导。

(1)目标人群:参加青岛市职工护理保险、居民护理保险的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以及高危人群,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具体训练项目要求纳入管理:①经《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附件1)筛查评分为65-85分(含85分)的轻中度失能人员;②经《中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附件2)筛查评分为9-27分(含27分)的轻中度失智人员和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年龄达到65岁以上且经《老年衰弱筛检表》(附件3)筛查,1-20项评分为10分以上及各分项评定为衰弱情形的。

(2)赋能训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升身体机能(吞咽功能训练、肌力训练、防跌倒训练等)、改善营养、改善认知、增加社会参与及提升心理健康等。训练措施应安全有效、活泼有趣、简单易学、低成本、易推广。

(三)承办机构条件

承担延缓失能失智项目的机构应为境内有相关行业或专业背景的养老、医疗、行业协会和学会、高校、企业、民营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经济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其中大型企事业单位没有法人资格的的分支机构应获得上级机构授权,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执行人员和指导专家。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具备执行项目的能力;指导专家应具有医疗、护理、养老照护等专业背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中,承担宣传项目的机构应具有规划和制定全市性宣传方案和宣传内容的能力和经验,配备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3人以上担任指导专家;承担培训项目的机构应配备至少1名具有编写医疗、护理或养老照护培训教材经验或能力的专家,曾参与编写延缓失能失智培训教材及实施培训项目者优先;承担赋能训练项目的机构应至少配备1名执业护士或经院前急救专业培训的人员,至少配备1名实际执行或指导过延缓失能失智工作的专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者优先。

(四)项目采购与实施

延缓失能失智各类项目,严格按照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要求,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依法依规做好项目确定、机构招标、合同签订、项目实施以及资金支付等工作。严格项目预算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严格合同管理,强化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确保项目质量。建立延缓失能失智项目第三方监督机制,其中试行期间赋能训练项目第三方监督工作暂由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开展社商合作的商业保险公司承担。

依托市医疗保障局官网开发业务模块、APP和微信公众号,建立延缓失能失智项目监管和传播平台。通过该传播平台向社会和公众传播有关项目,增强项目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公众知晓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延缓失能失智工作由市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牵头,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全市延缓失能失智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做好监督管理,各区(市)医疗保障局和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配合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对养老服务机构和街道社区进行行业监督和指导管理;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对医疗机构进行行业监督和指导管理;民政、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协调安排专家库相关专家参与指导中标项目实施。

(二)强化专家指导,提高项目质量

建立两级专家咨询指导制度,在宣传、培训、赋能训练项目承办机构自行配备专家进行咨询指导基础上,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组织医保、卫生、民政专家库专家跟进指导项目实施,必要时根据专家意见对项目内容进行修改完善,确保项目质量和风险可控。加强承办机构风险管理,承办机构应制订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承办机构和第三方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监管,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三)强化监督管理,加强信息公开

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支撑,以共治监管为依托的监管体系,形成具有法治思维、市场模式、信息化运作的监管机制。市医疗保障管理部门会同财政、民政、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按规定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管。通过各类大众媒体和市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向社会发布延缓失能失智工作信息,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做好效果评估,组织示范推广

建立第三方效果评估机制,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效果评估。加强对延缓失能失智工作的总结分析,复制推广成熟做法,逐步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模式。第三方评估结论作为承办机构能否继续承办延缓失能失智有关项目的重要依据。养老照护相关行业协会、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养老院、社区定点医疗机构等要配合做好延缓失能失智工作。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社区定点医疗机构组织本机构相关人员参加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情况纳入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协议管理和考核,并与定点护理机构承办护理保险业务管理和结算挂钩。征求意见

四、本意见自2019年 月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 月 日。附件: 1.《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

       2.《中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3.《老年衰弱筛检表》

青岛市医疗保障局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民政局
  青岛市卫生和

健康委员会

                                     2019年   月  日

附件1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

评估机构 :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

姓名社会保障卡号

(身份证号)

参保类别退休□   老年居民(一档)□   老年居民(二档)□   其他□ 

慢性病

情况

项目评定标准评分
分值标准得分
1.进食

较大和完全依赖0
需部分帮助(夹菜、盛饭)5
全面自理10
2.洗澡

依赖0
自理5
3.梳洗修饰

依赖0
自理(能完成洗脸、梳头、刷牙、剃须)5
4.穿衣

依赖0
需一半帮助5
自理(系开钮扣、开关拉链和穿鞋)10
5.控制大便

昏迷或失禁0
偶尔失禁(每周<1次)

5
能控制10
6.控制小便

失禁或昏迷或需他人导尿0
偶尔失禁(<1次/24小时;>1次/周)

5
能控制10
7.如厕

依赖0
需部分帮助5
自理10
8.床椅转移

完全依赖别人0
需大量帮助(2人),能坐

5
需小量帮助(1人),或监护

10
自理15
9.行走

不能走0
在轮椅上行动5
需1人帮助(体力或语言督导)

10
独自步行(可用辅助器具)15
10.上下楼梯

不能0
需帮助5
自理10
合   计

100
 

 

 附件2

中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评估机构 :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文化程度身份证号
参保类别

退休□   老年居民(一档)□   老年居民(二档)□   其他□

项目最高分评分

定向力

(10分)

今年是哪一年1
现在是什么季节?1
现在是几月份?1
今天是几号?1
今天是星期几?1
您住在哪个省?1
您住在哪个县(区)?1
您住在哪个村/组(街道)?

1
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这是哪里?)1
我们现在在第几层楼?1
记忆力

(3分)

现在我告诉您三种东西(任意与他生活工作相关的物品),我说完后,请你重复一遍并记住,待会还会问你(各1分,共3分)

3
注意力

和计算力

(5分)

100-7=?连续减5次(93、86、79、72、65。各1分,共5分。若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正确,只记一次错误)

5
回忆能力

(3分)

现在请您说出我刚才告诉您让您记住的那些东西?3

语言能力

(9分)

出示手表,问这个是什么东西?1
出示钢笔,问这个是什么东西?1
我现在说一句话,请跟我清楚的重复一遍(四十四只石狮子)!1
(闭上你的眼睛)请你念念这句话,并按上面意思去做!1
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手拿着这张纸,用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放在您的左腿上。”(右手拿纸、把纸对折、放在腿上,每个动作1分,共3分)

3
书写能力要求受试者自己写一句完整的句子/口述一句完整的,有意义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记录所述句子的全文。

1
(出示图案)请你照下面图案画下来!

1
合   计

330
 

判定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2.按受试者受教育程度进行认知障碍评分修正:文盲≤17分,小学程度≤20分,中学程度(包括中专)≤22分,大学程度(包括大专)≤23分。

3.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轻度,MMSE≥21分;中度,MMSE 10-20分;重度,MMSE≤9分。

 

 

附件3

老年衰弱筛检表

姓名社会保障卡号

(身份证号)

人员身份退休□   老年居民(一档)□   老年居民(二档)□  其他□(具体说明)

性别:男□女□; 年龄:  岁;身高:    厘米;体重: 公斤;体重指数(BMI):     

项目选项分值得分
日常生活

1.您平时一人搭乘公交车、出租车或火车外出吗?

0是

1不是

2.您平时自己出门购物吗?

0是

1不是

3.您平时自己去银行存款或提款吗?

0是

1不是

4.您平时会到朋友家串门吗?

0是

1不是

5.家人或朋友平时会找您商量事情吗?

0是

1不是

运动相关

6.您上楼梯时是否不抓楼梯扶手或不扶墙壁?

0是

1不是

7.您是否从座椅上站起来时不抓扶任何东西?

0是

1不是

8.您是否可以持续走路15分钟以上?

0是

1不是

9.过去一年内,您是否曾经跌倒过?

0是

1不是

10.您是否非常担心自己会跌倒?

0是

1不是

营养摄取11.您是否有6个月内体重减轻2-3公斤以上?

0是

1不是

12. BMI是否未满18.5? BMI=体重(kg)/身高(cm)2

0是

1不是

口腔机能

13.和半年前相比,您是否觉得越来越无法吃硬的东西?

0是

1不是

14.您喝茶或喝汤时会呛到吗?

0是

1不是

15.您是否经常觉得口干?

0是

1不是

孤立16.您每周出门一次以上吗?

0是

1不是

17.和去年相比,您外出的次数减少了吗?

0是

1不是

认知机能

18.您有被周围的人说“怎么老是问同样的事”等健忘现象吗?

0是

1不是

19.您会自己查电话号码,自己拨打电话吗?

0是

1不是

20.您是否曾有过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的情形?

0是

1不是

心理21.近两周内,您是否觉得日子过得很不充实?

0是

1不是

22.近两周内,您是否觉得以前感兴趣的事,现在没兴趣了?

0是

1不是

23. 近两周内,您是否觉得以前做起来很轻松和能容易的事,现在觉得很麻烦,不想做了?

0是

1不是

24. 近两周内,您是否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了?

0是

1不是

25. 近两周内,您是否有不明原因的疲倦感

0是

1不是

判定标准:

1.筛检表中的项目1-20,得分超过10分(含)以上,代表有整体功能衰弱的情况;

2.项目6-10 ,得分3分(含)以上,表示有身体机能衰弱情形;项目 11 、12,两个条件均符合 ,表示有营养方面的虚弱;项目 13-15得分 2 分 (含)以上,表示有口腔机能方面的虚弱情况;项目 16 、17得分 2 分,表示需要预防孤立不出门的介入;项目18-20,得分1 分(含)以上,表示有认知功能的退化情况;项目 21-25,得分2分(含)以上,表示有心理上的忧郁情况。

文档

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

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延缓失能失智工作的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根据《青岛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青政发〔2018〕12号)文件要求,现就开展延缓失能失智工作,探索建立延缓失能失智保障机制,制定本意见,请遵照执行。一、指导思想、试行原则及工作目标延缓失能失智,是指以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及高危人群为重点,通过采取宣传、培训和赋能训练等有效方法,强化公众意识,提升照护者技能,使失能失智者能够维持一定的功能,延缓失能失智发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