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 授课类型 | 新授课 | 授课日期 | 7月3日 | ||
授课教师 | |||||||
教 学 目 标 | 1.知识与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主义诞生的《党宣言》;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重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展示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心中的疑问,逐层深入,讨论和探析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科学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大无畏精神。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使学生从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 | ||||||
重点难点 |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突破方法: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教师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知识扩展”的相关内容,分析、概括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关于科学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简单了解即可。运用问题教学法,提出问题: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再进一步探究失败的内在原因,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展开讨论,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 ||||||
学情分析 |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思维也日益成熟,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课所涉及内容学生比较陌生,这就要求老师既要有新意,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 ||||||
教具 和教法 | 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 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 | ||||||
教学过程及内容 |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国际歌》歌词: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问题:这首歌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被创作出来的?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国际歌》,为巴黎公社所用。词作者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是这首气壮山河的歌却在全世界传唱开来,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那段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 | 生:学生认真听讲、思考。 | 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对歌曲由来的好奇心,激发本课的学习兴趣。 | |||||
【讲授新课】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学生阅读教材,师讲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交往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材料: 材料:马克恩深入工人群众,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恩格斯很早就帮助父亲经营企业,长期在英国工作,对工人生活有深入了解。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了长期合作。他们汲取前人精华,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师讲述两人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和著作。 二、党宣言 多媒体展示《党宣言》书影和材料: 在创立科学理论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积极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组建工作。1847年底,他们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党宣言》 师讲述《党宣言》的出版、内容。 材料研读: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 4.没收一切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问题:你如何理解上述材料? 问题思考: 《党宣言》 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第一国际 学生阅读教材,师讲述第一国际建立和作用。 多媒体展示材料: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奋起反击,临时狼狈逃出巴黎,迁往凡尔赛,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公社选举了领导人,并制定了有利于工人的措施。正当巴黎城里的人们充满对新生活的渴望时,反动发动了对巴黎人民的疯狂反扑,巴黎人民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开始了。 师讲述巴黎公社建立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材料: 5月27日,最后一批公社战士退守拉雪兹公墓,终因弹尽粮绝,在一堵墙边全部壮烈牺牲。 1908年5月21日,法国群众在这堵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写“献给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的遇难者”字样。这堵墙被称为“公社社员墙”,是巴黎公社冲天壮举的象征。 师讲述巴黎公社失败过程和意义。 讨论: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师总结:法国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还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法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还不足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人阶级不具备建立政权的条件。 |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 |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展示图片可调动学生的兴趣。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环节通过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培养感受历史并能评判历史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 |||||
【练习测检】 一、选择题 1、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C.十月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2、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当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宣言》的通过B《宣言》的发表 C《党宣言》的发表D《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3、(2005年南宁)“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唱遍了全世界,它的创作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 )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 C.《党宣言》的发表 D.工业 4、 “让统治阶级在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由此,庄严地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段话引自于( ) A.《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民宪章》 D.《党宣言》 | 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 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 | 检测当堂掌握情况。 检测当堂掌握情况。 | |||||
【课堂总结】 学习总结:(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方法和有疑惑的问题,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 |||||||
作业设计 | 1、主体作业: 课后书面作业:相应习题。 2、分层作业: | ||||||
板 书 设 计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1、过程 2、组成 二、《党宣言》 1、出版 2、内容 3、意义 三、第一国际 1、建立 2、作用 3、巴黎公社 | ||||||
教 学 反 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