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订…………………………线………………………………………………
五年级语文质量调研试卷
2018年3月26日 等第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áo xiào huān chànɡ hé ǎi jì mò wànɡ shènɡ
( ) ( )( )( ) ( )
huá qiáo guǒ xié yǐn yòu zhènɡ shí zhí xínɡ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
河畔(pàn bàn) 忸怩(nī ní) 不解(jiě xiè) 匣(xiá jiá)子
似(sì shì)乎 兴(xīnɡ xìnɡ)奋 陨(sǔn yǔn) 载(zài zǎi)人
三、比一比,再组词。(4分)
枝( )叶( ) ( )千( )百 ( )空而起 ( )之( )然
一( )无余 高( )远( ) 气宇( )( ) 神采( )( )
四、句子运用。(10分)
1、雨哗哗地下着,淋得像落汤鸡一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次幸福的航行,一次难忘的航行,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民是勤劳的。(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圆的月亮像圆盘一样挂在空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12分,第5题5分)
1、我们走到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岩,结束了___________。
2、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4、春雨是彩色的,_____________了桃花,漂白了柳絮,_____________,绘绿了秧畦。
5、学习第一组课文让我们领略到春光无限,我从《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中读了文章《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
(一)捐个微笑
队伍很长。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___________地背着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上摆了个用红纸包裹着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地中海贫血儿童献爱心。站在我前面的年轻母亲捐完了款准备走,守在募捐箱旁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住了,拉着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款了,你捐点什么呀?”
小女孩不作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看弯腰跟她说话的姐姐,手在口袋里掏了几下,什么也没掏出,嘴一撅,竟哭了起来。原本只想逗逗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脸涨得通红。显然,她自己也只是个大孩子,面对意外,乱了方寸。她唯有尴尬地站着,满脸歉意地看着小女孩的母亲。
年轻的妈妈却没慌,边给孩子擦眼泪边说:“孩子,你给大家笑一个,你就捐个甜甜的微笑给患病的哥哥姐姐。”
小女孩真的笑了。泪水还挂在她眼角,那笑也就显得很滑稽。这让旁边的我,也忍不住乐出声来。
母女俩径直朝前走去,我往募捐箱放着钞票,目光还在追随她俩。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冲我们笑。笑容很甜。一个 两个 三个 我数得清清楚楚 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般的微笑
1、想象小女孩的动作和神态,在横线上加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2分)
2、给最后一段缺标点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2分)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8分)
“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来冲我们笑。笑容很甜。”“又回过头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般的微笑。”这句话把小女孩比作_____________。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她是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女孩。
4、阅读文章,联系题目,用几句话写一写你的体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能没有规则
约翰晚上出去,爸爸妈妈规定,必须在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天,约翰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回家,是后半夜才回来的。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说:“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不是怕你会摔伤,而是说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子,就有可能开。”在美国,这是最危险的。然后,爸爸又重申了按时回家的规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道理。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来。”
生活也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实际上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它的指挥和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有出来,她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厕所,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是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违反规定。
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和谐与安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写出意思。(4分)
(1)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
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写出意思。(2分)
“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边读边想,回答问题。(9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引用约翰_______________的事例,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瑞士小孩_______________的事例,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中正反两个事例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观点答题。
生活处处有规则。请写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引导人们遵守这一规则,请写一条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30分)
你经历过哪些快乐的事情?你认为快乐是什么?请结合亲身经历事情,说说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