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园本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47:40
文档

园本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园本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12期        【摘要】本研究以深圳市某建构园本课程的A幼儿园为个案样本,研究幼儿园在课程建构历程中,教师在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反思力方面的领导力成长。经过研究,发现稳定的园本课程建构背景下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群体特征,虽然在某些方面,教师的领导力仍需增加,但整体而言,教师在课程建构中的领导力较为突出。        【关键词】园本课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推荐度:
导读园本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12期        【摘要】本研究以深圳市某建构园本课程的A幼儿园为个案样本,研究幼儿园在课程建构历程中,教师在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反思力方面的领导力成长。经过研究,发现稳定的园本课程建构背景下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群体特征,虽然在某些方面,教师的领导力仍需增加,但整体而言,教师在课程建构中的领导力较为突出。        【关键词】园本课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园本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作者:***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12期

        【摘要】本研究以深圳市某建构园本课程的A幼儿园为个案样本,研究幼儿园在课程建构历程中,教师在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反思力方面的领导力成长。经过研究,发现稳定的园本课程建构背景下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群体特征,虽然在某些方面,教师的领导力仍需增加,但整体而言,教师在课程建构中的领导力较为突出。

        【关键词】园本课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A幼儿园建构园本课程已有10年时间,其已具备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内在性一致,教育现场趋于成熟,得到高校专家、出版社、同行及家长的高度认可。那么,作为课程建构的核心主体——教师,在该幼儿园的群体特征是什么?领导力如何?这成为本次研究的初衷。

        一、园本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群体特征

        A幼儿园有10个教学班,21位教学老师,此21位教师是课程领导力的研究对象。

        (一)教师教龄与在A园教龄

        使用spss中的交叉表统计分析教师教龄与在A园的教龄(见表1),区间一致的教师为16位、区间不一致教师为5位。16:5说明在园本课程建设期间,A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强、流动率低。

        表1 教师教龄与在A园教龄交叉表

        (二)教师初始学历与最终学历

        分析教师的初始学历(表2),15位教师中专学历,14位教师大专学历,仅2位教师本科学历。而教师的最终学历,19位教师本科学历,2位教师大专学历,全园无中专学历教师。说明在园本课程建设期间,教师的学历得到大幅度提升。

        表2 教师最初学历和最终学历交叉表

        (三)教师专业分布

        23.8%教师学前教育专业,47.6%教师教育类专业;19%教师艺术类专业;4.76%教师语言类专业和心理学类专业。全部的教师来自于与儿童相关的专业,说明教师的前期专业背景较好,为后续课程领导力成长提供可能性和成长空间。

        表3 教师专业分布

        数据显示,该园教师整体稳定性强、流失率低;专业成长氛围好,91%教师学历提升;教师专业背景与基础良好,成长空间与潜力大。

        二、园本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领导力

        本次研究,界定教师课程领导力为:“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事务中进行引领和指导的能力,包括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反思力”四个要素 。

        (一)教师的课程价值洞察力

        在课程领导活动中,课程价值观决定教师采取的课程领导行为。

        1.教师对园本课程的认可度

        在题目“如果给您市场上课程,和让您自己做课程,您的选择是什么”中,100%教师选择自己做,说明教师认同园本课程的价值。

        2.教师对园本课程的价值倾向

        在题目“如果大班上学期有以下主题活动,您会更倾向于哪个”,有9位教师选择国旗、7位教师选择货币、4位教师選择故宫、1位教师选择维吾尔族(此题无对错之分,仅通过教师选择探明教师看重课程价值的倾向性)。如选择货币主题的教师认为:货币来源于幼儿真实生活;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发现,幼儿兴趣点浓;蕴涵无限的教育价值,大班幼儿应学会理财。综合教师的选择,实质考虑的因素有:基于幼儿实际生活,即幼儿的前期经验;基于幼儿兴趣,即儿童主导内容;基于该主题蕴含的教育价值,即教师主导目标;基于开展的可行性等。

        3.教师对园本课程的价值内化

        基于以上数据,研究组追问“决定您开展园本课程的原因是什么”,结果依次为:根据幼儿一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3.91);来源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3.7);根据主题蕴含的教育价值(3.52);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可行性(2.97)。在访谈中,某位教师表示,“其实很多主题都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其差别在于是否是幼儿感兴趣的,感兴趣的可能开展的更为深入,更能实现教育价值”。

        综上,教师对课程价值的洞察力主要体现在:取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遵循幼儿的探究兴趣;蕴含丰富适宜的教育目标;主题开展的资源便利,具备较大可行性。

        (二)教师的课程设计预见力

        课程设计能力是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范畴做出的规划和安排。在此层面上,教师要对每一范畴提出具体的观点、主张及实现程序、方法,并且经常形成特定的课程设计模式 。

        1.教师对课程活动设计的决定权

        95.2%教师会自主决定课程的开展,4.8%教师会询问教研员、园长等。但教师拥有对课程设计的决定权,教师决定着如何产生主题、如何借助资源助力于课程设计。

        表4 教师课程的决定权

        2.教师课程设计的落脚点——计划

        在园本课程中,教师设计课程活动后,会预设课程的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课程、月课程、周计划、课时计划。如小班的主题活动聚焦于“我”,教师会在计划中预设从学习环境、活动区、集体教学、生活活动等多种形式完善主题内容,实现课程发展价值。当然,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随时调整课程实施。

        (三)课程实施指导力

        教师对课程设计的预见力属于预设,课程实施的指导力则体现教师根据课程实施真实环境生成、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教师在实施课程时,需根据真实环境中存在的变量,尤其是幼儿的经验、兴趣、活动参与度、活动资源可利用性等因素生成新的活动。

        1.教师实施课程活动的年龄差异性理解

        在“小班、中班和大班在实施主题活动时有何差异”一题中,教师集体对年龄变量的认识较为准确,基于年龄体现的目标、内容范围、活动实施原则等思考课程的实施。

        了解教师思想层面的认识后,在行动层面,19.05%教师倾向于根据幼儿兴趣不断延伸活动;80.95%教师结合幼儿发展目标与幼儿兴趣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均未选“根据目标的难易按顺序开展”和“随意开展”的选项。由此可见,教师基于“幼儿兴趣”和“幼儿发展目标”两条线思考问题,只是两者所占比例根据幼儿年龄不同而不同。

        表5 主题活动群建立后,你是如何开展的

        2.教师实施主题活动的模式与方法

        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时,A园有开展的阶段与方法。即第一阶段:了解幼儿旧经验,发现兴趣点;第二阶段:丰富幼儿新经验,探究新问题;第三阶段:幼儿统整经验发表,运用概念。

        在每一个阶段,教师对活动方法的选择已有一定倾向性。在第一阶段,教师倾向于以团体讨论形式(100%)、验证调查形式(65.22%)和环境展示形式(56.52%)了解幼儿旧经验,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在第二阶段,教师倾向于采取验证调查(86.96%)、个别探究(82.61%)和环境展示(60.87%)形式帮助幼儿丰富新经验,聚集新问题,并支架幼儿解决问题;第三阶段,教师倾向于采取经验发表(100%)、环境展示(91.3%)、团体讨论(43.48%)方法引导幼儿表达建构的概念,将新经验运用在生活中。虽然主题活动开展的方法没有阶段性,但教师在实施中根据活动方法与活动阶段的匹配适宜性,具备自己的选择倾向性,说明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有自己的判断和经验积累。

        3.教师实施活动的生成性

        教师在实施主题活动时,倾向沿着幼儿的兴趣或新出现问题实施主题活动,即强调自下而上的活动生成。

        如中二班教师在开展《幼儿园里的沙池》主题活动,第一阶段开展“沙池有什么”、“参访沙池”,在第二阶段开展“沙”活动时,幼儿发现沙池里的鞋套坏了,“在上次玩沙活动中幼儿已经感受到冬天的沙子特别冷,没有鞋套就不能玩沙,而每次进沙池玩的时候老师又总会听到:“老师我的鞋套拉不上去”“老师的我鞋套扣不稳”“老师这个鞋套我穿不进去”“老师我鞋套投个口子”……这些问题烦恼了老师更难为孩子们……所以,我们沿着孩子想解决的问题,生成了“鞋套坏了”系列活动,通过家园互动、合作探索等方式解决坏鞋套问题。此个案说明教师在课程实施时,具备较强的变通与调节能力,具备生成活动的领导力。

        (四)课程评价反思力

        课程评价部分包括对自身的反思性评价、主题活动预设与开展的评价、幼儿的发展评价等,但本研究基于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主要分析教师的反思力。

        1.教师对课程建构由“生”到“熟”的过程性

        在“您刚开始接触园本课程时,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一题中,教师主要疑惑为:①聚焦点:如何确定主题,怎样找到幼儿感兴趣的活动;②活动群:如何确定开展具体主题活动、如何有价值深入开展;③环境展示:不会展示内容,亮点不够。

        在“您是如何慢慢上手开展主题活动”一题中,教师通过以下方式:教研:幼儿园教研活动、园内培训/年级研讨/课程组研讨;教师学习共同体:学习其他教师案例成品,由模仿—参照,到自己做课程、专业资深教师引导、开展课程主题前与老师碰撞思路、开展过程中、积极实践,开展后反思与总结……

        2.教师对园本课程开展的自我效能感

        在“到目前为止,您开展最满意的主题活动具备哪些特点”一题中,教師主要有以下满意点:

        ①跟随幼儿兴趣开展,幼儿活动主导性强:如《幼儿园的楼梯》主题,幼儿每天都在使用楼梯,所以幼儿兴趣点浓厚;如《幼儿园的操场》主题,因为幼儿兴趣浓、探究完整、能多次参访、探究成果丰富;②活动阶段性、层次性明确,遵循幼儿的思维发展阶段:如《汽车》主题,活动环节紧紧相扣,主题活动整体性强,促进幼儿全方面能力的发展;③教师支架作用明显,体现教师的引导者、参与者等角色,如《大海》主题,老师为幼儿提供材料支架、问题支架、情境支架、示范支架,在活动中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性、探索欲得到提升;④幼儿发展,如《袜子》主题,小班很多幼儿不会穿袜子,教师就袜子继续延伸,幼儿对袜子由浅入深了解,到全部幼儿学会穿袜子……由此可见,教师对课程的领导有自己的核心与重心,会反思自己主题开展的满意之处,正是在这种反思中教师的专业性不断增强。

        三、园本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由于本次研究的个案深入性,研究者发现A园教师在建构课程时,存在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观察与支架能力亟需提升,由于此能力的欠缺造成该园课程活动开展的平面性,较少出现深入开展的活动,即幼儿缺少深度的探索学习。基于此,研究者建议如下:

        (一)提高教师观察与支架能力,引发幼儿深度学习

        教师需提高自己的专业核心能力——观察与支架幼儿深入学习的能力。观察是发现幼儿兴趣点、探究点的基础,支架是促进幼儿不断深入探究活动的保障,在不断观察与支架中,教师与幼儿良好互动,并支持幼儿持续与深入探究,引发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教师需以此能力的提高为目标,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园本培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造等多种方式习得。

        (二)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创设刺激性环境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瑞吉欧教育取向认为,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资源。幼儿的探究兴趣很大程度来源于幼儿所处的环境,环境的丰富性不仅能引发幼儿探究的源兴趣,更能促进幼儿以兴趣为动力的深入研究。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发挥传统的家长资源、社区、城市资源,更可以在全园尝试打破班级界限,实现全园教师资源、家长资源、园所资源共享。多渠道资源共享以期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刺激性环境,满足幼儿认知、想象、探索、创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史勇萍,霍力岩.幼儿园三位一体课程的实践和探索[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6.

        [2]黄云峰.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5.

        [3]姜风华.基于园本课程开发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廖笙爱.幼儿教师课程领导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5]陈娟.幼儿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6]海鹰.基于专业化发展的幼儿教师领导力研究[J].教师观察,2013(11):27-29.

文档

园本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园本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12期        【摘要】本研究以深圳市某建构园本课程的A幼儿园为个案样本,研究幼儿园在课程建构历程中,教师在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反思力方面的领导力成长。经过研究,发现稳定的园本课程建构背景下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群体特征,虽然在某些方面,教师的领导力仍需增加,但整体而言,教师在课程建构中的领导力较为突出。        【关键词】园本课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