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一、 填空题 (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在工程测试实践中,大多数检测系统属于线性时不变系统,这种系统 的 叠加 特性和 频率保持 特性在测试中具有重要意义。
2、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方式主要有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和频率响应函数 。
3、一电容测微仪,通过测量得到的电容变化量∆C =±4×10-3 pF ,如果测量电路的放大倍数K 1=100mV/pF ,读数仪表的灵敏度S 2=5格/mV ,则此时仪表指示值变化 ±2 格。
4、机械振动测试工作中的许多工程问题,往往可以看成是KMC 系统,即用由弹簧-阻尼器-质量块构成的单自由度模型来描述。
5、对于测试装置的频率响应函数,其幅频、相频特性分别表征装置对输入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幅值的缩放的能力和相位角前后移动的能力。
6、半导体应变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阻效应;霍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霍尔效应;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材料的压电效应。
7、传感器在结构上采用差动方式可以提高灵敏度,减小非线性。
8、根据霍尔元件的霍尔电势U H 的表达式可知,霍尔元件一般可用于三种情况的测量,分别是测量电流I , 测量磁感应强度B , 功率测量 。
9、已知输入信号0()20cos(3045)x t t =+,这时一阶装置的()0.87A ω=,
()21.7ϕω=-,则该装置的稳态输出表达式是:0()17.4cos(3023.3)x t t =+
10、一般来说,系统内印制电路板接地的基本原则是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
分)
1、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 B ) 来决定的。
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
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
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
D、外接导线的变化
2、二阶装置引入合适阻尼的主要目的是 C 。
A、使系统不发生共振;
B、使得输出读数稳定
C、获得较好的幅频、相频特性;
D、改善装置的固有频率
3、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D ) 。
A 位移
B 材质鉴别
C 探伤
D 非金属材料
4、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和( B )。
A、具体测试系统的物理结构有关
B、具体测试系统的物理结构无关
C、输入信号有关
D、输出信号有关
5、为消除压电传感器电缆分布电容变化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可采用( B )。
A 电压放大器;
B 电荷放大器;
C 前置放大器;
D 电流放大器
6、不能采用非接触方式测量的传感器是:( C )。
A、霍尔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热电偶;
D、涡流传感器
7、通常所说的传感器核心组成部分是指:( B )
A、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B、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
C、转换元件和调理电路
D、敏感元件、调理电路和电源
8、压电加速度计固定在试件上承受振动时,质量块将产生一可变力作用在晶体片上,由于 ( A )效应在晶体片两表面上就有( D )产生。
B、正压电; B、逆压电;
C、电压;
D、电荷
9、下列四种光电元件中,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元件是:(C)
A、光敏二极管
B、硅光电池
C、光电管
D、光导管
10、以下关于热电阻与热敏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热电阻一般采用纯金属材料,而热敏电阻采用半导体材料;
B 、热电阻的温度−−电阻系数一般是线性的,而热敏电阻的温度−−电阻系数一般是非线性的;
C 、热电阻结构简单、体积小,因此可以测量“点温”;而在测温范围内,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相对较为稳定;
D 、一般说来,热电阻的温度系数比热敏电阻的的温度系数大。
11、变间隙式自感式电感传感器的灵敏度为:20022δμδA N d dL S -==
,由此可得出
结论:( C )
A 、该传感器的灵敏度是非线性的,因此不能使用;
B 、该传感器的灵敏度是线性的,因此可以正常使用;
C 、该传感器的灵敏度是非线性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
D 、该传感器的灵敏度是线性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不能使用。
12、在常用测振传感器中,适合于测量振动位移的传感器是:(A )
A 、电感式传感器;
B 、压电式传感器;
C 、磁电式传感器;
D 、电动式传感器
13、为提高电桥的灵敏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C )。
A 、
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 B 、
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 C 、
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 D 、 增大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 14、热敏电阻典型可分为三类,其中,( B )热敏电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剧烈变化,故可作为理想的开关器件。
A 、负电阻温度系数
B 、临界温度系数
C 、正电阻温度系数
D 、无
15、关于光敏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光敏电阻既可作检测元件,也可作开关元件使用;
B 、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与光敏电阻本身材料有关,需选择合适光源配合使用;
C 、在一定的光照度下,光敏电阻所加的电压越大,光电流越大,而且无饱和现象;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判断后打√,错的判断后打⨯,每题1分,10题共10分)
1,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适合于频率较低的被测量的测量,甚至是静态量的测量。(⨯)
2,光敏电阻的暗阻越大越好,而亮阻越小越好,也就是说暗电流要小,亮电流要大。这样光敏电阻的灵敏度就高。(√)
3,真值是指一定的时间及空间条件下,某物理量体现的真实数值。真值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可以测量的。(⨯)
4,置信系数取不同典型值时,具有不同的置信概率。置信系数越高,置信水平则越低,表明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越低。(√)
5,一阶装置动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是时间常数τ,一般希望它越大越好。(⨯)6,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在联接时应反向串联。( √ ) 7,LTI系统的灵敏度是时间的线性函数。(⨯)
8,涡流传感器一般采用高频透射式或低频反射式两种方式进行测量。(⨯)9,凡能够测量位移和速度的检测原理都可用于加速度和振动的测量。(√)
10,虚拟仪器的所有仪器面板和显示器都是在计算机监视器上模拟的。(√)
四、简答题(4题,共18分)
1,试简述检测系统噪声干扰形成的要素。(4分)
噪声形成干扰需要同时具备三要素:干扰源、对噪声敏感的接收电路及噪声源到接收电路之间的耦合通道。
2、简述一种速度测量的方法。(4分)
答:(1)时间、位移计算法,如相关测速法和空间滤波器测速法;
(2)加速度积分法和位移微分法测量速度;
(3)利用物理参数测量速度,如电动式速度传感器和电磁式速度传感器;
(4)多普勒效应测速;
(5)差动变压器测速。
3、压电元件在使用时常采用多片串接或并接的结构形式,试述在不同接法下输出电压、电荷、电容的关系,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应用场合?(6分)
答:两片压电元件串接时,输出电荷q’等于单片上的电荷q ,输出电压U’为单片电压U 的两倍,总电容C’为单片电容C 的1/2。即:q’=q ;U’=2U ;C’=C/2。串联接法适用于以电压输出的信号和测量电路输入阻抗很高的情况; 两片压电元件并接时,输出电荷q’等于单片上电荷q 的两倍,输出电压U’等于单片电压U ,总电容C’等于单片电容C 的两倍。即:q’=2q ;U’=U ;C’=2C 。并联接法适用于测量缓慢变化信号,并以电荷作为输出的情况。
4,请画出光电传感器的一般构成框图,并说明光电传感器的一般组成部分。(4分)
光电传感器通常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
五、 计算综合题(3题,共22分)
1、已知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Ts s H +=11
)(,输入一时域谐波函数
t B t A t x 21sin sin )(ωω+=,求该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出y(t)。(6分) 解:已知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Ts s H +=11
)(
1+4 2+3 2R 0 2R 0
则
11222212()sin()sin()1()1()A
B y t t arctg T t arctg T T T ωωωωωω=-+-++
3、图为应变式拉力传感器原理示意
图。该传感器采用1、2、3、4四片完
全相同的应变片按如图方式粘贴在构
件表面上,应变片的初始阻值为R 0,
传感器要求具有温度补偿和弯矩补偿
能力;
(1) 试采用两种组桥方式实现传感器的纯拉力测量并说明理由(如果应变片不
够,可加精密电阻)。(6分)
(2) 哪一种组桥方式灵敏度高?为什么?(2分)
(1)
4、如图为实验室常采用的冰浴法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接线图,
(1) 图中依据了热电偶两个基本定律,分
别指出并简述其内容;(4分)
(2) 将冷端至于冰水槽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2分)
1 2 4 3 ()()
arctg ϕωτω=-(2分) (4分)
7 (3) 对补偿导线有何要求?(2分)
答案:
(1)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只要接入的第三导体两端温
度相同,则对回路的总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AB 的热电势仅取决于热电偶的材料和两个结点的温度,而与温度沿热电极的分布以及热电极的参数和形状无关。
(2) 热电偶分度表以0摄氏度为基准;
(3) 与导体材料A 、B 有相同热电特性
(不同型号的热电偶所配用的补偿导线不同;连接补偿导线时要注意区分正负极,使其分别与热电偶的正负极一一对应;补偿导线连接端的工作温度不能超出(0~100℃),否则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1、 用K 型热电偶测量温度如图(a )所示。显示仪表测得热电势为30.18mV ,其参考
端温度为30℃,求测量端的温度是多少?
(已知(30,0)o o A B e C C =1.203mV ,
(750,0)o o A B e C C =31.383mV ,(850,0)o o A B e C C =32.215
)
五、系统设计题:(10分)
某轧钢厂要对生产流水线上所轧的钢板厚度进行自动化检测,请设计检测钢板厚度的检测系统,简述选用传感器类型、测厚度原理,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框图,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考虑测量范围及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