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科学 第四章知识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46:30
文档

七年级科学 第四章知识点

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要点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简记:北逆南顺)2.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约一年(365.2422天)特征------------------------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现象1)昼夜更替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3)地方时东早西晚4)﹡使地面上的水平运动(水流.气流)的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偏右,南半
推荐度:
导读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要点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简记:北逆南顺)2.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约一年(365.2422天)特征------------------------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现象1)昼夜更替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3)地方时东早西晚4)﹡使地面上的水平运动(水流.气流)的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偏右,南半
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要点

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简记:北逆南顺)

2.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中心地轴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约一年(365.2422天)

特征------------------------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产生现象1)昼夜更替

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地方时东早西晚

4)﹡使地面上的水平运动(水流.气流)的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

1)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

2)四季更替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3..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

4..地球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表日温度变化平缓,白天温度不会太高,晚上不会太低(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5.晨昏线:1)晨线--由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2)昏线--由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

6.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如北京的时间指东经116°的地方时

7.时区:每隔15度划分一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8.区时(标准时):每个时区都以其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如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时区的经线(东经120°)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9.日界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的西侧(东十二区)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而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日期却差一整天。

10.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阳历:以地球饶日公转为依据;阴阳历:结合上面两种历法特点。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中每年的位置是固定的(最多相差1天),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四季更替(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划分的,将四季更替周期划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15天)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的成分。

练习:(1)现有三种历法,分别是阳历、阴历和阴阳历。而我国的农历是属于其中的阴阳历。公历是以地球饶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阴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

(2)公历年以公元记年。一年12个月,每月30或31天。但二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  天。

(3)阳历每400年设97个     日的年,303个    日的平年。闰年特点:公元年能被4整除,世纪年能被400整除。

(4)古人把四季更替的周期(即地球饶日公转周期)分为二十四节气,它是属于   历成分,以                  为依据。节气在公历中的位置是      的。

11.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圈层结构,由内而外是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1板块的碰撞:板块与板块碰撞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和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海岸山脉、岛屿、海沟;

2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列谷、大西洋)。

12..地形的变化是外力和内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起主要作用。

(1)外力主要有:风力(干旱地区--风化、风蚀城堡、沙丘)、流水(湿润地区—沟壑纵横、溶洞、平原、三角洲)、冰川(高寒地区—角峰、冰斗谷)、波浪、生物等。

(2)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3)内力主要有火山、地震、地壳运动(最主要的原因是板块的碰撞和张裂)。

(4)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使地面高低不平。.

13.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等高线较疏处为缓坡。

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山峰)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数字)增高

鞍部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峭壁(陡崖)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易形成溪流)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洼地(盆地)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数字)降低

14.地形的类型

高       原

平    原

山      地

丘    陵

盆  地

相对高度较大
海拔10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地形特征

与相对高度有关

地面起伏

较小

地面起伏很小坡陡顶尖,地面起伏较大坡缓顶圆,地面起伏较小四周高

中间低

15.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差异。

全年太阳高度,低纬地区平均较大,高纬地区平均较小。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的规律。

五带纬   度    范      围

阳光直射

(有或无)

极昼极夜

(有或无)

气   候

北寒带66.5°N~90°N

(北极圈以北)

终年寒冷
北温带23.5°N~66.5°N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四季分明
热带23.5°N~23.5°S

(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

终年炎热
南温带23.5°S~66.5°S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四季分明
南寒带66.5°S~90°S

(南极圈以南)

终年寒冷
16.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火山管(岩浆通道)构成。

17.火山喷发物有: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液态(熔岩流)、气态(以水蒸气为主)。

18.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的震动现象。

19.地震的结构包括震源、震中和震中距。

20.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为什么?)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1.地震发生的前兆:马不进圈、井水喷涌、异常屡现、出现地光。

22.地震发生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阔的地方,或躲到面较小的房间或桌子底下。

23.漂移学说(魏格纳)主要依据:大西洋两岸轮廓可拼性和其他漂移证据。

24.板块构造学说创立的基础是漂移学说

25.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杆影越短。

26.全球概况(看懂课本第120页图4-19)

太阳直射点北半球节气昼       夜       长         短

北半球北极赤道南半球南极
赤道春分(3月21日)

昼夜

平分

昼夜

平分

昼夜

平分

昼夜

平分

昼夜

平分

北回归线夏至(6月22日)

昼最长

夜最短

极昼昼夜

平分

昼最短

夜最长

极夜
赤道秋分(9月23日)

昼夜

平分

昼夜

平分

昼夜

平分

昼夜

平分

昼夜

平分

南回归线冬至(12月22日)

昼最短

夜最长

极夜昼夜

平分

昼最长

夜最短

极昼
巧记:①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出现极夜。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5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北移至北回归线,又南移至赤道(春分→夏至→秋分)即3月21日~9月23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6月22日)昼最长,夜最短。

6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南回归线,又北移至赤道(秋分→夏至→次年春分)

即9月23日~次年3月21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12月23日)昼最短夜最长

7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27.有关区时的计算1)算时差: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计算时东正西负,东边的时区减去西边的时区

2)根据东早西晚(较东的地方比较西的地方来的早),东加西减时差

例:当美国纽约(西五区)是10月17日19:15时,北京(东八区)的区时是多少?

解:1)算时差:8-(-5)=13   (东正西负,东边的时区减去西边的时区)

2)∵北京在纽约的东边[根据东早西晚(较东的地方比较西的地方来的早),东加西减时差∴北京(东八区)的区时=10月17日19:15+13=10月17日32:15

=10月17日+24+8:15=10月18日8:15

文档

七年级科学 第四章知识点

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要点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简记:北逆南顺)2.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约一年(365.2422天)特征------------------------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现象1)昼夜更替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3)地方时东早西晚4)﹡使地面上的水平运动(水流.气流)的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偏右,南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