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现象之解读
超市,对于国人来说是近几年才流传起来的新名词。
多年以来,中国市场的销售主渠道是批发市场、大型商厦和零售店。
批发市场商品品种多、价格低,但信誉差、服务差、环境差、产品质量无保障。
大商厦有质量保证、环境好、服务水平相对较高,但品种不全、价格高,柜台营业员的怠慢和喋喋不休的热情同样让人恼火。
超市就是在消费者这种爱恨交织的情绪中诞生了。既有好的购物环境、服务和质量保证,又有低价格、多品种的特点,而且商品明码标价、开架售货,便于选择。可谓是顺时而生。
一个大卖场火起来,方圆几里地的零售店老板叫苦连天:“它的售价比我们进价还便宜,又是开架售货,我的生意全被它抢了”。于是十几平方米的小店也“揭竿而起”、砸门卸窗、买自选货架、延长营业时间——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自发成长
受商品价格高、品种不全、柜台式销售等劣势所限,98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大商厦的倒闭已不再是新闻,转型成为超市似乎成了大商厦的改革方向。
批发商的生意也正在日渐萧条,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点:其一,诸多生产厂家再不依靠大户代理,纷纷实行密集分销、细化网络、广设经销点,经销商已无垄断经营之优势;其 二,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的蓬勃兴起,由于其本身具备的先天优势,抢走了批发渠道的生意(欧美国家早就没有了批发市场,上海等大城市批发商也已绝迹)。
自选式大卖场提供充足货品选择和低价、高品质服务,24小时便利店深入居民区提供生活便利。两者结合,一统零售业天下,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又是一个“因为有因,所以有果”的结局。
超市运作业务实务之探讨
面对正在悄然变化的市场格局和游戏规则,当主动出击,未雨绸缪。
超市既然是新生事物,就应以学习的态度来看待。
超市有它自己的特点,当然也应该有专门的业务操作办法。
一、超市渠道的特性分析和策略思考
特点一:品种齐全、价格低、购物环境好、服务水准高,是零售业发展潮流所向,正在取代批发通路的龙头地位。
策 略:作为生产厂商,超市业务是以后的方向,应在维持原业务结构的前提下重点培养。
特点二:价格是超市渠道的敏感话题,消费者来这里期望能低价购物,超市之间的竞争焦点也是价格。
策 略:
·做到本公司产品尽可能多尽可能醒目的明码标价。
·特价促销
·加强陈列效果,规划传播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产品 附加值,使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加强管理、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降低经营费用,强化成本优势。
特点三:自选式购物,场地大、陈列面大。
策 略:
·饮料70%以上是冲动性消费(消费者因受到饮料产品的陈列吸引而临时决定并发生的购买行为),生动化(陈列、店头广宣)是业务要点;
·尽可能大、尽可能多、尽可能美观而且风格一致的堆头、端架、货架陈列;
·建立陈列模范店;
·生动化比赛(业务员之间、超市之间)
特点四:超市多为企业化经营,管理正规,仓储、财务、店面营运、产品定价均为分部门、分权执行。且绝大多数超市对供应商实行月结,大卖场霸气十足,随时可找个理由(如节日、店庆等)要求供应商赞助。
策 略:
·仓储经理、营业经理、财务经理、饮料柜组长、库管、财务出纳是超市运作之关键人物,跑超市的业务代表应具备相当的公关、人际协调能力,受过专门业务知识训练,技能良好。
·多与超市搞联合SP,增进双方合作关系(促销应注意考虑双方利益);
如:
A、连锁超市评选销量最大或销量超额率最高的冠军店,给予该店经理或员工奖励;
B、特殊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为超市提供带本公司LOGO的圣诞树、灯塔、拱门等饰物;
C、消费者买本公司产品可得合作代金券——在该超市任何一分店购买其他产品;
D、消费者在该超市购物满´´元送本公司礼品一份;
E、超市庆典(如店庆)提供特价/免费饮料……
·尽供应商本分,做好售后服务;
·注重契约文化,合约签定要专业、严谨;
·吸纳超市运作的专业人才,进行现有业务人员专题培训。
·教育并要求超市业务人员(包括理货员、促销员、业代)工作过程中须考虑超市的利益,避免给店方制造麻烦
如:
A、促销、理货人员须统一着装、注意仪表、规范行为举止;
B、产品、促销品码放整齐有序、手绘POP整洁美观;
C、较大量的生动化任务(如打堆头)避免在超市高峰期进行,如有需要可执行夜间生动化工作。
D、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店方员工做力所能及的事
特点五:超市多有相对较大的库存面积,存货品种多、数量大,容易混乱,超市送货接货的时效性很强,入库手续较正规、较复杂。
策 略:
·与库管、仓储经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把自己的产品摆在仓库最外边——最容易拿到的地方,请仓储人员多加关照。
·高频率回访、做库存管理,防止断货,促成超市仓储人员对本公司产品库存量投入更多关注。
·与饮料区柜组长保持良好关系,促使他们及时向超市总配部门调货并上货,保证货架的安全库存。
·了解、掌握超市的收货习惯,如有需要,提供夜间送货服务。
特点六:到超市购物时消费者90%以上是准备买回去作家庭消费(或店外;未来消费),多为定期采购生活用品。
策 略:
·既然是家庭消费——我们就要力推大包装(1.25L、2L产品),方便消费者全家共享;
·既然是计划性定期购买——我们就要力推多支产品包装(如:半打包装、三联包、捆扎销售、礼品包等),可以方便他们携带,又可以促成他们的扩张性消费(家里放的饮料越多,就喝得越多)
·制订多包装的促销价——鼓励消费者一次性购买多一点。
特点七:采购者多以女性、主妇、家属为主。
策 略:POP、告知牌的宣传风格应和这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相符(如卡通式POP、生动有趣的摇摇牌、醒目抢眼的促销价与原价的对比等)
特点八:超市卖碳酸饮料平均加价率在10%以下,他们在碳酸饮料这一品类上期望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对店内客流量的带动,以及本超市低 价形象的树立。
超市周末人流量是平时的1.7—2.5倍,周五—周日是超市的“促销期”
策 略:
·与超市谈判的利器——本厂在贵店的促销活动排期表。
·促销主题与促销费用控制
A、新品推广——作为广告、市场费用的一种投入方式,A&P比在15%—30%之间;
B、成熟品牌推广——依据预估销量列支促销费用(以5%—15%为界)
例:预估在´´超市作促销期间可销售1000箱饮料(每箱45元)。告知DM 500元、POP 500元、上刊(超市快讯)1000元、小礼品2000元、促销人工1000元。总计费用投入5000元,销售量1000箱,则每箱促销费用5元,占比约11%。
特点九:每个超市都有他自己或多或少的特点
策 略:对重点超市投入更多关注,设立具体的营销策略,包括内容如下:
1、配送:根据该超市的仓储、流速、收货习惯等决定该超市的个案配送方式
如:一周三次、夜间送货;让经销商送货(经销商与该超市采购经里有良好关系,无帐款风险)
2、设备计划:根据该超市具体情况决定设备投入计划如:某超市地处大学区,且店内快餐区较大,则应重点投入立式展柜、现调机等设备。
3、产品与包装计划:
如:某超市地处闹市,60%以上的购买者是步行的,我们供的包装就应该方便他们步行携带。
4、其他:包括定价、促销品、广宣品投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