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3 所三级甲等医院ICU 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46:33
文档

13 所三级甲等医院ICU 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

2011年11月护理学报November,2011第18卷第11B期JournalofNursing(China)Vol.18No.11B【调查研究】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刘夕珍1,徐蕾2,史广玲1,方英1,杜海燕1(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4)[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职业紧张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量
推荐度:
导读2011年11月护理学报November,2011第18卷第11B期JournalofNursing(China)Vol.18No.11B【调查研究】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刘夕珍1,徐蕾2,史广玲1,方英1,杜海燕1(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4)[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职业紧张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量
2011年11月护理学报November,2011第18卷第11B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8No.11B

【调查研究】

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

刘夕珍1,徐蕾2,史广玲1,方英1,杜海燕1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职业紧张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对某省1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46名符合纳入标准的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实际有效调查ICU护士239名,职业紧张量表总分(404.66±27.78)分;其中职业任务问卷(187.74±14.76)分;个体紧张反应问卷(96.30±12.17)分;个体应对资源问卷(120.62±13.21)分。在人口学特征分布上,以30~39岁年龄段、10~19年护龄、离异/丧偶、中专学历、护士职称、倒夜班和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ICU护士职业紧张现象最为严重(P<0.05)。结论ICU护士处于较高的职业紧张水平,管理者和个人应根据职业紧张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分布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ICU;护士;职业紧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11)11B-0010-05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of Nurses in ICUs of13ClassⅢGradeⅠHospitals

LIU Xi-zhen1,XU Lei2,SHI Guang-ling1,FANG Ying1,DU Hai-yan1

(1.ICU,Nanjing Bra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210029,China;

2.Dept.of Spor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occupational stress of nurses in ICU,to explor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its prevention measures.Methods With cluster sampling,239nurses in ICUs of13classⅢgradeⅠhospitals were surveyed with a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Revised Edition(OSI-R).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OSI-R was404.66±27.78and of the total,the score of occupational role questionnaire was187.74±14.76,that of personal strain questionnaire was96.30±12.17and that of personal resources questionnaire was120.62±13.21.Occupational stress remained intense among nurses aged from30to39,those with service length from10to19years,those divorced or widowed,those graduated from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those with junior professional title and those with night shift(P<0.05).Conclusion Nurses in ICU are in the high level of occupational stress.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alleviate their stress.

Key words:ICU;nurse;occupational stress;influencing factor

职业紧张是指在职业条件下,客观要求与个体适应能力之间失衡产生的生理、心理压力[1]。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人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加,职业紧张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护士作为特殊的职业人群,已成为现代社会继教师、职业经理人之后又一职业高压人群[2]。职业紧张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效率、出勤率,导致人力资源流失。ICU护士由于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高强度的工作量、特有的工作环境等,使其面临的工作紧张和压力比普通病房护士明显增高[3]。目前,国内仅有个别关于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的单中心研究的报道,且未对ICU护士职业紧张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分布特点作进一步分析。笔者以某省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多中心调查,了解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以及人口学特征上的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职业紧张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省13所三级甲等医院,包括综合性医院12所,专科医院1所,对抽取各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临床在职注册护士;护龄≥1年;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非所在医院的ICU护士,包括进修生、实习生;调查期间未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包括外出进修、病假、产假、事假等。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护龄、职称、职务、用工性质等方面。

1.2.2职业紧张量表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Revised Edition,OSI-R),该量表由Osipow编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

[收稿日期]2011-07-05

[基金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10118)

[作者简介]刘夕珍(1963-),女,江苏宜兴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通讯作者]徐蕾(1969-),女,江苏泗洪人,本科学历,讲师,体育部主任。

10第11B期刘夕珍等: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

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翻译和修订[4]。修订后的中文版量表适用于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的评价,并被许多研究者采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0.952,折半信度γ=0.686。OSI-R包括一般项目及3个职业紧张状况问卷,即职业任务问卷(Occupational Role Questionnaire,ORQ)、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ersonal Strain Questionnaire,PSQ)、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ersonal Resources Questionnaire,PRQ),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职业紧张来源、紧张反应程度及应对资源。职业任务问卷包括: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任务冲突、责任感、工作环境6个子项;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包括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紧张反应和躯体紧张反应4个子项;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包括娱乐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和理性处事4个子项。每个子项包括10个项目,共14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范围分别为60~300分、40~200分、40~200分。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得分越高,反映职业紧张程度越高;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越高,反映对职业紧张的应对能力越强,紧张程度越低。

1.3资料收集调查时间为2010年9月—2011年5月。培养助理调查员1名,先在本院进行调查。向护理部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内容,征得配合,并协助助理调查员集中发放问卷。回收问卷时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利于下一步外单位发放。各医院均由课题负责人安排调查工作,助理调查员实施问卷的发放、说明及回收,并在回收时亲自审核,补漏。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在ICU护士科会时现场发放,填写,现场信封密封后回收,并统一指导语,对不同被调查者提出的问题保持解答的一致性。研究者逐一检查问卷的填答完整性,依据2项原则剔除无效问卷:问卷漏项在3项及以上者;答案明显呈规律性作答者。共发放问卷346份,回收34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39份,有效回收率69.1%。由于样本缺失较多,对缺失样本与有效样本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说明获得的有效样本能基本反映原抽取样本总体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调查表全部回收后统一编号,逐份审核后录入计算机,用Excel制表,双人录入、双人核对,并进行逻辑审核。所有资料经逻辑审核无误后录入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及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ICU护士的一般资料本组239名ICU护士,其中男性6名,女性233名;年龄:<30岁112名,30~39岁93名,≥40岁34名;护龄:<10年111名,10~19年96名,≥20年32名;学历:中专18名,大专135名,本科及以上86名;职称:护士69名,护师82名,主管护师78名,副主任护师及以上10名;劳动关系:合同制护士127名,在编护士112名;工作性质:常白班51名,白夜倒班188名;职务:护士216名,护士长及科护士长23名;婚姻状况:未婚104名,已婚119名,离异、丧偶16名。

2.2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239名ICU护士职业紧张量表总分(404.66±27.78)分,职业任务问卷得分(187.74±14.76)分,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得分(96.30±12.17)分,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为(120.62±1

3.21)分。在文献检索范围内只检索到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紧张常模[5],未检索到国内常模的一般水平,故将本研究ICU护士与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常模进行比较。本组ICU护士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得分均高于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常模,而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低于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常模。见表1。

2.3不同类别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3个分问卷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LSD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39岁年龄段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30岁以下者职业紧张水平最低。不同学历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3个分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LSD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学历的ICU护士之间职业紧张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专学历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大专学历者职业紧张水平最低。不同婚姻状况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3个分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LSD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的ICU 护士职业紧张水平相互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与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常模比较(X±S,分)

样本n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本组ICU护士239187.74±14.7696.30±12.17120.62±13.21成渝两地专业

技术人员20144.44±17.5384.78±18.16130.02±17.39 t42.04813.04810.040

P0.0000.0000.000

11

护理学报2011,18(11B )

表2

13所三级甲等医院不同年龄ICU 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比较(X ±S ,分)

项目n 职业任务问卷

个体紧张反应问卷

个体应对资源问卷

年龄

<30岁112181.11±13.0792.13±10.44126.68±12.8830~39岁93195.29±13.55101.19±12.67113.76±10.57≥40岁34

188.94±13.18

96.65±11.31119.41±11.44

F 29.1715.8530.51P 0.0000.0000.000学历中专18197.78±13.79103.±12.74106.61±11.49大专135185.07±10.6693.45±11.22126.83±11.50本科及以上

86

1.14±13.05

96.87±13.11

113.26±11.76

F 10.48 6.8846.17P 0.0000.0010.000婚姻状况未婚104181.47±11.8791.63±11.35125.53±12.17已婚

119190.55±12.8496.55±11.81119.96±12.41离异/丧偶

16

205.63±11.06

103.56±11.47

121.93±12.63

F 33.439.8110.25P 0.0000.0000.000护龄

<10年111180.84±12.8191.19±10.47125.±12.9310~19年96195.40±13.44101.51±12.99114.40±11.00≥20年32

188.72±13.55

95.94±10.84119.41±11.00

F 31.5720.3922.93P 0.0000.0000.000职称护士

69199.45±13.11101.57±12.41103.80±12.93护师

82177.45±11.3488.16±11.98135.44±11.12主管护师

78188.10±12.4395.59±12.68120.17±13.14副主任及以上护师

10

186.20±12.85

93.30±11.16115.20±11.33

F 40.1315.0665.66P 0.0000.0000.000劳动关系合同制127185.90±14.8795.75±12.24120.28±13.21在编

112

188.91±14.99

96.78±12.15

121.01±13.26

t 1.560.650.43P 0.1210.5160.660工作性质常白班51183.47±11.1992.94±11.81122.94±14.83倒班

188

191.94±13.29

98.88±13.67

117.86±12.70

t 4.17 2.83 2.44P 0.0000.0050.015职务护士216191.30±13.3596.83±12.14117.03±11.43护士长

23

183.87±12.11

91.30±11.61

123.48±12.49

t 2.56 2.09 2.55P

0.011

0.038

0.011

注:常白班指调查日前3个月内未上夜班的护士

(P <0.05),未婚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低,离异/丧偶者最高。不同护龄的ICU 护士职业紧张水平3个分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LSD 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各护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10~19年护龄的ICU 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10年以下护龄者职业紧张水平最低。不同职称的ICU 护士职业紧张水平3个分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士职称者职业紧张水平最高,护师职称者职业紧张水平最低。进一步采用

LSD 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护士职称者的职业紧

张水平高于其他职称者,护师职称者的职业紧张水平低于其他职称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同制和在编的ICU 护士职业紧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白班的ICU 护士职业紧张水平低于倒班的ICU 护士,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CU 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高于护士长,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12

3.1ICU护士职业紧张现况分析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护士较一般职业人员有更大的工作压力[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职业紧张现象普遍存在,高于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常模[5]水平,且高于王小芳等[6-9]报道的普通临床科室、急诊、手术室和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ICU护士职业紧张主要表现在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高,而个体应对资源低。反映ICU护士职业紧张与ICU不良的工作环境、工作超负荷、工作关系紧张、娱乐休闲少和缺乏家庭、社会支持等因素均有关。

3.2ICU护士职业紧张的人口学特征分布特点由于本次调查只有6名男性护士,样本量小,因此无法了解ICU护士职业紧张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参与调查的13所三级甲等医院中有12所为综合性医院,仅1所为专科医院,因此无法进一步分析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关注调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人口学特征的分布上,不同年龄、护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职务及用工性质的ICU护士,其职业紧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劳动关系对ICU护士的职业紧张没有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ICU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30~39岁年龄段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与叶郁葱等[10]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原因可能为30岁以下的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间比较短,还未开始工作或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和复杂性相对较低;而30~39岁年龄段的护士多为业务骨干,在临床一线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和紧张的脑力劳动,同时还要面对结婚、生子、孩子抚养教育等一系列的家庭问题,所以其职业紧张水平最高。在护龄方面,ICU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同样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年龄因素的变化趋势趋向一致。不同的婚姻状况对职业紧张水平有着不同的影响:未婚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低,原因为未婚护士工作和家庭压力相对较小,自由支配和娱乐休闲的时间多,职业紧张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强;而离异、丧偶的单身护士往往需要面对独自抚养教育孩子、经济压力等一系列的家庭问题,导致身心俱疲,并进一步影响到工作状态,所以其职业紧张程度最高。在学历的影响因素中,中专学历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比其他学历的护士高,其原因主要为中专学历的护士起点较低,进入临床后其掌握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面临的学习和工作压力较大;本科及以上学历的ICU护士由于自身有较高的抱负,领导和同事的期望值高,其职业紧张水平也较高,仅次于中专学历的护士。不同职称的ICU护士中,主管护师的职业紧张现象较为严重,仅次于护士职称者,这与主管护师是护理中坚力量有关,与年龄和护龄的分布特点呈一定的相关性。在不同的工作性质方面,倒夜班的护士职业紧张程度较高,主要与值夜班造成睡眠失调、睡眠品质差,护士易产生疲劳、焦虑,以及由于频繁的倒夜班,参加家庭、社会活动少有关。在职务方面,从事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较高,而从事管理岗位的ICU护士长职业紧张水平较低,与临床一线的护士工作量大、频繁倒夜班、经常加班等ICU特有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有关。在本次调查中,ICU的合同制和在编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陈丽英等[11]所述合同制护士承担更大的工作压力的调查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国家现行提倡的同工同酬的制度有关。3.3护理启示在临床工作中,医院的管理者和科室领导应从外部因素着手,改善ICU护士的工作环境,减轻ICU护士的工作压力,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护士工作加以宣传,着力改善护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作为ICU护士本身,应提高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积极参加娱乐休闲活动,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减轻职业紧张水平,维护身心健康。

3.4本研究的缺陷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46份,回收34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39份,有效回收率69.1%。问卷有效率低,主要表现为问卷呈规律性作答及缺漏项多。分析原因,考虑与问卷项目多,填写耗时有关。这是本研究的缺陷所在,建议制定简化版的职业紧张问卷,以提高问卷的有效作答率。

4小结

职业紧张是导致护士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危险因素,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对其所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ICU护士暴露于较高的职业紧张因素中,而个体应对水平相对不足,导致职业紧张现象严重。应针对ICU护士职业紧张在人口特征学分布上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应从外部因素着手,改善ICU护士的工作环境、减轻ICU护士的工作压力、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作为ICU护士本身,应提高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积极参加娱乐休闲活动,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Maina G,Palmas A,Filon F L.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第11B期刘夕珍等: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13

reported Mental Stressors at the Workplace and Salivary Cortisol[J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08,81(4):391-400.

[2]陈杰,孙萍,万州.护士职业角色适应问题与对策[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139-140.

[3]徐朝艳,郑志惠,张振路,等.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的研究[J ].护理杂志,2006,23(5):7-9,11.

[4]朱文芬.重庆市主城区护理人员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9.

[5]

曾繁华,王治明,王绵珍,等.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紧张常模的研制[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6):427-430.

[6]

王小芳.临床护士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当代

护士,2011(1B):3-5.

[7]刘永华.急诊科护士职业紧张与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9):205-206.

[8]茅金宝,袁艳华,安晓华.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

状况调查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7):19-21.

[9]张红云,张红梅,梁炜,等.精神病专科护士职业紧张对生

命质量的影响[J ].护理管理杂志,2009,9(8):10-11.

[10]叶郁葱,郑小霞,周卓娅,等.惠州市民营医院护士工作压力

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

737-739.

[11]陈丽英,徐雪艳,戴青梅,等.合同护士职业压力管理体会[J ].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272.

[本文编辑:简若姗]

【调查研究】

某院不同层级护士预防输液外渗相关知识

认知情况和需求调查分析

李柳英,钟华荪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80)

Cognition and Study Needs of Nurses in Different Hierarchy in Some Hospital//LI Liu -ying,

ZHONG Hua-sun

[摘

要]目的了解不同层级临床护士预防输液外渗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以及其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临床培训提供依

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17名不同层级护士预防输液外渗知识及行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输液外

渗的概念和防治知识、护士回顾临床输液外渗案例发生情况、护士学习输液外渗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共3方面。结果

临床护士

输液外渗的概念和防治知识部分的合格率为42.8%,不同职称和职务的护士输液外渗的概念和防治知识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护理组长者合格率较高;不同学历、不同护龄的临床护士输液外渗的概念和防治知识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0%以上的护士反映需要学习输液外渗相关知识,其中对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需求率85.6%)和评估高危外渗药物的知识(需求率82.0%)需求较高。结论

由于临床护士对输液外渗及其防护知识的缺乏,护士预防和处理输液外渗的

能力差,临床存在输液外渗损伤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护士有关渗漏损伤发生的原因、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及输液部位、对静脉输液治疗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正确处理输液外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关键词]护士;静脉外渗;知识;行为;护理教育[中图分类号]R452;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969(2011)11B-0014-03

静脉输液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因此,发生输液外渗可造成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临床上由于输液外渗造成病人严重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化疗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局部坏死及严重渗出造成

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等[2],严重影响输液护理安全。为了解临床护士对输液外渗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为临床输液护理培训提供依据,2010年12月—

2011年3月,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层级

护士进行了输液外渗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和需求调查分析,并提出培训对策,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对广州市某

三级甲等医院中39个临床病区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调查当天在班的护士纳入

[收稿日期]2011-07-25

[作者简介]李柳英(19-),女,广东佛山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

[通讯作者]钟华荪(1947-),女,广东梅州人,中专学历,主任护师。

2011年11月护理学

November ,2011第18卷第11B 期Journal of Nursing (China )

Vol.18No.11B

!!!!!!!!!!!!!!!!!!!!!!!!!!!!!!!!!!!!!!!!!!!!!

14

文档

13 所三级甲等医院ICU 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

2011年11月护理学报November,2011第18卷第11B期JournalofNursing(China)Vol.18No.11B【调查研究】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刘夕珍1,徐蕾2,史广玲1,方英1,杜海燕1(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4)[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职业紧张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