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48:33
文档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

选择题某建筑物采用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基础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F=800KN,水平荷载为H=50KN(作用于地表),力矩M=25KN·m。此基底的最大与最小压力为:()A、Pmax=35kPa,Pmin=50kPaB、Pmax=79kPa,Pmin=54kPaC、Pmax=100kPa,Pmin=94kPaD、Pmax=109kPa,Pmin=84kPa采用《地基基础规范》的理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置深度的选取是()A、在上部结构施工以后填方的,可以从
推荐度:
导读选择题某建筑物采用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基础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F=800KN,水平荷载为H=50KN(作用于地表),力矩M=25KN·m。此基底的最大与最小压力为:()A、Pmax=35kPa,Pmin=50kPaB、Pmax=79kPa,Pmin=54kPaC、Pmax=100kPa,Pmin=94kPaD、Pmax=109kPa,Pmin=84kPa采用《地基基础规范》的理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置深度的选取是()A、在上部结构施工以后填方的,可以从
选择题 

某建筑物采用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基础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F=800KN,水平荷载为H=50KN(作用于地表),力矩M=25KN·m。此基底的最大与最小压力为:(     )

A、Pmax=35kPa,Pmin=50kPa      B、Pmax=79kPa,Pmin=54kPa   

C、Pmax=100kPa,Pmin=94kPa     D、Pmax=109kPa,Pmin=84kPa

采用《地基基础规范》的理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置深度的选取是(     )

A、在上部结构施工以后填方的,可以从填土面算起

B、非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的地下室,可以从室外底面算起

C、在填方以后施工上部结构的,可以从填土面算起

D、填土固结以后,可以从填土面算起

某条形基础宽2m,埋深1.5m,基底附加应力p0=195kPa,基底以下2m处是软弱层,如应力扩散角为23°,则扩散到软弱层顶面的附加应力值应为(      )

A、95 kPa     B、78kPa     C、105kPa     D、157kPa

C10混凝土材料的无筋扩展基础,其宽高比的允许值为(      )

A、1:1     B、1:0.5    C、1:1.5     D、1.5:1

(       )不需要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要求

A、墙下砖石条形基础     B、毛石基础

C、素混凝土基础      D、柱下基础

现浇锥形基础,基础边缘高度不得小于     (     )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当条形基础的梁高不大于(      )柱距时,可按刚性基础进行设计。

A、1/4    B、1/6     C、1/8     D、1/10

弹性地基梁法中,p=k,式中k为基床系数,其单位是(      )

A、KN·m     B、KN/m     C、KN/m2    D、KN/m3

如下图所示混合结构墙体,墙上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A、中部沉降大,两端沉降小      B、中部沉降小,两端沉降大   

C、基础下沉                    D、局部倾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础架越作用的强弱仅取决于基础本身的刚度

B、倒梁法适用于上部结构刚度很大,各柱间沉降差异很小的情况

C、框架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

D、地基压缩性是否均匀对连续基础的内力影响甚大

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产生桩侧负摩擦力(      )

A、桩侧软土地下水位下降

B、桩侧有较厚的欠固结土

C、桩侧黄土浸水

D、桩侧软土地下水位上升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状态说法正确的是(       )

A、确定基础地面尺寸时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B、验算地基稳定性时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设计基础高度及配筋时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D、计算地基沉降量时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性地基梁板法适用于抗剪强度较低的软粘土地基、高压缩性地基及建筑物较长而刚度较差的情况

B、用倒楼盖法计算筏形基础内力时可假设地基反力呈直线分布

C、软土地区箱形基础纵向基底压力分布呈抛物线形

D、软土地区箱形基础纵向基底压力分布呈马鞍形

下列哪幅图反映了“m法”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kh(z)的分布形式(B )

       A                    B                    C                   D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
            
1.确定基础埋深需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和(                )、(            )、及(                  )等方面因素。

2.对带软弱下卧层的浅埋基础,其基础埋深和基底尺寸的确定应遵循原则:(          )

3.需验算基础台阶宽高比的是(            )基础。

4.中心荷载作用下的条形基础的宽度计算公式为(                 )。

5.筏基中的“倒楼盖法”是将(              )视为楼盖。

6.软土工程特性有:(             ),(              ),(            ),(            )和透水性差及不均匀性。

7.山区地基中,褥垫起着调整地基(          )的作用。

8.嵌岩桩的端阻力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大而(           ),一般认为当嵌岩深度为(        )倍桩径时,端阻力为0。

9.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底板厚度主要根据(     )条件确定;而柱下钢筋砼单独基础底板厚度则应根据(        )条件确定。

10.水平受荷桩通常可根据桩的(          )分为刚性桩和柔性桩两种。

11.湿陷性黄土通常又可细分为(          )和(            )两种。

12.按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为了使试验能真实反映桩的实际情况,要求在(          )土的间歇时间不少于10天、(           )土不少于15天及(            )不少于25天。

13.桩基础按承台位置可分为(         )桩基础和(          )桩基础两种。

14.砂桩的主要作用是(           ),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

15.沉井施工水很深时,筑岛困难,则可采用(               )沉井。

16.根据基础的受力条件,我们可以把砼基础称为(             ),而把钢筋砼基础称为(           )。

17.桩按设置效应通常可分为(          )桩           )桩及(         )桩三种。

18.基础按埋置深度一般分为 (        ) 和 (           ) 。

19.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不小于(       ),基础顶面距地表距离一般不小于(         )。

20.地基变形类型有沉降量、(          ) 、 (           ) 和局部倾斜。

21.当基础偏心受压时,地基承载力需满足:(                      )。

22.砖基础按“两皮一收”砌筑,基础台阶宽高比为(            );按“二一间隔收”砌筑,基础台阶宽高比为:(           )

23.筏形基础根据其构造可分为 (             )和梁板式。

24.桩基础按施工方法主要可分为 (              ) 和 (            )  两大类。

得分评卷人二、问答题
            
1.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2.说明施加于桩顶的竖向荷载是如何通过桩-土相互作用传递给地基以及单桩是怎样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

3.什么基础埋置深度,选择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4.哪些情况下不能考虑承台的荷载分担效应?

5.何谓地基承载力,何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6.浅基础设计时,基础底面尺寸初步确定后,还需对地基需进行哪几项验算才能进行下一步设计计算?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7.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的倒梁法和静定分析法计算结果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8.对带软弱下卧层的浅埋基础,其基础埋深和基底尺寸的确定应遵循何种原则?写出条形基础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不需解释式中变量的意义)。地基压力扩散角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9.简要说明桩基承台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得分评卷人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的基础,其底面尺寸为2m×1.8m,所受荷载:Fk=680kN,Hk=25kN,Mk=30kNm。已知:

粉质粘土:=18kN/m3,承载力fa=200kPa(修正后的);

淤泥质土:=19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承载力修正系数b=0,d=1;

扩散角:=25o。

试验算:地基持力层和软弱层的承载力

2.扩展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4m×2.0m,柱的截面尺寸为0.5m×0.5m,基础的有效高度为0.60m,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1.1MPa,基底净反力分布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基础的抗冲切强度。(冲切破坏一侧地基净反力按均匀分布计算,大小为Pjmax) 

(本题12分)  (提示:,)  

8.已知某方形基础,边长3m,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基础高度650mm,有效高度为600mm,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720kN,混凝土强度等级C20(=1.1N/mm2),验算该基础高度,并计算配筋量。

7.写出用弹性地基梁法求解集中力作用下无限长梁的内力时三个边界条件。

写出用弹性地基梁法求解集中力偶作用下无限长梁的内力时三个边界条件。

3.图示Winkler弹性地基梁(无限长梁),其地基基床系数k=40MN/m3,梁底宽2.8m,截面惯性矩I=0.10m4,弹性模量Ec=2.1×104MPa。试计算截面A的弯矩MA。  (本题12分)

(提示:,,=)

4.某试桩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时的轴力量测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桩长为18m,桩径1.2m。试确定:

(1)沿整个桩的平均极限侧摩阻力;

(2)1-2段的侧摩阻力qs1;

(3)桩的极限端阻力qp。

5. 如图所示的桩基础(图中尺寸单位为mm),已知基础所受的竖向荷载F+G=6900kN(偏心方向如图中所示),相应的弯矩Mx=380kN·m,My=900kN·m。试按简化算法计算桩3、桩4、桩5顶部所受的轴向压力。

6.如图所示的柱下桩基础(图中结构的尺寸单位为),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桩为直径500mm的预制管桩。

各土层的承载力指标为(经深度修正后):

黏土:qsuk=36kPa,qpk=800kPa

粉质黏土:qsuk=70kPa,qpk=1600kPa

中砂:qsuk=75kPa,qpk=4200kPa

计算单桩的极限承载力Quk;

9.某场地土层情况为:上层土层为粘性土,厚度为3.0m,重度为18.0kN/m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20kPa;下层土层为淤泥质土层,重度为19.0kN/m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85kPa。座落在该地基上的条形基础埋深1m,底宽2m,基础顶部的中心荷载为240 kN/m,试验算粘土层与淤泥质土层地基承载力。(粘土层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淤泥质土层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ηd=1.1;压力扩散角为25°)

解: 

10.某工程天然地基土层分布:至地面以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为3m,含水量=28.6%,液限=35%,塑限=18%;第二层为粉土,厚度为6m,孔隙比e=0.8;第三层土为中密中砂,厚度很厚。采用混凝土预制方桩,桩的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桩长11m,桩的入土深度若至地面向下计算。试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单位:kPa)

土的名称粘性土粉土中砂
土的状态0.750.5e>0.90.75中密
36~50

50~66

22~44

42~

54~74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5200KN/m2

11.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设计值F=350kN/m,弯矩设计值M=30kN·m/m;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2.0m,埋深为1.5m,基础有效高度为250mm;均质地基,重度为19KN/m3,内摩擦角为18°,内黏聚力为20KPa。根据理式查得持力层承载力系数分别为Mb=0.43,Md=2.72,Mc=5.31。

⑴计算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并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综合荷载分项系数取1.35)

⑵验算此基础的高度是否满足抗剪条件,并计算底板配筋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20,=1.1MPa;HPB235钢筋,=210MPa,抗剪验算式:)

12.某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柱网及柱荷载如下图所示,筏形基础平面尺寸为22.4×17.4m2,基础埋深为1.5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5kPa,验算该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假设基底反力为线性分布)。

文档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

选择题某建筑物采用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基础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F=800KN,水平荷载为H=50KN(作用于地表),力矩M=25KN·m。此基底的最大与最小压力为:()A、Pmax=35kPa,Pmin=50kPaB、Pmax=79kPa,Pmin=54kPaC、Pmax=100kPa,Pmin=94kPaD、Pmax=109kPa,Pmin=84kPa采用《地基基础规范》的理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置深度的选取是()A、在上部结构施工以后填方的,可以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