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二、考试目标
《高等数学》专升本入学考试注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函数、极限与连续
(一)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特性;数列、函数极限;极限的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概念与阶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了解反函数的概念;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
2.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不要求做给出,求或的习题);了解极限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和极限的两个存在准则(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准则)。
3.掌握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极限计算方法。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并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4.了解无穷小、无穷大、高阶无穷小、等价无穷小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5.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了解函数间断点的概念,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第一类与第二类)。
6.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用性质证明一些简单结论。
二、导数与微分
(一)考试内容
导数概念及求导法则;隐函数与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会求平面曲线的切、法线方程;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会熟练求函数的导数。
3.掌握隐函数与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求导方法(一阶);掌握取对数求导法。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初等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4.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微分的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三、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一)考试内容
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单调性与极值、曲线凹凸性与拐点。
(二)考试要求
1.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对定理的分析证明不作要求);会用中值定理证明一些简单的结论。
2.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 ,,,,,等不定式极限的方法。
3.理解函数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会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不等式;会求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4.会用导数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四、不定积分
(一)考试内容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不定积分换元法,不定积分分部积分法。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淡化特殊积分技巧的训练,对于有理函数积分的一般方法不作要求,对于一些简单有理函数可作为两类积分法的例题作适当训练)。
五、定积分及其应用
(一)考试内容
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积分变上限函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求平面图形的面积与旋转体体积。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定积分的性质和积分中值定理。
2.理解积分变上限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能正确运用该公式计算定积分。
3.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4.了解定积分的元素法,会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
5.理解无穷区间上广义积分的概念,并会求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六、微分方程
(一)考试内容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与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以及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方程(可转化为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方法)。
4.了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异法,掌握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5.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6.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自由项为简单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方法。
七、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
(一)考试内容
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平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二次曲面。
(二)考试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会求空间两点的距离。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3.会求平面方程、直线方程。
4.掌握平面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5.了解曲面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
八、多元函数微分学
(一)考试内容
二元函数概念、二元函数极限、连续,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求导公式,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多元函数极值。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二元函数的概念,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二元函数的极限。
3.理解二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掌握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计算方法。
4.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
5.会求解隐函数的一阶偏导数。
6.了解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等概念,并会求它们的方程;
7.理解二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会求简单的二元函数的极值。了解拉格朗日乘数法,会求一些比较简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九、多元函数积分学
(一)考试内容
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计算。曲线积分、格林公式。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3.了解三重积分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
4.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掌握两类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
6.掌握格林公式,掌握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及应用。
十、无穷级数
(一)考试内容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常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幂级数的概念和性质,函数的幂级数展开。
(二)考试要求
1.理解无穷级数以及收敛、发散、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和-级数的收敛性。
3.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了解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
4.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理解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会判断交错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5.理解幂级数的概念,掌握幂级数收敛半径、收敛区间的求法。
6.会利用的麦克劳林展开式将一些简单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四、教材
新世纪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参考书
高等数学(第五版,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与教材配套)
六、 考试细则
《高等数学》各部分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率为:一元函数微积分50%左右,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积分30%左右,微分方程10%左右,级数10%左右。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占总分的40%左右,解答题占总分的60%左右,试题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得分率某题平均分/某题满分),这三种难度的试题分别占总分的40%、40%和20%,各类题型的试题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序。
考试不允许携带计算器。
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高等数学(二)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二、考试目标
《高等数学》专升本入学考试注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函数、极限与连续
(一)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特性;数列、函数极限;极限的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概念与阶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基本性态(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了解反函数的概念,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经济问题的函数关系。掌握常用的经济函数(需求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
2.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不要求做给出,求或的习题);了解极限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和极限的两个存在准则(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准则)。
3.掌握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极限计算方法。掌握两个重要极限,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4.了解无穷小、无穷大、高阶无穷小、等价无穷小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5.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了解函数间断点的概念,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第一类与第二类)。
6.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用性质证明一些简单结论。
二、导数与微分
(一)考试内容
导数的概念及求导法则;隐函数所确定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了解函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会求平面曲线的切、法线方程。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隐函数及取对数求导法。会熟练求函数的导数。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初等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4.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微分的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三、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一)考试内容
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单调性与极值、曲线凹凸性与拐点。导数在经济上的应用(边际、弹性)。
(二)考试要求
1.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对定理的分析证明不作要求);
2.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 ,,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3.理解函数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会求经济中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4.会用导数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5.理解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建简单实际经济问题的目标函数,会求常用经济函数的边际与弹性。
四、不定积分
(一)考试内容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不定积分换元法,不定积分分部积分法。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淡化特殊积分技巧的训练,对于有理函数积分的一般方法不作要求,对于一些简单有理函数可作为两类积分法的例题作适当训练)。
五、定积分及其应用
(一)考试内容
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积分变上限函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求平面图形的面积与旋转体体积。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定积分的性质和积分中值定理。
2.了解积分变上限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能正确运用该公式计算定积分。
3.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4.了解定积分的元素法,会建立简单经济问题的定积分表达式;会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
5.理解无穷区间上广义积分的概念,会求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六、微分方程
(一)考试内容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与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方程(可转化为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方法)。
4.了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异法,掌握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七、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
(一)考试内容
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平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二次曲面。
(二)考试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会求空间两点的距离。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3.会求平面方程、直线方程。
4.掌握平面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5.了解曲面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
八、多元函数微分学
(一)考试内容
二元函数概念、二元函数极限、连续,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求导公式,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多元函数极值。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二元函数的概念,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二元函数的极限。
3.理解二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掌握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计算方法;
4.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
5.会求隐函数所确定函数的一阶偏导数。
6.了解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7.理解二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会求简单的二元函数的极值。了解拉格朗日乘数法,会求一些比较简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九、多元函数的积分学
(一)考试内容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二重积分的计算。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十、无穷级数
(一)考试内容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幂级数的概念和性质,函数的幂级数展开。
(二)考试要求
1.理解无穷级数及收敛、发散、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和-级数的收敛性。
3.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了解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
4.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理解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掌握交错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审敛法。
5.理解幂级数的概念,会求幂级数收敛半径、收敛区间。
6.会利用的麦克劳林展开式将一些简单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四、教材
新世纪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五、参考书
高等数学(第五版,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上、下册)习题全解指南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与教材材配套)
六、 考试细则
《高等数学》各部分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率为:一元函数微积分50%左右,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积分30%左右,微分方程10%左右,级数10%左右。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占总分的40%左右,解答题占总分的60%左右,试题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得分率某题平均分/某题满分),这三种难度的试题分别占总分的40%、40%和20%,各类题型的试题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序。
考试不允许考生携带计算器。
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纲说明:
《机械工程基础》是为应届机械类大专毕业生报考高等教育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专升本设置的。它是专升本入学考试中能力考试的一个部分。本考试的考试成绩既是对这些学生能力测试的认定,也是他们能否进入本科高等教育的依据之一。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工程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的掌握程度。
三.考试基本要求:
工程制图部分
1.了解制图和CAD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3.掌握机件的剖视图和断面图的表达方法;
4.掌握零件图的表达方法;
5.掌握简单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
1.基本知识:机械设计一般知识、常用机构和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机构特点、应用材料、标准等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计算自由度,判断运动确定性;了解机构组成基本原理,了解与掌握常用机构的有关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掌握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和失效形式等;掌握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计算准则,了解改善载荷和应力分布不均匀性,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降低摩擦,提高零件工艺性的方法等;
3.基本技能: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运算;掌握作图解题、常用零件的设计计算、结构设计。
四.考核内容:
工程制图部分
1.工程制图和CAD基础
(1)制图的基本规定、几何作图、绘图方法和步骤
(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3)利用Auto CAD绘制平面图形的基本方法
2.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和阅读
(1)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包括绘制三视图)
(2)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标注
(3)组合体三视图的形体分析
(4)组合体三视图阅读(包括补线和补图)
3.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1)剖视图的表达方法(包括补图)
(2)断面图的表达方法(包括补图)
(3)机件的简化表达方法
4.零件图和装配图
(1)零件图的内容(包括看图回答问题和补图)
(2)标准件和常用件
(3)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4)简单装配图的内容(包括看图回答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
1.概论
内容: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及一般步骤。
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内容:了解运动副及其分类、代号,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
要求:掌握机构自由度计算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3.平面连杆机构
内容: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一些基本知识,行程速比系数和急回特性、压力角、传动角和死点、曲柄存在条件。了解四杆机构演化及其设计。
要求:会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会分析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能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铰链四杆机构。
4.凸轮机构
内容: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其分类,从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会用作图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掌握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要求:会用作图法设计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会分析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5.其他常用机构
内容:了解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间歇运动机构、组合机构。
6.圆柱齿轮机构
内容:了解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形成、性质和方程,渐开线齿廓满足定角速比要求,齿轮各部分名称和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计算,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正确啮合传动条件,重合度。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变位齿轮概述,平行轴斜齿齿轮机构。
要求:掌握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7.圆柱齿轮传动
内容:了解轮齿的失效形式,了解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掌握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理解计算载荷,掌握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和齿根弯曲强度计算,了解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要求: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掌握圆柱直齿轮与斜齿轮的两个强度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掌握影响齿轮强度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参数的选择。了解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直齿圆锥齿轮当量齿轮的概念和应用。
8.蜗杆传动
内容: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理解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选用。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理解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要求: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了解不同蜗轮材料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许用应力确定。
9.轮系
内容:了解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及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轮系的应用。
要求: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0.带传动
内容: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理解欧拉公式,了解带传动的应力分析,理解弹性滑动和打滑机理,理解V型带传动计算公式。
要求:了解带传动的设计准则。理解有效圆周力对弹性滑动和打滑影响。了解影响最大有效圆周力的因素。
11.链传动
内容: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链条和链轮,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理解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理解滚子链传动的计算方法,了解链传动的润滑和布置。
要求:了解链传动设计准则的建立思路。理解链传动设计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12.联接
内容:了解联接的类型和应用、螺纹参数、效率和自锁。了解机械制造中常用螺纹、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螺纹联接件、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理解并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了解螺栓材料和许用应力提高螺栓强度的措施。掌握键联接设计。
要求: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掌握键剖面尺寸的选择方法。
13.轴
内容:了解轴的功用和类型,轴的材料,轴的结构设计,掌握轴的强度计算,了解轴的刚度计算。
要求:了解轴的类型。掌握轴的强度校验计算和轴的结构设计。
14.滑动轴承
内容:了解滑动轴承的润滑状态、结构形式、油孔布置、轴瓦和轴承衬材料、润滑剂和润滑装置,掌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了解动压润滑的形成原理。
要求:掌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了解动压润滑的形成原理。
15.滚动轴承
内容: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滚动轴承的代号,掌握滚动轴承类型选择和寿命计算,了解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要求:掌握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和轴系零件结构的正确设计。
16.联轴器和离合器
内容: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可移式刚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牙嵌离合器,圆盘离合器。
17.弹簧
内容:了解弹簧的功用和类型,理解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的应用与变形。了解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
要求:掌握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的强度和刚度的决定因素。
五.参考教材:
邢邦圣主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邢邦圣主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习题集”.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胡家秀主编.“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了解专升本入学考生掌握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分析计算电路与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加确切地、全面地了解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水平。
二.考试内容
电路部分
1.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3.一阶动态电路的概念分析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部分
1.晶体二极管的特性及其应用;
2.晶体三极管的特性及一阶放大电路;
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部分
1. 数制与逻辑代数初步;
2.基本门电路;
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三.考试要求
电路部分
1.掌握电路变量的基本意义与分析计算方法;
2.掌握电路的欧姆定律、KCL、KVL、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节点电压法等的运用;
3.掌握正弦量的描述、相量分析方法;
4.掌握RLC电路的阻抗概念和分析计算方法;
5.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6. 掌握一阶RL、RC动态电路的分析及时间常数、初值、终值的计算。
模拟电子部分
1. 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及其在整流、虑波、稳压中的应用;
2.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及一阶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3.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和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分析计算。
数字电子部分
1.掌握二进制、十进制、8421BCD码的概念及换算;
2.了解逻辑代数及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3.掌握各种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4.了解组合逻辑电路构成和基本分析方法。
四.参考资料
顾永杰主编,高教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部分
一、考试基本要求
1、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去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图和文件等常用的数据结构。
2、掌握在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上实现的排序和查找运算。
3、对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4、针对简单的应用问题,应能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及设计有效的算法来解决。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共分成九个部分:
(一)概论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要求达到识记的层次。
(2)数据结构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的层次。
(3)算法的描述和分析,对算法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要求达到领会的层次。
重点:了解数据结构中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数据运算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难点:算法复杂度的分析方法。
(二) 线性表
(1)线性表的逻辑结构,要求达到识记的层次。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要求达到综合应用的层次。
(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要求达到综合应用的层次。
(4)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重点:单链表。
难点:使用本章所学的基本知识设计有效算法解决与线性表有关的应用问题。
(三) 堆栈和队列
(1)堆栈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关算法,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2)队列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关算法,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3)堆栈和队列的应用,递归算法的应用,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重点:栈及其操作
难点:栈和队列的应用
(四) 串
(1)串及其运算,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串的存储结构,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五) 数组和广义表
(1)数组,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矩阵的压缩存储,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重点:特殊矩阵的的存储方式
难点:矩阵转置
(六) 树
(1)树的概念,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二叉树,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3)二叉树的遍历,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4)树和森林,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哈夫曼树及其应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重点:二叉树的遍历及其应用
难点:线索二叉树、哈夫曼树的算法
(七) 图
(1)图的概念,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图的存储结构,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3)图的遍历,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4)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图的应用,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重点:存储结构
难点:无向图的遍历、最短路径、拓扑排序算法
(八) 查找
(1)基本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线性表的查找,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3)树的查找,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4)散列技术,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重点:一般查找方法及树表查找的概念及算法
难点:二叉排序树算法
(九) 排序
(1)基本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插入排序,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3)交换排序,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4)选择排序,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5)归并排序,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6)基数排序,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7)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重点:插入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及基数排序的算法
难点: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算法
三、参考教材:
《数据结构(C语言版)》 高等教育教出版社 严尉敏
《数字电路基础》部分
一、考试基本要求
数字系统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数字系统电路的发展概况。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熟练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门电路的有关知识,门电路的表示方法和特性,逻辑函数来描述逻辑电路的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基本组合电路的设计。触发器的有关知识,触发器的表示方法和特性。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脉冲产生和整形的有关知识。
二、考核内容
(一) 逻辑代数基础
掌握逻辑函数
(1)逻辑函数的基本概念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3)基本逻辑函数
(4)正负逻辑的概念
掌握布尔代数
(1)布尔代数的基本定律
(2)布尔代数的基本规则
(3)利用布尔代数化简逻辑函数
掌握卡诺图
(1)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
(2)卡诺图的结构与特点
(3)利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二) 门电路
掌握分立元件门电路
(1)二极管与门和或门
(2)三极管非门
了解TTL集成门电路
(1)TTL反相器
(2)TTL与非门和或非门
了解CMOS集成门电路
(1)CMOS反相器
(2)CMOS与非门和或非门
掌握集成门电路的外特性
(1)TTL集成门电路的外特性
(2)CMOS集成门电路的外特性
(三) 组合逻辑电路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1)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理解加法器和奇偶效验器
(1)加法器
(2)奇偶效验器
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
(1)编码器
(2)译码器
(3)显示译码器
理解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
(1)数据选择器
(2)数据分配器
掌握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1)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2)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四) 触发器
理解集成双稳态触发器的基本特性
(1)双稳态触发器的基本特性
(2)RS触发器
(3)D触发器
(4)JK触发器
掌握触发器功能表示方法和外特性
(1)触发器功能表示方法
(2)集成触发器的外特性
(五) 时序逻辑电路
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
(2)时序逻辑电路的表示方法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
(1)寄存器
(2)计数器
(3)节拍发生器
(4)读写存储器
理解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1)移位寄存器的设计
(2)锁存器的设计
(3)计数器的设计
了解可编程时序逻辑电路
(1)通用阵列逻辑GAL
(2)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六) 脉冲产生、整形电路
了解多谐振荡器
(1)555振荡器的组成
(2)石英振荡器工作原理
了解脉冲产生和整形
(1)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产生
(2)整形和分频
教学重点: 1、逻辑函数的概念定理,逻辑函数化简—公式法、卡诺图法;
2、门电路基础知识,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3、触发器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简单内部结构;
4、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功能表示方法和分类,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
析方法,简单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1、逻辑函数的化简;
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3、触发器工作原理和特性;
4、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简单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三、教材及参考书
参考教材:
“数字电子技术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余孟尝
“数字逻辑”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玉龙
财务管理
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要求,要求专升本专业考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础知识,考核目标如下:
管理学:掌握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和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程序与原理;掌握有效决策的基本原理;掌握组织的基本结构形式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熟悉组织变革的过程;掌握领导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激励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综合运用弹性理论;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理解需求定理;掌握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掌握厂商均衡理论;掌握收入分配理论;掌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掌握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
会计学:了解会计的涵义和特点;熟悉会计的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的任务;了解资金平衡原理和会计要素的构成;掌握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掌握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归集、记录的基础知识;掌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方法和成本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掌握填制会计凭证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和运用登记账簿的方法和规则;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和结果的账务处理;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二、考核的知识点
(一)《管理学》知识点
1.导论
管理的定义、基本职能;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组织环境与管理的关系
2.管理思想发展简史
古典管理理论:泰罗、法约尔、韦伯的代表作,主要观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梅奥及其人际关系运动的主要观点;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丛林
3.计划工作
计划、计划工作的概念、分类、性质;计划过程;目标及良好目标的特征;目标管理;盈亏平衡分析;决策的含义、分类;决策过程、决策树法
4.组织工作
组织的含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职权与职责,集权与分权,授权,直线与参谋,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部门化;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变革应考虑的因素;
5.领导工作
领导的含义;人性假设理论:薛恩的人性假设理论;领导的方式理论: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四类典型的领导方式,管理方格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菲德勒模型,生命周期理论
6.激励
激励的含义、过程和作用;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激励技巧
7.控制
控制的含义、类型及重要性;控制的基本过程
二、《经济学》知识点
1.导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
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及其运用
3.消费者行为理论
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
4.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与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规模报酬;成本与成本函数;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5.厂商均衡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6.收入分配理论
工资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地租的决定;利润的决定;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7.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8.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9.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和源泉;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10.微观与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公共物品、公共选择问题;宏观经济中的财政、货币以及财政和货币的混合
《会计学》知识点
1.总论
会计的涵义;会计对象;会计核算方法
2.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事项;账户的含义和设置原则,账户的结构,复式记账;账户发生额对照表
3.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
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筹集核算;供应过程的会计核算;生产过程的会计核算;销售过程的会计核算;利润和利润分配核算;资金调整和退出核算
4.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5.会计账簿
账簿的作用和种类;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试算平衡;记账技术;记账错误的更正方法
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财产清查的内容、程序、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7.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的种类、编制要求;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
三、教材及参考书
《管理学教程》周健临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四版)
《西方经济学概论》 王花球 经济科学出版社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 李海波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第11版)
四、分值分布
《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各占50分,计150分。
五、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和核算题。
专业基础英语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全面检查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所规定的各项英语专业技能要求。《基础英语》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教学检查类考试。考试范围包括听、读、写技能以及语法、词汇知识。
三、考试内容:
本考试共有五个部分:听写、语法与词汇、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写作。整个考试需时120分钟。
I. 听力理解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测试要求:
(a)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谈话以及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能理解大意,领会说话日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
(b)能听懂相当于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
(c)能辨别各种英语变体。
(d)考试时间约15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分三节:Section A, Section B 和Section C,共30题。
Section A: Conversations
本部分含有若干组对话,每组约200个单词。每组对话后有若干道题。本部分共有10题。
Section B: Passages
本部分含有若干篇短文,每篇长度约为200个单词。每篇后有若干道题。本部分共有10题。
Section C: News Broadcast
本部分含有若干段VOA或BBC新闻,每段新闻后有若干道题。本部分共有10题。
本部分每道题后有约5秒的间隙,要求学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
4.选材原则:
(a)对话和短文部分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相关。
(b)VOA和BBC新闻材料为学生所熟悉的一般新闻报道、短评或讲话等。
II. 语法与词汇 (Part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1.测试要求:
(a)掌握基本语法内容。
(b)掌握《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规定的基础阶段认知词汇(5500-6000),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单词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c)考试时间15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题目中约50%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用法题,其余为语法结构题。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掌握词汇、短语及基本语法概念的熟练程度。
III. 完型填空 (Part III: Cloze)
1.测试要求:
(a)能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b)考试时间25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在一篇约250个单词、题材熟悉、难度中等的短文中留出20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填空的词涉及语法和词汇。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知识和技能。
IV. 阅读理解 (Part IV: Reading Comprehension)
1.测试要求:
(a)能读懂英美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文章和材料。
(b)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
(c)能读懂难度相当于Sons and Lovers的文学原著。
(d)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意义,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e)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f)考试时间30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由数篇阅读材料组成。阅读材料共长1800个单词左右。每篇材料后有若干道题。学生应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20题。
3.测试目的:
本部分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学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个单词。
4.选材原则:
(a)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日常知识、人物传记等。
(b)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
(c)阅读材料的语言难度中等,关键词汇基本上不超出《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
V. 写作 (Part V: Writing )
1.测试要求:
作文:能根据所给的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数据等,写一篇20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能做到内容切题、完整,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考试时间35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主观试题。
本部分为命题作文,文章体裁主要属于说明文、议论文或记叙文的范围。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答题和计分
作文做在规定的主观题答题卷上。多项选择题的答案写在客观题答题卷上。凡是写在试题册上的答案一律无效,予以作废。
作文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答卷内容不要超过装订线,超越部分无效。多项选择题每题只能选一个答案,多选作废。请用2B铅笔。多项选择题只算答对的题数,答错不扣分。多项选择题由计算机读卷。
考试时不得使用词典及其他工具书。
90分为及格标准。
试卷的题型、题数、比重和时间列表如下:
序号 | 题号 | 各部分 名称 | 题型 | 题数 | 比重 | 考试时间(分钟) |
I | 1-30 | 听力理解 | 客观题 | 30 | 30% | 15 |
II | 31---60 | 语法与 词汇 | 客观题 | 30 | 30% | 15 |
III | 61---80 | 完型填空 | 客观题 | 20 | 20% | 25 |
IV | 81---100 | 阅读理解 | 客观题 | 20 | 40% | 30 |
V | 写作:作文 | 主观题 | 1 | 30% | 35 | |
合计 | 100 | 101 | 150% | 120 |
《商务英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全面检查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是否熟悉并掌握实际商务环境中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商务英语》主要考核学生普通商务知识,促使学生把国际商务活动和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密切结合在一起。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教学检查类考试。考试范围包括读、写技能以及普通商务知识,为学生通过剑桥商务英语考试(中级)作一定的训练准备。
5.考试内容:
本考试共有四个部分:词汇、完型填空、阅读、写作。整个考试需时120分钟。
I.词汇(Part I Vocabulary )
4.测试要求:
(a)掌握基本商务术语,能够进行定义和搭配。
(b)考试时间30分钟。
5.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定义与搭配的形式,各为15和15道题。
6.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掌握商务术语概念的熟练程度。
II. 完型填空 (Part II: Cloze)
4.测试要求:
(a)能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b)考试时间20分钟。
5.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选项完型填空题。在一篇约200-300个单词、题材熟悉、难度中等的短文中留出15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填空的词涉及语法和词汇。
6.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知识和技能。
III. 阅读理解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6.测试要求:
(a)能利用所提供的信息,辨认具体的信息和细节,把相关的陈述与相对应的正文搭配起来。
(b)能检查正文错误,找出正文中外加的和不必要的单词,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编辑。
(c)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意义,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d)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e)考试时间30分钟。
7.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两种形式。一为搭配型,有具有相关主题的若干短文,短文后有8个供选陈述,要求将每项陈述与相对应的正文搭配起来;二为改错题,有一篇150-200字的正文和12道测试题。要求找出正文中外加的和不必要的单词。
8.测试目的:
本部分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学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00个单词。
9.选材原则:
(a)题材均选自报纸、商业杂志、商务信件、图书、广告页及商品手册等,都与日常工作相关。
(b)阅读材料的语言难度中等,用以测试各种阅读能力与技能。
IV. 写作 (Part IV: Writing )
4.测试要求:
(a)大作文:就相关业务事宜写商务函件、或报告、或建议。能做到内容切题、完整,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字数在120-140字。考试时间30分钟。
(b)小作文:
要求就有关业务事宜给公司一位同事或同事们传递信息,方式可为便条、留言、备忘录或电子邮件。字数40-50,考试时间10分钟。
5.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主观试题,分两节:Section A和Section B。
6.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答题和计分
作文做在规定的主观题答题卷上。多项选择题的答案写在客观题答题卷上。凡是写在试题册上的答案一律无效,予以作废。
作文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答卷内容不要超过装订线,超越部分无效。多项选择题每题只能选一个答案,多选作废。请用2B铅笔。多项选择题只算答对的题数,答错不扣分。
考试时不得使用词典及其他工具书。
90分为及格标准。
试卷的题型、题数、比重和时间列表如下:
序号 | 题号 | 各部分 名称 | 题型 | 题数 | 比重 | 考试时间(分钟) |
I | 1---30 | 词汇 | 客观题 | 15/15 | 45% | 30 |
II | 31---45 | 完型填空 | 客观题 | 15 | 30% | 20 |
III | 46---65 | 阅读理解 | 客观题 | 8/12 | 40% | 30 |
IV | 写作 A 作文 B 便条 | 主观题 主观题 | 1 1 | 20% 15% | 30 10 | |
合计 | 65 | 67 | 150% | 120 |
考试指定教材目录
基础英语: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四册,总主编:杨立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语专业四级真题解析:主编:陆宏俊,上海理工大学出版社(也可以选择其他出版社的,只要是历年英语专业四级真题即可)
商务英语: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第2版:学生用书,Pass Cambridge BEC Vantage 作者: (英)WOOD,L 等,经济科学出版社
《快题设计》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学习和研究采用多种设计表现方式,快速简洁地表现设计对象的技法。其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与掌握有关设计表现的技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
本课程设置的目是使考生能掌握多种设计表现技法,学会对设计命题的整理、归纳与处理,熟练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设计表现。
三、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1)命题平面快题设计
(2)命题环艺快题设计
(3)命题产品快题设计
(二)考核要求
通过命题设快题设计让考生用艺术的手法快速地表现命题对象,画面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感强,富有创意和表现力。
参考书:
《装饰画表现技法》 李揉等著 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
《建筑画表现技法荟萃》 樊天华编 学林出版社
《产品设计》 张展、王虹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设计素描》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从基础绘画走向专业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介于绘画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带有创造研究性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和研究采用线为主明暗为辅的方式简练、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形体特征,形式美感的课程。其任务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对形的塑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
本课程设置的目是使考生正确理解设计素描的创意,能熟练运用线条对形进行整理、归纳与简化处理,熟练运用线条去表现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掌握设计素描的明暗变化与表现
,为将来的专业设计服务。
三、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1)实样写生设计素描
(2)命题设计素描
(二)考核要求
(1)通过实样写生设计素描让考生把对象的形体透视和物体的形体结构,面与面之间的联系,合理运用线的虚实变化,去体现对象的构造。用整理、归纳与简化处理的手法,采用线去表现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构图完整。
(2)通过命题设计素描让考生用艺术手法对命题进行变化表现。要求学生能主观地去再造画面,理性地去组合点、线、面的排列,丰富物体的视觉效果,画面整体性强,表现手法新颖,充分表达好题目的内涵。
参考书:
《设计素描》 王受之 校 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基础
《素描》 林钰源 云南美术出版社
《素描技法》 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