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改革与发展规划
二○○八年六月
泸水县“十一五”卫生改革与发展规划
中期评估及“十二五”卫生改革与发展规划
泸水县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两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总面积3203.04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36.24公里,全县辖6乡3镇,71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6万人,有贫困人口7.4万人,全县有311个教堂,信教群众有32832人,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9.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 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境内居住着傈僳、白、怒等21种民族,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宗教、直过、贫困、高山峡谷和资源富集”七位为一体的县份。
在“十一五”期间,泸水县卫生事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工作方针,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保障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主线,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在各级、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十一五”中期发展情况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94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9个,村卫生室75个,营利性医疗机构6个,县乡两级设有病床33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张,在职干部职工413人、其中卫技人员333人,每千人口拥有 名卫生技术人员,卫生人员结构比例为:副高职称12人、中职75人,初级246人,每千人员拥有 名医师(131);文化程度为:本科11人、专科147人、中专229人、高中14人、初中12人,共有乡村医生157人,其中,取得中专学历62人(达到国家认可的中专学历的有3人),为城乡人民群众提供综合、便捷、有效、经济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强卫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解决县、乡(镇)、村卫生医疗用房。1、完成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工程1039.1平方米,楼层4楼,总投资109.7万元,该工程于2007年8月8日竣工竣工投入使用。2、完成了6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分别是:大兴地乡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279.56平方米,总投资24万元,于2006年5月15日竣工验收;老窝乡卫生院整体改造工程2572平方米,总投资157万元,于2005年8月30日竣工验收;鲁掌镇卫生院整体改造工程工程2620平方米,总投资29万元工程,于2006年6月28日竣工验收;洛本卓乡卫生院门诊楼和X机房建设工程2.19平方米,总投资32万元,于2006年5月18日竣工验收;片马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改造工程16平方米,投资162万元,于2006年6月28日竣工验收;上江乡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工程673.5平方米,投资万元,于2006年7月8日竣工验收。3、完成了75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总建筑面积6326平方米,投入资金299万元。2008年内,计划再投资50万元对12个村卫生室进行建设。4、完成县第一人民医院搬迁建设项目第一期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并落实总体建设工程建设资金700万元。县第一人民医院搬迁建设项目总体工程规模6000平方米,要建设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及后勤服务中心,总投资需要投入2860万元,总体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期建设工程是建设门诊、住院综合楼,规模为3800平方米 ,总投资380万元,楼层5层,病床100张。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地质勘察等前期工作,并落实总体建设工程建设资金700万元,其中,县城搬迁补助资金到位400万元,申报2008年国债资金建设项目补助300万元(补助240万元已到位、地方补助60万元未到位),缺口资金为2160万元,该工程争取2008年内开工建设。二是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加强疫情直报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健全卫生应急储备制度,加强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三)农村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抓住新农合试点工作和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大好时机,按照《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2001—2010)》,结合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立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疗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在县卫生局设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人;9个乡(镇)均成立了管理委员会,设置了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2名,在各个村委会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全县参合率由2005年的61%上升到2008年的96.86%。在2008年内,我们将从资金的筹集、资金的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管理人员的培训、新农合方案的制定和调整等方面加强指导、督查,特别是在筹资长效机制的探索、各项管理规范化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运行。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成为我县可持续性发展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全县参合农民基本医疗有了保障,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效缓解了全县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面提升了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二是乡村两级传染病防治能力明显提高。在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同时,加强了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提高乡村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提高基层传染病救治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通过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明显改善了我县乡(镇)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提高了诊疗服务能力。四是通过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医疗服务行为。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突出,成效明显。进一步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重点加强了对艾滋病、结核病和急性肠道传染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一是制订完善了各种重点传染病疫情和急性中毒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了各种应急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了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二是加强和完善疫情监测及疫情报告网络建设,开展了医疗机构病例监测报告,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了疫情监测报告管理,确保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及时,反应灵敏、信息畅通。截止每年12月31日,全县传染病发病率由2005年的518.88/十万上升到2007年的7.11/十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升了24.71%。地方病、慢性病等分别控制在:肝炎控制在42.11/十万,痢疾控制在17.96/十万,麻疹控制在43.97/十万,疟疾控制在4.33/十万,猩红热控制在30.96/十万,肺结核控制在115.18/十万,无百日咳、流脑等传染病报告。三是加强结核病防治。按照结核病防治项目要求,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为重点,全力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四是加强计划免疫工作。以消灭脊灰为重点,认真抓好儿童基础免疫工作,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消灭脊灰强化服苗活动,保证了全县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水平。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组织开展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的推广接种,使我县传染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五是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根据、省、州要求,积极落实开展艾滋病防治“一办法六项工程”工作和国家“四免一关怀”。按照州级艾滋病防治责任目标书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了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目前,成立了由23个部门组成的泸水县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领导小组,在县卫生局设置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在县疾病预防中心成立了艾滋病防治科,开通了自愿咨询电话,并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对村级艾滋病宣传业务骨干、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单位在职职工、学校在校学生、娱乐场所营业人员及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5.37%;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检测工作,在电视、广播上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所有宾馆旅社、美容美发厅、歌舞厅(卡拉ok厅)、桑拿洗浴城、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经营单位均摆放安全套,摆放率100%。对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安全套,利用街天向群众发放安全套,同时,根据泸水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母婴阻断工作。
(五)卫生监督专项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进一步加大了卫生执法力度,积极推行“放心食品工程”,深入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和医疗服务领域的整治工作,加大对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职业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措施,制定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和打击非法行医实施方案,成立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对全县食品经营行业、化妆品经营店、美容美发店、供水单位、中小学校水池及学生食堂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对食品从业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对游泳场所进行了卫生检测,节日期间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重要接待、会议进行卫生监督,对食品卫生许可证进行清理整治,对违法消毒产品、保健食品进行专项整治,切实规范医疗秩序,严格清理整顿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行为和医疗机构管理,目前,全县无食品安全事故和医疗事故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六)妇幼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随着国家对妇幼保健事业的公共卫生性质的强化,我县的妇幼保健事业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一是加大了妇幼保健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依据《母婴保健法》,依法规范妇幼保健工作,强化了妇幼保健技术的机构和人员的准入管理,加大了妇幼保健执法检查工作力度。二是强化了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了妇幼保健工作的例会制度、孕产妇死亡评审和婴幼儿死亡评审制度、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制度等等,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提升了妇幼保健水平。全县孕产妇新法接生率由2005年的59.95%上升到2007年78.45%,在2005年的基础上升了30%;住院分娩率由2005年的24.11%上升到2007年35.00%,在2005年的基础上升了45%;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由2005年的91.27%上升到2007年94.61%,在2005年的基础上升了3%;孕产妇死亡率由2005年的140.19/10万下降到2007年49.43/10万,在2005年的基础下降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5年的31.78‰下降到2007年23.23‰,在2005年的基础下降了26 %;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26.17‰下降到2007年18.78‰,在2005年的基础下降了28 %。
(七)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根据云南省卫生厅的要求,结合实际,我县把县妇幼保健院设为试点单位,并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安排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建立建全相应规章制度,围绕以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生育服务等“六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八)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为大力加强农村民族传统中医药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我县每年举办一期乡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增加经费投入,使农村中医药使用率达30%,同时,积极探索中医药进入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农合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做好农村优秀中医临床经验的推广,不断充实和培养中医药技术人员,目前,全县中医药技术人员有8人,有两个医疗机构开设中医科(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六库镇中心卫生院),并均设有中医药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实惠、安全的中医药服务,保证全县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九)医疗设备得到了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县各医院疗机构配备多功能产术、普勒胎儿监护仪、胎儿监护仪、大型消毒锅、高频电刀、心电图机、B超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电动洗胃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机、制氧机(氧气机)、生物显微镜等设医疗备,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稳步发展。根据我县医技人员现状,制定了泸水县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计划,积极组织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在职人员参加脱产和半脱产等学历教育,分期分批组织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外出进修和参加长期及短期培训学习,每年定期举办各种县、乡、村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班,引进和推广卫生适宜技术,请进专家,对我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全面提高医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我县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共安排临床进修28人,培养学科带头人5人;组织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学习124人,其中国家承认文品中专学历教育的有62人(已毕业3人),组织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有233人,自办培训6期,共培训631人次,参加社区全科医师培训4人,组织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型培训194人,参加短期培训的有158人,参加长期培训11人,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和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引进和推广适宜技术9项,从昆明医学院请进专家8人,对我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提高了医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了我县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
(十一)初级卫生保健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我县初级卫生保健达到基本合格县,在 2008年内,计划申报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基本实现与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十二)血液管理工作得到逐步完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开展工作,成立了临床用血管理领导小组,用血单位成立输血科,设有专人管理,所有用血单位未发生自采自供血现象和不规范用血导致输血反应情况。
(十三)爱国卫生和红十字会工作成效明显。按照省、州红十字会下达的各项任务开展工作,及时上报了我县的自然灾害受灾情况。以无偿方式给全县贫困人民群众发放红十字会药品、被子、衣服,发放“紧急救灾募捐呼吁书”,送贫困农户到省红十字会安装假肢,积极参加省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捐献肝细胞等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利用街天到各乡镇开展爱国卫生宣传,组织群众开展大规模清扫环境卫生,大力开展以灭鼠保粮为中心的除“四害”工作和进一步巩固创建卫生乡镇的成果。在农村以村为单位,组织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以“治五乱”、“三进户”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改善村容村貌。全县创建2个卫生文明乡(镇),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68.93%,卫生厕所普及率11.79%。
(十四)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在“十五”的基础上,我县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在县级医疗机构先后实施了病人选择医生、收费公示、住院费用清单制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改革,成立了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推行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层干部实行公开竞争上岗,职工全员聘用,乡镇卫生院长公开招聘,职称实行评聘分开,进一步激发了卫生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全县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药品购销改革不断深化,2008年内,按照“一个统一、二个同价、三个确保、四个满意”的工作目标,积极稳妥推进药品购销改革,实行药品竞价采购,统一配送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十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认真贯彻执行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一系列指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及时组织收看有关党风廉政、反斗争的典型先进人物的事迹,制定出严格的纪律和制度,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成立以任组长,副任副组长,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纪律检查领导小组和治理医药购销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学习制度,开创了我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
(十六)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从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一是强化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医务人员依法行医意识,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二是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和查处整改工作,探索预防医药购销不正之风和行为的长效机制。三是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医疗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和完善工作,严格各项诊疗操作常规和技术规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结合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强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净化了我县医疗市场,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使我县各医疗机构的作风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等原因,全县卫生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能力还不足,农村卫生基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还比较强烈,很多工作还需要狠抓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县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不足、工作经费短缺、医疗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偏低,导致部分业务不能开展,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医疗预防保健的需求。
(二)村级医疗机构的服务难以满足农民就医需求。全县75个村级卫生室医疗设备滞后、人才馈乏、技术力量簿弱,服务能力与农民就医需求不相适应。乡村医生业务水平较低,全县157名乡村医生中,绝大多数是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员,加之乡村医生待遇偏低,每月仅有60元补助,乡村医生队伍难以稳定,影响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县龙头医疗单位,但由于建设缺口资金较大(缺口资金2160万元),目前,该院建设项目还未开工建设,在六库只是租房开展医疗服务,有的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功能难以发挥,县级医疗不顺,没有正规的县级人民医院,不但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还影响到我县整个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正规、完善的县级人民医院迫在眉睫。
(四)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经济收入增长十分缓慢,虽然在全县范围已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也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但要拿出20元的个人集资部分仍然十分困难。很大一部分农民虽然交了参合费,但仍付不起自付部份。
(五)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重,形势严峻,需要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所以,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因财政补偿机制和乡村医生待遇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深化乡村一体化管理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达到省卫生厅“七统一”要求难度较大。
(七)目前,由于农村中医药偏方、密方,保密性强,以老年人口传心授为主,故传承上容易消逝,其次是中医药主要以野生中草药为主,自种自采向外引购较少。因此,建议出台相应,保护农村中医药发展,鼓励自种自采,以防农村中草药的灭绝。同时,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突出者给予奖励,对农村一些偏方密方进行开发利用。
(八)我县乡镇卫生院在岗编制人员10%的自苦工资、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和依靠有限的基本医疗服务收入补充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开支,严重加重了乡镇卫生院负担,目前,由于历史欠债严重,部分乡镇卫生院已不能正常运转。自2003年来,个别乡镇卫生院已出现只发90%工资,有70%的乡镇卫生院已停交了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现在职工意见大,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管理。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为了确保工资的正常发放,被迫把心思放在抓医疗收入上,严重影响了预防保健、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为确保乡镇卫生院职能的正常发挥,建立乡镇卫生院公益性运行机制,解决乡镇卫生院在岗编制人员10%的自苦工资、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和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经费迫在眉睫。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要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十二五”期间,建立起医疗机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全县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规划的发展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的方针,遵循组织、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医疗和预防保健功能的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以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临床治疗、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建设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服务,努力控制好传染病的发病率,切实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规划具体目标
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0年的42.24‰下降到2005年26.92‰。
2、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258.62/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56.33/10万。
3、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十万以内。地方病、慢性病等应分别控制在:肝炎在137/十万以内,痢疾在85/十万以内,麻疹在7/十万以内,百日咳在5/十万以内,流脑在0.5/十万以内,疟疾在13/十万以内,猩红热在18/十万以内,肺结核在200/十万以内。实现性病的年发病率稳中有降,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明显改变,各类人群艾滋病平均流行率上升速度有所减缓。
4、巩固计划免疫工作。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接种率达85%以上;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病疫苗实施应急接种,应急接种目标人群接种率达70%以上;流动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85%以上。积极稳妥地推广使用各类有价疫苗,使疫苗针对的相应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巩固和完善全球基金项目,疟疾控制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加强疫情信息网络建设,确保疫情信息畅通,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卫生监测能力。
5、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6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5%,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0%,新法接生率98%。
6、以县为单位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与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基本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制度基本覆盖全县农村居民;20%以上乡村医生达到中专学历。
7、力争达到每千人口拥有3张病床,每千人口拥有4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员拥有1.8名医师,60%以上医生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全科医学的医科毕业生达到同期毕业总数的30%以上;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和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50%,卫生厕所普及率40%,申报“四级卫生文明城市”,创建5个卫生文明乡(镇),基本卫生知识晓达率60%以上,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80%以上。
9、无偿献血率达100%,自愿无偿献血率达90%,成份血使用率达100%。
六、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策略
1、继续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县城搬迁的机遇,建设好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泸水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泸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办公室楼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此推动全县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长效处理机制,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鼠疫、霍乱、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等传染病及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病和职业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防止各种意外伤害。扩大计划免疫接种范围,稳定计划免疫接种率,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人口覆盖率。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3、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率,提高新法接生率,稳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将孕产妇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不断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
4、改善县、乡、村三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提高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覆盖率及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基本医疗管理规范率。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树立大卫生观念,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提高农村自来水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结合小城镇和文明乡镇建设,创建卫生乡镇,改善农村居民的劳动生活环境。
6、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村健康促进活动”(原“全国九亿农村健康教育行动”),提高人民群众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增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
7、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兼顾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8、依法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的监管,加强全行业管理,强化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加强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管理与监督,加大公共卫生、药品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力度,控制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抓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劳动卫生和职业卫生工作。充分利用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点与优势,不断提高农村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水平。
9、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建立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长效机制,认真执行国家的“四免一关怀”和云南省实施的“一办法六工程”,并积极向社会财团、基金会、社团等非组织争取项目合作,从而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快速蔓延的势头。
10、加强人才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工作,以临床进修为主,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专业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好的卫生专业队伍,切实推动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11、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实行主导鼓励社会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七、“十一五”后期工作计划
根据泸水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在前期未完成的规划在“十一五”后期进行调整实施,具体规划为:
(一)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我县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在全县的乡镇以上(包括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及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网络一体化管理与监控、电脑审核医疗费用、数据共享,实现我县与省、州数据共享,可以随时了解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新动态。(建设计划详见表8)。
(二)依法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的监管,加强全行业管理,强化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严格按照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继续转变职能与作风,进一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量化率达100%)和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加强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加强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确保卫生监督信息畅通。泸水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5年建立,至今仍然无办公地点和办公场所,在“十一五”后期必须建设泸水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综合办公楼,泸水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综合办公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2000平方米,投资规模300万元。(详见表2)
(三)建立集医疗、技术、转诊为中心的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由于泸水县县城由鲁掌镇搬迁至六库镇,在六库镇建设泸水县第一人民医疗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在“十一五”后期计划建设投资规模为2550万元,建筑规模达8500平方米的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十一五”前期安排了建设资金340万元,在“十一五”后期需要投资2210万元。(详见表2)
(四)不断提高妇幼保健院的基础设施:计划在泸水县新县城内建设泸水县妇幼保健院业务房,建设规模为2000平方米(含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产科儿科病房),计划投资300万元。(详见表2)
(五)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泸水县新县城内建设泸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楼建设,建筑规模20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详见表2)
(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县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多数都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砖木结构房,现基本都已成了危房,在十五新期间投资建设了部分卫生院的业务用房,但是由于投资额小,无法满足工作需要,需要进行扩建。建设计划如下(详见表3):
1、泸水县老窝乡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计划投资90万元,建设规模为600平方米。
2、泸水县片马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和住院病房改建工程,其中门诊楼建设规模为800平方米,计划投资120万元;住院病房改建2200平方米,计划投资110万元),共计230万元。
3、上江乡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800平方米,计划投资120万元。
4、六库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1000平方米,投资规模150万元。
5、大兴地乡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600平方米,计划投资90万元。
6、称杆乡卫生院住院病房扩建工程,建筑规模400平方米,计划投资60万元。
7、洛本卓乡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600平方米,计划投资90万元。
8、鲁掌镇卫生院门诊楼、住院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300万元。
9、古登乡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扩建工程,建筑规模600平方米,计划投资90万元。
(七)村卫生室建设计划
泸水县共有75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网底的健全与否将影响到整个卫生发展的进程。在”十一五”后期计划扩建布点13个村卫生室、重建6个村卫生室,建设规模每个村卫生室为100平方米,每个村卫生室计划投资8.5万元,共计1900平方米、161.5万元。(详情见表7)。
(八)设备配置更新,按设备的更新配置按添平补齐的原则进行更新配置。详见表5。
1、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设备更新计划:微机控制X光机1台(500ma、双床、双球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彩超1台、万能手术床2张、眼科手术显微镜1台、TRX110移动手术X光机1台、双槽自动洗片机1台、计算机30台、救护车1辆(全顺车型)、危重病人转诊车(泸水县交通道路状况较差,普通救护车无法到达偏远的山村进行救护和转诊,因此危重病人转诊车必须是越野车型、建议车型为猎豹车型)等设备,共计548万元。
2、泸水县妇幼保健院设备更新计划:500maX光机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呼吸机1台、洗胃机1台、新生儿辐射台1台、新生儿培养箱1台、产科手术器械1套、婴儿复苏器1台、小儿吸痰器1台、新生儿黄胆治疗仪1台、计算机15台、电动吸引器1台、刮宫包1套、危急孕产妇转诊车1辆(泸水县交通道路状况较差,普通救护车无法到达偏远的山村进行救护和转诊,因此危重病人转诊车必须是越野车型、建议车型为猎豹车型)。共计15种、88.6万元。
3、泸水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设备更新计划:计算机5台、复印机1台、证件打印机1台、刻录机1台、宣教设备1套、笔记本电脑3台、传真机1台。共计7种12台件,计:17.35万元。
4、泸水县各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设备更新计划:每个乡镇卫生院建设一个生理产科,每个乡镇生理产科所需设备为:围产儿临护仪1 台、新生儿辐射台1台、产科手术器械包1套、妇科手术器械包1套、刮宫包1套、婴儿称1台、电动吸引器1台。9个乡镇卫生院共计7种、63台件,计40.6万元。(详见表4)
5、泸水县中心卫生院救护车配置计划:泸水县共有六库镇中心卫生院、上江乡中心卫生院、古登乡中心卫生院、片马镇中心卫生院4个中心卫生院,每个中心卫生院配置1辆救护车(泸水县交通道路状况较差,普通救护车无法到达偏远的山村进行救护和转诊,因此危重病人转诊车必须是越野车型、建议车型为猎豹车型)。共计4辆、110.2万元。
8、村卫生室设备配置计划:目前全县所有村卫生室都没有设备,按村卫生室设备配置标准进行配置,每个村卫生室投资23716元、88个村卫生室共计投资208.7万元。详见表9。
(九)人才培养规划
通过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临床进修和适宜技术的培训为主,加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卫生队伍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十一五”后期计划临床进修、学历教育、乡村医生适宜技术培训、继续医学教育316人次。投资106万元。(详情见表6)。
(十)社区卫生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泸水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及发展工作,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整、执业规范、居民就医方便快捷、群众信任满意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全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十一五”后期计划全面建设泸水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详见表10)。
1、建设泸水县六库镇赖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康复病床30张,医务人员35名其中:全科医师8人、中医执业医师4名、公共卫生4名、注册护士16名、药剂1人,管理2人。投入18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20万元、设备投资60万元。
2、建设泸水县六库镇江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康复病床30张,医务人员35名其中:全科医师8人、中医执业医师4名、公共卫生4名、注册护士16名、药剂1人,管理2人。投入16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00万元、设备投资60万元。
3、建设泸水县六库镇小沙坝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病床10张,设医务人员6人,其中:2名全科医师、2名中医执业医师、4名注册护士。投入36.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1.3万元,设备投资15万元。
4、 建设泸水县六库镇老六库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病床10张,设医务人员6人,其中:2名全科医师、2名中医执业医师、4名注册护士。设病床10张,设医务人员6人,其中:2名全科医师、2名中医执业医师、4名注册护士。投入36.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1.3万元,设备投资15万元。
5、建设泸水县六库镇穿城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病床10张,设医务人员6人,其中:2名全科医师、2名中医执业医师、4名注册护士。投入36.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1.3万元,设备投资15万元。
社区卫生服务投资共计:448.9万元,其中土建283.9万元、设备165万元
“十一五”后期规划情况:土建总规模为28350平方米、投资规模为4685.4万元;设备投资1226.3万元;人才培养投资106万元;“十一五”后期共投资6017.7万元。(详见表1)。
八、“十二五”规划
(一)乡镇卫生院职工住房周转房建设:为稳定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为全县的卫生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特提出乡镇卫生院职工住房周转房的建设规划。按每个乡镇卫生院的编制人数30平方米的规模建设,全县乡镇卫生院职工住房周转房建设规划为二室一厅一厨一卫标准建设,每平方米造价1500元,具体规划为:(详见表13)
1、古登乡中心卫生院编制51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1530平方米、投资229.5万元。
2、老窝乡卫生院编制27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810平方米、投资121.5万元。
3、六库镇卫生院编制65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1950平方米、投资292.5万元。
4、上江中心卫生院编制31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930平方米、投资139.5万元。
5、大兴地卫生院编制25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750平方米、投资112.5万元。
6、称杆卫生院编制25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750平方米、投资112.5万元。
7、洛本卓卫生院编制20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600平方米、投资90万元。
8、鲁掌镇卫生院编制27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810平方米、投资121.5万元。
9、片马镇卫生院编制30人,周转房建设规划为:900平方米、投资135万元。
乡镇卫生院职工住房周转房共计9030平方米,1354.5万元。
(二)泸水县艾滋病防治中心建设工程: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建立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长效机制,认真执行国家的“四免一关怀”和云南省实施的“一办法六工程”,建设泸水县艾滋防治中心已迫在眉睫,规划建设1500平方米的综合业务用房(初筛实验室、行政、咨询、关爱、临床治疗等用房),投资225万元。(详见表14)。
(三)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详见表14):
1、六库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1000平方米,投资规模150万元。
2、大兴地乡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800平方米,投资规模120万元。
3、洛本卓乡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800平方米,投资规模120万元。
4、古登乡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建筑规模1000平方米,投资规模150万元。
合计:建筑规模4600平方米,投资规模520万元。
(四)村卫生室建设工程
村卫生室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网底的健全与否将影响到整个卫生发展的进程。在“十二五”期间对泸水县88个村卫生室中的75个村卫生室进行扩建,建设规模每个村卫生室为100平方米,每个村卫生室计划投资8.5万元,共计7500平方米、637.5万元。(详情见表12)。
(五)设备更新计划(详见表16)
1、县、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更新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逐年对全县的县级医疗机构和、9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根据添平补齐的原则进行更新与补充,
2、救护车的配置与更新,计划投资“十二五”前期对全县的普通乡镇卫生院:老窝乡卫生院、大兴地乡卫生院、称杆乡卫生院、洛本卓乡卫生院、鲁掌镇卫生院5个普通卫生院配置救护车(泸水县交通道路状况较差,普通救护车无法到达偏远的山村进行救护和转诊,因此危重病人转诊车必须是越野车型、建议车型为猎豹车型),计划投资140万元。在“十二五”后期对六库镇中心卫生院、上江乡中心卫生院、古登乡中心卫生院、片马镇中心卫生院、泸水县妇幼保健院(普通救护车1辆、越野型转车1辆)、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的救护车(普通救护车1辆、越野型转车1辆)进行更新,计划投资228万元。救护车的配置与更新计划投资368万元。
3、村卫生室设备更新计划:对全县村卫生室在“十一五”后期配备的设备进行部分更新与补充,每个村卫生投资5331元,88个村卫生室共投资46.9万元。(详见表15)。
(六)人才培养
通过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临床进修和适宜技术的培训为主,加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卫生队伍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十二五”期间计划临床进修、学历教育、乡村医生适宜技术培训、继续医学教育735人次、投资87万元。(详情见表11)。
“十二五”期间规划情况:土建总规模为14130平方米、投资规模为2119.5万元;设备投资1639.7万元;人才培养投资87万元;“十二五”期间共投资3846.2万元。详情见表1。
二○○八年六月
表1 泸水县“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规划汇总表
规划时期 | 土建规模(㎡) | 建设资金(万元) | 设备投资(万元) | 人才培养(万元) | 备注 |
十一五后期 | 28350 | 4685.4 | 1226.3 | 106 | 投资6017.7万元 |
十二五期间 | 14130 | 2119.5 | 1639.7 | 87 | 投资3846.2万元 |
合计 | |||||
资金总计 | 9863.9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 建设规模(M2) | 建设起止年限 | 总投资(万元) | 备注 | ||||
合计 | “十五”未完成 | “十一五”期间投资 | |||||||
小计 | 请求国家及省级补助 | 州级自筹及向银行贷款 | |||||||
泸水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综合办公楼建设工程 | 新建 | 2000 | 2008至2010 | 300 | 300 | 300 | |||
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 搬迁新建 | 8500 | 2008至2010 | 2550 | 340 | 2210 | 2210 | ||
泸水县妇幼保健院业务房 | 新建 | 2000 | 2008至2010 | 300 | 300 | 300 | 含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产科儿科病房 | ||
泸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楼建设 | 新建 | 2000 | 2008至2010 | 300 | 300 | 300 | |||
合计 | 340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 建设规模(M2) | 建设起止年限 | 总投资(万元) | 备注 | ||||
合计 | “十五”未完成 | “十一五”期间投资 | |||||||
小计 | 请求国家及省级补助 | 州级自筹及向银行贷款 | |||||||
老窝乡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 | 新建 | 600 | 2008至2010 | 90 | 90 | 90 | |||
片马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和住院病房改建工程 | 改扩建 | 3000 | 2008至2010 | 230 | 230 | 230 | |||
上江乡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 | 新建 | 800 | 2008至2010 | 120 | 120 | 120 | |||
六库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 | 搬迁新建 | 1000 | 2008至2010 | 150 | 150 | 150 | |||
大兴地乡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 | 新建 | 600 | 2008至2010 | 90 | 90 | 90 | |||
称杆乡卫生院住院病房扩建工程 | 扩建 | 400 | 2008至2010 | 60 | 60 | 60 | |||
鲁掌镇卫生院门诊楼、住院楼建设工程 | 搬迁新建 | 2000 | 2008至2010 | 300 | 300 | 300 | |||
古登乡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扩建工程 | 扩建 | 600 | 2008至2010 | 90 | 90 | 90 | |||
合计 |
设备名 | 单价(万元) | 配置数量 | 合计 | 备注 |
围产儿临护仪 | 1.2 | 9 | 10.8 | 2008年至2010年完成全县9个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任务 |
新生儿抢救台 | 2 | 9 | 18 | |
产科手术器械包 | 0.35 | 9 | 3.15 | |
妇科手术器械包 | 0.5 | 9 | 4.5 | |
刮宫包 | 0.09 | 9 | 0.81 | |
婴儿称 | 0.05 | 9 | 0.45 | |
电动吸引器 | 0.3 | 9 | 2.7 | |
婴儿复苏器 | 0.06 | 9 | 0.54 | |
小儿吸痰器 | 0.1 | 9 | 0.9 | |
合计 |
项目单位 | 年限 | 要求上级补助资金(万元) | 设备名称 | 备注 |
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 2008至2010年 | 548 | 微机控制X光机1台(500ma、双床、双球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彩超1台、万能手术床2张、眼科手术显微镜1台、TRX110移动手术X光机1台、双槽自动洗片机1台、计算机30台、救护车1辆(全顺车型)、危重病人转诊车 | 转诊车为越野猎豹车型 |
泸水县妇幼保健院 | 2008至2010年 | 88.6 | 500maX光机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呼吸机1台、洗胃机1台、新生儿辐射台1台、新生儿培养箱1台、产科手术器械1套、婴儿复苏器1台、小儿吸痰器1台、新生儿黄胆治疗仪1台、计算机15台、电动吸引器1台、刮宫包1套、危急孕产妇转诊车1辆 | |
泸水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 2008至2010年 | 17.35 | 计算机5台、复印机1台、证件打印机1台、刻录机1台、宣教设备1套、笔记本电脑3台、传真机1台 | |
六库镇中心卫生院 | 2008至2010年 | 28 | 配置1辆救护车(泸水县交通道路状况较差,普通救护车无法到达偏远的山村进行救护和转诊,因此危重病人转诊车必须是越野车型、建议车型为猎豹车型) | |
上江乡中心卫生院 | 28 | 配置1辆救护车(车型同上) | ||
古登乡中心卫生院 | 28 | 配置1辆救护车(车型同上) | ||
片马镇中心卫生院 | 28 | 配置1辆救护车(车型同上) |
项目单位 | 年限 | 上级补助培训经费(万元) | 培训专业 | 人数 |
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 2008 | 3 | 眼科、内科、中医 | 3 |
2009 | 2 | 内科、心电图 | 2 | |
2010 | 2 | 儿科、妇产科 | 2 | |
县保健院 | 2008 | 2 | 妇保、儿保 | 2 |
2009 | 2 | 检验、麻醉 | 2 | |
2010 | 2 | 器械护士、产科 | 2 | |
县疾病控制中心 | 2008 | 1 | 检验 | 1 |
2009 | 2 | 预防医学 | 2 | |
2010 | 1 | 放射 | 1 | |
古登乡中心卫生院 | 2008 | 2 | 内科、儿科 | 2 |
2009 | 2 | 检验、眼科 | 2 | |
2010 | 2 | 内科、外科 | 2 | |
上江乡中心卫生院 | 2008 | 2 | 妇产科、心电图 | 2 |
2009 | 2 | 内科、检验 | 2 | |
2010 | 2 | 麻醉、B超 | 2 | |
洛本卓乡卫生院 | 2008 | 1 | 内科 | 1 |
2009 | 1 | 检验 | 1 | |
2010 | 1 | 儿科 | 1 | |
称杆乡卫生院 | 2008 | 2 | 外科、麻醉 | 2 |
2009 | 1 | 儿科 | 1 | |
2010 | 1 | 检验 | 1 |
六库镇中心卫生院 | 2008 | 2 | 耳鼻喉、中医 | 2 |
2009 | 3 | 妇产科、手术护士 | 3 | |
2010 | 3 | B超、普外科 | 3 | |
大兴地乡卫生院 | 2008 | 1 | 妇产科 | 1 |
2009 | 1 | 外科 | 1 | |
2010 | 1 | 儿科 | 1 | |
片马镇中心卫生院 | 2006 | 2 | B超、检验 | 2 |
2007 | 2 | 儿科、妇产科 | 2 | |
2008 | 1 | 内科 | 1 | |
2009 | 1 | 外科 | 1 | |
老窝乡卫生院 | 2008 | 1 | 内科 | 1 |
2009 | 1 | 妇产科 | 1 | |
2010 | 2 | 检验、B超 | 2 | |
鲁掌镇卫生院 | 2008 | 1 | 检验 | 1 |
2009 | 1 | B超 | 1 | |
2010 | 1 | 儿科 | 1 | |
新农合人员业务培训 | 2009 | 24 | 计算机操作、管理、维护;照片采集;参合农民信息录入 | 24 |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 | 2008至2010 | 6 | 62 | |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 | 2008至2010 | 16 | 170 | |
合计 |
行政村 | 建设性质 | 建筑规模(M2) | 请求补助资金(万元) | 年限 | 备注 |
六库镇新寨村西浪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六库镇白水河村花桥坝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六库镇大密扣村石缸河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古登乡亚碧罗碧村罗斯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古登乡念坪村佑雅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鲁掌镇三河村亚扁洛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鲁掌镇鲁祖村大村子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老窝乡崇仁村放放牛坪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老窝乡荣华村分水岭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洛本卓乡托拖村二组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洛本卓乡保邓村向阳社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称杆乡赤乃耐村艾介四洛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09 | |
称杆乡自把村社维洛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10 | |
四排拉多村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10 | |
鲁祖村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10 | |
苗干山村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10 | |
木楠村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10 | |
自把村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10 | |
马垮底村卫生室 | 新建 | 100 | 8.5 | 2010 |
合计 | 19个村 | 2010 |
项目单位 | 年限 | 要求上级补助资金(万元) | 设备名称 |
泸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 | 2009 | 34.00 | 猎豹四驱车一辆、台式电脑3台、笔记本电脑2台、网络服务器1台、数据服务器1台、数码像机1台、数码摄影机、多媒体投影仪。 |
泸水县六库镇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泸水县鲁掌镇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泸水县片马镇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泸水县上江乡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泸水县老窝乡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泸水县大兴地乡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泸水县称杆乡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泸水县古登乡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泸水县洛本卓乡合管办 | 2009 | 1.20 | 台式电脑1台、数码像机1台。 |
合 计 |
品目 | 单位 | 单价(元) | 配置数量 | 合计(元) | 备注 | |
诊疗设备 | 听诊器 | 件 | 35 | 2 | 70 | |
血压计 | 台 | 60 | 2 | 120 | ||
体温表 | 支 | 4 | 5 | 20 | ||
压舌板 | 块 | 2 | 5 | 10 | ||
骨盆测量仪 | 个 | 120 | 1 | 120 | ||
软尺 | 个 | 3 | 5 | 15 | ||
木听筒 | 个 | 3 | 2 | 6 | ||
婴儿秤 | 台 | 60 | 1 | 60 | ||
身高体重计 | 台 | 550 | 1 | 550 | ||
急救治疗车 | 辆 | 1800 | 1 | 1800 | ||
手术器械 | 酒精缸 | 个 | 5 | 2 | 10 | |
纱布罐 | 个 | 5 | 2 | 10 | ||
辅料镊子 | 把 | 10 | 5 | 50 | ||
持针钳 | 把 | 5 | 5 | 25 | ||
止血钳 | 把 | 5 | 5 | 25 | ||
弯盘 | 个 | 5 | 5 | 25 | ||
方盘(有盖) | 个 | 15 | 2 | 30 | ||
镊子桶 | 个 | 5 | 2 | 10 | ||
组织剪 | 把 | 10 | 5 | 50 | ||
直剪 | 把 | 10 | 5 | 50 | ||
清创缝合包 | 包 | 25 | 2 | 50 |
冷链设备 | 冰柜 | 台 | 2000 | 1 | 2000 | |
冷藏包(含冰排) | 套 | 85 | 2 | 170 | ||
消毒器具 | 简易注射毁型器 | 台 | 70 | 1 | 70 | |
紫外线灯 | 套 | 50 | 5 | 250 | ||
高压消毒锅 | 台 | 180 | 2 | 360 | ||
污物桶 | 个 | 40 | 2 | 80 | ||
办公家具 | 诊查桌椅 | 套 | 480 | 2 | 960 | |
诊查床(含垫褥/床单) | 张 | 480 | 2 | 960 | ||
药品柜 | 个 | 1680 | 2 | 3360 | ||
处置台 | 个 | 3800 | 2 | 7600 | ||
输液观察床(含垫褥/棉被/床单/枕头) | 张 | 600 | 4 | 2400 | ||
输液架 | 个 | 20 | 10 | 200 | ||
出诊箱 | 个 | 300 | 2 | 600 | ||
资料柜 | 个 | 750 | 2 | 1500 | ||
健康教育宣传栏 | 个 | 100 | 1 | 100 | ||
全县共88个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设备配置标准为23716元,88个村共计208.7元 | 全县合计 | 208.7万元 |
机构名 | 建设规模(㎡) | 投资金额(万元) | 建设年限 | 备注 | ||
合计 | 土建投资 | 设备投资 | ||||
泸水县六库镇赖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200 | 180 | 120 | 60 | 2008年至2010年 | |
泸水县六库镇江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000 | 160 | 100 | 60 | 2008年至2010年 | |
泸水县六库镇小沙坝社区卫生服务站 | 250 | 36.3 | 21.3 | 15 | 2008年至2010年 | |
泸水县六库镇老六库社区卫生服务站 | 250 | 36.3 | 21.3 | 15 | 2008年至2010年 | |
泸水县六库镇穿城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 250 | 36.3 | 21.3 | 15 | 2008年至2010年 | |
合计 |
项目单位 | 年限 | 上级补助培训经费(万元) | 培训专业 | 人数 |
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 20011 | 3 | 器械护士、B超、普外 | 3 |
2012 | 2 | 检验、妇产科 | 2 | |
2013 | 3 | 眼科、内科、中医 | 3 | |
2014 | 2 | 内科、心电图 | 2 | |
2015 | 2 | 儿科、妇产科 | 2 | |
县保健院 | 2011 | 2 | 妇产科、儿科 | 2 |
2012 | 2 | 内科、B超 | 2 | |
2013 | 2 | 妇保、儿保 | 2 | |
2014 | 2 | 检验、麻醉 | 2 | |
2015 | 2 | 器械护士、产科 | 2 | |
县疾病控制中心 | 2011 | 4 | 艾滋病检测与咨询 | 4 |
2012 | 2 | 艾滋病检测与咨询 | 2 | |
2013 | 1 | 检验 | 1 | |
2014 | 2 | 预防医学 | 2 | |
2015 | 1 | 放射 | 1 | |
古登乡中心卫生院 | 2011 | 2 | 心电图、B超 | 2 |
2012 | 2 | 妇产科、外科 | 2 | |
2013 | 2 | 内科、儿科 | 2 | |
2014 | 2 | 检验、眼科 | 2 | |
2015 | 2 | 内科、外科 | 2 |
上江乡中心卫生院 | 2011 | 3 | 外科、儿科 | 3 |
2012 | 2 | 手术护士、外科 | 2 | |
2013 | 2 | 妇产科、心电图 | 2 | |
2014 | 2 | 内科、检验 | 2 | |
2015 | 2 | 麻醉、B超 | 2 | |
洛本卓乡卫生院 | 2011 | 1 | 妇产科 | 1 |
2012 | 1 | 外科 | 1 | |
2013 | 1 | 内科 | 1 | |
2014 | 1 | 检验 | 1 | |
2015 | 1 | 儿科 | 1 | |
称杆乡卫生院 | 2011 | 1 | 妇产科 | 1 |
2012 | 1 | 内科 | 1 | |
2013 | 2 | 外科、麻醉 | 2 | |
2014 | 1 | 儿科 | 1 | |
2015 | 1 | 检验 | 1 | |
六库镇中心卫生院 | 2011 | 2 | 内科、儿科 | 2 |
2012 | 2 | 外科、麻醉 | 2 | |
2013 | 2 | 耳鼻喉、中医 | 2 | |
2014 | 3 | 妇产科、手术护士 | 3 | |
2015 | 3 | B超、普外科 | 3 |
大兴地乡卫生院 | 2011 | 1 | 放射 | 1 |
2012 | 1 | 检验 | 1 | |
2013 | 1 | 妇产科 | 1 | |
2014 | 1 | 外科 | 1 | |
2015 | 1 | 儿科 | 1 | |
片马镇中心卫生院 | 2011 | 2 | B超、检验 | 2 |
2012 | 2 | 儿科、妇产科 | 2 | |
2013 | 1 | 内科 | 1 | |
2014 | 1 | 外科 | 1 | |
2015 | ||||
老窝乡卫生院 | 2011 | 2 | 外科、麻醉 | 2 |
2012 | 2 | 妇产科、儿科 | 2 | |
2013 | 1 | 内科 | 1 | |
2014 | 1 | 妇产科 | 1 | |
2015 | 2 | 检验、B超 | 2 | |
鲁掌镇卫生院 | 2011 | 2 | 外科、内科 | 2 |
2012 | 2 | 妇产科、放射 | 2 | |
2013 | 1 | 检验 | 1 | |
2014 | 1 | B超 | 1 | |
2015 | 1 | 儿科 | 1 |
乡村医生现场救护培训 | 2011至2015 | 30 | 现场救护知识 | 300 |
农村接生员培训 | 2011至2012 | 12 | 妇产科相关知识 | 120 |
乡村医生培训 | 2011至2015 | 30 | 中医药、卫生防疫、基础医学、妇幼保健知识 | 300 |
合计 |
表12 泸水县“十二五”村卫生室建设计划表
乡镇 | 村卫生室 | 建设性质 | 建筑规模(㎡) | 投资规模(万元) | 建设年限 | 备注 |
鲁掌镇 | 洛玛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
鲁祖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
鲁掌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
三河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
登埂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浪坝寨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
紫肯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上江乡 | 丙贡村上片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丙贡村下片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丙奉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蛮英村上片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蛮英村下片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付坝村上片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付坝村下片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大练地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新建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六库镇 | 苗干山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白水河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新寨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
双美地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瓦姑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大密扣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老六库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赖茂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小沙坝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新田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排路坝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段家寨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大兴地乡 | 卯照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4 | |
自表瓦基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四排拉多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团结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鲁奎地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自基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木楠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称杆乡 | 瓦玛基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
勒墨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双奎地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4 | ||
称杆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4 | ||
赤耐乃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自把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前进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堵堵洛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阿赤依堵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马普拉底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排坝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古登乡 | 玛垮地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加夺马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季加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色仲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亚碧罗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念坪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腊斯底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尼普洛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俄多罗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干本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佑雅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洛本卓乡 | 拖托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保邓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金满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刮然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子竹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格甲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色德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俄嘎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片马镇 | 下片马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片四河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3 | ||
古浪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1 | ||
岗房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老窝乡 | 中原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荣华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银坡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2 | ||
崇仁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4 | ||
老窝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云西村 | 扩建 | 100 | 8.5 | 2015 | ||
合计 | 75个村卫生室 |
单位 | 人员编制数(人) | 建筑规模(㎡) | 投资规模(万元) | 备注 |
古登乡中心卫生院 | 51 | 1530 | 229.5 | |
老窝乡卫生院 | 27 | 810 | 121.5 | |
六库镇卫生院 | 65 | 1950 | 292.5 | |
上江中心卫生院 | 31 | 930 | 139.5 | |
大兴地卫生院 | 25 | 750 | 112.5 | |
称杆卫生院 | 25 | 750 | 112.5 | |
洛本卓卫生院 | 20 | 600 | 90 | |
鲁掌镇卫生院 | 27 | 810 | 121.5 | |
片马镇卫生院 | 30 | 900 | 135 | |
合计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 建设规模(M2) | 建设起止年限 | 总投资(万元) | 备注 | ||||
合计 | “十五”未完成 | “十一五”期间投资 | |||||||
小计 | 请求国家及省级补助 | 州级自筹及向银行贷款 | |||||||
泸水县艾滋病防治中心建设工程 | 新建 | 1500 | 2011至2015 | 225 | 225 | 225 | |||
六库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 | 搬迁新建 | 1000 | 2011至2015 | 150 | 150 | 150 | |||
大兴地乡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 | 新建 | 800 | 2011至2015 | 120 | 120 | 120 | |||
洛本卓乡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工程 | 新建 | 800 | 2011至2015 | 120 | 120 | 120 | |||
古登乡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 | 新建 | 1000 | 2011至2015 | 150 | 150 | 150 | |||
合计 |
品目 | 单位 | 单价(元) | 配置数量 | 合计(元) | 备注 | |
诊疗设备 | 听诊器 | 件 | 35 | 2 | 70 | |
血压计 | 台 | 60 | 2 | 120 | ||
体温表 | 支 | 4 | 5 | 20 | ||
压舌板 | 块 | 2 | 5 | 10 | ||
骨盆测量仪 | 个 | 120 | 1 | 120 | ||
软尺 | 个 | 3 | 5 | 15 | ||
木听筒 | 个 | 3 | 2 | 6 | ||
手术器械 | 酒精缸 | 个 | 5 | 2 | 10 | |
纱布罐 | 个 | 5 | 2 | 10 | ||
辅料镊子 | 把 | 10 | 5 | 50 | ||
持针钳 | 把 | 5 | 5 | 25 | ||
止血钳 | 把 | 5 | 5 | 25 | ||
组织剪 | 把 | 10 | 5 | 50 | ||
直剪 | 把 | 10 | 5 | 50 | ||
清创缝合包 | 包 | 25 | 2 | 50 | ||
冷链设备 | 冷藏包(含冰排) | 套 | 85 | 2 | 170 | |
冰柜 | 台 | 2000 | 1 | 2000 | ||
消毒器具 | 紫外线灯 | 套 | 50 | 5 | 250 | |
高压消毒锅 | 台 | 180 | 2 | 360 |
办公室家具 | 输液观察床(含垫褥/棉被/床单/枕头) | 张 | 600 | 4 | 1920 | |
全县共88个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设备配置标准为5331元,88个村共计46.9万元 | 全县合计 | 46.9万元 |
项目单位 | 年限 | 要求上级补助资金(万元) | 设 备 名 称 |
泸水县妇幼保健院 | 2015 | 28 | 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 |
泸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 2012 | 590.00 | 心电图机10台、B超2 台、彩超1台、脑电图机2台、耳鼻喉科手术显微镜1台、纤维镜1台、支气管镜1台、手术腹腔镜1台、呼吸机1台、麻醉机1台、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泸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006 | 367.3 | 职业卫生设备、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仪器、检验中心设备、疾控设备、结核病防治项目等设备 |
泸水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 | 2013 | 28 | 工作车1辆 |
古登乡中心卫生院 | 2011至2014年 | 68.00 | 麻醉机1台、心电临护仪1台、手术推车2台、彩超1台、上下肢内固定2套、X光机1台、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上江乡中心卫生院 | 2011至2015 | 42.60 | X光机301MA一台、洗胃机1台、制机1台、妇科手术器械1套、心电临护仪计算机1台、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六库镇中心卫生院 | 2011至2015 | 85.00 | 呼吸机1台、麻醉机1台、X光机(200ma)1台、吸痰器1台、心电临护仪2台、半自动雾化吸入器1台、脊椎牵引机1台、B超1台、微波治疗仪1台、神灯2个、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 |
片马镇中心卫生院 | 2011至2015 | 146.00 | 彩超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电子数码阴道镜1台、红激光治疗仪1台、胃镜1台、床旁X光机1台、医院可视临控设备1套、医保刷卡机1套、多功能理疗机1台、医用空调1台、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大兴地乡卫生院 | 2011至2015 | 37.1 | 洗胃机1台、呼吸机1台、液压式手术床1张、心电临护仪2台、无影灯1台、多普勒胎儿听诊器1台计算机5台、检查床2张、手术床1张、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称杆乡卫生院 | 2011至2015 | 70.6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计算机6台、液压手术床2张、医用空调1台、病床20张、冰箱2台、多功能理疗机1台、医保刷卡机1套、医院信息管理软件1套、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洛本卓卫生院 | 2011至2015 | 42.00 | 电动人工流产吸引器1台、心电临护仪1台、毁形器1台、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鲁掌镇卫生院 | 2011至2015 | 56.20 | 计算机6台、病床20张、外科手术器械5套、吸引器2台、器械柜8个、药柜10个、麻醉机1台、呼吸机1台、冰箱2台、呼吸机1台、床旁X光机1台、气管插管2套、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老窝乡卫生院 | 2011至2015 | 32.00 | 全自动洗胃机1台、冰箱2台、心电临护仪1台、救护车(越野车型1辆)等设备 |
合计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