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掌握变力做功的几种常用方法
进行新课
什么是功?
1.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2.公式:W=FScosθ
适用条件:F必须为恒力,物体做直线运动。
如何计算变力做功的问题?
怎样的力称为变力?1、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变
2、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
3、力的方向和大小都在变
下面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变力做功的问题
一、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变 (转变研究对象法)
例1 如图,某人用大小不变的力F拉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开始时与物体相连的轻绳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当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β。已知图中的高度是h,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求绳的拉力FT对物体所做的功?
【分析与解】:拉力FT在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所以这是个变力做功问题。
由题意可知,人对绳做的功等于拉力FT对物体做的功,且人对绳的拉力F是恒力,将问题转化为求恒力做功
由图可知,在绳与水平面的夹角由α变到β的过程中,拉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为:
所以绳对物体做功:
方法一:化变力做功为恒力做功(微元法)
【例2】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10N作用于物体上,在水平面上拉着物体绕半径R=1m的转盘的边缘上转一圈,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应为:
A、 0 B、20πJ
C、 10J D、20J.
方法一:化变力做功为恒力做功
(微元法)
每小段都足够小
(微积分初步思想)
分析与解:把圆周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个小元段可认为与力在同一直线上,故ΔW=FΔS,则转一周中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为W=F×2πR=10×2πJ=20πJ,故B正确。
二、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
方法一:化变力做功为恒力做功(平均力法)
【例3】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从静止开始行驶,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f为车重的0.05倍,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F的大小与前进的距离x之间有如下关系F=103x+f。求当该车前进100m时,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g取10m/s2)
方法二:图像法
应用此法,关键是正确画出力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再是正确理解图象“面积”的物理意义.
【分析与解】先写出F-x函数,再作F-x图。
汽车所受阻力为:f=0.05mg=0.5×105N
牵引力F的表达式为:
F=103x+0.5×105
由此函数作出F-x图如右
当x1=0m时,F1=0.5×105 N
当x1=100m时,F2=1.5×105 N
方法三:利用动能定理
例4、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在 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P点缓慢移动到Q点,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偏角为θ,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
A.mgLcosθ
B.mgL(1-cosθ)
C.FLsinθ
D.FLθ
【分析与解】因小球运动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过程中F的方向不变,其值在增大,是变力, F对小球做的功不等于FLsinθ 。根据动能定理:
小球在这过程的初速度:v1=v ≈ 0,末速度:v2=v ≈ 0
因为动能定理不涉及做功的过程的细节,只涉及过程的初速度、末速度,初位置、末位置,所以F对小球做的功可根据动能定理计算。
三、力的方向和大小都在变
方法三:利用动能定理
例5、如图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半径为0.8m,BC是水平轨道,长L=3m,BC处的摩擦系数为1/15,今有质量m=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止。求物体在轨道AB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功。
【分析与解】由于物体在AB段受的阻力是变力,做的功不能直接求。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mgR-μmgL-WAB=0
即WAB=mgR-μmgL=6(J)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练习、质量为2千克的均匀链条长为2米,自然堆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力F竖直向上匀速提起此链条的一端,已知提起链条的速度v=6米/秒,求该链条全部被提起时拉力F所做的功。
小结
对于变力做功一般不能依定义式W=Fscosθ直接求解,但可依物理规律通过技巧的转化间接求解.
方法一: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
(如微元法、平均值法、转变研究对象法)
方法二: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主要方法)
方法三:图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