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你认为主义和民主理论两个体系最初的理论分歧是什么?( )
A.君主制和民主制 B.国家是上帝的产物,还是人们契约的产物
C.保障人的生命和安全 D.是继续封建割据,还是实现统一
2.英王詹姆士一世提出“君权神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协调君权和神权的关系 B.缓和国王和议会的矛盾
C.为君主提供理论依据 D.打击天主教会的势力
3.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思想家是谁( )
A.阿奎那 B.斯宾诺莎 C.洛克 D.卢梭
4.近代欧洲资产阶段宣扬民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对封建统治 B.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要参与政治民主建设
5.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B.当人民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推翻当权者
C.国家建立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
D.契约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人们建立了国家与法
6.英国历史上长期议会存续的时间是( )
A.1629-10 B.10-1653 C.1653-1660 D.1660-1688
7.下列政体曾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中的有( )
①君主 ②共和政体 ③护国政体 ④君主立宪制 ⑤总统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8.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A.国王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B.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封建王权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9.首开英国内阁制先声的国王和第一任首相分别是( )
A.乔治七世和撒切尔夫人 B.乔治一世和沃波尔
C.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D.伊丽莎白二世和布朗
10.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 )
A.是间接民主 B.保留中世纪的某些特征
C.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D.政治基本框架发生根本变化
11.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下列人物或派别曾在第一共和国期间掌握政权的有( )
①君主立宪派 ②吉伦特派 ③雅各宾派 ④热月党人 ⑤拿破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说明( )
①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非正义性 ②欧洲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力量
③资产阶级成果完全丧失 ④拿破仑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方向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热月政变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掌权,一方面清除恐怖,一方面尽力维护共和制,这表明( )
A.法国资产阶级出现倒退现象
B.资产阶级暴露出反人民的本质
C.热月党人恢复正常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D.热月党人统治下法国政局不稳
14.拿破仑和拿破仑三世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都称帝加冕建立法兰西帝国 B.对内实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C.都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其帝制都被共和制所取代
15.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最终标志是( )
A.《宣言》的颁布 B.1791年的颁布
C.巴黎公社运动 D.1875年的颁布
16.中体西用的实质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学习西方物质文化 D.维护清王朝统
17.康有为维新思想最突出的特色是( )
A.理论联系实践 B.提倡君主立宪
C.理论体系完备 D.西学同儒学结合
1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不均,劳资矛盾尖锐,因此他提出民生主义,其实质目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动员工农群众
C.稳定资产阶级统治 D.反对封建
19.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兴民权的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成
20.下列历史文献最能适应中国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A.《钦定大纲》 B.《中华临时约法》
C.《中华约法》 D.《中华》
21.推动英国议会改革的经济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经济全球化
C.工业 D.经济大危机
22.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是( )
A.主义者同盟 B.国际工人协会
C.国际 D.联合国
23.下列法律中能吸收英国宪章运动和法国巴黎公社某些政治要求的是( )
A.美国 B.法国1791年
C.拿破仑法典 D.法国1875年
24.说“边区是民主的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主要因为什么?( )
A.实行了“三三制”原则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实行了“整风运动” D.打退的高潮
25.下列属于蒋介石民主运动制造的惨案的是( )
①校场口血案②下关惨案③李闻血案④皖南事变⑤五月流血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2分,共24分)
26.材料一:“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此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此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如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变成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就有权利来废除它……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
材料三:“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①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有何历史意义?
②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它有什么局限性?
③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从材料看它确定的是什么政体?有何目的?
27.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劝学篇》
材料二:“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为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 ──《公车上书》
材料三:“……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建立,今者由平民以建国民,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①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些派别,他们对西方民主政治各是什么态度?(6分)
②材料二中对皇帝的态度和材料三有何不同,你认为这种不同有哪些原因?(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28、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不证自明的,不言而喻的),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赋予)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不能剥夺的)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自由), and the pursuit(寻求,追求) of Happiness.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法国《宣言》
材料二:国会的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的大法官……
——1787年美国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思想?这与哪位启蒙思想家主张一致?《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这与哪位启蒙思想家主张一致?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启蒙思想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参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BCA 6—10 BACBD 11—15 BBCDD
16—20 ADCDB 21—25 CBDAB
二、材料解析题
26.①出自《宣言》17年,体现了反对封建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和改革,促进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②出自《宣言》1776年,其虽然宣称“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但真正拥有政治权利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奴被排除在外(4分)
③《中华临时约法》1912年,它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目的是要袁世凯的权力(4分)
27.①材料一是洋务派,不主张学西方政治;材料二是维新派,主张学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三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②材料二主张保留皇帝,材料三坚决主张推翻皇帝。
原因有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已无可挽救。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思想上,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以西方民主的思想武器,掀起了的热潮。
28.(1)天赋思想,卢梭 (2分)
(2)三权分立思想,孟德斯鸠 (2分)
(3)他们不畏强权、追求幸福的抗争精神,讴歌自由、平等、民主、理性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