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50:16
文档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内能》课题§13~2内能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压缩空气使硝化棉燃烧的实验和向盛有少量水的烧瓶打气的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通过使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改变内能的方法,渗透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
推荐度:
导读《内能》课题§13~2内能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压缩空气使硝化棉燃烧的实验和向盛有少量水的烧瓶打气的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通过使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改变内能的方法,渗透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
《内能》

课题§13~2  内能

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压缩空气使硝化棉燃烧的实验和向盛有少量水的烧瓶打气的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通过使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改变内能的方法,渗透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且学生已有有关分子热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学生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保证。

教材分析内能是贯穿本章教与学的一条主线,本章的主要知识都是围绕着内能展开的,所以内能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在学生明确内能有关概念后提出的一个新的问题,所要探究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教材中本节课以实验为主,用实验说明物理原理,用实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经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整个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究和验证物理原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并使知识得到提升。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可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如何证明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教学

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讲授法
使用器材火柴、蜡烛、打火机、矿泉水瓶、做功改变内能演示器、圆底烧瓶、软管、气筒、铜丝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两种宏观物体的能量——动能和势能。

  

◆探究活动1:请尝试触摸一下实验桌上的这些物体,说说感受?

装有热水的热水袋       铁块         冰块

学生

代表

回答

问题

进行

实验

承接以前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具有连贯性。

亲身体验,

激发兴趣。

二、探究

新知

一、内能

1.定义: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物体温

度升高,内能增加。

◆探究活动2:尝试用不同方法点燃实验桌上的火柴,

然后组间交流。

点燃火柴的方法:

(1)利用打火机引燃;

(2)利用火柴盒外壁摩擦使之燃烧。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有温差的物体彼此接触时,高温物体降温,低温物体升温的现象。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差。

◆探究活动3:请同学们用手指按住实验桌上的温度计的液泡,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人的手指温度高于室温,在人的手指和温度计液泡之间发生了热传递,热传递改变了温度计的内能。进一步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探究活动4: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操作,思考该实验现象的成因并尝试进行解释。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探究活动5: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矿泉水瓶、圆底烧瓶和气筒,开展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瓶盖弹出后瓶口的现象。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做功对物体内能的影响: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它们改变内能的效果是相同的。

◆组间小游戏:请背对蜡烛的同学猜一猜,很烫的铜丝是蜡烛烤热的还是别的同学用手弯曲变热的?

实验、

观察、交流

思考、

实验、

总结

思考、

实验、

总结

小组

代表

参与

课堂   

拓展思维,创设情境。

动手实验,加深印象。

课程重点,教师多配以讲解、分析。

课程重点,教师多配以讲解。分析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巩固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炽热的铁块有内能,冰冷的冰没有内能

B.空中飞行物体有机械能,但没有内能

C.地上静止石块没有机械能,但有内能

D.一切物体不可能同时具有机械能和内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摄氏度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B.一个物体温度降低了,内能会减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3.下列事例中,用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

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

思考、回答

四、课堂

小结

一、基本知识

1.内能

2.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和做功

二、基本技能:会实例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三、基本方法:观察法、对比法

学生通过课堂小结,使知识更具系统性。
五、知识

延展

思考题: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请通过自己的学习与调查对该现象进行论证,书写科学小论文,1500字以上。

自学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六、布置

作业

教材:P10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板书

设计

§13~2  内  能

一、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内能。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有温差的物体彼此接触时,高温物体降温,低温物体升温的现象。在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差。

2.做功对物体内能的影响: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它们改变内能的效果是相同的。

文档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内能》课题§13~2内能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压缩空气使硝化棉燃烧的实验和向盛有少量水的烧瓶打气的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通过使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改变内能的方法,渗透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