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师语言交流技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6:08:21
文档

教师语言交流技巧

教师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摩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  首先、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先肯定学生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教师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谈学生在校学习,劳动和与同学交往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当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二要实
推荐度:
导读教师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摩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  首先、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先肯定学生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教师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谈学生在校学习,劳动和与同学交往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当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二要实
教师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摩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   

  首先、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先肯定学生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教师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谈学生在校学习,劳动和与同学交往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当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二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学生的目的。三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把自己喜欢的学生说成一朵花,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以至于放松了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增加孩子的敌视情绪。四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五要褒奖教师,不要推卸责任。教师之间应该互相配合,树立对方在家长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遇到麻烦时,千万不要相互推卸责任。推卸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孩子转走。六要“多报喜,巧报忧”。当学生有进步时,请你一定要告知家长,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你也高兴、学生高兴、家长高兴,何乐而不为呢?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其次、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家长感受到教师是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积极配合。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因而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讲求艺术,“对症下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对于知识型的家长,在虚心听取他们建议的同时,要冷静地分析,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对于溺爱型的家长,在充分肯定学生长处的同时,要用诚恳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以柔克刚,以情服人;对于后进生的家长,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不要一次说得太多;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千万别热血冲头正面交锋,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积极倾听,然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第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主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耐心来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来接受学生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改变家长的埋怨,家长都能积极支持教师的工作.

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对儿童教育意义重大,家长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

重视对家长资源的利用,把她当成教育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充分的利用家长资源做到家园同步,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的发展。而如何与家长更好的沟通也是老师的一个必要性任务和难点,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点经验:

一、通过家教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平时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只有入园或离园那么一点时间,因此通过家长了解孩子成了老师的一个问题。于是我们便充分的利用的家教园地这个小栏目,我们把孩子近阶段在园的情况简要的记录到专门的小本子,这样不管家长什么时候来都能清楚的了解到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我们还通过家教园地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一起交流和探讨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做到家园同步。

二、通过“快乐星期天”增进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为了能与家长能更有机会面对面更好的交流,可根据社会发展、家长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的发展情况开设了“快乐星期天”的活动(利用星期天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如:才智大比拼)在每次的活动中95%的家长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和配合,还能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起到了家园一致的效果,同时老师与家长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并且在不知不觉之中增进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度和配合度,总之“快乐的星期天”不仅愉悦了老师、家长、孩子的身心,还增进的大家的感情、信任度、配合度。

三、通过网络的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涌入家庭,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教学网络的出现。我园也有了自己的教学网络,我们把这功能广博的网络运用在教学上,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是教学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园给每个班级都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给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机会。当我们打开班级的邮箱时总能看到家长在家教育孩子中所遇到的问题、孩子在家的发展情况、家长对老师、阿姨工作的肯定,同时老师们也会响应的给予他们回应。

四、设立“幼儿成长档案”进行随时的沟通

根据大部分家长因为上班帮,常常是来去匆匆连个逗留的时间都没有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设立一本“幼儿成长档案”放置幼儿的书包,这样老师、家长可以通过成长档案被记录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以做及时的沟通同时提出所互相要配合的事项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好家园同步,以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流的艺术
发布时间:2008-07-07 00:00 新闻来源:中国幼教网 阅读次数:1606 

  一天早上,大二班一位家长向我抱怨说:“我的孩子很调皮,但也很聪明,而她们班的老师总是告状说我的孩子很顽皮捣蛋,学习不认真,平时老是动手打人,身上似乎全是缺点,难道老师就没发现孩子的优点吗?比如,我的孩子很热情,会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望着心情复杂的家长,我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多么重要。那么幼儿教师应掌握哪些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呢?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要讲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比如雯雯抓了小朋友的脸,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雯雯又抓人了。”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教师说;“雯雯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今天画画很认真,雯雯进步非常大,但有攻击性行为,不太会与小朋友交往,这不,今天她又抓人了。”然后教师趁机提出:“我们希望与家长能互相配合,共同一致教育孩子,来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我相信教师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

  二是报忧也报喜。教师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谈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孩子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不能掺杂主观色彩,注意态度要平和,语气要委婉,这样便于家长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幼儿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而孩子在幼儿园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这时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以及问题,并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积极配合。 

  第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时如果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教师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表现,对“多事儿”的家长,教师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耐心来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来接受孩子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改变家长的埋怨。对总不放心孩子的父母,教师要主动帮助其调整好教子的心态,请家长来园看半日活动,向家长推荐有关家教方面的文章,经常性地与家长约谈。向家长介绍其进步的地方,生活上要细心观察记录一天的表现,如吃饭睡觉喝水游戏等及时向家长交流,也可婉转地请家长将他要说的事写在纸条上,早上及时交给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介绍一些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方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双方的,但教师是专业人员,在与家长沟通中更要主动些,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真诚地与家长交流,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家长,家长都能积极支持教师的工作。 

文档

教师语言交流技巧

教师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摩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  首先、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先肯定学生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教师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谈学生在校学习,劳动和与同学交往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当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二要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