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框、扇下料
1)设备名称:双头数显切割锯
2)技术要求:(1)长度≤2000mm允许偏差<1.0 mm;
长度>2000mm允许偏差<1.0 mm;
(2)角度450,允许偏差±15′,不垂直度<15′;
(3)断面清洁,平整,型材不得有变形,无毛刺。
3)操作要点:(1)以装饰面A和B为其准,气动加紧;
(2)根据下料单位,对好机床定位至板,先锯一根检验长度尺寸是否合格,首三件合格后,方可继续下料;
(3)将料马放在料架内,堆放整齐避免擦伤型材表面。
4)检验方法:(1)用合尺检验其长度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用万能角度尺,检验45º。
2、中梃、压条下料
1)设备名称:双头数显切割锯
2)技术要求:(1)长度≤2000mm允许偏差<1.0 mm;
长度>2000mm允许偏差<1.0 mm;
(2)角度900,允许偏差±15′,不垂直度<15′;
(3)断面清洁,平整,型材不得有变形,无毛刺。
3)操作要点:(1)以装饰面A和B为其准,气动加紧;
(2)根据下料单位,对好机床定位至板,先锯一根检验长度尺寸是否合格,首三件合格后,方可继续下料;
(3)将料马放在料架内,堆放整齐避免擦伤型材表面。
4)检验方法:(1)用合尺检验其长度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用万能角度尺,检验90º。
3、外框角码、扇角码下料
1)设备名称:全自动角码锯
2)技术要求:(1)下料长度小于0.2㎜;
(2)型材不得变形。
3)操作要点:毛刺小于0.2㎜;
4)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检验长度。
4、框钻中梃孔
1)设备名称:手电钻
2)技术要求:(1)根据型材而定,打孔位置。
3)操作要点:(1)夹紧料不要把料划伤;
(2)开启扇不应装于中梃上,如接到此图纸,向上级汇报确认后在进行施工。
4)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检验孔距离。
5、框钻合页孔
1)设备名称:手电钻
2)技术要求:(1)打孔位置及孔距以所选合页的打孔模具为准:
(2)按技术设计要求选用适当合页装配;
3)操作要点:(1)夹紧料时不要把料划伤:
(2)按技术设计要求选用适当合页装配。
4)检验方法:(1)用游标卡尺检验孔位尺寸
6、框钻执手
1)设备名称:仿形钻孔机
2)技术要求:(1)依据所选执手尺寸确定;
(2)根据执手型材开孔垂直度,不应大于1 mm。
3)操作要点:(1)依据所选执手尺寸选用铣刀,进刀平稳。
4)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检验槽长和槽宽;
7、框洗排水孔
1)设备名称:仿形钻孔机
2)技术要求:(1)根据窗型需要而定如:
(2)a=所选型材槽口深度确定,槽长为24mm,槽宽为6mm;
(3)以外角向内返150mm为中心左右各返12mm。
3)操作要点:进刀平稳
4)检验方法:用盒尺检验槽长和槽宽。
8、铣中梃
1)设备名称:铝型材组合端面铣
1)技术要求:(1)所选型材槽口深度和宽度;
(2)允许误差-0.2mm。
2)操作要点:(1)气动夹紧;
(2)料与走刀轨必须垂直。
3)检验方法:用盒尺、游标卡尺检验所铣部位。
9、窗穿胶条
1)技术要求:(1)胶条长度与料的长度相适应;
(2)胶条必须满足性能和使用要求。
2)操作要点:(1)穿胶条时,胶条槽必须全穿在料槽内;
(2)穿完胶条后,必须待胶条恢复自由状态时再剪断,并留余量。
(3)穿胶条时切割45°角,要准确对严。
3)检验方法:目测胶条长度是否与料的长度相适应。
10、框、扇组角
1)设备名称:多位组角机
2)技术要求:(1)角码胶涂抹均匀,撞角刀安装高低差小于0.2mm,缝隙小于0.1mm;
(2)组角后擦掉胶痕,不得有明显胶斑;
(3)窗框尺寸偏差 ≤2000 >2000
窗框槽口对边尺寸偏差 ﹤1.0
窗框槽口对角线尺寸偏差 ﹤1.0
3)操作要点:(1)组角后用木锤在平台上调平调直;
(2)擦掉明显胶迹。
4)检验方法:(1)用盒尺检测其外形尺寸;
(2)用深度尺检测其高低差;
(3)用塞尺检测其组角缝隙。
11、框装中梃
1)设备名称:手电钻
2)技术要求:(1)选用自攻螺钉;
(2)安装应牢固;
(3)用手触摸感觉高低差度,不应有太大凹凸,缝隙不大于0.1mm ;
(4)中梃水平面与框水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
3)操作要点:将自攻螺钉通过予先钻好的孔,用电改推拧入中梃腔体内。
4)检验方法:用卡尺和深度尺检查高低差和缝隙。
12、框、扇装合页
1)设备名称:手电钻
2)技术要求:(1)合页安装应牢固,不得松动;
(2)合页与料型应平行;
(3)窗扇开启时回弱量不能大于2-3mm;
(4)上下合页应在一条直线上。
3)操作要点:首先检查安装位置,合页,螺孔等问题后再安装。
4)检验方法:(1)用盒尺检测安装位置;
(2)用钢板厂检测合页和料型是否平行。
13、配扇
1)设备名称:手电钻
2)技术要求:(1)合页装好后,应开启灵活,无阻碍缺陷,无噪声;
(2)根据型材和五金件配合间隙而定如:扇与外框四周压合面为6mm,允许偏差±1mm;
(3)每扇装两合页;
(4)扇与外框之间的间隙不小于0.1mm;
(5)启闭力应不大于50N。
3)操作要点:先与图纸相对照,完全没问题方可安装。
4)检验方法:(1)用卡尺检测其压合面;
(2)用塞尺检测其扇与框的配合间隙;
(3)管型测力计检测启闭力。
14、框配执手
1)设备名称:手电钻
2)技术要求:(1)执手安装应牢固,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2)开启灵活;
(3)保持间隙不小于0.1mm(槽口与执手拨插);
(4)上下合页应在一条直线上。
3)操作要点:用螺钉拧入,不得松动。
4)检验方法:(1)用盒尺检测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2)安装是否牢固。
15、装锁点
1)设备名称:手电钻
2)技术要求:(1)锁点安装应牢固,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2)开启灵活;
(3)在扇开启时固定锁点、活定锁点,间隙大于0.3 mm。
3)操作要点:用螺钉拧入,不得松动。
4)检验方法:(1)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2)用塞尺检查配合间隙。
16、装配玻璃压条
1)技术要求:(1)根据窗的透光尺寸,高、宽装配玻璃压条;
(2)框于压条间隙小于0.1mm,压条与压条间隙小于0.1mm;
(3)框与压条间隙过大的玻璃压条不能用。
2)操作要点:首先测量内框玻璃压条的尺寸,根据尺寸下料,对号安装。
3)检验方法:用塞尺检查框与压条和压条与压条处的间隙。
17、成品检验
1)技术要求:(1)组角缝隙小于0.1mm;
(2)窗框尺寸偏差 ≤2000 >2000
窗框槽口对边尺寸偏差 小于0.1
窗框槽口对角线尺寸偏差 小于0.1
(3)框扇配合间隙≤0.1mm,搭接宽度允许偏差±1.0mm。
(4)成品窗外观四周框与压条缝隙间隙应均匀。
2)操作要点:用图纸校对外形尺寸。
3)检验方法:(1)用盒尺检测其外形尺寸;
(2)用塞尺检测配合间隙;
(3)用深度尺检没高低差。
17、平开窗成品包装
1)技术要求:(1)包装时应—道搭—道包装;
(2)用软性无酸碱性的材料。
2)操作要点:包装应牢固不得松散脱落。
3)检验方法:(1)用手试试包装是否有松动现象是否严实;
(2)检查用的材料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