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6:20:28
文档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科学管理,达到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全面监督,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管理效果。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被列入《计量器具一览表》中的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3.职责3.1计量主管部门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分类及管理。3.2使用、维修部门负责按分类控制要求执行。4.工作程序4.1分类原则4.1.1A类计量设备a.用于量值传递过程中的公司最高标准计量器具,如标准精密压力表等。b.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及其它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地秤等。c.用于产品质量检验
推荐度:
导读计量检测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科学管理,达到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全面监督,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管理效果。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被列入《计量器具一览表》中的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3.职责3.1计量主管部门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分类及管理。3.2使用、维修部门负责按分类控制要求执行。4.工作程序4.1分类原则4.1.1A类计量设备a.用于量值传递过程中的公司最高标准计量器具,如标准精密压力表等。b.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及其它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地秤等。c.用于产品质量检验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科学管理,达到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全面监督,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管理效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被列入《计量器具一览表》中的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

3.职责

3.1计量主管部门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分类及管理。

3.2使用、维修部门负责按分类控制要求执行。

4.工作程序

4.1分类原则

4.1.1 A类计量设备

a.用于量值传递过程中的公司最高标准计量器具,如标准精密压力表等。

b.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及其它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地秤等。

c.用于产品质量检验的主要计量检测设备。

4.1.2 B类计量设备

a.公司内部用于能源管理、物料管理的计量器具;

b.公司内部用于过程检验、测量和实验用的一般性测量设备。

c.用于生产过程控制中二次显示的仪器、仪表。

4.1.3 C类计量设备

a.用于生产过程非关键工序中,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技术风险或安全风险的仪器、仪表。

b.用于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使用频次低,仅作定性观察和粗略定量判别的计量器具。

c.用于生产过程控制,低值易损耗或计量特性不易改变的常规仪表。如普通压力表、双金属温度计等。

4.2管理要求

4.2.1 A类计量设备的控制

a.A类计量设备的检定周期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在规定周期内,必须保证A类计量设备的周检率100%,周检合格率100%。

b.在检定周期内,强检类计量设备应及时送交拥有检定资格的技术机构完成检定;对不能送外检定的,可委托相关技术机构到现场完成检定/校准。

c.强检类计量检测设备可以单独列出清单,计算确认完成数量。

d.各级计量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应加强对A类计量设备的现场管理。必要时,计量人员应进行现场跟踪,确保A类计量设备安全、可靠、准确地使用及运行。

e.仪表维修人员应加强对A类计量设备的检查、保养工作,每天巡检次数不得少于两次。

4.2.2 B类计量设备的控制

a.根据国家检定规程、自编计量校准规程及检定周期,编制《周期检定计划》并实施。保证B类计量设备的周检率≥100%,周检合格率≥98%。

b.对于连续运转装置上拆卸不方便的仪器仪表,可根据有关规定随设备检修周期同步安排检定周期,但对其运转过程中要加强监视。

c.仪表维修人员应适当加强对B类计量设备的检查、保养工作,每天巡检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4.2.3 C类计量设备的控制

C类计量设备由于变动机率较大,损坏更新频繁,可不具体规定检定/校准周期,也可不列入《周期检定计划》,但为保证正常使用,需采用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a.用于非生产关键工序,起指示作用、使用频率低、性能稳定而耐用以及连续运转设备上固定安装的计量器具,可实行有效期管理,即在有效期限内发现损坏随即确认、更换,最长有效期不准超过12个月。

b.对于一些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可实行用前领用首检。

c.用于监视机械设备运行状况的C类仪表,采用一次性故障更换。

d.维修人员在进行C类仪表的巡检时,可与A、B类巡检同步进行或随机巡检。5.5测量设备的A、B、C分类管理

5.5.1  A类测量设备

a)强制检定范围内的工作测量设备;

b)用于工艺检测控制、质量检验、能源及经营管理,对测量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测量设备;

c)准确度高和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测量器具。

5.5.2  B类测量设备

a)用于工艺检测控制、质量检验且对测量数据有一定准确要求的测量设备;

b)用于单位内部核算的能源管理和物资管理用的测量设备;

c)固定安装在生产线或装置上,测量数据要求较高的,但平时不允许拆装,实际检定周期必须与设备检修同步进行的测量设备;

d)对测量准确度有一定要求,性能较稳定的测量设备;

计量性能稳定,量值不易改变而使用不频繁的测量设备。

5.5.3  C类测量设备

a)固定安装在生产线或装置上以及停产才能拆卸而准确度要求较低的指示用的测量设备;

b)性能稳定,使用率较低的测量设备;

c)国家计量行政部门规定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测量设备;

d)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

5.6  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确定

5.6.1  A类测量设备溯源间隔的确定

a)对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其确认间隔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执行强检的计量检定机构确定的间隔且只可短于有关规定的间隔;

b)对于固定在设备上及设备在运转期间不能随意拆卸的A类测量设备,可在设备检修或大修期间进行确认;

c)对于其它A类测量设备,可按照检定规程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来确定其确认间隔。

5.6.2  B类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确定。

a)本公司用于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对测量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测量设备,可按照检定规程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来确定其确认间隔;

b)固定安装在生产线或装置上及连续作业不允许装卸的测量设备,可根据工艺设备的检修周期来确定其确认间隔;

c)对计量性能稳定、量值不易改变、使用不频繁且准确度要求一般的测量设备可根据设备的大修、停产时间来确定其确认间隔。

5.6.3  C类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的确定

a)对于属于一次性使用的C类测量设备,应在使用前作一次性检定;

对安装在仪表盘上或固定点作指示用而且又不能在生产作业时拆装的测量设备可不定期地进行比对和加强维护;

b)对于具有一次性强检“CCV”标记的测量设备,应保存出公司合格证,加强维护,遇有损坏及时更换。 

文档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

计量检测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科学管理,达到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全面监督,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管理效果。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被列入《计量器具一览表》中的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3.职责3.1计量主管部门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分类及管理。3.2使用、维修部门负责按分类控制要求执行。4.工作程序4.1分类原则4.1.1A类计量设备a.用于量值传递过程中的公司最高标准计量器具,如标准精密压力表等。b.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及其它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地秤等。c.用于产品质量检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