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赓
提要:本文介绍了大直径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的适宜场地与常用规格、承载力计算、构造要求等,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可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关键词:大直径锤击沉管桩 桩端持力层 桩端阻力设计值
1、前言
自1984年以来,大直径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由于其技术可靠,施工快捷,经济合理等特点,在广东地区逐步推广,在深圳、珠海、东莞、顺德、番禺等地的高层建筑中不少采用,十多年来,已超过100万延米,目前在福建各地也在陆续采用。此种桩的桩管一般为直径560毫米、600毫米、650毫米、700毫米四种,配备能量较大的柴油拨管振动装置的桩机施工,其单桩竖向承载力一般为1500KN-4500KN左右。
2、适用场地与常用规格
该种桩宜用于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或坚硬土层的场地,不应用于含水量W≥75%且厚度较大的淤泥地基或高承压水土层,不宜用于石灰岩地区。由于该种桩的锤击能量较大,采用时应考虑其产生的噪声及震动对环境与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当桩基场地局部存在桩端的下卧层有软弱夹层时,必须通过勘察探明其范围并加以完善处理,以保证桩基质量。
桩端持力层宜选在强风化岩层或标准贯入击数为30—50击的坚硬土层。桩端平面以下6D(D为桩靴直径)范围内土层的标准贯入击数宜不少于桩端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不能满足(包括有厚度≥50厘米的软弱夹层)时,桩端阻力应予降低。
当桩端持力层的标准贯入击数大于300击,但其桩端平面以上3倍桩靴直径的厚度范围内土层的平均标准贯入击数不大于40击时,桩端阻力应予降低。
目前该种桩采用的桩管直径有560毫米,600毫米、650毫米、700毫米四种,而桩靴直径则比桩管大100毫米左右,桩靴均采用钢板制作,钢板厚度为18毫米—25毫米,图1为钢桩靴示意图,表1为常用钢桩靴构造尺寸。
图1 钢桩靴示意图
表1 常用钢桩靴构造尺寸
桩靴φ800 桩管φ700 (mm) | 桩靴φ750 桩管φ650 (mm) | 桩靴φ700 桩管φ600 (mm) | 桩靴φ650 桩管φ560 (mm) | |
d1 | 620 | 570 | 520 | 460 |
d2 | 720 | 690 | 0 | 600 |
d3 | 738 | 708 | 8 | 608 |
D(最大值) | 800 | 750 | 700 | 650 |
H1(常用) | 150 | 150 | 150 | 150 |
H2 | 80 | 80 | 80 | 80 |
H3 | 80 | 80 | 80 | 80 |
H4 | 230 | 210 | 190 | 170 |
H | 570 | 540 | 490 | 460 |
L | 240 | 230 | 220 | 220 |
t(常用) | 20—25 | 22 | 18—22 | 18--20 |
广东省标准《大直径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技术规程》DBJ/T15-17-96作出规定,当桩数不超过3根的桩基,其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R=BpqpAb+BsU∑qsili………(1)
式中:qp—桩端阻力设计值,由桩端平面处的标准贯入击数值按规程表4.2.3—1取值;
qsi—第i层土桩侧阻力设计值,按规程表4.2.3—2取值;
li--在第i层土中的桩长;
u—桩身周长; Ab—桩靴平面面积;
Bp—桩端阻力修正系数,按规程表4.2.3-3取值;
Bs—桩侧阻力修正系数,一般取1.0,在摩擦力不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应酌情降低。
3.1计算实例
1.某高层商住楼设计要求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3200KN,桩靴直径750mm,桩管直径为650mm,有效桩第15m,桩端持力层为标贯值>50击的强风化花岗岩,由规程表4.2.3-1-3得:
桩端阻力设计值qp=4500kpa;
桩端阻力修正系数Bp=1.2; 桩侧阻力修正系数Bs=1.0;
平均桩侧阻力设计值qs=35kpa。 桩靴平面面积Ab=π×0.3752=0.442m2
桩身成形直径为650mm,则桩身周长
U=π×0.65=2.042m,以上数据代入(1)式
R=1.2×4500×0.442+1.0×2.042×35×15
=2386.8+1072.05=3458.85KN>3200KN
规程规定尚应验算桩身强度,当桩身按构造配筋时,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应满足下式:R≤0.8fcAp (2)
式中:Ap—桩身截面积,按桩管外径计算,缺乏经验时,按桩管内径计算;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桩身混凝土采用C25,fc=12.5N/mm2代入(2)式
R=0.8×12.5×π×3252=3318.3KN>3200KN
2.某大厦要求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3300KN,桩靴直径700mm,桩管直径600mm,有效桩长10m,桩端持力层为标贯值200击的强风化砂岩,且桩端以上3倍桩靴直径范围内的标贯击数满足要求,由规程表4.2.3-1-3得
桩端阻力设计值qp=7000kpa 桩端阻力修正系数Bs=1.1;
桩侧阻力修正系数Bs=1.0; 平均桩侧阻力设计值qs=30kpa
桩靴平面面积Ab=π×0.352=0.396m2 桩身成形直径为600mm,则桩身周长
U=π×0.6=1.885m,以上数据代入(1)式
R=1.1×7000×0.396+1.0×1.885×30×10
=3049.2+565.5=3614.7KN>3300KN
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5N/mm2代入(2)式
R=0.8×15×π×3002=3392.9KN>3300KN
4、构造要求
该种桩的桩中心距一般为3.5d—4.0d,对于大面积群桩,其桩距尚应适当增加。
当柱下为单桩或双桩的承台时,应分别设置双向连系梁或垂直于双桩连线方向的连系梁,梁面宜与承台面齐平。桩顶嵌入承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桩顶处纵向钢筋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倍纵向钢筋直径。
钢筋笼宜通长设置,对于不会产生断桩或缩颈的工程地质且属于构造配筋,或经过计算可适当缩短钢筋笼长度;但任何情况下,桩承台以下钢筋笼的长度不得少于有效桩长的2/3。纵向钢筋应根据计算确定,当计算不需配筋时,仍需配置构造钢筋,其中桩顶以下12倍桩身直径的深度范围内配筋率不得小于0.4%,以下部分不得小于0.2%。一般情况下,纵向钢筋宜用直径12—18,间距不大于250mm,沿圆周均匀排列,箍筋宜用直径6—10mm螺旋或闭合式箍筋,间距不大于300mm,桩顶以下12倍桩管直径的深度范围内箍筋应适当加密。钢筋笼应设置直径14—16mm加劲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m,并应满足吊装刚度,每隔4m左右设保护层定位钢筋环一层,钢筋笼首尾端各设置定位扁铁箍一个。桩身穿越淤泥层时,在淤泥层内与及该层和较硬土层交界处附近,纵向钢筋及箍筋应适当加强与加密。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也不宜超过C35。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70mm。
5、成桩工艺
大直径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其成桩工艺如下:(1)桩管就位--(2)锤击沉管--(3)探灯检查孔底及处理--(4)吊放钢筋笼--(5)灌注混凝土--(6)振动抽管及测桩径--(7)完成整桩及全部纪录。
图2为成桩工艺流程示意。
图2 成桩工艺流程图
5.1 沉管
沉管顺序由中间往外打,当群桩基桩中心距小于4倍桩靴直径时,按工程地质条件,认真安排打桩顺序,以保证邻桩桩身混凝土质量。桩机必须平正稳固,桩管必须垂直并与桩位对中。锤击不得偏心,力戒偏打。尽量避免中途停止施打。
桩靴损坏时,可在桩管内灌入0.2—0.3立方米坍落度为180mm—200mm的C30混凝土后将桩管抽出,另加桩尖在原位再次沉管,沉管深度宜比第一次沉管减少0.4—0.6m,并基本接近收锤标准。
5.2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应具有良好和易性,桩端以上2m—3m长度范围内坍落度宜为150mm—180mm,其余部分宜为120mm—150mm。拨管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混凝土面监测仪并控制桩身成形和拨管速度,桩身成形直径不得小于桩管内径;拨管速度不得大于2.5m/min;在软弱土层中和软硬土层交界处的拨管速度不得大于1.5m/min。
6、质量检查
混凝土质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水泥、砂、碎石、外加剂、配合比、坍落度、保证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措施、试件留置数量及制作养护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等。
钢筋笼制作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钢筋品种及力学性能试验报告、钢筋直径、间距、接头位置及数量、焊接质量等。
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桩的编号位置,最后三阵锤贯入度、桩尖标高、管内是否进水入泥、拨管速度、桩身成形直径等。
成桩后质量检查:主要是桩位允许偏差,对于单桩,双桩及条形承台的桩,对于d为560mm—600mm时不应超过100mm;对于d为650mm—700mm时不应超过120mm。对于承台桩数不少于3根时,允许偏差不应超过d/3。
对于桩的垂直度其允许偏差应不超过1/100。
参 考 文 献
1、广东省标准《大直径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技术规程》DBJ/T15—17—96
2、李松涛等 大直径锤击沉管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 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