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共10分)
1、压疮:
2、护理不良事件: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 压疮形成的主要原因:( )
A.全身营养不良 B.年老体弱 C.理化刺激 D.局期受压 E.体温升高
2.下列哪项不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 )
A.力学因素 B.局部常受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 C.年老体弱
D.石膏绷带或夹板 使用不当 E.肥胖的病人
3.仰卧位最易发生压疮的是:( )
A.肩胛部 B.骶尾部 C.肘部 D.足跟部 E.枕部
4.预防压疮不正确的是:()
A.病人不能直接卧于橡胶单上 B.温水擦背 C.翻身时间不超过2小时
D.骨隆突处用棉圈,可免去翻身 E.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5.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 )
A.消除诱因 B.合理治疗 C.高热量饮食 D.合理使用气垫床 E.受压处皮肤按摩
6.压疮期已经侵犯皮肤到()
A.真皮层 B.表皮层 C.皮下脂肪层 D.全层皮肤 E.肌肉
7.引起压疮的内源性因素不包括()
A.运动功能减退 B.低蛋白血症 C.压力 D.贫血E.消瘦
8.下列哪个因素与压疮无关( )
A.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B.缺少运动 C.血液循环障碍
D.肢体活动障碍 E.局部持续缺血
9.淤血红润期判断标准为解除对该部位的压力( )分钟后皮肤颜色仍未恢复正常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1小时 E.2小时
10. 压疮预测的目的不包括( )
A.预测风险,积极防范 B.化解风险,有效沟通
C.管理风险,群策群力 D.尽心协力,协调矛盾
11.Braden评分( )提示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A.<8 B.<14 C.<18 D.<19 E.<20
12.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有压疮风险存在时应()评估一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A.每8小时 B.每12小时 C.每24小时 D.每48小时 E.每72小时
13.发生手术压疮以术后( )最多见
A. 1-3天 B .4-6天 C.24小时 D.12小时 E.6小时
14.手术患者采用仰卧位时上肢外展不超过()度
A .30 B .60 C .70 D.80 E.90
15.炎性浸润期褥疮出现大水疱,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剪去表皮以无菌敷料包扎 B.用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洁疮面
C.选用敏感药物外敷 D.无菌技术操作下抽去疱内液体消毒包扎
E.防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
16.在身体空隙处垫以软枕的作用:( )
A.架空受压部位 B.减少皮肤受摩擦的刺激 C.固定体位
D.降低局部皮肤所承受的压力 E.安全防护,防止坠床
17.淤血红润期褥床护理要点错误的是:( )
A.增加翻身次数 B.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C.红外线照射
D.避免摩擦、潮湿、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 E.加强褥疮部位的按摩
18.为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晨间护理时应特别注意( )
A检查局部皮肤受压情况 B.整理床单位 C.心理护理
D.卫生指导 E.了解睡眠情况
19.科室发现压疮、难免压疮于()内上报护理部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一周内 E.两周内
20.下列不属于护理不良事件的是()
A.给药错误 B.患者跌倒坠床 C.压疮 D.管道脱落 E.患者死亡
三、多项选择题:(共20分)
1.皮肤评估的内容包括()
A皮肤弹性 B 颜色 C 温度 D感觉 E.完整性
2.造成压疮的力学因素有:()
A.垂直压力 B.摩擦力 C.剪切力 D.重力 E.反作用力
3.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有:( )
A 肥胖者 B.消瘦者 C.老年人 D 发热病人 E.大小便失禁者
4.压疮发生的原因()
A.局期受压 B.皮肤受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C.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
D.石膏绷带及夹板使用不当。 E.卧床时活动频繁
5.褥疮多发生在何处的骨隆突处( )
A.受压部位 B.皮肤薄处 C.缺乏脂肪组织保护 D.无肌肉包裹 E.肌层较薄
6.侧卧位时压疮好发于:( )
A 耳廓 B膝关节内外侧 C 髋部 D肋骨 E股骨粗隆
7.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的手术因素有:()
A.麻醉因素 B.手术时间 C.皮肤温度湿度 D.手术体位 E.患者意识
8.褥疮坏死溃疡期的局部处理原则是( )
A.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疮面感染 B.3%过氧化氢冲洗,以抑制厌氧菌生长
C.环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D.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E.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9.预防压疮的注意事项包括:( )
A 感觉障碍者避免使用热水袋或冰袋 B 受压部位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C 禁止按摩压红部位皮肤 D.清洁皮肤时避免使用肥皂和含乙醇的清洁用品
E.大小便失禁、出汗、分泌物、引流物较多的患者应及时擦洗
10.上报内容事件描述应做到()
A.叙述事实清楚、客观、真实、准确B.按事件发生事件顺序书写
C.不带个人偏见,无个人主观或价值观评价 D.不指责他人
E.避免道听途说的资料
三、填空题(共30分)
1.预防压疮要做到七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患者骶尾部可见数个散在小水泡,应属于______期压疮。
3. 吹氧法:用塑料袋罩住疮面并固定四周,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为______L/min,每日____次,每次______分钟,治疗完毕,疮面用___________________均可,对分泌物较多的疮面,可在湿化瓶内加入________。
4.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一般每______变换体位一次,必要时可增加翻身次数。
5.骨突处皮肤可使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保护,躁动者有导致局部皮肤受伤的危险,可用___________予以局部保护。
6.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评审结果,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第一章至第六章基本标准要求:C级≥_______,B级≥_______,A级≥_______;其中_____项核心条款要求:C级≥_______,B级≥_______,A级≥_______。
7.PDCA循环主要包括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问答题:(共20分)
1、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
2、压疮炎性浸润期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3、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4、 不良事件上报意义
一、名词解释
1、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2、护理不良事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护理事故,以及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单选题
1-5 D E B D A 6-10 E C B B D 11-15 C C A E D 16-20 D E A B E
三、多选题
1.ABCDE 2.ABC 3.ABCDE 4.ABCD 5.ACDE 6.ABCDE 7.ABCD 8.ABDE 9.ACDE 10.ABCDE
四、填空题
1、勤观察 勤翻身 勤按摩 勤擦洗 勤整理 勤更换 勤交接 2、期
3、5-6 2 15 无菌纱布覆盖或暴露 75%乙醇 4、2
5、半透膜敷料水胶体敷料透明贴膜6、90%、60%、 20%、33、100%、 70%、20%
7、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8、自愿报告、强制报告
五、问答题
1、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
期:淤血红润期。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的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如及时去除致病原因,则可阻止压疮的进一步发展。
期: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极易破溃。患者有疼痛感。
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
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危及生命。
2、压疮炎性浸润期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此期应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发生。增加翻身次数,保持床单位整洁,加强营养。对出现水泡的皮肤进行护理,未破的小水泡应尽量减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局部消毒后,再用无菌敷料包扎。根据情况还可以选择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治疗。
3、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一般不良事件:24小时内,通知本科室护士长,通过填表或系统上报,同时电话通知护理部质控组。
严重不良事件:立即上报医务处、院办或总值班人员、护理部,事发2小时内通过填表或信息系统上报。
科室1月内召开有科护士长参加的全体护士会,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科护士长针对科室讨论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并上报给护理部。护理部将反馈意见下发给科室。
4、不良事件上报意义:
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能从他人的过失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发现医院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医院系统安全水平;
促进医院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不断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改善患者安全可降低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