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外 脚 手 架
1、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2、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说明:
1、验收前应验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及有关特殊脚手架的生产、使用证,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及操作人员上岗证,符合要求后再验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次提升前进行检查;每次提升后,使用前也应按验收表进行检查。
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验收表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序号 | 验收项目 | 技术要求 | 验收结果 | ||
1 | 立杆基础 | 基础平整夯实、硬化,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砼地坪、砼欲制块、金属底座上,并设纵横向扫地杆。外侧设置20×20厘米的排水沟,并在外侧设80厘米宽以上的砼路面。 | |||
2 | 架体与建筑物拉结 | 脚手架与建筑物采用钢性拉结,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米,垂直方向不大于4米设一拉结点,转角1米内和顶部80厘米内加密。 | |||
3 | 立杆间距与剪刀撑 | 脚手架底部(排)高度不大于2米,其余不大于1.8米,立杆纵距不大于1.8米,横锯不大于1.5米。如搭设高度超过50米 应进行专门设计计算。脚手架外侧从端头开始,按水平距离不大于9米、角度在450-600上下左右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延伸到顶部大横杆以上。 | |||
4 | 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 25米以下脚手架:顶层、底层、操作层及操作层上下层必须满铺,中间至少满铺一层;25米以上架子应层层满铺;脚手板应横向铺设,用不细于18号铅丝双股并联4点绑扎;脚手架外侧应用标准密目网全封闭,用不细于18号铅丝双股并联绑扎在外立杆内侧;脚手架从第二步起须在1.2米和30厘米高设同质材料的防护栏杆和踢脚杆。脚手架外立杆高于檐口1米~1.5米。 | |||
5 | 杆件搭接 | 立杆必须采用对接(顶排立杆可以搭接),大横杆可以对接或搭接,剪刀撑和其他杆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40厘米,并不少于只扣件紧固;相邻杆件的接头不得超过总数的50%,小横杆两端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小于10厘米。 | |||
6 | 架体内封闭 | 当内立杆距墙大于20厘米时应铺设站人片,施工层及以下每隔3步和底排内立杆与建筑之间应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 | |||
7 | 脚手架材质 | 钢管应选用外径48毫米,壁厚3.5毫米的A3钢管,无锈蚀、裂纹、弯曲变形,扣件应符合标准要求。 | |||
8 | 通道 | 脚手架外侧应设来回之字形斜道,坡道不大于1:3,宽度不小于1米,转交处平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立杆应单独设置,不能借用脚手架外立杆,并在1.3米和30厘米高分别设防护栏和踢脚杆,外侧应设剪刀撑,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脚手板横向铺设,并每隔30厘米左右设防滑条。外架与各楼层之间设置进出通道。 | |||
9 | 卸料平台 | 吊物卸料平台和井架卸料平台应单独设计计算,编制搭设方案,有单独的支撑系统;平台采用厘米以上木板铺设,并设防滑条,临边设1.2米设护栏和30厘米设踢脚杆,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卸料平台应设置限载牌,吊物卸料平台须用型钢作支撑。 | |||
验收结论意见 | 验收人员 | 项目经理: 安全员: 架子搭设负责人: 有关人员: 验收日期: |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序号 | 验收项目 | 技术要求 | 验收结果 | ||
1 | 悬挑梁及架体稳定 | 悬挑梁或是挑架制作及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挑架立杆与建筑物必须刚性拉结,按水平不大于7米,垂直等于层高设置,在转角1米处增设拉结点。 | |||
2 | 脚手板 | 脚手板应层层满铺,用不细于18号铅丝双股并联4点绑扎,不得破损、不得留有空隙,不得有探头板。 | |||
3 | 荷载 | 施工荷载应均匀,不超过3.0KN/M2。 | |||
4 | 杆件间距 | 步距不得大于1.8米,横向立杆间距不大于1米,纵向间距不大于1.5米。 | |||
5 | 架体防护 | 挑架外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围护,并用不细于18号铅丝绑扎牢固、严密,挑架与建筑物间距大于20厘米应铺设站人片,挑架外侧应设置.2米高栏杆和30厘米高踢脚杆,内侧遇门窗洞也应设置防护栏杆和踢脚架。 | |||
6 | 层间防护 | 挑架作业层与底层应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分段封闭式防护。 | |||
7 | 脚手架材质 | 钢管、扣件、型钢、脚手板应符合要求。 | |||
验收结论意见 | 验收人员 | 项目经理: 安全员: 架子搭设负责人: 有关人员: 验收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