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起初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6:01:32
文档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起初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期初测试可能用到的原子量:P31Cl35.5O16C12H1Na2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
推荐度:
导读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期初测试可能用到的原子量:P31Cl35.5O16C12H1Na2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
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期初测试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P31Cl35.5O16C12H1Na2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

B.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E=,电容C=,加速度

a=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

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中t1=t2,则在0-t 2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 l时刻,甲的位移是乙的位移的1.5倍

B.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1.5倍

C.在t2时刻,甲与乙相遇

D.在到达t2时刻之前,乙一直在甲的前面

16.如图所示,一质点受一恒定合外力F作用从y轴上的A点平行于x轴射出,

经过一段时间到达x轴上的B点,在B点时其速度垂直于x轴指向y轴负方向,

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合外力F可能向y轴负方向

B.该质点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

C.该质点的速度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D.该质点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

流表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

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

ab和U cd,则()

A.U ab:U cd=n1:n2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 cd越大

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18.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成功.发射的大致过程是:先将卫星送入绕地椭圆轨道,再点火加速运动至月球附近被月球“俘获”而进入较大的绕月椭圆轨道,又经三次点火制动“刹车”后进入近月圆轨道,在近月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的周期是118分钟.又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的.则()

A.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半径

B.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C.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质量和密度

D.卫星沿绕地椭圆轨道运行时,卫星上的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B.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任何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20.如图所示,某光滑斜面倾角为300,其上方存在平行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将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现用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绝缘物体将弹簧压缩锁定在A点,解除锁定后,物体将沿斜面上滑,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能到达的最高点B距A点的竖直高度为h.物体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物体的最大动能等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C.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mgh

D.物体到达B点时增加的电势能为mgh

21.如图甲所示,等离子气流(由高温高压的等电量的正、负离子组成)由左方连续不断地以速度v0射入P1和P2两极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直导线与P1、P2相连接,线圈A与直导线cd 相连接,线圈A内存在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

B.1~2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

C.2~3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

D.3~4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

非选择题共17题(含选考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钩码个数12345

弹力F/N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长度x/cm7.09.011.013.01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X图象;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_.

23.(9分)某电阻额定电压为3V(阻值大约为10Ω).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00m 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5.0V,内阻约5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

H.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______.电压表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

(2)应采用的电路图为下列图中的______.

24.(12分)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P点静止放置一个质

量为2m的物体A,P点左侧粗糙,右侧光滑,现有一颗质

量为m的子弹以v0的水平速度射入物体A并和物体A一起滑上光滑平面,与前方静止物体B

发生弹性正碰后返回,在粗糙面滑行距离d停下.已知动摩擦因数为求:

①子弹与物体A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②B物体的质量.

25.(20分)一半径为R的薄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中心轴线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可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圆筒的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改变.一不计重力的负电粒子从小孔M 沿着MN方向射入磁场,当筒以大小为ω0的角速度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某一小孔飞出圆筒.(1)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求该粒子的荷质比和速率分别是多大?

(2)若粒子速率不变,入射方向在该截面内且与MN方向成30°角,则要让粒子与圆筒无碰撞地离开圆筒,圆筒角速度应为多大?

33.【物理──选修3—3】(15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1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波源不在坐标原点O,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

原点x p=2.5m处的一个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幅为0.1m

B.波的频率可能为7.5H z

C.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m/s

D.在t=0.1s时刻与P相距5m处的质点一定沿x轴正方向运动

E.在t=0.1s时刻与P相距5m处的质点可能是向上振动,也可能是向下振动

(2)(10分)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0.3m/s,

P点的横坐标为96cm,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求:

①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开始振动,振动时方向如何?

②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物理部分答案

14.B15.C16.B17.B18.ABC19.BD20.CD21.BD

22.(1)图像如下图(2分)(2)50;(2分)(3)竖直悬挂时,它自身的重力作用(2分)

23.(1)A;C;E;(每空2分)(2)B(3分)

24.解析:①设子弹与物体A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mv0=3mv2分

则该过程损失的机械能2分

②以子弹、物体A和物体B为系统,设B的质量为M,碰后子弹和物体A的速度为v1,物体B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3mv=M v2-3mv12分碰撞过程机械能守恒2分

子弹与物体A滑上粗糙面到停止,由能量守恒定律2分

综上可解得M=9m2分

25.解:(1)若粒子沿MN方向入射,当筒转过90°时,粒子从M孔(筒逆时针转动)或N孔(筒顺时针转动)

射出,如图,由轨迹1可知半径:r=R1分

由,1分

粒子运动周期1分

筒转过90°的时间:,1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荷质比,1分

粒子速率:v=ω0R1分

(2)若粒子与MN方向成30°入射,速率不变半径仍为R,作粒子轨迹2如图轨迹2圆心为O’,则四边形MO’PO为菱形,可得,所以

1分

则粒子偏转的时间:

1分

又;

得:1分

由于转动方向与射出孔不确定,讨论如下:

ⅰ.当圆筒顺时针转动时,设筒转动的角速度变为ω1,

若从N点离开,则筒转动时间满足,

1分

得:其中k=0,1,2,3…1分

若从M点离开,则筒转动时间满足,1分

得:其中k=0,1,2,3 (1)

综上可得其中n=0,1,2,3…1分

ⅱ.当圆筒逆时针转动时,设筒转动的角速度变为ω2,

若从M点离开,则筒转动时间满足,1分

得:其中k=0,1,2,3…1分

若从N点离开,则筒转动时间满足,

1分

得:其中k=0,1,2,3…1分

综上可得其中n=0,1,2,3…1分

综上所述,圆筒角速度大小应为或者其

中n=0,1,2,3…1分

34.(1)ACE5分

(2)解:(6分)(1)开始计时时,这列波的最前端的质点坐标是24cm,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这一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因此在波前进方向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P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是沿y轴负方向,P质点开始振动的时间是:

t=s=2.4s

(4分)(2)波形移动法: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即从初始时刻这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因此所用的时间是:

t′=s=3.0s.

文档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起初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南安一中2017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期初测试可能用到的原子量:P31Cl35.5O16C12H1Na2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