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题目1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 )
不断研究教学和学生心理
题目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具体是( )。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题目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 ),终身学习。
能力为重
题目4下面哪些行为不能体现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 )。
耐心与学生相处
题目5教师自我反思隐含的基本含义不包含( )。
教育工作需要创新
题目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 )。
教师队伍建设
题目7《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学生为本是指包含哪些方面() ①尊重学生权益;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④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⑤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改变教学
①②③④
题目8“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规划纲要》工作方针“育人为本”中的重点内容,那么,中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应当以( )为主体。
学生全面发展
题目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 )、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师德高尚
题目10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体现了( )理念.
能力为重
题目11教育教学研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关于研究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新任教师应先打基础,暂不适合做研究
题目12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应当记录教学的成功经验,教学的失败原因以及( )。
学生的活动情况
题目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以( )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为核心
题目1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
是教师考核的唯一依据
题目15我国教育发展正在发生( )转变。
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题目16《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具体内涵包含哪些方面( ) ①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②热爱中学教育事业;③具有职业理想;④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⑤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
①②③④5
题目17《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 )的典范。
终身学习
题目18专业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 ),即把服务对象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专业精神
题目19《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为何认为师德为先?( )
师德问题解决了,教师的理念和能力自然会提升
题目2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为本”理念的是( )
让学生自学,教师不加干预
题目2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 )颁布的。
2012年2月
题目22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将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 )。
能力
题目23中学教育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和能力,以下选项不合理的是( )。
职业技能
题目24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约为( )。
15-25分钟
题目25小学教师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体现了( )理念。
学生为本
模块二
题目1 ( )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行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也是儿童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
题目2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最显著的标志是( )。
为人师表
题目3( )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为人师表
题目4当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事情,或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力所能及的要求时,教师要给予( ),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
肯定性评价
题目5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当( )。
灌输知识
题目6欺辱行为在学生间普遍存在。欺辱行为表现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有打骂、起侮辱性外号的直接欺辱,也有背后说坏话、群体排斥的间接欺辱。处理学生间的欺辱行为,教师应当( )。
发现有欺辱同学的行为立刻制止并给予批评
题目7下面不符合教师道德要求的行为是( )。
惩罚学生
题目8( )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爱岗敬业
题目9安全无小事,将安全教育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实际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
校规校纪中明确禁止某些危险行为
题目10“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主张之一,这一主张要求教师( )。
关爱学生,一视同仁
题目11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就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作了规定,减轻课业负担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减轻课业负担,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减轻课堂教学内容,将减少部分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题目12我们国家提倡的新型( )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原则基础上的。
师生关系
题目13( )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
题目14“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在工作中应当( )。
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
题目15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下对策中合理的是( )。
利用差异,在课堂上制造讨论和学生讲解的机会
题目16《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将学生( )放在首位”。
生命安全
题目17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和潜力,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树立牢固的( )。
自信心
题目18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校生活,主要是引导学生享受快乐的( )。
学习和交往
题目19学校开展安全教育,除了利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 )等途径开展。
社会实践活动
题目20( )是在合作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出发,同中有异,彰显团队合作精神和个性光芒的教研合作方式。
同课异构
题目21( )是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和不依附于他人的自主选择、见解和价值判断。
人格
题目22(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
题目23( )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
题目24( )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守法
题目25(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
模块三
题目1中学教师应具备那些学科知识( )
1,2,3,4
题目2下列对综合实践课程与各学科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其他科程的附属
题目3“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要求教师( )
完善自身知识储备
题目4自主学习能力包括( )
1,2,3
题目5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长身体时期淫荡加强营养,不需要在乎体重的增长
题目6侮辱行为在学生间普遍存在处理学生间的侮辱行为,教师应当()。
创造机会鼓励被侮辱学生
题目7关于学生休息不正确的说法是
毕业班可以缩短休息时间,争取成绩
题目8学生做实验探究发现结果与书本描述的并不完全一致此事教师不应当
告诉学生以书本描述为准
题目9中学组织教师基于校本研修,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学科知识的途径不包括( )。
建立教师网络空间
题目10“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在工作中应当( )。
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
题目11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抽象高级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采取( )①创设启迪思维的学习情景;②一题多问;③动手操作;④学生讨论和自主提问。
①②③④
题目12针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出现的是( )。
重复性强化记忆
题目13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具备的特点是( )。
开朗主动
题目14中学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利于教学工作展开的( )。
普通文化知识
题目15中学阶段的学生的总称( )。
青少年期或青春发育期
题目16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水平,在教育实践中可以依托多种途径实现,不合理的是( )。
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各学校的学生成绩,并进行评比
题目17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该做到( )。
尊重、信任学生
题目18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进行体育活动,该项活动的目的不包括( )。
选拔一批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
题目19目《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性质,内容,设计思路以及( )
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题目20多样化的交往形式也更有利于学生间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能力的提高。对待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教师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
发现有早恋等不正当交往立刻制止并当面批评
题目21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措施不合理的是( )。
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体育特长
题目22教师知识的核心是( )。
学科教学知识
题目23 “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明在习惯培养中,教师应当( )。
以身作则
题目24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睡眠不足,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当是( )。
c. 9-10小时
题目25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哪条教育规律中( )。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模块四
题目1选择教学资源的主要依据是( )。
学生的兴趣与发展水平
题目2
题目3
题目4
题目5
题目6
题目7、
题目8“
题目9
题目10
题目11
题目12
题目13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实质在于( )。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题目14
题目15
题目16
题目17
题目18
题目19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个观点说明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 )。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题目20
题目21
题目22
题目23
题目24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题目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