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丸剂工艺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6:24:21
文档

丸剂工艺规程

丸剂生产工艺规程编制部门:总工办编号:复制数: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颁发部门GMP管理办公室分发部门目的:规范丸剂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责任:总工办负责组织制定;生产部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范围:适用于丸剂的生产。1.产品名称及剂型2.产品概述3.处方和依据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6.原辅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
推荐度:
导读丸剂生产工艺规程编制部门:总工办编号:复制数: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颁发部门GMP管理办公室分发部门目的:规范丸剂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责任:总工办负责组织制定;生产部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范围:适用于丸剂的生产。1.产品名称及剂型2.产品概述3.处方和依据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6.原辅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

丸剂生产工艺规程 

编制部门:  总工办 

编号:复制数: 
 起草人

 日  期

审核人 日  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颁发部门GMP管理办公室   

分发部门
目的:规范丸剂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责任:总工办负责组织制定;生产部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范围:适用于丸剂的生产。

1.产品名称及剂型

2.产品概述

3.处方和依据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6.原辅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准

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1.工艺卫生要求

12.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7.动力消耗定额

18.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9.丸剂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20.产品留样观测 

21.附页

1.品名及剂型

1.1.品名:丸剂      

汉语拼音:

1.2.剂型:丸剂

2.产品概述

批准文号

2.2.产品特点:

2.3.性状:。

2.4.功能主治

2.5.用法用量:

2.6.规格:

 3.处方和依据

3.1.处方

3.2.处方依据: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质量监控点1:检查领用的原辅料是否与生产指令相符,是否有检验合格证。

质量监控点2:检查粉碎后药粉细度是否达到80目要求。

质量监控点3:检查所有药粉是否混合均匀。

质量监控点4:检查干燥、选丸后,药丸外观、水分、重差、溶散时限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监控点5:检查铝塑包装的装量差异,热封是否紧密。

质量监控点6:检查外包装的外观质量,生产残损或剩余印有批号的说明书和小盒、大箱是否计数销毁;入库成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或寄库证。  

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1.配料工序:

5.1.1.配料前,操作人员首先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是否准确无误, 称量器具调零。

5.1.2.配料:将领来的饮片按生产指令规定数量分别进行称重,配料。

将配好的药材装入洁净无纺布中,扎紧袋口,拴挂标签;注明生产日期、批号、品名、规格、重量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字;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转入下一工序。

5.1.3.清场:生产结束后对车间生产环境、配料盘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扫冲洗,按照《配料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5.2.粉碎、混合工序:

5.2.1.生产前,由岗位负责人及质监员对该岗位进行全面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工器具是否齐全并已清洗、干燥;设备是否清洗,确认无其它异物,开始生产。

所需设备、工具:粉碎机、混合机、不锈钢桶、不锈钢铲、磅秤、洁净薄膜袋。

5.2.2.粉碎:由岗位负责人检查粉碎机及辅助设备的运转情况。传动部位的润滑情况,空车试机,一切正常后,按工艺要求的目数,选择筛网并装于筛框上紧固,然后将整个筛子固定好,用手轻轻转动活动齿,应与周围不摩擦,闭合膛门,拧紧紧固螺丝。

检查收集布袋和风袋是否清洁,有无漏洞,然后用布带扎紧出料口。

操作人员按生产指令领料(经配料拌匀的熟地黄、山茱萸(制)等12味),领料时,操作人员应看包装是否严密、完好、无污染,并核对品名、批号、重量,并复称。

按照《ZKF-3X型粉碎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将所有饮片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

5.2.3.总混:由岗位负责人检查混合机及辅助设备的运转情况。传动部位的润滑情况,空车试机,一切正常后,开始生产。

将粉碎好的药粉进行混合,按照《HD-1000A型多向运动混合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

5.2.4.称重:将混合好的药粉分成四等份,装入衬有双层洁净薄膜袋的无纺布袋中,扎紧袋口,拴挂标签;注明日期、品名、批号、岗位、毛重、净重、皮重、编号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字;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放入暂存间,填写请验单,送质监室,取样做微生物限度检查。合格后转入制剂车间备料间。

5.2.5.清场:生产结束后按《粉碎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及《混合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生产环境、设备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5.3.制剂车间 

5.3.1  炼蜜工序:

生产前,由岗位负责人及质监员对该岗位进行全面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工器具是否齐全并已清洗、干燥;设备是否清洁,确认无其它异物,开始生产。

所需设备、工具:夹层锅、不锈钢桶、磅秤。

炼蜜:按生产指令从仓库领取蜂蜜,送入制剂车间炼蜜间,进行炼蜜(按照《夹层蒸药锅标准操作程序》操作),炼蜜温度在115℃,密度1.34。

称重:将炼好的蜂蜜装入不锈钢桶内,称重;拴挂标签,注明日期、品名、批号、岗位、毛重、净重、皮重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的签字,转入制丸工序。

清场:生产结束后按《炼蜜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环境、设备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及合格标记。

5.3.2.制丸工序:

生产前,由岗位负责人及质监员对该岗位进行全面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工器具是否齐全并已清洗、干燥;设备是否清洁,确认无其它异物,开始生产。

所需设备、工具:夹层锅、槽型混合机、炼药机、制丸机、四级分离机、包衣机、不锈钢桶、不锈钢盘、磅秤。

制软材:按生产指令从制剂车间备料间分次领取药粉,核对好品名、批号、重量;按每公斤药粉加炼蜜425g,加纯化水90g;在槽型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按照《槽型混合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制成软材;再在炼药机上炼制20分钟(按照《GLH-30炼药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制丸:将制好的软材用制丸机制丸(按照《YUJ-17B制丸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

筛分:将制好的药丸用四级分离机进行筛分(按照《XF-10四级分离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整丸:将制好的药丸用不锈钢糖衣机进行拉圆(按照《BQ-1000A不锈钢糖衣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干燥:将拉圆好的药丸用微波干燥机进行干燥,(按照《TWM-30A微波干燥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干燥时控制干燥温度在80℃。

选丸:将干燥后的药丸用选丸机进行选丸(按照《选丸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称重:将干燥、选好的药丸装入不锈钢桶内,称重;拴挂标签,注明日期、品名、批号、岗位、毛重、净重、皮重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的签字,箱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转入中间站;由中间站管理员填写请验单,送质监室,取样做微生物限度检查。

清场:生产结束后按《丸剂制丸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环境、设备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及合格标记。

5.3.2.内包装工序:

铝塑包装:包装规格:6g/袋

生产部下达批包装指令,由质量管理部审批,铝塑包装岗位接到批包装指令后开始包装。

向中间站领取药丸和包装铝箔,核对好品名、批号、数量后交接;检查所领取的铝箔外包装是否完好、符合标准。

生产前,检查有无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铝塑颗粒包装机各部分是否已清洁、干燥,机械各部件运转灵活,无异常声响。

按《铝塑包装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生产过程中由车间化验室按规定抽样检查装量差异、外观及密封性,并做好记录;

包装好的铝箔袋装入塑料中转箱,称重,拴挂标签。注明日期、品名、批号、岗位、数量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的签字;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转入中间站。

清场:生产结束后按《丸剂内包装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环境、设备及各种容器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5.3.3.外包装工序:包装规格:10袋×100盒/件

生产前准备,检查有无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各种外包装设备是否已清洁、干燥,机械各部件运转灵活,无异常声响。

根据批包装指令,由工段班长向外包材库限量领取包装材料,领取时,仔细核对品名、注册商标、批准文号、文字内容、印刷质量是否符合厂定标准要求,无误后计数发放。

岗位负责人按批包装指令向制剂车间中间站领取内包装好的药丸,外包岗位开始包装;在包装过程中,有轧边、轧漏等残次铝箔袋出现时,应及时挑出,装入双层薄膜袋中,按尾料处理。(见《丸剂尾料管理制度》)

装小盒必须整齐、美观,将包装好的小盒放在喷码机传送带上,打印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批号。然后用POF膜热收缩,5盒/组,按《热收缩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热封后,装入大箱,放入产品合格证,打包、入库,办理寄库手续。

整批包装完毕,请验,合格后办理正式入库手续。控制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清场:按《外包装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生产环境、设备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6.原辅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6.1.原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年版及《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八六)版。

6.2.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见21.附页: 1.《明目地黄丸原料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原料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6.3.辅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年版。

6.4.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见21.附页: 2.《蜂蜜质量标准》及《蜂蜜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纯化水质量标准》及《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7.1.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见21.附页: 3.《明目地黄丸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8.1.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见21.附页: 4.《明目地黄丸成品内控质量标准》、《明目地黄丸成品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成品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质量标准

9.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见21.附页: 5.《明目地黄丸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包装材料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9.2.包装规格:

9.2.1.包装规格:每袋6g,10袋/盒,100盒/箱 

9.2.2.规格项填写:6g×10袋×100盒

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0.1.说明书内容:

见21.附页: 8. 明目地黄丸说明书附件;

10.2.产品小盒、大箱文字说明及标志: 

见21.附页: 9. 明目地黄丸小盒、大箱图片附件;

11.工艺卫生要求

11.1.生产厂房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洁净生产车间为30万级,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照明度为300勒克斯、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应大于10帕。

11.2.设备应保持清洁,每班或者换批时都要进行彻底清洗。

11.3.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设备所有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11.4.车间各班组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室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生产操作时,保持地面清洁,无杂物。

11.5.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应及时用塑料袋装号,送入清洁工具存放室,严禁在工作室内堆放绳头、牛皮纸等与生产无关的杂物,不允许有与正在生产的品种无关的物品同时堆放在同一工作台上。

11.6.任何与生产无关的私人用品不得带入工作室。

11.7.洁净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11.8.设备、桌椅表面不允许有灰尘、杂物。门窗、水池应经常擦洗,不允许留有污渍、水渍,地面不允许有积水。

11.9.每一品种生产完毕后,都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场,严格执行清场制度,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下一品种的生产。

11.10.下班后,应将工作室打扫干净,工具摆放整齐,擦净设备表面,物品放在规定的位置。

11.11.凡有各种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

12.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序号名 称

数量规格型号设 备 性 能

生产厂家
1粉碎机组1ZKF-3X江苏
2混合机1HD-1000A温州设备
3槽型混合机1
4炼药机1GLH-30
5制丸机1YUJ-17B
6微波干燥机1TWM-30A
7铝塑包装机1
8自动封箱机1MHF2美化机械
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13.1.技术安全:

13.1.1.各工序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岗位操作程序及设备操作程序,应注意生产安全。

13.1.2.生产设备、动力设备不得超负荷运转,设备必须实行计划检修,专人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车间设备应由专人负责,使用人员应了解设备的性能,做到会使用、会保养。

13.1.3.混合机运行时,操作人员应远离,门上挂危险标志;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开机或点动时一定要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铝塑包装机运行时,严禁用手触摸压辊以免烫伤或压伤。

13.1.4.生产中应严格执行水、电、汽管理制度。

13.2.劳动保护:进入洁净区的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帽、手套、口罩,防止药物粉尘接触皮肤。

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岗位名称定    员

岗位名称定    员

配料

粉碎、混合

4人铝塑包装2人

外包装5人

备料间、中间站1人车间主任1人

炼蜜1人合  计

20人

制  丸

6人

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15.1.物料平衡:

                  实际值

物料平衡=          ×100%

理论值

15.2.理论值:按照所用的原料(包装材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数量。

15.3.实际值:为生产过程中实际产出量。

包括:合格产品

不合格产品

抽检样品量(检品)

收集的废弃物料(如捕尘系统、地面、设备表面收集物)

15.4.生产中各受控工序的物料平衡的受控范围

15.4.1.粉碎工序物料平衡的受控范围:98—100%

15.4.2.总混工序物料平衡的受控范围:99-100%

15.4.3.制丸工序物料平衡的受控范围:99-100%

15.4.4.包装工序物料平衡的受控范围:100%

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6.1.粉碎岗位消耗定额:≥92%

    粉碎岗位消耗定额=(该工序制成品量/该工序投入量)×100%

16.2.总混岗位消耗定额:≥1%    

总混岗位消耗定额=(该工序制成品量/该工序投入量)×100%

16.2.制丸岗位消耗定额:≥1%

    制丸岗位消耗定额=(该工序制成品量/该工序投入量)×100%

16.3.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大    箱:0.5%

小    盒:1%

铝 箔 袋:7%

说 明 书:1%

    POF   膜:5%

16.3.1.包装材料消耗率计算公式:

                 领用包材总数量—合格成品使用量 

领用包材总数量                 

17.动力消耗定额

17. 1.用水消耗定额:控制在每万盒合格产品消耗水  吨以下。

用水消耗定额=(生产用水+动力用水+卫生用水)/单位合格产品数量

17.2.用电消耗定额:控制在每万盒合格产品消耗电  度。

用电消耗定额=(动力电+照明电)/单位合格产品数量

17.3.燃煤消耗定额:控制在每万盒合格产品消耗燃煤  吨。

燃煤消耗定额=标准燃煤用量/单位合格产品数量

18.环境保护

18.1.厂区环境:

18.1.1.生产区周围的厂区环境整洁、整齐,排水通畅,无杂草,无积水,无蚊蝇孳生地;整个厂区无露土面积。

18.1.2.生产区、生活区、辅助区分开,并且有明显、清晰的标志;空气清新,符合国家规定的大气标准,无酸性烟雾及粉尘。

18.2.厂区道路:

18.2.1.厂区道路采用地砖或水泥路面,路面保持清洁、畅通、平整、湿润不起尘。

18.2.2.人物流分开,运输不得对药物及原辅料产生污染。

18.3.厂区绿化:

18.3.1.厂区绿化可以有效地滞尘,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大气中的微生物,美化环境。本公司厂区绿化系数达20%以上。

厂区绿化系数=           绿化面积    

              厂区面积(包括建筑占地面积)

18.3.2.绿化以种植草皮及绿色灌木为主,不选用观赏花木及高大乔木,不得选用产生花絮、绒毛、花粉等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植物。

18.4.厂区物品的存放:

18.4.1.厂区内车辆及其它物品必须放在规定的区域,定置、定量,按要求码放,不得在其它地方任意堆放;定置区域内有明显的标记。

18.5.废弃物及垃圾处理:

18.5.1.厂区内不准随地扔果皮、纸屑,不准随地吐痰,严禁吸烟;不得随意堆放废弃物及垃圾;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放在密闭器内或袋中,及时扔到厂区规定的垃圾站,不得对厂区环境产生污染。

18.5.2.厂区邻近的废弃物、垃圾堆放站必须与厂区直接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和消毒措施,位置要远离生产区,并由办公室指定专人定时(晚间)消除,随时将盛装容易处理干净、消毒。

18.6.卫生设施:

18.6.1.卫生设施要清洁、通畅,无阻塞物及排泄物,厂区清洁员清扫、管理,不得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18.6.2.卫生间洗手设施、干手设施齐全;干手设施不得交叉污染。

18.6.3.卫生间消毒设施齐全,由厂区清洁员负责消毒。

18.7.厂区内施工:

18.7.1.厂区内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现场与厂区周围环境隔离,有明显的施工标志,不得对厂区环境、原辅料运输及药品的生产过程产生污染;由主管施工的部门负责安全工作。

19.明目地黄丸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19.1.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见21.附页: 6.《明目地黄丸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20.产品留样观察

20.1.产品留样观察:

见21.附页: 7.《产品留样观察管理制度》;

21.附页

1.《明目地黄丸原料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原料检验标准操作程序》;1.1.《明目地黄丸原料质量标准》:

《熟地黄质量标准》、《山茱萸(制)质量标准》、《牡丹皮质量标准》、《山药质量标准》、《茯苓质量标准》、《泽泻质量标准》、《枸杞子质量标准》、《菊花质量标准》、《当归质量标准》、《白芍质量标准》、《蒺藜质量标准》、《石决明(煅)质量标准》;

1.2.《明目地黄丸原料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熟地黄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山茱萸(制)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牡丹皮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山药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茯苓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泽泻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枸杞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菊花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当归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白芍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蒺藜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石决明(煅)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2.《蜂蜜胶囊质量标准》及《蜂蜜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纯化水质量标准》及《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3.《明目地黄丸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4.《明目地黄丸成品内控质量标准》、《明目地黄丸成品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成品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5.《明目地黄丸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包装材料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6.《明目地黄丸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7.《产品留样观察管理制度》;

8. 明目地黄丸说明书附件;

9. 明目地黄丸小盒、大箱图片附件;

文档

丸剂工艺规程

丸剂生产工艺规程编制部门:总工办编号:复制数: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颁发部门GMP管理办公室分发部门目的:规范丸剂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责任:总工办负责组织制定;生产部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范围:适用于丸剂的生产。1.产品名称及剂型2.产品概述3.处方和依据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6.原辅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