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单元分析、学生学情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6:25:55
文档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单元分析、学生学情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
推荐度:
导读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
课 程 标 准 学 段 目 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 策划简单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本 学 期 学 习 目 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教 学 进 度

周次内  容

课时
11《草原》2《丁香结》3《古诗词三首》7
24*《花之歌》  习作·语文园地一7
35《七律·长征》6《狼牙山五壮士》7《开国大典》7
48*《灯光》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二7
5国庆放假一周7
69《竹节人》10《宇宙生命之谜》11*《故宫博物院》7
7习作·语文园地三7
812《桥》13《穷人》14*《在柏林》7
9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快乐读书吧7
1015《夏天里的成长》16《盼》7
11习作例文   习作7
1217《古诗词三首》18《只有一个地球》19*《青山不老》7
1320*《三黑和 土地》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六7
1421《文言文二则》22《月光曲》23*《京剧趣谈》7
15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七7
1624《少年闰土》25《好的故事》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7
1727*《有的人》  习作·语文园地八7
18复习·检测7
19复习·检测7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男生  人,女生  人。从本班学生情况来看,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有一定的自觉性,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课外书,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字词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运用的时候不够灵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尤其部分学困生不能真正读懂文章的意思,中心把握不好,领悟情感不到位,能力方面的题做得较差。习作方面,个别同学事情叙述不具体,描写不生动。因此本学期教学中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注重课堂的实效,知识点落实到位。抓好学困生的辅导。还有少部分同学,如董方龙、马乐川、陈勃宇、林腾霄等,太贪玩,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听讲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有拖拉作业的,漏作业,甚至不写作业的坏习惯,需要教师进一步地进行帮助教育和指导,使他们不断进步,改掉不好的习惯。为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将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领悟课标的精神,以课标的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课标要求。

2.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3.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量,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努力创设条件和环境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及背诵量,增加学生的知识和信息储备,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意

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6.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7.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3篇精读课文和《花之歌》1篇略读课文组成。《草原》描写了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和草原人民热情迎客;《丁香结》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作者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古诗词三首》分别描写了建德江、望湖楼、黄沙岭的不同时段的自然景观;《花之歌》写出了花的生存空间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和高尚的追求。习作《变形记》以《草虫的村落》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语文园地学习对比阅读,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

(2)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三、教学建议

1. 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品读、积累优美的语句,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文中描述的生动情景。

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只有将自己融进去,感同身受,赋予变形对象以自己的情感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一篇略读课文组成。《七律·长征》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和英雄气概。《开国大典》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的领袖风采。《灯光》这篇文章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口语交际《演讲》根据演讲内容拟定题目,编写演讲稿,参加演讲活动展示自己。重点是掌握演讲技巧。习作《记一次游戏》做游戏,增加感受。练习写记叙游戏过程的作文。重点是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语文园地》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了解运用相同句式写句子和用不同表达方式表示“说”的方法,学习说法创作方法,积累爱国名句。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引导学生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四篇文章分别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七律·长征》选取典型事例反映中心:以叙述的事件整体为面,在叙述过程中,详写其中的几个情节或细节——为点,是典型的“面中有点”的写法。

 2.场面描写除了写场景,也要写人物。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 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 写作时要做到面点结合。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即略面),又要选好角度,分别主次,有选择。

3. 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组成。《竹节人》主要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表现了作者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以及爱师尊师的师生情谊。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读者既从中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要求能正确选择材料来写作文,通过文字表达情感。《语文园地》学习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积累并练习写人入迷的情景,学会逐项说明理由;理解积累古诗《春日》。 

二、教学重、难点

(1)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三、【教法建议】

1.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展开阅读,在课堂情境中习得阅读方法,注重文本解读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问题意识,从揣摩写法与创作意图出发设计阅读教学,精心选择优质信息进行有效补充和拓展,以读促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

3.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六年级是在习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仍要从激趣入手,多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愿望。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说是虚构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穷人》记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邻居家的两个孤儿。课文赞美了穷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在柏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凄楚的故事:一位后备役老兵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但还是被迫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后再去参战。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语文园地》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二、学习重难点

(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习作时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三、教法建议

1. 在阅读小说教学中教学中,要以小说情节为基础,小说阅读中,虽然人物形象是中心,但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故事情节上的,因此,要准确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还得熟悉故事情节。其次要以人物形象为重点,人物形象包括了任务的思想特征、性格特征、精神风貌,结合这几方面去分析才会全面。最后要注重环境分析,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范围,也是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小说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为教师要始终立足于学生这个主体,引导学生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去阅读和学习,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以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为切入点来理解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2.本单元的习作的要求是:给出小说三要素,要求编写小说,在教学时要结合前面学过的三篇文章来进行,以此为切入点,随后要明确本次习作要紧紧围绕主人公来展开,同时要把故事写完整,故事情节要曲折,有吸引力。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课文组成。《夏天里的成长》作者通过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盼》写了“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表达了作者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了解“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好处;学会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练习:判断选择的材料是否能体现中心意思。《习作例文》教学《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爱订计划的爸爸这一人物的,体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写文章的好处。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出示一组汉字,想象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

二、学习重难点

(1)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三、教法建议

1.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展开阅读,在课堂情境中习得阅读方法,注重文本解读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问题意识,从揣摩写法与创作意图出发设计阅读教学,精心选择优质信息进行有效补充和拓展,以读促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本单元这两文章的核心点是抓文眼,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这是关键,《夏天里的成长》中“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是全文的中心句。《盼》文章题目本身就是中心。

3.本单元的习作时围绕中心意思去写,可以从生活中选取能够表达这一中心意思的不同事例或表现出的不同方面,也可以是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不同画面,全面的、多角度的进行描述,充分的表达中心意思。在选材时要选典型的,有用的,新颖的。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文档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单元分析、学生学情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