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英语《新标准》第五册(三年级起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47:02
文档

小学英语《新标准》第五册(三年级起点)

小学英语《新标准》第五册(三年级起点)教材分析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王雁虹一、教学方向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分级,五年级上学期是学生英语学习进入国家二级阶段的第一个学期,英语教学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段。本期的课文文字与插图分离,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年龄特点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对文字认读的要求提高了。同时,本期的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生的读写能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能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的转轨。教师要按国家二级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
推荐度:
导读小学英语《新标准》第五册(三年级起点)教材分析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王雁虹一、教学方向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分级,五年级上学期是学生英语学习进入国家二级阶段的第一个学期,英语教学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段。本期的课文文字与插图分离,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年龄特点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对文字认读的要求提高了。同时,本期的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生的读写能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能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的转轨。教师要按国家二级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
小学英语《新标准》第五册(三年级起点)    

教 材 分 析

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     王雁虹

一、教学方向

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分级,五年级上学期是学生英语学习进入国家二级阶段的第一个学期,英语教学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段。

本期的课文文字与插图分离,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年龄特点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对文字认读的要求提高了。同时,本期的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生的读写能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能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的转轨。教师要按国家二级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以达到新的能力培养目标。

二级评价与一级评价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对初步读写能力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能阅读书信、问候卡等书面材料,能模仿范例完成句子和看图完成句子等。随着读写要求的提高,我们应该适当减少与课文相关的活动时间,并继续增加教学内容的读写训练时间,确保学生顺利地从一级听说为重点的学习转向以听说为主、读写为中的学习。学生如果能顺利地从一级要求以听说为重点的学习转向二级要求以听说为主、读写为中心的学习,那么他们就为在六年级二级水平的测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英语课堂的教学环节与三、四年级课堂教学环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通过肌体活动学语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高年级学生应该渐渐转入通过识读文字学习语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进而树立做人做事的自信心。在本期的学习中,没有特别新的语言项目就是为了确保学习方法的转轨。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规律的,是厚积薄发、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一方面教师在学生摸索、储蓄学习经验时要有耐心,耐心等待、耐心点拨; 另一方面,教师针对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在教案设计中有意识地通过多个环节的多层次的复习、教授、操练、运用、巩固让学生逐步掌握、巩固知识。 如果只布置学生回家背背词句,读读课文,然后听写检查,简单处理后得出学生遗忘率高、语用能力不足的结论,这是不科学的。所以,教师们通过精心计划安排,是可以找到教、练基本词句的时间的。请各片区教研组认真组织好每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四个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把各年级的教师备课时间做一个统一的安排, 提高基层的教研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备课质量的问题。

二、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包括由伦敦 (London)、购物 (Shopping)、周末 (At the Weekend)、个人物品 (Possession)、课堂 (In class)、自我评价 (Self-assessment)、社区 (Community)、学校 (School)、情感 (Feelings)、礼貌 (Manners)十个话题和复习模块组成的十一个教学模块。要求掌握词汇94个,其中含7个词组ice cream 、hurry up、 shopping list 、the British Museum、 the London Eye、 sit down、 in a hurry及4个动词过去式met、ran、rang、lost, 语音节奏方面要求学习歌曲6首、诗歌3首、rap说唱1首,并通过诗歌颂唱熟悉并掌握英语中的一些发音规则、感受并读好英语单词与句子的节奏与重音。 

十个新授模块都由二个单元构成。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都包括三个活动板块。Activity1—话题情境板块,A2—中心句型板块,A3—拓展练习板块。十个模块的第二单元的A3,4,5都是由音标练习板块,歌曲,诗歌,游戏板块组成。但A1,2就不尽相同了,比如:第一,三,八模块第二单元的A1,A2都是进行简单的阅读能力训练。其他模块这两个活动板块都是针对本模块的中心话题派生出一些新的对话练习。十个模块第二单元的剩下的活动板块又都一样,具体A3—音标练习板块。A4—歌曲,诗歌板块。A5—游戏板块。复习模块(十一模块)的各个板块相对,又紧密联系,要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游戏来复习日常交际用语。并提供各项任务型练习。

三、教学建议

(一)语音教学

1. 自然拼音法的渗透

我们结合母语的发音方式,渗透自然拼音法。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特定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例如: “ea”-- /i:/)。教师要边带边放,让学生慢慢尝试自己拼读单词, 渐渐做到看词能读、听词能写。

2. 歌曲和韵句辅助语音教学

可以通过歌曲和韵句的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并读好英语单词与句子的节奏和重音、练习并巩固一些特定发音。

3. 语调的教学

语音教学中也要注意语调的教学。不同的语调可以使同样的词语或句子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我们说话或朗读时,声音时升时降,时高时低,这种声音的高低升降与句子重音结合在一起便构成英语语调。英语语调按其使用目的分为一般语调和强式语调两种。一般语调的情感色彩较少,句子重音、语速和音色没有很大的变化。强式语调中句子的情感色彩较浓,所强调的单词重音很突出,而其余的单词往往因此而失掉重音、变成非重读音节,语速和音色的变化也很大, 如: It’s ′mine, not yours! 

(二)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能认读、能正确抄写、默写。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培养学生这几种能力的具体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认读单词的能力,逐步形成见词能读、听词能写的能力。记忆单词一直是教师和学生较为头痛的事,教师应通过具体教学措施、大量的输入来实现学生记忆单词的教学目标。例如:抄写单词、组词、造句、连字母成词、用所给的字母组词、填入所缺字母等。

教学策略:

1. 情景教学:设计环境,运用中学习、巩固

在低段教学中,我们基本上采用以实物、图片或者是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但是在中、高段的教学中我们尽量在情景当中来处理单词,所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一定要设计运用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并巩固。

2. 游戏教学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如:加个字母成新词:at-cat, is-his, he-she;减个字母成新词:this-his, that-hat, not-no, yours-your, here/hers-her; three-tree;改个字母成新词cat-cap-car, nine-mine/fine/nice, five-fine; 切词找词:father-fat, at, the ,he, her; sweater-at, eat, we; snow -now.填词谜等。表面上看这些游戏没有实际的运用语言的意义。但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记忆单词的活动更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为了帮助学生熟记词汇的发音和含义,进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认词组词、认词造句、快速组词竞赛、我说词你说词组、词语搭配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巩固所学词汇、创造新语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韵律诗教学

教师可以将本册书出现的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编成一小组有节奏韵律的词组(如:have, have–had,meet, meet—met,run, run—ran,go, go—went, ring, ring—rang等)让学生每天听背,耳熟能详直至脱口而出外,还可以将它们出示在黑板报或四周的墙上,便于学生识记。

(三)句式教学

1.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和情景教学等法来进行。

2. 教学策略:

A 替换练习:对于每课的重点句式,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能听懂并能进行替换的练习。替换练习中选择的内容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B探索总结,自主学习:教师应当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对句子的时态、结构体验规律、尝试总结,自主获得知识。学生应当通过看、听、说的学习过程感受规律、总结规律,教师则应当提供运用规律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巩固知识。

C 温故而知新:本册教材所涉及的时态和句式大部分是前几册书中出现过的,因此,应当要求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有意识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有序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循环中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用功能。 例如: Module 6-Unit 1: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 这一课的句式与第三册中出现的I can do… Can you do…?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导入新句式的教学。

(四)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交际法、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等模式展开。

1. 教师要注意语篇教学中 “多元智能”的培养。辅之促进语言智能发展的辩论、讲故事、对话、写小作文等活动;促进视觉空间智能发展的看图说话,拼词拼句拼文活动,听文选图,看文选图活动;促进音乐智能发展的的表演音乐故事,配乐朗诵等活动;促进身体运动智能发展的对话表演,课本剧表演,听听做做,说说做做,演双簧等活动,使语篇教学生动活泼。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和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要把英语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有机地整合起来。使英语教学过程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过程。

2. 教师应该注意语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语言教学”的结合。英语教学过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 Module 10 Manners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精神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让学生制定社会规范或班级规则,号召大家做文明好少年。

3. 教师要注意语篇教学中的“阅”“ 与读”。

 阅读是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和朗读技巧,对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并进行检查落实,培养学生阅读和朗读英语的习惯。

A阅读: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泛读(整体输入)捕捉信息,通过精读体味细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指导学生订阅英语报刊,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B朗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情感读、默读、指读、出声认读、进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等不同方式读出味道来,发挥教材的最大功效。

(五)歌曲和诗歌的教学

歌曲、诗歌是英语课堂极好的调味品。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缓解学习焦虑、帮助教师创设英语教学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吟唱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而且,本学期教材提供的歌曲、诗歌是编者特别针对各模块重点时态、句式的教学设计的,因此,歌曲和诗歌的教学应该是有目的、有时间保证的。但是,歌曲和诗歌的教学不要一词一句地讲解,只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思即可。应该让学生多听、多模仿,从中感受英语诗歌的韵律,并借助诗歌的韵律学习一些发音。

(六)学习评价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以赏识教育为主。终结性评价将着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  各单元具体分析

MODULE 1           London          

模块分析:

Unit1  Lingling已经从中国来到伦敦,即将展开她的伦敦之行。一天她和Am碰见好朋友John,一起聊天。文章要对过去式进行复习。

Unit 2  Lingling 给Daming写信,聊起昨天发生了的事。主要让学生掌握运用Did you do something?Yes, I did. No, I didn’t.的句型询问某人是否做过某事。

语音:主要了解字母a, e, i和字母组合ea在单词中的常见读音,让学生在朗读单词的过程中体会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

重点句型:--When did you come back?  

 --We came back last Sunday.

          I dropped my ice cream!

          Did… do sth.? 及其回答

I did…

重点单词:when, back, home, those, ice cream, with, finish, hurry up, wait, drop-dropped, come-came, dear, met, ran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描述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语法

(结构、句子)

巩固一般过去时:When did you come back? We came back last Sunday. I dropped my ice cream.

词汇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单词:meet/met, run/ran, do/did, drop/dropped, come/came, go/went, buy/bought, have/had, see/saw, watch/watched, when, back, home, those, ice cream, with, finish, hurry up, wait, drop, dear 

能够在句子中使用单词:meet/met, run/ran, do/did, drop/dropped, finish, when, back, home, those, ice cream, with, hurry up, wait, dear

能够在图片等的提示下,认读单词:when, did, back, meet/met, run/ran, ice cream, with, wait, hurry up

会默写单词:when, ice cream, hurry, met, ran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描述:I had an ice cream yesterday.

能够听懂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询问及回答:Did they go home by bike? Yes, he did. / No, he didn’t.

能够听懂特殊疑问词when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提问及回答:When did you come back? I came back last Sunday.

能够用特殊疑问词when对发生过的事提问并回答;

能用Did you…?询问别人过去所做的事;

能够跟唱课文歌曲。

能够读出与一般过去时相关的句子;

能够读懂Lingling的来信;

能够模仿录音朗读Unit 1的课文。

能够仿照句子I came back yesterday.描述昨天发生的两件事情。

学习策略积极合作学习,大胆实践。
文化意识对比英语、汉语中亲昵的称呼语;了解英国伦敦著名的景点Hyde Park。

情感态度通过同学相互交谈,增进彼此友谊,分享各自的经历。
活动/任务建议:

1.情境创设法 

学生过完暑假回到课堂仍处于兴奋状态下,师生或生生之间可先了解各自的暑假。老师可先利用图片或照片介绍自己暑假做的事情:I went to Guilin. I saw the beautiful lake. I came back last Sunday.将提示词: went to , saw, came back 板到黑板上后询问学生: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see? When did you come back? 激发学生模仿老师用过去式描述:I went to … I saw…  I came back…

注意分层要求(不要求同时回答所有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他愿意或能够回答的问题)。

2.歌曲辅助教学

第五册的歌曲都非常好听,生动活泼,尤其使用配套的教学碟,效果更佳。本课活动5中的歌曲韵律感很强,琅琅上口,其中含有过去式的特殊疑问句和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see? Who did you meet in London? I went to the park, I saw lots of places. I didn’t buy anything at all, but I had a lovely time.

教师要充分发挥歌曲辅助教学的功能,在课堂前、中、后时刻穿插歌曲,学生快乐学歌的同时掌握这些句子的问答,对学习帮助很大。教师还可以通过填词活动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让歌曲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过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3.任务型教学---Do a survey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和课文的学习后,请学生对班上同学的暑假活动情况做调查。

1)请全班同学Stand up,然后请在暑假出去旅游过的学生sit down。

2)给stand up的学生发调查表,每人一张,请他们运用所学句型向sit down的同学询问: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see/do? When did you come back? 并记录下来。可自由下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汇报小结,注意活动时间的宣布与控制。

3)给sit down的学生发调查表,每人一张,向stand up(即假期在长沙度过)的学生做调查。汇报小结,引导生生评价,指出假期没出去的学生在长沙也有丰富多彩又有意义的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想办法避免学生集中与个别学优生交流而个别学困生无人问津现象的出现。方法一: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调查所有的被调查对象;方法二:教师请被调查学生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放入一个magic box中,请调查的学生每人在box中任意抽取他的调查对象(每人抽取一个或多个人名,根据学生的实际数目定)进行调查;方法三:给全班学生打乱顺序发不同颜色的卡片,请学生调查拿了同色卡的同学。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

My Name:_____________

Name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see/do?When did you come back?
4.Role Play

让学生自编课本剧,有的可以负责编,有的可以负责表演不同角色,分工合作,然后举行评比,既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

5.阅读课文的语篇教学

Input--Listening Practice--Fill in the blanks—Retell—Task--Rewrite

United2中活动1是一封Lingling 记录她昨天活动的信。语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简短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注意整体输入文本,通过对文本整体的理解把握信件中的大体信息,体会信件中的趣味性。课文不长,可进行听力训练,或采取听力理解的形式,先理解,再回答问题;或采取Cloze完形填空的形式,在熟悉课文后让学生从备选词中选出正确的单词写在横线上,然后学生就能简单复述信件内容了。

完成阅读课文的教学后可以采用任务型活动法,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记录周末他们所做的事情,进行描述;也可以请学生进行仿写,给自己的朋友写信或明信片(注意书信格式的要求)。

6. People search

活动3可以采用同桌互相练习,也可以分小组练习。巩固好所学句型后进行People search:给每位学生发张People Search的表格,请运用所学句型Did you…?及其回答进行交流,找到合适的人后将名字写在表格中。要求名字不能重复。(表格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设计)

go to the parkgo to the zoo go to Yuelu

Mountain

visit the museum meet friends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go home by bikehave a dogwalk to schooleat ricebuy ice cream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MODULE 2            Shopping

模块分析:

Unit1   Ms Smart带Lingling去超市购买野餐需要的食物。Lingling看着购物清单询问Smart需要多少香蕉和奶酪。同时Smart还询问Lingling是否喜欢这些食物。让学生初步了解在购物时如何用英语询问物品的多少和价格,重点运用:1.How many…do you want?及回答;2.Do you like something?来询问某人的喜好。

Unit 2  让学生制定购物单,主要练习How much…do you want?(不可数)的句型,学会用英语购物。

语音方面:主要了解字母u,o,a,字母组合ir,ur,er,ar,在单词中的常见读音,让学生在朗读单词的过程中体会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 

重点句型:How many/much…do you want? 及其回答

Do you like…? 及其回答   

重点单词:need, food, shopping list, cheese, juice, how many/much, kilo, box, bottle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谈论购买物品的数量。
语法

(结构、

句子)

How much/How many… do you want? 

Half a kilo. / One kilo. 

Six bottles of juice.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单词:

cheese, juice, banana, noodle, orange, pear, milk, rice, egg, kilo, box, bottle, picnic, need, food, shopping list, how much/how many, supermarket, what about

能够在句子中使用单词或短语:cheese, juice, box, bottle, need, food, shopping list, how much/how many

能够认读单词或短语:cheese, juice, box, need, food, shopping list, how much /how many

会默写单词:box, cheese, juice, how many/much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用how many和how much询问有关食物数量的表达:How many bananas do you want? I want six bananas. 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 I want six bottles (of milk).

能够用How many… do you want?和How much… do you want?询问食物的数量;

能够区别回答How many… do you want?和How much… do you want?的提问;

能够唱课文歌曲,并能尝试改编歌词。

能够读出课文中含有How many  /much… do you want?的问句;

能够读懂cheese, milk和banana, egg两类不同名词的含义及复数表达;

能够看图读课文。

能够借助图片或实物仿照课文写出有关食物数量的表达:

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 Five bottles, please.

How many bananas do you want? Six, please.

学习策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英语。
文化意识了解中国、美国、英国和欧盟国家分别使用的货币RMB,dollar, pound, Euro。

情感态度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组织活动。
活动/任务建议:

1. 温故知新法:

教师在学生已经熟悉句型I like… I don’t like…的基础上,请他们列举各种喜欢的物品,复习食物的单词,注意提醒可数及不可数名词的表达方式。然后在黑板上画两栋房子,分别代表How many与How much的家,请学生帮助食物卡片回自己的家,贴在黑板上。

2. 任务型教学

老师结合即将进行的秋游,请学生分组讨论准备物品的清单,列出各组的Shopping list。要求运用所学句型What are we going to take…? Let’s make a list. What about …? How many/much …do we want? Five /…kilo, please.进行对话表演。鼓励学生加上其他已经学过的适用的句子和单词,如Do you like…? Shopping list 列好后请学生到教师分好组的模拟超市购物。

3.Word Strips

教师给各组分发一些单词,小组竞赛,在统一的时间内最快连词成句的为赢。如:请将下列单词连成两句话:you  How do One bananas . want kilo, please many ? 

4.Sentence Strips

教师可以将Unite 2的课文中的6句话分别写在sentence strip上,分发给各组,小组竞赛,在统一的时间内最快连句成篇的为赢。 

5. 歌曲巩固教学

Unite2 中的歌曲很好听,而且包含了本课的重点句子,可以让学生边唱边进行表演,加深印象。

MODULE 3          At the weekend

模块分析:

Unit1   通过Amy与 Daming 在电话中的谈话,学生能够用英语询问对方在上周末的活动情况,需注意的是动词过去时的不规则变化及读音,如:go—went, send—sent, take—took.文中还提到英国的几处名胜古迹如:London Eye, British Museum, Big Ben,教师可以加入相关的资料,或请学生自己查找,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Unit 2  将几个问题的回答整合成一篇小作文。

语音:主要了解字母o,a,字母组合oo, or, ou在单词中的常见读音,让学生在朗读单词的过程中体会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 

重点句型:一般过去时:We visited a lot of place. 的巩固

特殊疑问句: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Where did you go last Sunday? 

How did they go?   

重点单词:the British Museum, the London Eye,wheel, wonderful, understand, postcard, hour, mountain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描述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语法

(结构、

句子)

巩固一般过去时:We visited a lot of place.及

特殊疑问句: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Where did you go last Sunday? How did they go?

能够在句子中辨别有关地名:the British Museum, the London Eye, the Great Wall

其他单词和短语:wheel, wonderful, understand, postcard, hour, mountain, visit, lots of, place, bus ride, take a photo, weekend, see

能够在句子中使用单词或短语:the London Eye, wonderful, understand, postcard, hour, mountain, wheel

能够在图片或实物的提示下,认读出单词或短语:the London Eye, wonderful, understand, postcard, hour, mountain, 

能够默写单词:hour, postcard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用what/where/how/who/when询问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相关表达;

能够听懂对发生在过去的事情的表达:They went there at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

能够用what/where/when…等疑问词询问过去发生的事情并能够做出回答;

能够说出一些对过去事情的描述;

能够跟唱本课英语歌曲。

能够读出含有一般过去时的陈述句和特殊疑问句;

能够看图读懂Unit 1以及Unit 2。

能够用Where/What/did…?仿写两个句子。

学习策 略

在英语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
文化意 识

了解英国和中国的著名景点和重要标志物:the London Eye,  the British Museum, the Great Wall, the Grand Buddha

情感态 度

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风貌。
活动/任务建议:

1.看图说话

利用Unit2中插图课文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用英语描述图片,例:…and … went to the Great Wall. They went to the Great Wall at…o’clock.这样,一方面可以用图片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打开思维,发挥想象,任意造句,既复习巩固了他们对过去式的掌握,又便于后面的短文学习。  

2.导游讲解

教师先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关于London Eye, Big Ben, British Museum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图片或网络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可以用英语,也可以用汉语,目的是让学生增加跨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如:“大本钟”重21屯,表盘直径7米,钟摆重达305公斤。还可以补充如the Great Wall、Mt. Tai等中国名胜古迹的资料。

3. 往事回忆 

  教师请学生准备旅游的照片,带到课堂上给大家介绍自己曾去过的名胜古迹。介绍前可以请学生进行猜测或提问: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How did you go there? 然后可以使用投影仪将照片放大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学生用这样的Model: I went to ____last ____.It was very ____and___. I went there by _______.There were lots of people. The ____ was beautiful. We saw ________________ and _____. We love there very much. 

鼓励学生以第一人称仿写简短的文章(they-we/I)。

4. 拓展句子:为了巩固学生对这几个单词及过去式的表达,让学生根据文章这几个单词套用过去式,采用游戏或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加以想象造句。如:

Daming went to the London Eye.

My father and mother went to the British Museum.

We visited … 

MODULE 4          It’s  mine!

模块分析:

Unit1   通过Sam与Amy的争吵,引入如何表达物品的所属:It’s mine/his/hers/yours/Lingling’s. 教育学生不要与人发生争吵,因为那样是不礼貌的,并且告诉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的分析。

Unit 2  通过设置情景“找失主”,用不同的物品练习物品的所属关系。

语音:了解字母a, i,字母组合oa,oy,oi,ou,在单词中的常见读音,让学生在朗读单词的过程中体会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

重点句型:Whose … is it ? 

It’s mine/yours/his/hers/…’s . 

          Is it …’s bag? 及其回答。

重点单词:whose, mine, yours, hers, his, argue, matter, wear, line, clean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描述物品所属关系。
语法

结构、

句子)

It’s mine/his/hers/yours/Lingling’s. 

This bag is hers.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表示所属关系的单词:my, mine, your, yours, her, hers, his, whose, Amy’s

其他词类:argue, matter, wear, line, clean

能够在句子中使用单词:my, mine, your, yours, her, hers, his, whose, Amy’s, wear, line, wear, clean

能够认读单词:mine, yours, hers, his, whose, Amy’s, wear, clean

会写单词:my/mine, your/yours, her/hers, his/his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用特殊疑问句Whose… is this?询问物品所属关系的相关表达;

能够听懂用一般疑问句Is this…询问物品所属关系的相关表达;

能够听懂用It’s mine/his/hers/yours/Lingling’s.描述物品所属关系的相关表达。

能够用一般疑问句Is this…提问并能做It’s…的相应回答;

能够用It’s…回答特殊疑问句Whose… is this?的提问;

能够跟唱课文歌曲。

能够读出含It’s…描述物品所属关系的相关表达;

能够看图读懂课文Unit 1;

能够跟录音朗读课文;

能够读出课文中带有yours, his, hers, mine的句子,如:It’s mine. 

能够仿照This bag is hers. / This is my hat.写出表示物品所属关系的2-3个句子。

学习策 略

能够主动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谈论物品的所属关系,并运用本课的目的语。
情感态 度

理解他人的情感,用恰当的方式表示道歉并做出恰当反应。
活动/任务建议:

1. 温故知新法

在课堂刚开始的复习环节中老师出示学生所熟知的物品,让学生认识并能描述:This is a sweater. 引导学生说出:This is …’s sweater. It isn’t my sweater… 引导他们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形容物体,老师在旁边用名词性物主代词补充说明,为下一新授环节打基础。

2.对比法 

在新授环节学生掌握了新知后,通过以下板书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区别、记忆:

It is my (图片).   ==  It is mine.

 That is your(图片).==  That is yours.

 Is this his(图片)?  ==  Is this his?

                 That isn’t her(图片). == That isn’t hers. 

要强调的是,请老师们不要在教授的过程中灌输这两种名词的概念,以便于防止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区分这两个概念的差别上。

3. 游戏教学 

  全班范围内开展“找失主”游戏。分组进行比赛,为本组的物品找到主人。 每组每位同学只有一次机会,用Is it …’s … ?或…,is this yours?提问, 其他学生看到老师的提示后用Yes, it is./No, it isn’t.回答。在相同的时间内找到最多主人的组为胜。

4. Role play

教师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如在火车站失物招领,在课间捡到东西寻找主人等,请学生分小组运用所学进行role play的表演。

注:教师可以利用Mingle游戏来调整教学节奏或范围,同时达到重新分组的目的,让学生在新的小组中合作学习。

MODULE 5          In class

模块分析:

Unit1   通过学习课文后,学生能够表达事物的多少,并且与现实所需要的情况进行比较,最后做出这个物品是否与需求相符的结论。

Unit 2  叙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公交车很拥挤,书太多而书包太小等。

语音:主要了解字母组合ear,eer,oor,our,air,在单词中的常见读音,让学生在朗读单词的过程中体会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 

重点句型:There are ten/too many pencils in the blue box.  There are/aren’t enough. 

重点单词:enough, give, every, everyone, them, careful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描述物品数量是否充足。
语法

(结构、

句子)

There are/are not enough pencils.

There are too many books on the desk.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单词:数字1-30的英文表达;动词及动词短语:give out, buy / bought, put, help;代词:me, her, him, them以及其他类:enough, every, everyone, careful, too, many children 

能够在句子中使用单词:数字1-30;动词短语:give out

代词:them以及其他类:enough, every, everyone, careful

能够在句子中认读出单词:enough, everyone, them

会默写单词:give, enough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用there be表示存在的有关表达;

能够听懂用there are enough/are not enough…描述物品是否充足的相关表达;

能够听懂用are there enough询问物品是否充足的相关表达;

能够听懂祈使句的相关表达,如:Give one pencil to every child. Be careful!

能够用there be句型来描述人或事物的存在;

能够用there are enough/are not enough…描述物品是否充足;

能跟读本课的小诗。

能读懂课文中含there are enough/are not enough…的相关表达;

能够跟磁带朗读课文。

能够用there are enough/are not enough…仿写两个句子,如:There are enough/not enough pencils.

学习策略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对比学习新知识。
 情感态度在生活中接触、运用所学语言,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
活动/任务建议:

1.联想画图 

  教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按老师的要求在白纸上先画一张桌子,然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老师要请他们来做客,桌子上已经摆了各式各样的水果及食物,请同学们描述都有哪些东西。学生可以用:There are two oranges on the desk.展开想象。之后四人小组活动,设置不同的场合,如画一画公园、操场、商店的等,再进行描述。 

2. 给的一封信 

  四人小组先讨论我们学校的不合理问题和现象,再将这些问题罗列出来,如:There are too many cars. There are too many children in the class. There aren’t enough seats. 然后请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办法。由这一点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如: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in the bus. There aren’t enough space.等。然后将全班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给写一封信。 

3. Frozen Man 

  教师先讲明游戏规则:每个同学都不动,教师触摸到谁,谁就站起来说。第一个学生说:There are two ice creams.第二个学生说:There are three children. 第三个学生说:There aren’t enough ice creams.依次类推,不能重复前面的。

MODULE 6        Self - assessment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有关评价、肯定和鼓励的表达方法。

Unit1  通过玲玲加入足球队一事,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我评价和肯定与鼓励他人。

Unit 2   以游戏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以及相互评价做某事的水平。

语音:了解p/pp/b/t/d 在单词中常见的读音。 

重点句型:Can you…?

I/She/He can … very well/very badly. 

重点单词:well, badly, really, team, control, catch, fantastic,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
语法

(结构、

句子)

巩固情态动词can表示能力的用法:Can you run fast? Yes, I can. / No, I can’t. You can catch the ball well/badly. I can’t play it at all.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单词及短语:well, badly, really, not at all, very, fast, high, team, control, catch, fantastic, be good at

能够在句子中使用单词:well, badly, really, team, control, catch, fantastic

能够认读单词:well, badly, really, team, catch 

会默写单词:well, badly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用I can…谈论能力的相关表达;

能够听懂用Can you…的提问及回答;

能够听懂用I can… well/badly. 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的相关表达。

能说出用I can…谈论自己或他人拥有的能力的相关表达;

能够说出用I can… well/badly.评价自己或他人的相关表达;

会说课文中的小诗,感悟其中的韵律,鼓励学生改编。

能够读懂课文中I can… well/badly.的相关表达;

能够看图读课文;

能够模仿磁带朗读课文。

能够用I can… well/badly.仿写2-3个句子,如:

I can play football well/badly. 

学习策略通过自评、互评、他评,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我发展。
文化意识了解、对比英语国家与我国的传统体育活动。
情感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与他人。
活动/任务建议:

1.调查表 

  学校要开运动会,因此要为班上选拔运动员。教师先用Who can run fast? Can you jump high? 等句型询问个别学生,让其用I/You/She/He can…做出相应的回答,给学生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们用这类语句相互问答,找出各项运动的能手。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好调查表。(此活动可作为课文教学的铺垫,也可用于巩固和操练,还可作为课后作业布置) 

2. 你做得到吗? 

  教师说动作或运动名称,学生重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根据自己的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或对周围同学的表现做出评价。如:I can fly a kite very well. You can jump high. She sings very badly …etc 最后抽几个同学来演示并做出评价。(此活动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3. 特长展示 

  设计班级才艺展示会,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个人绝活展示出来。比如:吹口哨、捏泥人、剪纸、手影、抓沙包、辫编子、变脸、口技、小魔术、速算、朗诵、体育技巧等。请一组同学到教室前展示他们的特长,其余的同学做出评价。如:Kate can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Tom can dance well. Lanlan can draw very well. Tim and Mary can sing very well … etc. 教师可参与学生的表演,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

4. 任务型教学

A请学生给国家足球队写封信提出建议,给予鼓励。首先从学生提的建议中复习归纳出:run fast, jump high, catch the ball well, control the ball well等短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move fast,jump far, kick the ball well,come on, keep on, believe in 及Nothing is impossible! 等相关词句。

B为班级“梦之队”选拔人才——People search

请学生运用所学句型:Can you …?自由交流,完成表格(人名不能重复)

Name:___________

move fastcatch the ball wellcontrol the ball welljump highrun fast
Name:Name:Name:Name: Name:
kick the ball wellcatch the ballcontrol the balljump farrun slowly
Name:Name:Name:Name:Name:
分层检测反馈:请学生进行汇报:… can …或T: Tell me who will you choose to form our “Dream Team”? Report by “I choose … because he/she can…

最后请班级评选出的“梦之队”成员在音乐的伴奏下上台,大家为他们和国家足球队加油!

              

MODULE 7        Commmunity

模块分析: 

Unit1   通过电视报道,了解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习如何描述做得到或做不到的事。可采用看图听音或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

Unit 2   巩固和练习can和can’t在Unit1中的用法。

语音:了解k/c/g/f/ff/v 在单词中常见的读音。 

重点句型:This man is blind. He can’t see. The dog helps him.

Can we have a dog? 

重点单词:programme, useful, blind, deaf, hear, firemen, sausage, sit down, chick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用can谈论能力和提出请求;学会帮助他人。

语法

(结构、

句子)

This man is blind. He can’t see. The dog helps him.

Can we have a dog?

词汇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单词及短语:programme, useful, blind, deaf, hear, firemen, sausage, chick, hot dog, sit down, eat, swim, walk, help, find, mum, about

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I/me, you/you, he/him, she/her, they/them

能够在句子中使用单词及短语:useful, blind deaf, hear, sausage, sit down, help, find, chick, fireman, me, you, him, her, them, mum, about

能够在句子中认读单词及短语:blind, deaf, hear, sit down, fireman, chick, mum

会默写单词:blind, deaf, hear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用I can/can’t…谈论能力的相关表达;

能够听懂用Can I…提出请求的相关表达及回答;

能够听懂He is blind/deaf.等对人和物进行描述的相关表达。

能够说出用I can/can’t…谈论能力的相关表达;

能够用Can I…向他人提出请求;

能够回答他人用Can I…提出的请求;

能够跟录音唱本课歌曲。

能够看图读懂课文;

能够跟录音朗读课文。

能够抄写He can’t see. He is blind. The dog helps him.

能够仿照She can’t…  Her mother helps her.写2-3个句子。

学习策略尝试从课外阅读中学习、丰富背景知识。
文化意识了解一些西方食物的来历。
情感态度学会同情,培养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活动/任务建议:

1.献爱心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被帮助者,献爱心者和描述者。

例: S 1: I’m too old. I can’t stand up. S 2: I can help you. S 3: He/ She can help him/her. S 4: He/ She can’t stand up. He/ She can help him/her. 

2. 我最喜爱的动物 

  把学生分组,让学生画出各自最喜爱的动物,在组内用can 和can’t向大家介绍动物的特性和对人类的帮助。最后分组展示。在活动中教师应预先为学生提供描述所需的相关词汇,适时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3. Guessing game 

  组内成员用He can/can’t … She can/ can’t语句描述自己/同学/老师/伟人/明星,介绍自己或他人做得到或做不到的事,让其他组的同学猜。可以分小组竞赛。

MODULE 8        School

模块分析: 

Unit1   通过玲玲向Amy提出的“What time …” “Do you …”等问题,学习如何询问有关学校的情况。

Unit 2   学会写信向朋友介绍自己的或其他学校的校园生活。 

语音:了解s/c/z/th/sh/r/h 在单词中常见的读音。 

重点句型: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My school starts at 9 o’clock.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Where did Lingling go yesterday? 

重点单词:exercises, playground, before, skip, coffee, tea, bell, ring/rang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描述学校生活和过去的行为。
语法

(结构、

句子)

比较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单词以及短语:morning exercises, playground, before, skip, coffee, tea, bell, ring/rang, start, get up, take, near, fantastic, go into, get ready for

能够看图或指着实物说出单词:morning exercises, playground, skip, coffee, tea, bell, ring/rang, before, start

能够在句子中认读单词:playground, skip, coffee, tea, bell

会默写单词:coffee, tea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与学校生活相关的表达: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能够听懂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行为的相关表达:Yesterday I went to Sam and Amy’s school. 

能够说出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与学校活动相关的表达;

能够说出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行为的相关表达;

会唱本课英语歌曲。

能够看图读懂课文中含有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句子,体会不同时态的意思;

能够阅读课文Unit 2;

能够跟磁带朗读课文Unit 1。

能够仿照My school starts… I get up at… I walk to school写出2-3个句子,描述学校生活。

学习策略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习新知识。
文化意识对比英国学校和我国学校作息时间的相同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学会自立、自律。
活动/任务建议:

1.改编歌曲

本单元中的歌曲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写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适当地改编歌词,进行再创作。

2.小记者 

  将一些相关问句写在黑板上,如:What time do you get up?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Do you go to school by bus? What do you do in the playground? 等。 请两位程度较好的同学扮演采访与被采访者,参看黑板上的提示进行采访示范,教师根据本班情况安排学生或同桌,或邻桌或在全班范围内相互采访。 

3. 中英小学对比 

  把全班分为两个大组——中方和英方。在黑板中间划一竖线,左右两边分别写上China 和England。 就学生对中英小学不同之处的了解,要求双方各自介绍自己的学校。双方可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描述,其余同学负责提供信息,当一方介绍本方学校的某一情况时,另一方要迅速做出回应。 

如:英方:We start school at 9 o’clock.        中 方:We start school at 8 o’clock. 

    英方:We play in the playground.  中方:We do morning exercises in the                                      playground. 

教师将学生的陈述对应着写在黑板上,以便得比总结。(此活动也可以两人小组或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 

4. 给外国朋友写信 

  在教师的帮助下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结交笔友、互通书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西方国家小学的信息,如班级的人数、桌椅的摆放、上下学的时间等。请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老师提供的信息给自己的笔友写信,把中西方学校间的不同写信告诉对方。

MODULE 9       Feelings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多用夸张的身体语言和动作表情来表现不同的情感,还应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表现机会。

Unit1   通过Amy对玲玲关切的话语,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如何去询问某人的感受。

Unit 2    在学会Are you feeling …? Is he/she feeling …?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How do you feel …? I feel … Do you feel …? Yes, I do. 等询问和表达情感的语句。

语音:了解ts/ds/tr/dr/ch/j,dg在单词中的常见读音。 

重点句型:What’s the matter? 

Are you feeling sad/bored/angry?

I feel sad/bored. 

重点单词:feel, sad, bored, angry, tired, miss,nothing, secret, tell, surprise, grandfather, farm,game, lost, smell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谈论、表达情感。
语法

(结构、

句子)

What’s the matter? 

Are you feeling sad/bored/angry?

I feel sad/bored.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单词以及短语:feel, happy, sad, miss, bored, angry, hungry, thirsty, nothing, secret, tell, surprise, tired, grandfather, game, lost, smell, chess, think about, farm, all day, win/won

能够看图说出单词:feel, happy, sad, miss, bored, angry, hungry, thirsty, tired, secret, grandfather, lost, smell, farm, tell, nothing

能够在图片的提示下,认读出单词:feel, sad, bored, angry, tired, grandfather, game 

能够默写单词:feel, happy, sad, tired, angry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用特殊疑问句What’s the matte?和一般疑问句Are you feeling…?询问他人感受的相关表达;

能够听懂用I feel…描述人物情绪和感受的相关表达。

能够用I feel…或I’m feeling…简单描述人物的情绪和感受;

能够用What’s the matter?或Are you feeling…?询问别人的情绪和感受;

能够跟读课文中的小诗。

能够读懂课文中询问别人情绪和感受的相关表达;

能够读懂课文中描述人物情绪和感受的相关表达;

能够跟着磁带朗读课文。

能够仿照I feel…和I’m feeling…写出2-3个简单描述人物情绪和感受的句子。

学习策略学会借助手势、表情交流感情和感受。 

文化意识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心。
情感态度能够在交流中关心他人感受、理解他人情感。
活动/任务建议:

1.回声 

  教师用表情或帮助学生理解新授单词的意思,然后范读。学生在跟读时模仿山谷里的回声,重复几次,声音由大到小,由近而远。如:Teacher: Sad. Student: Sad, sad, sad… 回声的节奏、快慢由学生自己掌握,不要求统一。 

2.Guessing game

  利用信息沟分组开展猜测游戏。

A请小组写出若干感觉的单词,准备动作,然后挑战另一组:I choose Group …后集体表演动作,请被挑战组的组员依次每人猜一个动作。规定时间内猜得最多的为胜。

B请S1上台抽取一张写有感觉的单词,Ss:Hello, …, how do you feel?  S1: Guess, please. 其他学生用:Are you feeling …?来进行猜测,分组加分。

C请S1上台抽出一张写有感觉的单词,给S2看后,其他学生问S2:Is he/she feeling…? 来进行猜测。分组加分。

3.模仿秀 

各组学生根据Unit2第一部分的内容,选择其中任何一段进行模仿,边模仿边叙述。待熟练掌握这些描述性语句后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改编,如:Today I played a football game. Now I feel tired. 渐渐地再进行扩展。如:It’s snowing. I feel cold.

4.找朋友

准备两种卡片,一种卡片上面写感觉形容词,每卡一词,如:tired, hot,cold,bored等,另一种卡片上面写一些事件,如Unti2 活动一中的短语:helped my grandmother on the farm all day; won a chess/football/basketball game; It’s raining and I can’t go out to play/have nothing to d; It’s snowing/sunny 等,将卡片打乱贴在学生的背上,请他们下位,通过:What’s on my back?或What’s my words?自由交流后得知自己的单词或词组,然后寻找对应的朋友站到一起。最后请全班一起将每对朋友的句子读出来进行评价。找对了朋友的可以坐下。

注:卡片可以是教师自己提前准备好,也可以在复习巩固环节中请学生分组讨论并书写出各种单词或短语,老师收齐所需卡片后再开始找朋友。这样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定要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张卡片,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MODULE 10       Manners

模块分析:

Unit1   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用should和shouldn’t告诫他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可先利用图片学习本单元第3部分,再进入课文教学。)

Unit 2   进一步巩固和操练should和shouldn’t的用法,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意识。

语音:学习m/um/n/ng/l/w/y在单词中的常见读音。 

重点句型:You should/shouldn’t… 

You should look, then cross the road. 

重点单词:should, shouldn’t, cross, dangerous, hold, hand, say, in a hurry

教学目标:

语言

知识

目标功能描述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准则。
语法

(结构、

句子)

学习should的相关表达:You should/shouldn’t… You should look, then cross the road.

词汇

能够在句子中听懂单词以及短语:should, shouldn’t, cross, dangerous, hold, hand, say, in a hurry

能够在句子中使用单词以及短语:should, shouldn’t, cross, dangerous, hold, hand, say, in a hurry

能够在图片的提示下,认读出单词以及短语:should, shouldn’t, cross, dangerous, say, in a hurry

能够默写单词:should, hurry

语言

技能

目标

能够听懂描述良好习惯的表达:You should/shouldn’t…

能够用should描述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准则;

能够表演课文中的说唱歌曲。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能够用should/shouldn’t写2-3个句子。

学习策略积极与参与讨论,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的人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了解英国的道路交通规则。
情感态度能够在学习交流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并重视个人礼节。
活动/任务建议:

1. 找朋友 

  准备两种卡片, 一种上面写should或shouldn't, 一种上面写某种应该或不应该做的事情。将卡片打乱贴在学生的背上,他们通过:What’s on my back?或What’s my words?交流后得知自己的单词或词组,然后寻找对应的朋友站到一起。如:walk in the road 的学生应找到should,read in the sun应找到shouldn’t。最后请学生一起将每对朋友的句子读出来进行评价。在最短时间内找对了朋友的为胜。 注:卡片可以是教师自己提前准备好,也可以在复习巩固环节中请学生分组讨论并书写出各种动词短语,配以should与shouldn’t,老师收齐所需卡片后再开始找朋友。这样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定要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张卡片,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2. 任务型教学 

 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任务,任学生分小组选择完成。如:请为我们文明城市的建设提出好的规范,并督促自己或他人遵守;请为班级制定出好的班规,并督促自己或同学遵守;请为全校同学写份倡议书,大家争做文明礼仪/环境/动物保护小标兵等等。完成后相同任务的小组将意见集中,适当调整,或全班进行讨论修改,形成文字,出在学校墙报中、发表到学校的网站中、在周一升旗仪式中宣读或在学校英语广播节目中播出。

3. 短剧表演 

  提供若干张公共场所的图片,如医院、图书馆、公园、电影院,商场等。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根据本模块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编成短剧进行表演。

五、教学进度建议

1. 全期课时安排建议:

 全期按18周安排,每周3课时, 18周 × 3课时 = 54课时,     10个模块 × 4课时 = 40课时,1个复习单元×4课时 = 4课时,54 – 40 - 4 = 10课时(机动)

2. 单元课时安排建议:

 我们在教授一个新的模块时,可用2课时教授课文内容,1课时进行巩固操练,1课时完成练习册及默写单词。

文档

小学英语《新标准》第五册(三年级起点)

小学英语《新标准》第五册(三年级起点)教材分析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王雁虹一、教学方向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分级,五年级上学期是学生英语学习进入国家二级阶段的第一个学期,英语教学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段。本期的课文文字与插图分离,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年龄特点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对文字认读的要求提高了。同时,本期的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生的读写能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能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的转轨。教师要按国家二级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