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建立统一的外观检验标准,使检验人员有统一的判定依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所有成品半成品的外观品质检验。
3、定义
3.1 不良缺陷定义
点缺陷 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颗粒 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积漆 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阴影 在喷漆件或机加件、钣金件、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显示 LED窗口位置不能形成直角的区域或折叠隐藏的尺寸不符
亮色对接 原有的曲线感应、无划手现象,如锯齿状、调色方向、圆弧、直线
桔纹 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掉漆 在形成圆弧、直角、遮面位置边缘(掉漆≥0.2mm)
透底 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边角 不能形成90度角的,高度范围尺寸不一与连接组件不符
鱼眼 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剥落 机加件、钣金件、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直线 歪曲不能形成直线(如产品部件)
毛絮 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 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光泽不良 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方向 产品部件两者角度不一、朝向不一
手印 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异色点 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多胶点 因组装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点胶凸起、模糊不清(两者受压不能正常操作和组装的)
灌胶 当甲烷灌进溶体箱内会产生化学反应,甲烷通过一个较薄的载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会载面产生细碎裂痕
缺件 不影响安装及操作
文字 中英文翻译对照,(丝印、贴标)
硬划痕 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细划痕 没有深度的划痕。
飞边 由于产品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五金件、钣金件、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翘曲 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烧焦 在五金件、钣金件、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焦化发黑。
破裂 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油渍 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
气泡 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或库房存期一周内发现的气泡。
凹坑 由于部分组件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在平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彩虹现象 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如LcD等)。
透明度差 指透明区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生锈/氧化 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缺陷代码对照表
表1
代码 | 名称 | 代码 | 名称 |
N | 数目 | D | 直径(mm) |
L | 长度(mm) | H | 深度(mm) |
W | 宽度(mm) | DS | 距离(mm) |
S | 面积(mm2) |
4、检验环境及条件
距离:人眼与部品表面的距离为300 ~ 350mm。
时间:每件检验时间不要超过12S。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
检查:视线与部品被检测面垂直,上下左右转动15°检查部品,检查顺序为:先看上侧,从上至下看,再看左侧,从左向右看,最后检查部品的背面。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零件表面500 ~ 550mm。
不良缺陷标准界定
仪器外壳外观检验
序号 | 不良项目 | 壳子顶面及四周侧面 | 壳子底面 | ||
1 1 | 点缺陷 | 在400cm2面积内,直径D≤0.5mm,个数 N≤2 | 在400cm2面积内,当直径D≤1.5mm,颗粒杂质个数N≤3; | ||
无颜色对比的点缺陷(异色点) | 在400cm2面积内,直径 D≤0.5mm , 个数N≤3 | 在400cm2面积内, | |||
鱼眼 | 不允许 | 在400cm2面积内, 直径D≤1mm , 个数N≤3; | |||
注:当点的直径≤0.10mm且DS≥2mm时可忽略不计。 | |||||
2 | 硬划痕(碰伤) | 不允许 | 不允许 | ||
3 | 细划痕 | 长度L≤3mm, 宽度W≤0.1mm ,个数N≤1 | 长L≤5mm,宽度W≤0.1mm,个数N≤1 | ||
4 | 纤维状毛絮 | 不允许 | 不允许 | ||
5 | 积漆、桔纹 | 不允许 | |||
6 | 两色对接 | 不允许 | |||
7 | 灌胶 | 参照限度样品 | |||
8 | 掉漆、起皮 | 不允许 | |||
9 | 脏污(不可擦除) | 不允许 | |||
10 | 磨砂面颗粒不均 | 不允许磨砂面粒度明显颗粒不均 | |||
11 | 文字 | 详参丝网印刷外观检验表(表3) | |||
12 | 多喷 | 参照限度样品 | |||
13 | 生锈/氧化 | 不允许 | |||
14 | 阴影 | 不允许 | |||
15 | 色差 | 要求无明显色差 | |||
12 | 光泽 | 同一壳子上不能出现光泽明显差异 | |||
13 | 手印(不可擦除) | 不允许 | |||
14 | 透底 | 不允许 | |||
15 | 剥落 | 不允许 | |||
注:点缺陷包括异色点、杂质、颗粒、鱼眼等呈现点形状的缺陷。 |
NO | 不良项目 | 内容描述 | 规格描述 |
1 | 文字粗 细不均 | 字宽 字宽 W1 W2 标准 比标准细(粗) | 宽度W1mm- W 2mm|≤0.2W1mm 即对标准W1mm允许的 文字的不均匀度为 ±20% |
2 | 文字外侧污点或印刷飞边 | a h . 如图 右侧的油墨飞边 (a:长度b: 宽度) (h:字高 W:字宽) | 飞边长度a≤1mm h 10 飞边宽度b≤1 W3 |
3 | 文字偏 离中心 | Y方向 B 中心偏移值 ΔY X 方向 ΔX | 中心偏移值 ΔX≤0.30mm ΔY≤0.30mm |
4 | 文字 倾斜 | L 偏移线 H 标准线 L:指全部的字长 H:指偏离水准线的垂直距离 | 倾斜角度≤20 |
5 | 印刷 溅点 |
在应无印刷的区域出现点状油墨 | 溅点的直径
直径D≤0.3 ,个数N≤1 |
6 | 印刷 针孔 | 在应该有印刷的地方 出现点状的缺少油墨
| 针孔的直径 D≤0.3 ,N≤1 |
7 | 文字 断线 | 连续文字 发生断线 宽度c | c≤0.2mm,N≤1 |
8 | 边角 漏印 | L 如图所示 边角缺印 d d 为缺角长 L 为标准长 | d≤0.1mm L |
9 | 文字 残缺 | 残缺部 h 宽度 a 深度 b 字高 h 字宽W | a≤1/4 h b≤1/2 W |
10 | 印刷重影 | 二次印刷的整体错位 | 不允许 |
11 | 指纹 | 印刷文字留有指纹 | 300mm ~350mm 目视距离不可分辨时允许 |
12 | 印刷表面异物 | 线屑状异物、印迹等 | 300mm ~350mm 目视距离不可分辨时允许 |
13 | 色薄 | 文字的颜色偏浅 | 300mm ~350mm 目视距离不可分辨时允许 |
14 | 印刷文字或颜色错误 | 印刷文字或颜色与样机规定不符 | 不允许 |
15 | 文字锯齿 | 印刷文字的边呈现锯齿 | 参照限度样品 |
显示屏可分为两个区:
区:显示信息的区域;
边缘区:(装机后被盖住的区域)。
显示屏(LCD)外观检验
序号 | 不良项目 | 规格描述 | |
区 | 边缘区 | ||
1 | 点缺陷(异色点/气泡/凹坑/阴影等) | D≤0.20mm(S≤0.03 mm2),N≤1 | D≤0.25mm(S≤0.05 mm2),N≤1 |
2 | 细碎划痕 | L≤3mm,W≤0.05mm, N≤1且不明显(S≤0.15 mm2) | L≤3mm,W≤0.05mm, N≤2 |
3 | 硬划痕(碰伤) | 不允许 | 不允许 |
4 | 手印 | 不允许(以反光能检查到为条件) | 不限 |
5 | 裂纹 | 不允许 | 不允许 |
6 | 在黑暗的环境检查加电情况下LCD显示有无亮点、重影、闪屏,亮点的规格同点缺陷。 | ||
PC的检验 | |||
7 | PC不能有折痕、断线 | ||
8 | 引脚不能断裂、脱落及明显的变形 | ||
9 | 焊点不能有虚焊、漏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