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在三角形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R为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注:正弦定理适用于任意三角形)
公式变形式:(1)a=2RsinA,b=2RsinB,c=2RsinC
(2)
(3)a:b:c=sinA:sinB:sinC
2、正弦定理证明: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C=a,AC=b,AB=c
3、常用结论:
(1)三角形常用公式:
(2)三角形面积公式:
S=1/2(a+b+c)r
(3)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求证:sinA> sinB
证明过程:
4、利用正弦定理可以实现边角互化,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
(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包括解的个数的讨论问题)
5、定理的应用:
(已知两角和任意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例 1、在△ABC 中,已知c = 10,A = 45。, C =30°求 a , b.
(跟踪训练)在△ABC 中,已知b=12,A=30°B=45。解这个三角形,并求出它的外接圆半径及三角形面积.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和角)
例 2、已知a=16, b= ,A=30° .求角B,C和边c
(跟踪训练)已知a=30, b=26, A=30°求角B,C和边c
6、注意点
①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一定只有一解。
②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可能无解、一解或两解。
例3、已知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先判断三角形是否有解?有解的作出解答。
(跟踪训练)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b=13,a=26,B=30°.
(2) b=40,c=20,C=45°.
练习:
1、在△ABC中,“A=B”是“sinA=sinB”的___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不充分也不必要
2.在三角形ABC中,若a=2bsinA,那么B的值是
4、在三角形ABC中,若A:B:C=1:2:3,那么a:b:c=
5、在三角形ABC中,若A=120。,AB=5,BC=7,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6、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cosA=bcosB,则此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直角或等腰三角形
7、在三角形ABC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asinA=bsinB B. acosA=bcosB
C. asinB=bsinA D. acosB=bc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