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如图:r=3dm,这个扇形的面积是( )dm2 .
A. 28.26 B. 9.42 C. 7.065 D. 4.71
2.把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A. 8 B. 12 C. 5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确定 4.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 6 吨时,每吨价格为 2.5 元;当用水量超过 6 吨时,超 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 3 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5.在棱长为 a 的正方体中挖一个最大的圆柱。正方体与圆柱的体积之比是( )。
A. 4:π B. π:4 C. 1: D. a: 6.2016 年上半年共有( )天。
A. 90 B. 181 C. 182 D. 91
7.根据下图中点 M 和点 N 则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 M 在点 N 的东北方向 B. 点 M 在点 N 的西北方向
C. 点 M 在点 N 的东南方向 D. 点 M 在点 N 的西南方向 8.小丽从家里出发,先向东偏南 45°方向走 500m,再向正西方走 100m,现在她的位置在 家的( )方向.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9.小雨和小慧的家与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天两示丽人家出发走向学校,小雨每分钟走
75 米,小慧每分钟走 65 米,经过 10 分钟在校门口相遇。求她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可能的 算式是( )。
①(75+65)×10 ②(75-65)×10 ③(75+65)×(10+10)
A. 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10.如图,以长方形的边 a 作底面周长,边 b 作高,分别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和 圆形纸筒,再分别给它们别故一个底面。这三个图形相比,容积最大的是( )。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柱
11.要比较东东和杰杰 6 到 14 岁的身高变化情况,合适的统计图是( )。
A. 单式折线统计图 B. 复式折线统计图 C. 复式条形统计图 D. 扇形统 计图
12.一件商品原价 100 元,涨价 10%后,再降价 10%,现价( )原价。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
13.观察 1、3、6、10……的排列规律,第 6 个数应该填 .
14.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十万位和千位上的数都是 10 以内 最大的质数,百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的数都是 0。这个数是 ,读 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15.5060 千克= 吨 7.6 升= 毫升
32 平方千米= 公顷 45 分= 时
16.一幅平面图上标有“ ”。这幅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 在图上量得 A、B 两地距离是 3. 5cm。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m。
17. =6÷8=15: = %= (成数)
18.用火柴摆出 ……,4 根摆出一个框,7 根摆出两个框……,如果要摆出 n
个框需要 根。
19.停车场有小汽车和摩托车共 12 辆,车轮共 28 个,其中摩托车有 辆。
20. :15=1.2=72÷ = = %
三、解答题
21.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2.底面半径 20 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水面高度是 4 厘米,把一个小铁块完全浸没在水
中,水面上升到 6 厘米。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23.如下图,已知农场的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少 10.4 公顷。这个农场其它作物有多少公 顷?
24.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42 页,比第二天多看了 40%,两天看完了这本书的
,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25.某游景点去年全年接待游客 216 万人,上半年接待游客的人数是下半年的 ,该景点 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26.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的是乐乐、佳佳近阶段在家学习的情况。
(1)从图上可以看出, 的成绩提高得快; 的练习时间多一些,比另一个 人的练习时间多 %。
(2)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算出他这五次的平均成绩。
【参】
一、选择题
1.D
2.B
3.B
4.C
5.A
6.C
7.B
8.C
9.B
10.C
11.B
12.B
二、填空题
13.【解析】【解答】解:10+5+6=21 所以第 6 个数应该填 21 故答案为:21【分析】由已
给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数的差依次增加 1 据此作答即可 解析:【解析】【解答】解:10+5+6=21,所以第 6 个数应该填 21。 故答案为:21。
【分析】由已给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数的差依次增加 1,据此作答即可。 14.1707400;一百七十万七千四百;171【解析】【解答】既不是质数也不是 合数的是 110 以内最大的质数为 7 最小的合数是 4 所以这个数是 1707400 读作
一百七十万七千四百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71 万
解析: 1707400;一百七十万七千四百;171
【解析】【解答】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 1,10 以内最大的质数为 7,最小的合数是 4,所以这个数是 1707400,读作一百七十万七千四百,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71 万。 故答案为:1707400;一百七十万七千四百;171。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他 数位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 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把一个数改写成“万”作单位,只要把末尾 4 个 0 去掉,再添上“万”字。如果末尾不足 4 个 0,就在万位后面(千位前面)添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 0,再添上“万”字。省略万位后面 的数,即对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即可。
质数是指在大于 1 的自然数中,除了 1 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10 以内的
质数有 2、3、5、7。合数是指大于 1 的自然数中,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自然
数,10 以内的合数有 4、6、8、9。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5.06;7600;3200;34【解析】【解答】5060÷1000=506 吨所以 5060 千克
=506 吨;76×1000=7600 毫升所以 76 升=7600 毫升;32×100=3200 公顷所以 32
平方千米
解析:06;7600;3200
;
【解析】【解答】5060÷1000=5.06 吨,所以 5060 千克=5.06 吨;
7.6×1000=7600 毫升,所以 7.6 升=7600 毫升;
32×100=3200 公顷,所以 32 平方千米=3200 公顷;
45÷60= 时,所以 45 分=时。 故答案为:5.06;7600;3200; 。
【分析】1 吨=1000 千克、1 升=1000 毫升、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 小时=60 分,高级单
位向低级单位转化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即可。
16.1:2000;70【解析】【解答】这幅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1:2000;
35×20=70(米)故答案为:1:2000;70【分析】线段比例尺是 1 厘米代表 20
米统一单位化为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
解析: 1:2000;70
【解析】【解答】这幅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1:2000;3.5×20=70(米)。 故答案为:1:2000;70.
【分析】线段比例尺是 1 厘米代表 20 米,统一单位化为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 际距离,据此解答。 17.21;20;75;七成五【解析】【解答】6÷8=68=34=2128;6÷8=68=34=3:
4=15:20;6÷8=075=75=七成五故答案为:21;20;75;七成五【分析】根据 比与分数除法的
解析: 21;20;75;七成五
【解析】【解答】6÷8= = = ;6÷8= = =3:4=15:20;6÷8=0.75=75%=七成五 故答案为:21;20;75;七成五。
【分析】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把除法改写成分数,并化成最简分数,然后应用分 数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分数的分子。 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把除法改写成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然后应用比的基本性 质即可求出比的后项。 求出除法的商,把商化成百分数,然后把百分数改写为成数,一成就是 10%。
18.3n+1【解析】【解答】1×3+1=4(根);2×3+1=7(根);n×3+1=3n+1 故答
案为:3n+1【分析】4 根火柴可以摆出一个框 7 根摆出两个框根据实际以后只
需要 3 根火柴就能增加一个框因此火柴
解析: 3n+1
【解析】【解答】1×3+1=4(根);2×3+1=7(根);n×3+1=3n+1 故答案为:3n+1.
【分析】4 根火柴可以摆出一个框,7 根摆出两个框,根据实际,以后只需要 3 根火柴就能 增加一个框,因此,火柴根数与摆出框个数的关系是:框的个数×3+1=所需火柴根数。 19.【解析】【解答】解:设小汽车有 x 辆则摩托车有(12-x)辆 4x+2×(12- x)=28 4x+2×12-2x=28 2x+24=28 2x+24-24
解析:【解析】【解答】解:设小汽车有 x 辆,则摩托车有(12-x)辆,
4x+2×(12-x)=28
4x+2×12-2x=28
2x+24=28
2x+24-24=28-24
2x=4
2x÷2=4÷2
x=2 摩托车:12-2=10(辆) 故答案为:1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可以列方程解答,设小汽车有 x 辆,则摩 托车有(12-x)辆,每辆小汽车的车轮数量×小汽车的数量+每辆摩托车的车轮数量×摩托车 的数量=车轮总个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20.18;60;30;120【解析】【解答】18:15=12=72÷60=3630=120 故答案 为:18;60;30;120【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 分母相当于除数根据分子或分母
解析: 18;60;30;120
【解析】【解答】18:15=1.2=72÷60= =120%
故答案为:18;60;30;120。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根据分子 或分母的变化,判断出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 然后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根据分子或分母的变 化,判断出前项或后项的变化;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三、解答题
21. 解:(12-5+12)×5÷2=47.5(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把半圆中左边的阴影部分切拼到半圆的右边对应位置,这样阴影部分就 拼成了一个梯形,梯形的上底是 12-5=7 厘米,梯形的高等于半圆的半径。梯形面积=(上
底+下底)×高÷2,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2. 解:3.14×202×(6-4)=2512(立方厘米) 答: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是 2512 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把小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 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小铁块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水面上升部分的高度=这个小铁块的体 积,据此列式解答。
23. 解:10.4÷(60%-34%)×6%=2.4(公顷) 答:这个农场其它作物有 2.4 公顷。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根据统计图可知,粮食作物占 60%,经 济作物占 34%,其他作物占 6%,农场的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少的质量÷农场的经济作物比 粮食作物少占总量的百分比=这个农场所有作物的总质量,然后用这个农场所有作物的总质 量×其他作物占总量的百分比=其他作物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24. 解:42÷(1+40%)
=42÷1.4
=30(页)
(42+30)
=
=72×
=120(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 120 页。
【解析】【分析】把第二天看的页数看做单位 1;第一天看的分率是 140%;第一天看的页 数÷对应分率=第二天看的页数;
把这本书的页数看做单位 1;两天看的总页数对应的分率是这本书的 , 两天看的总页数÷ 对应的分率=这本书的总页数。
25. 解:216÷(1+ )
=216÷
=120(万人)
216﹣120=96(万人)
答:该景点去年上半年接待了游客 96 万人,下半年接待游客 120 万人。
【解析】【分析】将下半年接待游客的人数看成单位“1”,那么上半年接待游客的人数是
, 所以下半年接待游客的人数=去年接待游客的总人数÷(1+),上半年接待游客的人 数=去年接待游客的总人数-下半年接待游客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6. (1)乐乐;佳佳;50
(2)解:乐乐。因为乐乐的思考时间多,对于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75+80+90+95+97) 5=87.4(分)
答:他这五次的平均成绩 87.4 分。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从自测成绩统计图可知,对比两条折线的变化情况,乐乐的成绩提 高得快,从学习时间分配统计图中,对比条形的高度可知,佳佳的练习时间多一些,要求 佳佳比乐乐的练习时间多百分之几,用(佳佳的练习时间-乐乐的练习时间)÷乐乐的练习 时间=佳佳比乐乐的练习时间多的百分比,据此列式解答;
(2)对比可知,我喜欢乐乐的学习方式,因为乐乐的思考时间多,对于知识的理解更透 彻;要求乐乐五次的平均成绩,用乐乐五次的总成绩÷5=乐乐五次的平均成绩,据此列式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