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以下不是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A:在教学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B: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C:在整个小学学期内,教学的抽象性是引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D: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2、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的方法是()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谐音联想法D:关键词法
3、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
4、在白布上,贴上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的感知规律。A:感觉后像B:感觉对比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性
5、构成一节课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____A:杜威B:泰勒C:桑代克D:赖斯
6、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目的描述,与古代的说法或传说不相符的是。A:“元宵节挂灯”最早跟佛教仪式有关联B:“清明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先皇C:“中秋节吃月饼”曾与反抗元朝的统治有关D:“古代的春节”叫元旦,意为一年的第一天
7、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____A:让司法机关代劳B:让居委会、村委直接负责C:让部门开展D: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的教师
8、()主编的《教育学》在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B:斯米尔切诺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
9、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被称为()A:学习目标B:学习动机C:学习诱因D:学习期待
10、探究学习的特点有()A:自主性B:开放性C:过程性D:实践性E:规范性
11、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实现的。A:学校教育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家长的教导D:社会的帮助
12、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选项是()A:《荒岛余生》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笛福,英国小说家B:《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呐喊》C:《最后一课》,作者英国小说家都德D:《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作者李大钊,其诗文为“史上的丰碑”
13、华生的“教育万能论”属于。A:行为决定论B:教师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
14、牛顿在看到苹果坠地时觉察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躺进浴缸时发现了浮力原理。这些都体现了在创造过程中。A:想象的作用B:直觉的作用C:定势的作用D:动机的作用
15、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
16、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等地,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做()A:班级授课制B:复式教学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
17、许多人利用早上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不受____的干扰。A:双重抑制B:多重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1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____A:内观点B:外铄论观点C:需要论观点D:实质论观点
19、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
20、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21、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
22、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____的特点。A:连续性B:创造性C:长期性D:示范性
23、儿童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特征。__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24、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诗句中的“杜康”,是指____A:益友B:胜景C:美酒D:民歌
25、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的思想相一致。A:学不躐等B:长善救失C:温故而知新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6、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____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学生的神态表情包括()A:目光B:面部表情C:形态动作D:心理变化
2、儿童在感受、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最普遍的形式是A:倾听欣赏音乐B:载歌载舞、唱唱跳跳C:参与奏乐D:歌唱活动
3、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A:游戏B:运动C:工作D:学习
4、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A.群众性活动B.竞赛活动C.游戏活动D.小组活动E.个人活动
5、学校文化的内容有__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个性的理解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E.对集体的看法
6、、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A:普及教育B:普及义务教育C:普及基础教育D:普及国民教育
7、(2003年4月)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本
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__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D.教育专项资金
9、教师威信的内容包括。A:人格威信B:学识威信C:行为威信D:认知威信E:情感威信
10、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____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B: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管理C:以师生管理为中心的管理D:以集体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学生观的范畴?()A: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B: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C: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D: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
12、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式表象
13、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4、下面哪一种不是心理促动药物__A.兴奋剂B.镇静剂C.迷幻剂D.葡萄糖
15、2012年单项选择:在德育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地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
16、班级管理包括__等几个基本环节。A.提前调研B.了解学生C.制定计划D.组织实施E.评价总结
17、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__。A.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C.去自我中心D.命题思维E.具体逻辑推理
18、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____的观点。A:马克思主义B:存在主义C:自由主义D:唯心主义
19、简述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及其构成。
20、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__。A.联结阶段B.认知阶段C.自动化阶段D.熟练阶段
2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22、婴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A:无意触摸到东西B: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C:握住手里的东西D:玩弄手指
23、”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24、水是家中最好用的灭火剂,家庭常见的火灾都可以用水扑救。但以下哪些特殊火灾不能用水扑灭?()A:带电设备火灾B:油类火灾C:特殊的化学品火灾D:木材火灾
25、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熟练地掌握()的内容。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目标
26、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____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