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析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46:19
文档

浅析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

教育心理摘要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同辈群体的拒绝、忽视、冲突以及友谊观的不良发展会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情绪情感、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出现社会适应不佳的情况。关键词青少年同伴关系不良负面影响ABriefAnalysisoftheNegativeInfluenceofBadPeerRelationshipontheDevelopmentofAdolesce
推荐度:
导读教育心理摘要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同辈群体的拒绝、忽视、冲突以及友谊观的不良发展会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情绪情感、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出现社会适应不佳的情况。关键词青少年同伴关系不良负面影响ABriefAnalysisoftheNegativeInfluenceofBadPeerRelationshipontheDevelopmentofAdolesce
教育心理

摘要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同辈群体的拒绝、忽视、冲突以及友谊观的不良发展会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情绪情感、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出现社会适应不佳的情况。

关键词青少年同伴关系不良负面影响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Bad Peer Relationship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Yang Huan

Abstract Peer relationshi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self-concept,self-consciousness,e-motion and feeling,social cognitive ability,as well as their social adaptation,so bad peer relationship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The refusal,neglect and conflict a-mong peer groups and the un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outlook on friendship have a harmful effect on the self-consciousness, self-value,emotion and feeling,and behavior of adolescents,and lead to bad social adaptation.

Key words adolescents;bad peer relationship;negative influence

青少年处于一个身体、心理发展比较特殊的时期,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逐步增强,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有所提高。青少年对父母、教师的依赖开始减少,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同龄人的认可和理解,极力追求同伴之间那种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共鸣的关系。这样同伴关系在青少年身心发展时期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对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同伴关系予以重视,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青少年不良同伴关系的具体表现方式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逐步稳定化、个体化,朋友关系在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1同辈群体不良关系的表现

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不仅身体、心理方面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而且在社会交往上也不断扩大,交际范围更加广泛,有意识想要加入某一群体,成为其中的一员。所谓同辈群体,就是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人组成的,能够满足其成员某种需要的交往群体。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发展理论,同一家庭的孩子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属于不同的同伴群体所造成的,在所属的社会群体中传递着社会文化,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即同伴在青少年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个人的价值观、行为表现与群体间规范不一致,导致不良的群体关系,具体表现为:

1.1.1同辈群体对圈外人的拒绝

已经存在的群体自发形成“圈内人”和“圈外人”的模式,这就是常说的群体的接纳和群体的拒绝,在同伴交往中被同伴拒绝是不良同伴关系的主要体现之一。群体成员因为某个人不符合群体自身的规范体系、不能满足群体的需要,而被排斥在群体之外。他们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敌意、批评,以怪异的行为来引起老师或同伴的注意,但却遭到多数同伴的排斥、不受欢迎。

1.1.2同辈群体内的忽视

群体过大,成员多,彼此了解不深刻,会形成成员之间的离群模式。某些成员在表达自己要求方面只顾及自己,对别的同学活动不感兴趣,也不尝试去加入大集体的活动中,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相互分离,不合作,表现出羞怯性、焦虑性和抑制性,缺乏同伴之间的亲密感,这是不良同伴关系内化的表现。

1.1.3同辈群体的冲突

由于遭到群体的拒绝或者忽视和青少年自身敏感的心理特征,产生了更多的冲突,在交往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活动过度,侵犯他人,进行言语攻击或者身体攻击等,以一种更为明显的外化形式直接展示其不良的同伴关系。

1.2个体间友谊观的不良发展

友谊观是指个体对人与人之间感情上亲密关系的理解与认识,友谊是与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亲密人际关系。可以说,在青少年看来友谊观是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秘密增多,需要的不仅仅是玩伴,而是真心朋友,同伴交往关系逐步个体化。研究显示,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拥有

浅析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

杨欢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b.2018.08.076

作者简介:杨欢(1991—),女,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专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

174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431 August2018(B)

总第431期2018年8月(中)

最好朋友的数量从4-6逐渐减少到1-2个。[2]随着同伴交往时间的增多,父母、老师对青少年交友的干预减少,青少年在交友中片面化、表面化,与不良同伴发展劣质的友谊,出现三五个孩子一起泡网吧、抽烟、酗酒、打群架等不良行为。不良同伴关系会因为朋友的质量低和数量少而形成。另外,在友谊发展中,有些青少年在自身的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嫉妒别人,不尊重他人,支配欲强,骄傲自大,自命不凡,对待友谊还不成熟,常常出现两三个好朋友之间相互伤害,变成敌人。

2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Wentzel认为,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个体获得学业成就和产生亲社会行为,并且受同伴欢迎的青少年拥有亲近的朋友,对人友好,具有幽默感和智慧等诸多良好品质。[3]而不良同伴关系则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出现各种身心发展的问题。

2.1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不良影响

个体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也开始飞跃发展。一方面,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心中常常萦绕很多关于“我”自身的问题,诸如“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另一方面,青少年呈现出个性上的主观偏执型。[4]青春期的孩子在沉浸在自我世界的同时,又保持着对周围世界的高度注意力,认为周围人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他本身,害怕别人的议论、做错事情,让青少年感到压抑、孤独、神经过敏。

当他们的同伴关系处于不佳状态时,其言行受到他人的否定或者批评时,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自尊心不强、自信心受到打击,表现出两种态度、行为方式。一是自我评价低、自我价值认识不足,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影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发展,抱着“零作为”的态度。二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故意做一些、反道德的行为。比如,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打扰周围同学、与老师唱反调、乱扔垃圾、不值日等“负向行为”,故意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等。

2.2对情绪、情感的不良影响

人具有生物性,同时,又是现实中一个社会人。首先,人具有生物情感,青少年的情感层面和其他社会关系会影响同伴接纳。同样,同伴关系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从而导致行为不良。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生性敏感,处于情绪暴躁和忧郁并存的时期,情绪多变。青少年同伴关系不良,一方面,他们极力想屏蔽来自父母的唠叨,想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但是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不依赖父母,他们渴望父母的关怀,做出更具破坏性、令人厌烦的行为,希望受到长辈们及老师的注意。因此,通过观察、及时了解青少年在交往中的不良情绪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尤为必要。2.3对行为方式的不良影响

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双重性”,不仅会导致青少年以内化的方式出现情绪、情感的变化,而且不良同伴关系的青少年更倾向于以外化的方式出现行为特征的异化,其行为表现更具有攻击性、破坏性,行为习惯不良、导致问题恶化。比如,群殴、辱骂、拍裸照、持刀威胁……这些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在学校、社会中屡次出现,导致一些学生长期生活在恐惧当中,不但出现心理问题,也面临在学校、社会适应不良的现象。一份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有愈加严重的趋势。校园暴力已成为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如不及时阻止、教育或惩治,这些年幼的孩子难免会走向歧途。

2.4对社会适应的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具有人格障碍,不能适应社会,都可以追溯到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不良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影响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比如同伴交往有利于青少年习得如何加入别人的谈话,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如何寻求帮助,如何接纳别人的观点以及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等等。而不良同伴关系则会导致青少年在某些社会技能上的缺失。比如,在平常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兴趣不一致、行为退缩、不敢参加,或是在活动中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不合作、行为不一致、不懂得谦让、不懂得自我牺牲等消极行为。另外,青少年在适应社会时,比如寻找工作表现出低昂的情绪、工作中的伙伴关系处理不佳,不知道如何进行团队合作,遇到困难时不知如何寻求帮助、不懂协商、谦让、轮流等社会适应不良的特征。

3结论

进入中学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中学生个人健康成长重要的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社会行为与其同伴关系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积极的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性具有显著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行为往往与同伴拒绝有关。因此,对同伴群体关系不良的青少年加以引导,引导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家长等相关人员在教育青少年同伴交往时,应当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克服其消极因素,利用其积极因素,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把好交友关,充分发挥积极的同伴效应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Batt,D.,Carl,G.Moral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05,15(3): 223-233.

[3]王强.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和矫治[J].理论

月刊,2005(1).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孙云晓.当代中国未成人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及预防对策[J].中

国少年研究所,2006.

编辑李前锋

17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档

浅析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

教育心理摘要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同辈群体的拒绝、忽视、冲突以及友谊观的不良发展会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情绪情感、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出现社会适应不佳的情况。关键词青少年同伴关系不良负面影响ABriefAnalysisoftheNegativeInfluenceofBadPeerRelationshipontheDevelopmentofAdolesce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