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法学等所有的环境科学分支学科,都需要在了解,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各项研究和制定相关管理经济的法规。“监测”一词语的含义可理解为监视、测定、监控等,因此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随着工业和科学的迅速发展,监测含义的内容也扩展了。由于从对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延伸到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本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
据水文地理学家的估算,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其中97.5%是海水(13.45亿立方公里)。淡水只占2.5%,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0.01%.
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两倍,而人类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因此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通过物理测定、化学测定、仪器测定、生物监测等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实施测定的过程称为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污染物的产生原因及污染动向,提出污染的防治方法,制定环境保护的规划。
1、总论
1.1环境监测总论
摘要: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贯彻执行环境保规的依据,是污染治理、 环境科研、设计规划、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厂矿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人们把环境监测称之为环境科学的“眼睛”是不无道理的。
环境监测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监视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English summa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work is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based on pollution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design and plann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means,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and mining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an integral part of . People call it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eye" is some truth in thi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urveillance detection representatives of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quality data as a whole.
环境监测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污染源监测,即在排放污染的工厂设置自动监测仪器或定期定时定点采集样品,分析有害物质浓度和排放量;
另一方面是环境监测,是对环境污染物质以及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监视,明确污染趋势、数值和污染的实际状态。这两方面监测都是以国家颁发的排放标准和卫生标准为依据,监测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过国家标准,从而为正确评价环境质量,制定环境法规、标准、环境规划和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不可缺少的科学依据,为改善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服务。
1.2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可按其监测目的或监测介质对象进行分类,也可按专业部门进行分类,如气象监测、卫生监测和资源监测等。
(一)按监测目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量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质、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种:
(1)污染事故监测
(2)仲裁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科研工作的监测,如统一方法、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的研制等。这类研究往往要求多学科合作进行。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虫等)监测等
2、课程实习
2.1课程实习的目的
此次的课程设计是针对湖北黄石市城中湖磁湖水质进行PH值、DO 、CODcr等的监测,进而了解黄石市磁湖的水质状况,提出保护磁湖水质的对策和建议,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主要实习目的为:
●设计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认识环境监测的强化管理,健全环保法制手段,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同时也是环境管理的支柱。
2.2课程设计的内容
黄石市磁湖水的调查、监测、分析综合评价
2.2.1磁湖的环境状况
黄石市地处幕阜山脉北侧边缘的丘陵地带,境内群山起伏,纵横千里。大体分呈东西走向。山地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平地为第四世纪冲积层、沉淀层,主要由红黏土、重型沙质黏土等组成。市域范围内无活动断层存在,地壳稳定,无震灾史。
黄石市属于亚热带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冬冷夏热。其主要气候特征见表1
表1
项目情况 历年最多 历年最低- 多年平均 |
气温(ºC) 40.3 -11 17.0 降水量(mm) 300.5 5 1383.6 降水天数(d) 20 0.5 2.2 风速(m/s) 23.0 2.0 静风频率( %) 32 12 25 |
磁湖位于黄石市城区中心,是黄石最大的浅水湖泊,属长江水系区。磁湖风景区已被列入重点风景区,这风景优美,湖光山色,集旅游、调蓄、渔业、工业用水等多功能于一体。其东端通过胜阳港与长江相通。磁湖水文情况如下表:
表2
径流面积 湖泊面积 平均水深 湖体面积 警戒水位 水程最高 最低 中等
(km²) (km²) (m) (万m³) (m) (km) |
62.8 8.2 1.75 1748 18.5 23.0 18.0 18.0 |
磁湖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养殖场的污水以及周边校园的污水。
2.2.2监测点的布置
(1)监测点的布置原则
在确定和优化地表水监测点位时,应遵循尺度范围原则、信息量原则和经济性、代表性、可控性及不断优化的原则。
(2)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
在对湖泊水库进行断面设置前,首先应判断湖泊水库是单一水体还是复杂水体;其次,要考虑汇入湖泊水库的河流流量,水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沿岸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扩散与自净规律,生态特点等。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的深度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其原则是:
对于江河湖等水系的每个监测断面,当水面宽度小于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m-1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50m时至少设置5条等距离采样垂线;较宽的应酌情增加垂线数。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5m时,只在水面下0.3-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3-0.5m处和河岸以上约0.5m处设一点,1/2水深处一点;水深超过50m时,应酌情增加采样个数。
由于磁湖平均水深1.75m,可只在水面下0.3~0.5m处的中泓垂线上设一个采样点。
从5月18号起连续六天,每天早上八点,下午两点各采样一次,并统计监测均值。
2.2.3监测项目及方法
表3
实验序号 | 监测对象 | 方法 |
1 | PH值 | 标准试纸法 |
2 | 溶解氧(DO值) | 碘量法 |
3 | 化学需氧量(COD值) | 重铬酸钾法 |
4 | 六价铬的测定 |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3.1 pH值的测定
由于水体受污染较轻,可以用试纸直接测定,其方法是使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水样滴在精pH细试纸上,在与标准比色卡对比,从而得出水样的酸碱度。
3.2溶解氧(DO)的测定
3.2.1实验原理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碘量法
向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反应式为:
MnSO4+2NaOH=Mn(OH)2↓+Na2SO4
Mn(OH)2+ O2 = Mno(OH)2↓ (棕色沉淀)
以上称为水样的固定,应在取样现场操作。
运到实验室后,向水样中加浓硫酸和碘化钾,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反应式为:
Mn(OH)2+H2SO4 = Mn(SO4)2 +3H2O
Mn(SO4)2 + 2KI = MnSO4 + K2SO4+I2
所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式为:
I2+2Na2S2O3=2NaI+Na2S4O6
设V为Na2S2O3溶液的用量(mL),M为Na2S2O3的浓度(mol/L),V水为所取水样体积(mL),DO的计算式即为: DO(O2, mg/L)=﹙M·V×8×1000﹚/V
3.2.2实验用品:
1、仪器:溶解氧瓶(250ml) 锥形瓶(250ml) 酸式滴定管(25ml) 移液管(50m1) 吸球
2、药品:硫酸锰溶液 碱性碘化钾溶液 浓硫酸 淀粉溶液(1%) 硫代硫酸钠溶液(0.025mol/L)
3.2.3实验步骤
①水样的采集与固定
1、用溶解氧瓶取水面下20—50cm的河水、池塘水、湖水或海水,使水样充满250ml的磨口瓶中,用尖嘴塞慢慢盖上,不留气泡
2、在河岸边取下瓶盖,用移液管吸取硫酸锰溶液1ml插入瓶内液面下,缓慢放出溶液于溶解氧瓶中。
3、取另一只移液管,按上述操作往水样中加入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紧瓶塞,将瓶颠倒振摇使之充分摇匀。此时,水样中的氧被固定生成锰酸锰(Mno(OH)2)棕色沉淀。将固定了溶解氧的水样带回实验室备用。
②酸化
往水样中加入2ml浓硫酸,盖上瓶塞,摇匀,直至沉淀物完全溶解为止(若没全溶解还可再加少量的浓酸)。此时,溶液中有I2产生,将瓶在阴暗处放5分钟,使I2全部析出来。
③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
1、用50ml移液管从瓶中取水样于锥形瓶中。
2、用标准Na2SN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
3、向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2ml
4、继续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变成无色为止。
5、记下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V。
6、按上述方法平行测定三次。
3.3生化需氧量(COD)的测定
3.3.1仪器
1250ml锥形瓶
250ml碱式滴定管
310ml移液管
4铁架台
5消解仪
6胶头滴管
3.3.2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2500mol/L】
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
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6H2O≈0.0507mol/L】
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变焦半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NH4)2Fe(SO4)2]= 0.2500×10.00/V
4硫酸——硫酸银溶液:
于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3.3.3生化需氧量(COD)的测定步骤
1. 用溶解氧瓶取水面下20—50cm的河水、池塘水、湖水或海水,使水样充满250ml的磨口瓶中,用尖嘴塞慢慢盖上,不留气泡。
水样的消解
5.00mlK2Cr2O7液
水样10.00ml 10mlAg2SO4·H2SO4 消解15min
5.00mlK2Cr2O7液
空白蒸馏水 10mlAg2SO4·H2SO4 消解15min
2. ①消解至室温后再打开
②将反应液移至25ml锥形瓶中消洗消解罐帽2~3次,清洗液并入锥形瓶中,最终体积控制约60ml。
③加入2d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蓝色至红褐色即为终
3.4六价铬的测定
3.4.1.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正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
3.4.2 仪器及试剂:
722型分光光度仪、丙酮、(1+1)硫酸溶液、(1+1)磷酸溶液、铬标准贮备溶液、铬标准使用液、二苯碳酰二肼溶液。
3.4.3 绘制标准曲线:
向9支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10.00mL铬标准使用液,加入1+1硫酸0.5mL和1+1磷酸0.5mL,摇匀。再加入2mL显色剂,用水稀释到50mL,摇匀。5~10分钟后,于540nm波长处,用1或3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六价铬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3.4.4水样的测定:
取5mL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以下步骤同标准溶液测定。进行空白校正后根据所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Cr6+含量。
3.4.5 计算:
Cr6+(mg/L)= m / V
式中: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Cr6+量(μg);
V——水样的体积(mL).
3.5 BOD测定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某些可氧化物质(主要是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用以间接表示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类物质的含量,是反映有机物污染的重要类别指标之一。测定BOD的方法有稀释接种法、微生物传感器法、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库仑滴定法、测压法等。本实验采用稀释接种法测定污水的BOD。该方法也称五天培养法(BOD5),即取一定量水样或稀释水样,在20℃±1℃培养五天,分别测定水样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为BOD5值,以氧的mg/L表示。
3.5.1仪器
(1).恒温培养箱,5~20L细口玻璃瓶,1000~2000mL量筒
(2).玻璃搅拌棒:棒长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00mm,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量筒直径略小,并
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3).溶解氧瓶:200~300mL,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具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
(4).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
3.5.2试剂
(1).磷酸盐缓冲溶液:将8.58磷酸二氢钾(KH2PO4),2. 75g磷酸氢二钾(K 2HPO4),33.4g
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和1.7g氯化铵(NH4C1)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 应为7.2。
(2).硫酸镁溶液:将22.5g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3).氯化钙溶液;将27.5g无水氯化钙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4),氯化铁溶液;将0.25g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5).盐酸溶液(0.5mol/L):将40mL(ρ=1.18g/mL)盐酸溶于水,稀释至100mL。
(6).氢氧化钠溶液(0.5mol/L):将2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7).亚硫酸钠溶液(1/2Na2SO3=0.025mol/L);将1.575g亚硫酸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不稳定,需每天配制。
(8).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将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HOOC-CH2-CH2-CHNH2-COOH)在103℃干燥lh后,各称取150m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内并稀释至标线,混合均匀。此标准溶液临用前配制。
(9).稀释水:在5~20L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温在20℃左右。然后用无油空气压缩机或薄膜泵,将此水曝气2~8h,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于饱和,也可以鼓入适量纯氧。瓶口盖以两层经洗涤晾干的纱布,置于20℃培养箱中放置数小时,使水中溶解氧含量达8mg/L左右。临用前于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镁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各1mL,并混合均匀。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其BOD5应小于0.2mg/L。
(10).接种液:可选用以下任一方法获得适用的接种液。
1) 城市污水,一般采用生活污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昼夜,取上层清液供用。
2) 表层土壤浸出液,取100g花园土壤或植物生长土壤,加入1L水,混合并静置10min,取上清溶液供用。
3) 用含城市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
5) 当分析含有难于降解物质的废水时,在排污口下游3~8km处取水样做为废水的驯化接种液。如无此种水源,可取中和或经适当稀释后的废水进行连续曝气,每天加入少量该种废水,同时加入适量表层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适应该种废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当水中出现大量絮状物,或检查其化学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现突变时,表明适用的微生物已进行繁殖,可用做接种液。一般驯化过程需要3~8天。
(11).接种稀释水;取适量接种液,加于稀释水中,混匀。每升稀释水中接种液加入量为:生活污水1~10mL;表层土壤浸出液为20~30mL;河水、湖水为10~100mL。接种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5值以在0.3~1.0mg/L之间为宜。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3.5.3测定步骤
1.水样的预处理
(1) 水样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围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至近于7,但用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的0.5%。若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很高,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酸液进行中和。
(2) 水样中含有铜、铅、锌、镉、铬、砷、氰等有毒物质时,可使用经驯化的微生物接种液的稀释水进行稀释,或提高稀释倍数,降低毒物的浓度。
(3) 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水样,一般放置1~2h,游离氯即可消失。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不能消散的水样,可加入亚硫酸钠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的计算方法是:取中和好的水样100mL,加入1+1乙酸10 mL,10%(m/V)碘化钾溶液l mL,混匀。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根据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及其浓度,计算水样中所需加亚硫酸钠溶液的量。
(4) 从水温较低的水域或富营养化的湖泊采集的水样,可遇到含有过饱和溶解氧,此时应将水样迅速升温至20℃左右,充分振摇,以赶出过饱和的溶解氧。从水温较高的水域废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样,则应迅速使其冷却至20℃左右,并充分振摇,使与空气中氧分压接衡。
2.水样的测定
(1) 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溶解氧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虹吸法将约20℃的混匀水样转移至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其产生气泡。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水封。瓶不应有气泡。立即测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将另一瓶放入培养箱中,在20±1℃培养5d后。测其溶解氧。
表4
高锰酸盐指数(mg/L) | 系 数 |
<5 | — |
5~10 | 0.2、0.3 |
10~20 | 0.4、0.6 |
>20 | 0.5、0.7、1.0 |
CODcr值可在测定水样COD过程中,加热回流至60min时,用由校核试验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按COD测定相同步骤制备的标准色列进行估测。
稀释倍数确定后按下法之一测定水样。
① 一般稀释法:按照选定的稀释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于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匀水样,再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800mL,用带胶板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搅匀。搅拌时勿使搅棒的胶板露出水面,防止产生气泡。
按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步骤,进行装瓶,测定当天溶解氧和培养5d后的溶解氧含量。
另取两个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装满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作为空白,分别测定5d前、后的溶解氧含量。
② 直接稀释法:直接稀释法是在溶解氧瓶内直接稀释。在已知两个容积相同(其差小于lmL)的溶解氧瓶内,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再加入根据瓶容积和稀释比例计算出的水样量,然后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刚好充满,加塞,勿留气泡于瓶内。其余操作与上述稀释法相同。
在BOD5测定中,一般采用叠氮化钠修正法测定溶解氧。如遇干扰物质,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测定法。溶解氧的测定方法附后。
3.BOD5计算
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
BOD5(mg/L)=c1-c2
式中:cl—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c2—水样经5d培养后,剩余溶解氧浓度(mg/L)。
经稀释后培养的水样:
式中:B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B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4.数据处理结果
表5 PH的数据记录
日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5月22日 | 7.0 | 7.0 | 7.0 | 7.1 | 7.1 | 6.9 | 6.7 | 6.9 | 7.0 | 6.8 |
5月23日 | 7.1 | 7.1 | 7.1 | 7.3 | 7.0 | 6.8 | 6.6 | 6.8 | 7.1 | 6.9 |
5月24日 | 7.2 | 7.2 | 7.0 | 7.3 | 7.3 | 6.7 | 6.8 | 6.5 | 7.2 | 6.4 |
5月25日 | 7.0 | 7.4 | 7.2 | 7.2 | 7.1 | 6.9 | 6.5 | 6.3 | 7.5 | 6.7 |
5月26日 | 7.1 | 7.3 | 7.0 | 7.0 | 7.6 | 6.7 | 6.8 | 6.9 | 7.1 | 6.4 |
5月27日 | 7.2 | 7.1 | 7.4 | 7.4 | 7.2 | 6.8 | 6.9 | 6.7 | 7.4 | 6.6 |
日期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5月22日 6.22 | 5.20 | 5.84 | 5.68 | 5.34 | 5.38 | 6.26 | 6.61 | 5.42 | 5.84 | |
5月23日 | 6.23 | 5.25 | 5.85 | 5.65 | 5.33 | 5.32 | 6.25 | 6. | 5.44 | 5.81 |
5月24日 | 6.25 | 5.21 | 5.82 | 5.69 | 5.32 | 5.35 | 6.23 | 6.62 | 5.42 | 5.86 |
5月25日 | 6.20 | 5.25 | 5.87 | 5.63 | 5.36 | 5.39 | 6.27 | 6.67 | 5.45 | 5.81 |
5月26日 | 6.22 | 5.23 | 5.82 | 5.65 | 5.31 | 5.36 | 6.28 | 6.65 | 5.41 | 5.83 |
5月27日 | 6.26 | 5.22 | 5.83 | 5.66 | 5.30 | 5.35 | 6.22 | 6.63 | 5.45 | 5.85 |
日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5月22日 | 24.8 | 25.6 | 23.2 | 27.2 | 26.4 | 26.3 | 24.0 | 24.4 | 25.2 | 25.6 |
5月23日 | 24.5 | 25.4 | 23.3 | 27.7 | 26.5 | 26.1 | 24.8 | 24.2 | 25.0 | 25.4 |
5月24日 | 24.3 | 25.6 | 23.7 | 27.5 | 26.2 | 26.7 | 24.1 | 24.7 | 25.5 | 25.2 |
5月25日 | 24.2 | 25.1 | 23.8 | 27.3 | 26.3 | 26.5 | 24.3 | 24.7 | 25.8 | 25.8 |
5月26日 | 24.9 | 25.9 | 23.4 | 27.9 | 26.8 | 26.9 | 24.5 | 24.1 | 25.1 | 25.2 |
5月27日 | 24.2 | 25.8 | 23.1 | 27.1 | 26.0 | 26.0 | 24.2 | 24.9 | 25.7 | 25.9 |
日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5月22日 | 5.16 | 4.96 | 5.32 | 5.48 | 5.18 | 4.82 | 5.20 | 5.23 | 5.58 | 5.44 |
5月23日 | 5.17 | 4.94 | 5.37 | 5.49 | 5.12 | 4.81 | 5.22 | 5.20 | 5.51 | 5.44 |
5月24日 | 5.15 | 4.93 | 5.33 | 5.45 | 5.16 | 4.80 | 5.23 | 5.21 | 5.53 | 5.44 |
5月25日 | 5.13 | 4.97 | 5.38 | 5.42 | 5.10 | 4.85 | 5.21 | 5.23 | 5.55 | 5.44 |
5月26日 | 5.19 | 4.92 | 5.32 | 5.40 | 5.13 | 4.87 | 5.23 | 5.26 | 5.57 | 5.44 |
5月27日 | 5.13 | 4.98 | 5.37 | 5.42 | 5.15 | 4.84 | 5.24 | 5.24 | 5.57 | 5.44 |
日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5月22日 | 0. 47 | 0.52 | 0.41 | 0..53 | 0.45 | 0. 36 | 0.48 | 0.49 | 0.53 | 0.46 |
5月23日 | 0. 49 | 0.51 | 0.47 | 0..56 | 0.42 | 0. 38 | 0.49 | 0.42 | 0.52 | 0.48 |
5月24日 | 0. 44 | 0.56 | 0.45 | 0..57 | 0.47 | 0. 34 | 0.45 | 0.47 | 0.57 | 0.46 |
5月25日 | 0. 46 | 0.54 | 0.44 | 0..54 | 0.42 | 0. 39 | 0.43 | 0.45 | 0.51 | 0.48 |
5月26日 | 0. 41 | 0.57 | 0.43 | 0..57 | 0.48 | 0. 33 | 0.42 | 0.47 | 0.57 | 0.43 |
5月27日 | 0. 48 | 0.54 | 0.40 | 0..53 | 0.44 | 0. 32 | 0.41 | 0.43 | 0.52 | 0.49 |
表10 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目标 (单位:mg/L)
项目 | 分类 |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水温变化应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pH值 | 6 —————— 9 | ||||
COD ≤ | 15 | 15 | 20 | 30 | 40 |
BOD5 ≤ | 3 | 3 | 4 | 6 | 10 |
Cr6+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DO ≥ | 7.5 | 6 | 5 | 3 | 2 |
F- ≤ | 1.0 | 1.0 | 1.0 | 1.0 | 1.0 |
PH值:PH值稳定在7.0左右,符合标准。
DO值:DO值在5~6之间,属Ⅲ类水质标准。
COD值:COD值在20~30之间,属Ⅳ类水质标准。
BOD5值:BOD5值在4左右,属Ⅲ类水质标准
Cr6+值:Cr6+值在0.01~0.02之间,属Ⅰ类水质标准。
通过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参照地表水质量标准可知:磁湖水体污染较严重,已达到Ⅲ类水质,并且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7、质量保证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制定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部分。
实验室内控制:主要是要有合格的实验室和合格的分析操作人员,具体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定期校正,玻璃仪器的选用和校正;化学试剂和溶剂的选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试剂的提纯;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工作;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分离操作技术等。
尤其在最常用的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纯水的配制要求方面更应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质量标准体系要求,对于任何认为的过失或过错都应该注意避免,不要在实验室内打闹和喧哗,严格以一个实验者或分析者身份要求自己,注意在操作中应全心全意投入实验,不要开小差,更不要犯低级错误,要时刻注意安全,严格按找标准操作。
实验外控制:在采样过程要求注意采样要按照规范要求采样,遵从标准的采样方法和步骤,尤其是在下雨或特殊的天气下注意说明或周围有特殊原因不能采样要求说明或停止采样,对于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各种变化,避免外界因数使结果不可靠。在采样过程要注意及时记录采样各种参数和环境参数。在所采样品送会实验室过程注意失误或各种原因使测试结果失败或不可靠。
整个设计过程和步骤完全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处理的数据也按照质量标准要求取舍数据和分析。
8、磁湖水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8.1污染原因分析
(1)污染源的来源分析,磁湖水污染大部分来自养殖区、游乐区、生活区、林业区、植区等。
(2)磁湖位于市区中心,周边排污较集中,因此大大降低了其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其污染相对严重。
(3)从磁湖水的污染现状及采样点的周边情况来看,校园水污染大部分来自人们的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等。
(4)磁湖范围较大,并与开发区相接处,都是排污相对较为严重而且其他地理位置又十分接近,排污也比较近,这样就很大程度上缩减了磁湖水的自净能力,从而造成磁湖水的严重污染。
8.2磁湖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加强磁湖周边排污的基本设施的建设,整改周边的一些污染工厂、居民生活的废水排放。
(2)整治周边居民生活用水,采取强制措施,让其生活污水集中达标排放。
(3)对周边工厂废水也进行适当强制处理,不能任其自由排放。
(4)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起爱护环境、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氛围。
(5)随着环境科学研究和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必将大大加强对有机物的检查和防治。其治理方法是: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加入合理的沉淀剂、化学药品及催化剂,并使其处于合理的PH值和温度中,使其转化为低毒、无毒或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采用生物治理方法。
小 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磁湖水的质量状况有了一定得了解,据分析,磁湖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养殖区、游乐区、生活区、林业区、种植区等废水的无处理排放,从而使磁湖水环境受到一定的污染。同时,通过本次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我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环境监测的意义也有了深刻的了解,熟悉了环境监测的方法及监测报告的书写。
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日趋严重,潜伏的环境问题日益威胁并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人类只有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保护和爱护她,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而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实用技术的学科,正积极的发挥作用。它有效地帮助人类了解环境,解决现有和潜伏繁荣问题,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环境监测的实用性及必要性决定了这门学科的发展,是我们环境技术类综合人才必备的武器之一。
在这次实践中,我掌握了水质监测所用的仪器的使用方法,理解了水质监测布点原则和方法,学会了环境监测方按的制定,熟悉掌握了PH、DO、COD的测定。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相信从这次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方法对我将来工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坚定了我干好环境监测工作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坚持理论实践互动,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操作能力,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做应有的贡献,进而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玲,赵建夫,《环境监测》,北京,化学工艺出版社,2004年
[2] 薛文山,《环境监测分析手册》,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8年
[3] 俞沪明,吴孟浩,沈荣蓉,《用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油》,上海,上海环境科学,2002
[4] 薛文珍,马君梅 ,汪永辉,《餐饮废水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上海,上海环境科学,200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188-199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78-199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HJ/T 91—200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生活污水水质监测监测项目,GB78-1996标准
[10] 由文辉等,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