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四川川能水利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110kV大坪子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项目部
2014年2月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一、工程慨况------------------------------------------------------------1
二、编制依据-----------------------------------------------------------3
三、施工准备-------------------------------------- --------------------3
四、施工组织-----------------------------------------------------------5
五、基坑支护施工方案----------------------------------------8
六、质量安全要求和措施-----------------------------------9
七、施工监测---------------------------------------------------11
八、质量保证体系--------------------------------------11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5
十、施工期环境卫生保护------------------------------------ 19
十一、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20
一、1.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110kV大坪子风电场送出线路。
(2)线路起迄点:起于110kV大坪子风电场升压站,迄于110kV万和变。
(3)路径长度:新建线路全长17.778km,曲折系数1.3。
(4)架设方式:除110kV万和变出线终端为双回路塔外,其余均为单回路架设。
(5)地形系数:线路沿线海拔在1600m~3150m之间,地形丘陵占25%,一般山地占60%,高山占15%。
(6)设计气象条件:全线划分为4个冰区,即:10mm、20mm、30mm、40mm冰区。10mm、20mm冰区基本风速按25m/s设计, 30mm、40mm冰区按27m/s设计。其中10mm冰区线路长度1.826km,20mm冰区线路长度0.814km,30mm冰区线路长度6.542km,40mm冰区线路长度8.596km。
(7)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
(8)导线型号:10mm、20mm冰区导线型号为:JL/G1A-240/40-26/7型钢芯铝绞线(长度2.km);30mm、40mm冰区导线型号为:JLHA1/G1A-290/45-26/7型钢芯铝合金绞线(长度15.138km)。
(9)地线型号:两根地线均为24芯OPGW光缆。10mm、20mm冰区地线型号为:OPGW-24B1-80(长度2.km); 30mm、40mm冰区地线型号为:OPGW-24B1-120(长度15.138km)。
(10)绝缘水平:10mm、20mm冰区悬垂串和跳线串采用8片,耐张串采用9片;30mm、40mm冰区悬垂串和跳线串采用9片,耐张串采用10片。
(11)绝缘子及金具串型:10mm、20mm冰区悬垂串、跳线串采用70kN单、双联绝缘子串,耐张串采用70kN单、双联绝缘子串;30mm、40mm冰区悬垂串、跳线串采用100kN单、双联绝缘子串,耐张串采用100kN单、双联绝缘子串。
(12)金具:采用电力工业部电力金具产品样本中的型号,金具选择分别和绝缘子及导地线相匹配。
(13)杆塔:采用自立式铁塔,轻冰区采用三角排列的猫头塔(直线)、干字塔(耐张),重冰区采用水平排列的酒杯塔。铁塔均采用全方位长短腿设计。全线共使用铁塔94基,其中1基为万和变已建双回路终端塔,新建93基,其中耐张转角塔32基,直线塔61基,耐张比例34.41%。
(14)基础:全线铁塔采用现浇直柱式基础。铁塔与基础的连接采用地脚螺栓。施工基面较大的塔位采用长短腿与高低基础相结合的形式,以减少塔位处对环境的破坏。
2.2主要材料耗量
序号 | 项目 | 耗量 | 单位指标 |
1 | 导线(JL/G1A-240/40-26/7) | 8.184t | 3.101t/km |
2 | 导线(JLHA1/G1A-290/45-26/7) | 58.55t | 3.867t/km |
3 | 光缆OPGW-24B1-80 | 2.9t | 1.1t/km |
4 | 光缆OPGW-24B1-120 | 27.25t | 1.8t/km |
5 | 塔材 | 749.174t | 42.14t/km |
6 | 绝缘子 | 6510片 | 366片/km |
7 | 金具 | 8.332t | 0.47t/km |
8 | 铁塔基础钢材(含地脚螺栓) | 109.924t | 6.18t/km |
9 | 铁塔基础混凝土 | 1232.08m3 | 69.3m3/km |
10 | 接地钢材 | 18.t | 1.063t/km |
线路所经区域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境内,区域上属于云贵高原与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接壤地带,区内群山起伏,重峦叠嶂,总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高程达到3150m左右(风电场附近的马鞍山一带),而最低海拔高程仅1600m左右(万和变附近)。以中山为主,局部为低中山。西北部山坡较陡,一般在30°以上,局部地段发育有小型山间盆地。东南部山坡较缓,一般不大于30°。
根据终勘选线后,全线综合地形划分:丘陵占25%,一般山地占60%,高山占15%。
线路沿线地质条件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基满足杆塔承载力要求。
线路基本从村寨附近经过,沿线植被覆盖较少,地形平缓地段基本为耕地,中间夹杂有少数杂木林,在万和变出线段1km树林较密集,大多采用高塔跨越,砍伐量较小。
线路所经地带,主要利用的道路有永善-风电场公路,永善-万和公路以及与线路交叉的部分乡村路,交通运输条件一般。全线综合汽车工地运输半径约25km,人力运输半径约1km。
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沿线无已查明矿藏,无无线电台和军用设施。
根据1:400000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线路路径所经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按相应Ⅶ度设防。
线路经过地区,民房较少,无等级公路及铁路,无大江大河,主要交叉跨越见下表:
序号 | 跨越物 | 次数 | 备 注 |
1 | 10kV线路 | 5 | |
2 | 低压线路 | 4 | |
3 | 通信线 | 4 | |
4 | 公路 | 6 |
1.1设计依据
(1)本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2)本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及审查意见
1.2设计范围
本线路起于新建110kV大坪子风电场升压站,止于永善县110kV万和变。单回架设,全长17.778km。本设计包括线路的电气、结构、通信本体设计和预算书编制,不含巡线站、检修站等附属设施的设计。
三、施工准备
1.设计单位负责提供图纸,根据设计单位及规划提供的定位图,以便施工单位确定杆塔位置点、基础形式、杆塔型号、弧垂点等。
2.由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坐标、高程开挖尺寸,边坡的放坡系数,开挖具体深度,轴线位置等及交底资料。
3.施工用水、用电,深支坑支护施工时需要一定机械等.
4.对施工人员进行计划,技术与安全交底,安装夜间所需设施和贴写安全标语等。
5.对各种机械设备在开工前检修一遍,发现问题在开工前解决,保证施工期间设备完好。
6.劳动力需用计划见下表。
人员配备情况表
序号 | 工种名称 | 班组名称 | 人 数 | 工程周期(天) |
1 | 普工 | 挖土 | 120 | 65 |
2 | 混凝土工 | 浇灌组 | 20 | 分 区 域 流 水 施 工 进 行 |
3 | 测量工 | 测量组 | 4 | |
5 | 电焊工 | 机电组 | 4 | |
7 | 机械操作手 | 械械组 | 6-8 | |
11 | 司机 | 挖土组 | 6 | 分 区 域 流 水 施 工 进 行 |
12 | 汽车司机 | 后勤组 | 6 | |
13 | 材料工 | 材料组 | 3 | |
14 | 后勤生活 | 总务组 | 4 | |
15 | 勤杂 | 勤杂组 | 2 | |
16 | 质安员 | 质安组 | 2 | |
17 | 工程负责 | 项目部 | 3 |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层,全权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施工,对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严密综合组织管理,按工期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8.场地施工平面布置:
场地施工平面布置应根据现场地形特点,考虑砂、石、水泥建筑材料以及设备堆放,后期支模、浇制施工等环节,尽量使场地布置趋于合理,保证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四.施工组织
1. 机械选择
该工程土方开挖人工方式进行,大型农用车云沙石,选择搅拌机进行浇制混凝土,选择绞磨,张牵机放线等进行施工。
大型运输车 6辆
空压机 12台
以上设备要求性能完好。
2. 施工工艺流程
复测分坑→基础开挖→支模、浇制→撤模回填,基础养护→线→接地开挖
3. 人员组织
现场负责人 3人
技术负责人 4人
车辆调度员 1人
安全员 2人
普工 120人
4. 工期
本工程设计混凝土方量1232.08方,预计相对施工工期为180个有效工作日,如遇下雨或其他非人力可抗拒的因素,工期顺延。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土石方开挖前,现场管理人员应会同甲方有关人员一起查明开挖区范围内的地质地貌情况,人工探挖必须小心进行,且必须有现场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员以及甲方有关人员在场。
(2)因该场地地质情况显示原有场地垃圾土为自然土,及中细砂层等.故土方开挖必须采取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应控制在2m,不得超挖。遇特殊危险部位及险情,经现场监理及项目部管理人员同意后开挖深度及放坡系数作相应调整。
(3)为配合基坑支护的顺利进行,保证基坑壁的安全,基坑开挖放坡应满足1:1系数,上一层护壁未施工完毕,不得开挖下一层土(地下室外部份)。
(4)机械正常工作时,施工机械工作(或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有人员通过。
(5)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及时架设坑边防护栏杆。
(6)严格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审查,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现场人员(在岗汽车驾驶员除外),必须配戴安全帽。施工现场悬挂施工警示牌,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8)基坑开挖过程中,任何人或机械对现场内的分坑桩和中心桩应加以保护,不得破坏或移动。
(9)加强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变形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基坑开挖深度的实际控制标高由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控制。
(11)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服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6.排水措施:
为保证土方顺利安全挖运,坑变需设临时排水沟,以便下雨时及时排水.
五、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基坑开挖时应除去坑边的浮石;向坑上仍土石时,应该防止回石伤人,任何人不得在坑内休息;
2、不用挡土板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具体放坡要求一般可参照下表:
各类土质的坡度
土质情况 | 砂土、砾土、淤泥 | 砂质粘土 | 粘土、黄土 | 坚土 |
坡 度 | 1:0.75 | 1;0.5 | 1:0.3 | 1:0.15 |
4、进行人工挖孔桩基础、掏挖基础等特殊基坑开挖时应根据土质、基坑深度等情况采取特殊安全措施,如浇筑护壁等,并注意坑内通风,防止窒息。
5、使用挡土板和支撑开挖时,应经常检查挡土板、支撑有无变形或断裂现象,更换支撑应先装后拆。
6、在清理、撬挖土石方时,应先清除上山坡浮动土石,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土石方滚落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作业人员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六. 质量安全要求和措施
1.、开工前应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熟悉图纸。
2.、认真执行样板制度,经质检人员检查作样板,并做好支护工作,将支护工作做好后,经技术人员检查良好后,也作为施工样板,继续护壁工作。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规章、规程和工程各项制度。
4、现场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并设置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工地安全生产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反映并排除。
5、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工由项目负责人及安全员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把安全落实到人,做到安全施工有奖,违章受罚。
6、加强用电安全措施,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0的相关条文,电器设备的检修,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施工用线必须用绝缘线,严禁带电操作,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开关,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
7、工地安全用品配备齐全,如设备防护品,消防设备及劳保用品。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品。
8、现场设备必要的安全标志及标语,基坑坡肩四周搭设临边防护栏,栏杆高度1.2m,下横杆离地高度0.5m~0.6m.
9、工地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定,技术不熟练人员不能顶岗操作机具,严禁酒后作业。
10、施工中遇到地下管线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待有关人员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七、施工监测
施工监测体系的建立是首先保障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并提供动态数据作为方案修改的依据。包括以下二部分:
1支护体系监测
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雨水、气温、洪水)监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周围地表裂缝监测;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监测;基坑渗、漏水状况监测等。
根据该工程特点,本次监测重点为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监测
基坑渗、漏水状况监测。沿基坑四周布置4个观测点(靠道路侧),以控制基坑位移。观测时间从基坑开挖直至土方回填完毕为止。观测时间间隔半天(随着开挖深度加深,观测周围期缩短。如发现变形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
2土方挖运监测
基坑开挖挖深度、平整度、坡度、文明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及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八、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不断改进。
以上指导思想为我们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针对该工程制定如下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
为确保该工程质量,必须从组织上、思想上、技术上、物资上、施工中及经济上等诸多环节进行保证,见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1.1质量目标
使全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运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1.2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
项目经理:全面领导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工作,对项目质量负全面责任,是项目质量第一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组织贯彻学习有关技术规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审查、核定处理措施及方案。
质量管理部门:制定质量保证手册并验证其执行的有效性,负责质保体系的建立并有效实施,负责项目的达标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负技术责任,组织实施质量计划和质量措施,处理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2.质量控制
2.1质量文件和资料管理
①:文件和资料发布之前由相应负责人审查批准。
②:文件和资料的发放和回收由专人负责。
③: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和资料的效版本。
④:对失效和作废的文件和资料,从所发放和使用的场所及时撤出。
3.检验
①:技术员和质量员必须检查坑深,以免超挖,如有与地质地貌不符,应会同设计代工报告监理,并做好原始记录。
②: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严格执行“三检制”。(既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
③:质量检查人员有权制止检验和试验未完成或不合格的产品或工程转入下道工序的行为。
④:施工过程的每一个工序不允许例外放行。
4.质量记录的管理
①:质安部制定的具体的质量记录管理办法。
②:质量记录的统一编目工作:由质安员负责,质量记录的收集归档、保管及整理编号工作分别由相关人员按规定进行。
③:质量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完善、妥善保管。
④:质量记录要真实可靠,字迹清楚,内容完整。
5.施工准备控制
①:应在工作开始时完成设计、计划、预算的编制,修订的审批。
②: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勘测、地形进行复核。
③:应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资格、能力和设备型号,其适应性及状况进行认可。
9.质量保证措施的一般要求
①:认真贯彻质量方针,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岗位责任制。
②:推行IS0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③:实行三级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
④: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素质,特殊工程必须持证上岗。
⑤: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⑥:对质量事故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及方针:
本工程施工生产安全目标为:杜绝重大作伤亡事故、轻伤安全事故。实行“五无”(既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遵纪守法、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环境方针:遵纪守法、节能降耗、文明施工、造福社会、持续改进。
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①:纵向管理体系
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和质量安全部作为公司级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和检查监督工作。
施工现场成立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为该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第一负责人,设置部门副经理和专职安全员,由他们统一抓好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作。
各生产班组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设立兼职安全员,配合专职安全员的工作。
②:横向管理体系
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和各下属分公司都参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3.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①:人员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每一个管理人员做到关心安全工作,并在上级的管理工作中注意安全与生产的兼顾。
严格执行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和交底制度(公司级、项目级、安全级),未经教育和交底的人员不准上岗作业。
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场内机动车辆等)必须持证上岗,不准随便用人。
建立健全务种安全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挂钩来,做到奖惩分明。
②:现场措施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或赤脚。做好“四口”防护工作。预留洞口设置围栏、盖板、架网,在施工的建筑物出入口和进出料口,搭设棚或网库棚。
做好“五临边”的防护工作。建筑物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开台的外侧。“五临边”必须设置1.0m双层安全网. 按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牌。
设专人掌握气象信息,及时定作出大风、大雨预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禁止在大雾、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盲目施工。夜间操作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直接用于操作的照明灯须用36V防爆工作灯。
③:机械设备安全防护
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常检修常保养。现场搅拌机应设有防附物、防雨操作棚。
④:安全用电
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保护接零系统。总电箱和分电箱设雨罩和门锁。同时设相应漏电保护器。从底层通往上层的电路及各层施工有的电路一律采用质量合格的电缆,并要正确架设。
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一切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接地装置。电动机械必须定人定机专门管理,使用小型手持电动工具均使用带漏电保护的闸箱。
⑤:防火、防雷
设专人负责防火管理
按要求调协灭火器材并合理布置,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现场禁止使用明火,易燃易爆品要妥善保管,将可能产生高压、高热的机构设备隔离。
按施工平面布置做好临时消防龙头,工棚应备足灭火器。
现场尽可能采用防火搭设工棚。工棚内照明电路必须由电工按规定架设。
未经安全负责人批准,不得私自动火、用电。
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派专人管理,发扬我公司的光荣传统,严格进行施工现场管理,使文明施工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各项文明施工指标承包到各职能管理人员,对施工班组和个人严格的经济手段进行管理。
①:工地大门、门柱和围墙必须牢固完整,整齐美观。大门口设置公司统一样式的“八牌一图”。
②:施工现场内应有完善的排水措施,妥善处理泥浆水,未经处理不得排入市政设施。
③:场内道路要平整、坚实、畅通。杜绝运输中泥浆、散体、流体物料撒漏。车辆出工地前,轮胎、车身必须冲洗干净,防止掉土污染路面。
④:施工时不得防碍周围居民的休息和生活。
⑤:建筑物内外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杜绝在施工现场随意堆放垃圾。
⑥:现场按相关要求布置,材料堆放整齐,做到现场清洁有序,搞好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⑦:现场配备专职保卫人员,昼夜值班,建立健全施工现场保卫制度,作好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登记手续,防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登记进场,在场内要服从现场人员的调度安排。
⑧:施工现场要利用黑板报和其它形式对员工进行法纪宣传教育工作,使施工现场各类施工人员知法、懂法并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的法律法令,提高员工的法纪观念,防止和杜绝盗窃和斗欧的发生。
⑨:严禁工人赤膊上阵,注意安全形象。
⑩:标准化管理图表要齐全、清晰、实用、漂亮。
十、施工期环境卫生保护
对进场施工人员要经过体检,严格把好招工关,防止病原菌带入施工区,并定期给施工人员检查,服用预防药品,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做好预防工作,定期对施工区消毒和检查,防止施工区内发生传染病和流行病。施工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十一、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为了搞好该工程的安全工作,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性,确保施工现场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经项目经理部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项目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人员组成如下:
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杨光护
成员:高旺、周光洪、李丽江、张哲铭、丁波、合萍等
2. 事故预案及施工中有关问题的影响及处理
如出现局部小范围垮塌,则快速用麻袋装砂卵石进行回填;在施工应仔细检查基坑有无变形现象,如发现基坑局部位移总量达出现较大裂缝,则应停止施工,用挖掘机回填至安全高度,同待除去坑边浮石,放坡处理后,再开挖,进行下一步支护工作。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项目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并妥善处理好事故做好事故调查和提出处理意见。
施工现场一旦有事故发生,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公司、监理、甲方及其它相关部门,以利做好急救工作。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准则》,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人员受伤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求救,海城市西柳人民医院,并保护好现场不受破坏。
附: 基坑开挖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