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课时 公民基本义务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
要素 | 设 计 内 容 | |
教学 内容 分析 |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规定的我国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担的法定义务,了解履行这些义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知道履行义务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增强义务意识。 | |
教 学 目 标 学情分析 | 知识 与 技能 | 1.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那些。 2.了解国家利益的内容,的内容有那些。 |
过程 与 方法 | 通过图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遵守和法律的自觉性,自觉维护尊严,保障实施。明确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对税收的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 1.忠于,维护尊严。 2.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我们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3.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 |
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学生面临着三个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三是对履行义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小孩子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由于本框设计中设置了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因此讨论积极性比较高,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问的互动氛围浓烈。 |
教 学 分 析 | 教学重点 |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 |||
教学难点 | 难点 | 1.遵守和法律。2.依法服兵役。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
解决办法 | "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点拨讲解。 | ||||
教 学 策 略 | |||||
教 学 资 源 | " 教师教学用书 | ||||
板 书 设 计 | 公民基本义务 一、遵守法律 1.遵守的原因和做法 2.具体表现 3.中学生要遵守法律 二、维护国家利益 1.国家利益的内容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3.维护、荣誉、利益 三、依法服兵役 四、依法纳税 五、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 教 学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教学媒体 使用效果 | ||
导入新课 | 一、问题导入,场景激趣 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因此,我们要增强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你知道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吗?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 (一)遵守法律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权利,这节课我们学习公民的义务。 教师展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教师总结: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1.遵守的义务 (1)必要性:我国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做法:忠于,维护尊严,保障实施。 2.遵守和法律的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中学生要遵守法律 教师提出问题:中学生该怎样遵守法律? 教师总结: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具体说来,就是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二)维护国家利益 1.国家利益的内容 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荣誉和利益。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1)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2)做法: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3.维护、荣誉、利益 维护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教师总结:维护、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依法服兵役 1.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2.做法:(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现役军人必须遵守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四)依法纳税 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做法:依法纳税,不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五)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我国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了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这些义务都是规定的,希望同学们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认真地履行这些义务。 | 针对问题思考后,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教材中的内容,思考交流,并在书中找出相关内容并用横线划出。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第47页教材中的内容,思考交流,并在书中找出相关内容并用横线划出。 学生阅读教材第47页教材中的内容,思考交流,并在书中找出相关内容并用横线划出 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探究与分享”,思考并回答问题:你对兵役机关和当地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回答作出小结:张某、卢某、孙某作为现役军人,没有做到这些,因此应当受处罚。 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教材中的内容,思考交流,并在书中找出相关内容并用横线划出 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教材中的内容,思考交流,并在书中找出相关内容并用横线划出 回顾本课知识 |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民的基本义务:规定的公民应履行或完成的任务,是公民最基本的义务。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我国公民必须爱护公共财产。” 中学生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维护、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现役军人必须遵守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总结提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 ||
教 学 过 程 | |||||
教 学 设 计 评 价 | "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公民义务的含义,使学生了解我国与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知道自己必须履行哪些义务,能够以具体的行动担负责任,履行义务。增强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的耐性。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课堂中创设了多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 意识和观念,自觉践行精神。 不足之处:在突破重点难点时显得时间不够,应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抓住要害,明确目标。 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要注意进行案例教学时,该案例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而不要举一些对学生来说晦涩难懂,远离生活的事例。与学生互动时,要注意好引导,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
科 目:道德与法治
年 级:八年级
课 题:公民基本义务
主备人: 魏 婧
参备人:于海军 郭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