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上)地理笔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50:36
文档

七年级(上)地理笔记

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地球是圆的吗?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赤道长度:4万km半径:6371km第二节地球仪一、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二、经线和纬线⑴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连接南北极的弧线,形状呈半圆形,指向南北(子午线)纬线: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形状呈圆形,指向东西以赤道为界(0°─90°)⑵纬线北纬(°N)北半球(0°──90°N)南纬(°S)南半球(0°──90°S)⑶东、西半球划分界线:20°W---160°E⑷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地球是圆的吗?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赤道长度:4万km半径:6371km第二节地球仪一、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二、经线和纬线⑴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连接南北极的弧线,形状呈半圆形,指向南北(子午线)纬线: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形状呈圆形,指向东西以赤道为界(0°─90°)⑵纬线北纬(°N)北半球(0°──90°N)南纬(°S)南半球(0°──90°S)⑶东、西半球划分界线:20°W---160°E⑷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地球是圆的吗?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赤道长度:4万km     半径:6371km

第二节   地球仪

一、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二、经线和纬线

⑴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经线:连接南北极的弧线,形状呈半圆形,指向南北(子午线)

                     纬线: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形状呈圆形,指向东西

以赤道为界

(0°─90°)

⑵纬线   北纬(°N)                      北半球(0°──90°N)

         南纬(°S)                      南半球(0°──90°S)

⑶东、西半球划分界线:20°W---160°E

⑷重要的经纬线

三、交织的经纬网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旋转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2.自转时间:一天(24小时)

3.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更替

二、地球的公转:指地球除了自转外,还绕太阳不停旋转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2.公转时间:一年

3.公转的特征: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保持66.5°的倾斜角并产生四季变化

春(3.4.5月)  夏(6.7.8月)  秋(9.10.11月)   冬(12.1.2月)

三、地球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北极圈内)

        北温带(北回归线---北极圈)

五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温带(南回归线---南极圈)

南寒带(南极圈内)

第二章   学用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发展

一、从羊皮地图到电子地图

二、卫星图像和GPS定位导航

第二节   地图的运用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注记和图例

一、地图上的方向

1.基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略

3.经纬网定向法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二、比例尺

1.比例尺公式=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式──1:39000000

(2)线段式    0      390km

(3)文字式──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90千米

3.比例尺的特点

比例尺地理事物详略范围大小
详细
粗略
分比越小比例尺越大

三、图例和注记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71%海洋   29%陆地  三山六海一分地

大洲(七大洲)→→岛屿→半岛→海峡

海南与之间有一个琼州海峡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一、等高线的判读

1.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什么是等高线?A: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3.分层设色地图

4.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崎岖不平,等高线越稀疏地表则较平缓。

二、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1.什么叫地势?答:地势是指地表面低起伏总的趋势。

2.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多在200米以下)

     高原:地面坦荡,海拔较高(多在1000米以上)边缘多高山

地面崎岖不平

     山地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丘陵                           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3.海底地形:架、坡、洋盆(海盆)、海岭、海沟

第三节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的地球

1.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变动(2)海平面上升

2.魏格纳与漂移学说

3.板块运动学说:六大板块组成(书P42)  

二、认识火山、地震

1.火山和地震发生的原因

2.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四节   人类与海洋

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探索过程

二、地球的宝库---海洋资源

①渔类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旅游资源  ④交通资源

三、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资源

1.海洋环境现状

(1)过度捕捞海洋渔类资源

(2)严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

2.如何保护好海洋?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

一、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1.天气的几个要素:①气温(℃)②降水(mm)③风力(级)④温度 ⑤紫外线

2.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书P52)

二、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①探测系统(地面、天空、太空)→②信息系统→③预报系统→④气象服务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及其变化

1.什么是温度?A:大气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2.气温的变化

最低气温:日出之前

 最高气温:午后14时

3.气温的变化

北半球   年最低气温:1月

         年最高气温:7月

4.辨别气温变化曲线图

5.气温和地势的关联:↑100m   ↓0.6°C

6.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1)等温线  (2)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二、降水及其变化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降水的过程及条件

           ①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

 三大条件  ②有凝结核(灰尘)

           ③水滴增大到能够落到地面

3.降水的测量和表示:雨量器(mm)

4.辨别“降水量柱状图”

5.全球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两极降水少

  ②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0°─60°)

第三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1种,由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形成的

①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型)分布赤道附近,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充沛,植物终年茂盛,形成雨林景观。

②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特点:终年高温,降水极不均匀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③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非洲、南美洲雨林南北两侧,终年高温分干、湿季。

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少雨型):分布非洲北部,特点:终年炎热干燥,冬季低温少雨。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分布亚洲东部: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②地中海气候(冬雨型):分布地中海附近,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型):分布中纬度西岸,特点: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气候变化小。

②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中纬度东岸,特点:夏热冬冷,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多雨,冬春少雨,四季分明。

③温带性气候:分布中纬度内部,特点: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极地气候分布于高纬度地区、两极地区,特点:终年严寒。

高山气候分布高山高原地区,特点: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大部终年低温。

第四节   保护大气环境

一、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二、全球气候的现状

Q1:目前全球气候面临哪些重要问题?A:①.温室效应  ②臭氧层被破坏  ③酸雨危害

Q2:什么是温室效应?A:书P69

Q3: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什么?A:书P70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现状:人口增长不断加快

1.人口总数:60亿(1999.10.12)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0%

二、世界的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数÷单位面积(人/km2)

2.世界人口分布区域:分布极不均匀

欧洲全部        ①中纬度温带地区(30°─60°)

亚洲东部、南部  ②近海平原地区

美洲东部        ③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三、世界人口问题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人种

1.人种的概念:具有共同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体质特征的差异是由生存环境决定的。

2.三大人种   黄种人:亚洲东部、美洲部分地区(印第安人)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美洲、大洋洲大部分

             黑种人:非洲南部、美洲、大洋洲部分地区

三、世界的语言文字

天主教

新教

四、三大宗教

      教

      教    

      佛教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和变化

一、什么是聚落?答:是指乡村和城镇人们聚集居住的地方。

二、乡村和城镇的差异

区别

     1.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工业、商业、服务业),聚居集中,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2.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种植、渔、林)聚居分散,人口较少

三、聚居与环境的关系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水源充足

决定因素   3.气候温暖、湿润

           4.自然资源充足(矿产、气候)

           5.交通便利

第六章   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一、国家知识的简述

1.领土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国界线以内陆地领海、领水、领空的范围,是一个国家主权实施的区域。

2.领土面积的差异

最大:俄罗斯(1707万km2)──地跨亚、欧大洲

最小:梵蒂冈(0.44km2)──欧洲

3.人口数量和密度大小不一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12.95亿)

第2:印度(10.02亿)

第3:美国(2.81亿)

4.国土位置差异明显

  临海国:俄罗斯、中国

  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岛  国:日本、英国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 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

2.GDP的含义──国内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时间内以货币为表现的生产产品及劳务总值)。

三、国际合作

联合国(UN),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1945年

世贸组织(WTO)瑞士日内瓦

亚太经济组织(APEC)

国际奥委会(IOC)瑞士洛桑

文档

七年级(上)地理笔记

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地球是圆的吗?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赤道长度:4万km半径:6371km第二节地球仪一、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二、经线和纬线⑴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连接南北极的弧线,形状呈半圆形,指向南北(子午线)纬线: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形状呈圆形,指向东西以赤道为界(0°─90°)⑵纬线北纬(°N)北半球(0°──90°N)南纬(°S)南半球(0°──90°S)⑶东、西半球划分界线:20°W---160°E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