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在我国和欧洲,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I:矿井甲烷;
II: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汽、薄雾);
III:爆炸性粉尘和纤维。
在北美,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级(Class):
Class I:爆炸性气体
Class II:爆炸性粉尘
Class III:纤维
2.爆炸性气体的分组的体系
I类爆炸性物质(只有甲烷气体一种)不分级。
II类爆炸性气体,可按其不同的点燃特性进行分级,又可进一步分为A、B、C三类
A组: 代表气体丙烷
B组: 代表气体乙烯
C组:代表气体氢气
爆炸性气体的分组(例)
3.点燃温度和浓度范围
•点燃温度:
可燃性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 在该温度下,即使没有外部点燃源,可燃性物质也可能被点燃,这一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点燃温度。
电气设备的选择必须确保气体--空气混合物可能达到的温度不会超过其点燃温度。
• 可爆炸气体的爆炸浓度
可爆炸气体的爆炸浓度与空气混合可燃的浓度范围
几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可燃的浓度范围、点燃温度
以一个化肥厂煤制尿素为例,煤需要经过气化->变换->甲醇洗->液氮洗->合成压缩->尿素合成多个工艺过程,在这些工艺过程中需要压缩机加压、泵、阀门、压力、液位和温度等各种检测仪表与控制系统;由于加工反应的物质多数情况下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需要采取多种防爆措施,保证装置和系统的安全;采用本安防爆的系统需要隔离式安全柵保证其安全。
现场仪表和设备分散分布在全厂的各个装置上,但电气线路汇总到控制室的DCS柜中,由于线路分散、距离远、位置高低不同形成较大的电气回路面积,容易遭受雷电影响和破坏,因此需要给现场仪表和I/O卡件加装必要的电涌保护器(SPD),实现防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