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本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10.2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注: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基础工程、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外电防护)、各类脚手架工程、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井字架、龙门架装(拆)等专项施工作业都必须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0.2.1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审批表
10.3 基坑支护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0.3.1 深基坑支护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0.3.2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0.3.3 基坑支护验收表
10.3.4 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控检查记录
10.4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0.4.1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0.4.2 模板支撑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0.4.3 模板支撑系统验收记录表
10.4.4 模板拆除(安全)令
10.5 施工临时用电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0.5.1 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10.5.2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附: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临时用电接线原理图)
10.5.3 安全用电措施
10.5.4 安全用电设施交接验收记录
10.5.5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10.5.6 外输电线防护方案
10.5.7 漏电保护器试跳记录表
10.5.8 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检测记录表
10.5.9 临时用电安全检查记录表
10.5.10安全用电设施交接验收记录
10.5.11值班电工巡视(维修)工作记录表
10.5.12接地电阻测(试)验记录表
10.5.13 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
10.6 脚手架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0.6.1 脚手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0.6.2 钢管、扣件进场验收表
10.6.3 租赁钢管、扣件质量协议书
10.6.4 搭设(拆除)脚手架、操作平台安全技术交底
10.6.5 脚手架搭设(拆除)人员操作证
10.6.6 悬挑式钢(接料)操作平台制作方案
10.6.7 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10.6.8 拆除脚手架的规定
10.7 钢结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0.1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方案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 建筑面积 | ㎡ | ||||
结构层次 | 开工日期 | 年 月 日 | 计划竣工日期 | 年 月 日 | ||
审 核 意 见 |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 |||||
审 核 意 见 | 技术负责人: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审 核 意 见 | 监理工程师: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备 注 | 审批意见根据公司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的要求,逐级审核、审批,并在说明栏中指明本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批的范围。 |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基坑深度 | 支护类型 | ||||
方案内容: | |||||
方案编制意见: 编制人: 年 月 日 |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 审核意见: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基坑深度 | 支护类型 | ||||
方案内容: | |||||
方案编制意见: 编制人: 年 月 日 |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 审核意见: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 施工班组 | 作业内容 | ||||
交底部门 | 交底人 | 交底时间 | 年 月 日 | |||
接受交底人或员工签字: | ||||||
交 底 内 容 和 要 求 | ||||||
注:1、安全技术交底企业可做总的技术交底;2、基坑施工中涉及的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砌筑工程均应进行逐级交底;3、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填写一式两份,项目部、作业班组各一份并履行交底人接受人签字手续。 |
工程名称 | 项目经理 | ||||
基坑支护类型 | 基坑开挖深度 | ||||
基坑开挖时间 | 作业班组负责人 | ||||
序号 | 验收项目及技术要求 | 验收结果 | |||
1 | 临时防护 | 深度超过2m时应设临边防护,设二道防护栏杆,立杆间距小于2m。 | |||
2 | 坑壁支护 | 按照边坡安全系放坡,特殊支护做法应符合设计的方案。 | |||
3 | 排水措施 | 基础应无积水,明沟排水有集水坑。 | |||
4 | 坑边荷载 | 基坑边1m内不得堆土、堆料、停放机械,坑沟边与 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边坡附近不得有动荷载。 | |||
5 | 安全通道 | 应设置人员上下通道,坡比1:3,宽度不小于2米,通道数量应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每间隔0.3米设防滑条,并设立两道牢固栏杆。 | |||
6 | 夜间照明 | 夜间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具,危险场所设红色警示灯。 | |||
7 | 施工方案 | 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合理、可靠、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 | |||
8 | 周边环境 | 周边建筑物、外输电线管沟,安全情况。 | |||
验收意见: 参加验收人签字: |
工程名称 | 施工时间 | ||||
作业班组 负 责 人 | 基坑深度 | ||||
支护类型 | 监控人员 | ||||
序号 | 安全监控内容及施工中村在的问题 | 采取措施对策 | |||
1 | 临时防护 | ||||
2 | 坑壁支护 | ||||
3 | 排水措施 | ||||
4 | 坑边荷载 | ||||
5 | 上下通道 | ||||
6 | 土方开挖 | ||||
7 | 变形监测 | ||||
8 | 周边环境 | ||||
施工内容: | 批准人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
10.4.2模板支撑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 施工班组 | 作业内容 | ||||
交底部门 | 交底人 | 交底时间 | 年 月 日 | |||
接受交底人或员工签字: | ||||||
交 底 内 容 和 要 求 | ||||||
注:1、模板支撑及木工、钢筋工、砼浇筑、项目部都应进行对作业班组安全技术交底; 2、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填写一式两份,项目部、作业班组各一份并履行交底人接受人签字手续。 |
单位名称 | 工程名称 | ||
混凝土浇捣日期 | 设计拆模强度 | ||
混凝土实际强度 | 试块报告编号 | ||
拆除部位 | 监 护 人 | ||
拆模警戒范围 | 拆除班组 | ||
拆模安全技术措施: 项目技术负责人: |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10.5.1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工程名称 | 制作名称 | |||
作业班组 | 作业名称 | |||
交底人签字 | 交底时间 | 年 月 日 | ||
接受交底人或员工签字: | ||||
交 底 内 容 和 要 求 |
2、安全技术交底填写一式两份,项目部,作业班组各一份;
10.5.6外输电线的防护方案
编制人 |
10.5.7漏电保护器试跳记录表
工程名称 | 施工单位 | |||||
试调日期 | 配电箱编号及箱内漏电开关编号 | 漏电开关型号规格容量(A) | 试跳结果 | 检测人 | 复查人 | |
动作 | 不动作 | |||||
10.5.8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检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使用单位:
检测仪器型号: 检 测 人:
检测日期 | 接地位置 及 名 称 | 安测电阻 (Ω) | 接地位置 接 地 线 | 存在问题 | 整改措施 |
10.5.9临时用电安全检查记录表
检查类型:
工程名称 | 单位名称 | ||
检查单位 部 门 | 检查日期 | 年 月 日 | |
检查项目 或部位 | |||
参加检查 人 员 | |||
检查记录及结论:
记录人: | |||
整改措施: 措施制定人: 负责人: | |||
复查意见: 复查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 |
检查类型:
工程名称 | 单位名称 | ||
检查单位 部 门 | 检查日期 | 年 月 日 | |
检查项目 或部位 | |||
参加检查 人 员 | |||
检查记录及结论:
记录人: | |||
整改措施: 措施制定人: 负责人: | |||
复查意见: 复查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 总包单位 | ||
设移交单位 | 设施接受单位 | ||
移交部位或设施 | |||
移交单位意见: | 接受单位验收意见: | ||
移交安全员 | 接受单位安全员 | ||
移交单位负责人 | 接受单位负责人 | ||
移交日期 | 接受日期 | ||
总包单位意见: 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 | |||
注:1、凡施工中甲单位的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由乙单位在施工中使用时,由乙单位委托甲单位搭设的安全防护设施及提供的设备时,必须办理交接验收记录。 2、移交单位的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防护标准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接收单位在验收合格接受后,施工中必须保持安全设施或设备的完好。 |
单位名称 | 班组名称 | |||||
冲程名称 | 编号 | |||||
维 修 内 容 | ||||||
序号 | 维修项目及部位 | 设备名称 | 维修人 | 验收人 | 维修日期 | |
2、电工巡视记录原则上须每天填写。
10.5.12接地电阻测(试)验记录表
单位名称 | 仪表类型 | |||
工程名称 | 测验日期 | 年 月 日 | ||
接 地 电 阻 (Ω) | ||||
接地名称 | 设备、设施 | |||
接地类别 | 规定电阻值(Ω) | 实测电阻值(Ω) | 测定结果 | 备注 |
重复接地 | ≤10 | 总配电柜 | ||
重复接地 | ≤10 | 末端开关 | ||
防雷接地 | ≤30 | 塔吊 | ||
防雷接地 | ≤30 | 施工电梯 | ||
防雷接地 | ≤30 | 井字架 | ||
防雷接地 | ≤30 | 龙门架 | ||
防雷接地 | ≤30 | 脚手架块 | ||
10.5.13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
单位名称 | 工作电压 | 评定 | ||||||||||||
工程名称 | 仪表型号 | 结论 | ||||||||||||
绝缘电阻(MΩ) | 问题及处理意见 | |||||||||||||
设备名称 | ||||||||||||||
回路编号 | 阻值 | 阻值 | 阻值 | 阻值 | 阻值 | 阻值 | 阻值 | 阻值 | 阻值 | 阻值 | ||||
相别 | ||||||||||||||
AB | ||||||||||||||
BC | ||||||||||||||
CA | ||||||||||||||
BO | ||||||||||||||
CO | ||||||||||||||
A地 | ||||||||||||||
B地 | ||||||||||||||
C地 | ||||||||||||||
检验结果 | ||||||||||||||
上次检测日期 | ||||||||||||||
注:施工现场移动用具及手持电动工具应半年检测一次。检测合格后贴上标签,方可使用。
10.6.1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续 页
10.6.2钢管、扣件进场验收表
序号 | 名称 | 进场时间 | 进场数量 | 观感 | 有无弯 曲变形 | 锈蚀 深度 | 有无相关 合格证明 | 是否符合 标准要求 | 验收人签字 |
10.6.3租赁钢管、扣件质量协议书
10.6.4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 施工班组 | 作业内容 | ||||
交底部门 | 交底人 | 交底时间 | 年 月 日 | |||
接受交底人或员工签字: | ||||||
交 底 内 容 和 要 求 | ||||||
注:1、模板支撑及木工、钢筋工、砼浇筑、项目部都应进行对作业班组安全技术交底; 2、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填写一式两份,项目部、作业班组各一份并履行交底人接受人签字手续。 |
登记表
序号 | 姓名 | 发证单位 | 证书编号 | 有效期 |
10.6.5脚手架搭设(拆除)人员操作证
登记表
搭设部位 | 搭设负荷 | 搭设负荷 | Kn/㎡ | 设计没跟拉索荷载 | ||||||
悬挑材料 | 设计面积 | ㎡ | 方案编制时间 | 年 月 日 | ||||||
方案内容: | ||||||||||
方案编制人 | 审核人 | 建立工程师 |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做特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搭设脚手架人员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脚手架的构配质量与搭设质量,必须按规范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需要,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混凝土和砂浆的是送管草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5、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天气是必须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有防护措施,并扫除积雪。
6、脚手架 的安全检查与维护,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规定进行。安全网按又换规定搭设或拆除。
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连墙体。
8、不准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9、临时搭设脚手架时,外侧由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10、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1、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
12、搭拆脚手架时,地表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
1、脚手架拆除前进行安全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建筑物有关工序已施工完毕,确定不需要脚手架由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拆除。拆除脚手架前,班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统一指挥操作过程中经理要集中,不得东张西望和开玩笑,工具不用时要放入工具袋内。
2、拆除脚手架前设好警戒区,地表专人负责指挥、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在交通要道设专人监护,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3、拆除前应将脚手架上的残留材料、杂物及地表障碍物清除干净。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层同时作业。
4、脚手架拆除顺序为:拆除脚手竹笆栏杆剪刀撑搁栏大横杆立杆,接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的顺序逐层进行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必须由上而不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剪刀撑先拆中间扣件,再拆两头扣件,由中间操作人员往下递送。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交差部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增设连墙体加固。
5、拆除3.6M以上的杆件应二人同时配合操作。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方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按规范规定设置连墙体和横向斜撑加固。
6、作业人员,必须正常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必须通过吊塔运送、以及操作人员山下接送至地面,以免伤人和不必要的损失。
7、拆下的杆件与零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必须通过塔吊运送、以及操作人员上下接送至地面,以免伤人和不必要的损失。
8、拆除过程中最好不要中断,如确需终端应将拆除部分处理清除告一段落,并检查是否会倒塌,确认安全后方可停歇。
10、弯曲变形的钢构件应调直,损坏的及时修复并刷漆以备再用,不能修复的应集中报废处理。 |
施工单位: 方案编制人: 制作时间: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 结构类型 | 设计面积 | ㎡ | |||
方 案 内 容 | ||||||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 月 日 | 审定意见: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