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建设单位 | |||
工程编号 | 监理单位 | |||
交底部位 | 施工单位 | |||
交底人签字 | 交底日期 | |||
分部分项工程 | 公共部位贴砖 | 接收人签字 | ||
交底内容: 一、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弹铺砖控制线→铺贴面砖→面砖勾缝与擦缝→验收→养护→踢脚板安装→成品保护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要求 ⑴水泥:32.5矿渣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⑵砂子:粗砂或中砂,用前过筛。 ⑶地面砖:地面砖的表面应光洁、方正、平整;质地坚固,其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应均匀一致,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2、主要机具 电动搅拌器、小水桶、灰桶、笤帚、方尺、靠尺、铁制水平尺、平锹、铁抹子、大杠、筛子、窄手推车、钢丝刷、喷壶、橡皮锤、小线、手提式切割机、擦布或棉丝、等。 3、工序准备 ⑴按地面砖的尺寸、颜色进行选砖,并分类存放备用。 ⑵大面积施工前应先放大样,并做出样板墙,确定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并向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样板完成后必须经过设计、甲方和施工单位共同认定,方可组织班组按照样板墙要求施工。 三、基层处理 ⑴地面基层清理干净,通常是在混凝土楼面或地面上施工,如基层表面较光滑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厚度为5~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30mm左右。对地面基体表面进行清理,表面残留的浆砂、尘土和油渍等用钢丝刷刷洗干净,并用水冲洗地面。 ⑵首先将地面凸凹超过20mm部位剔平,凹进部位超过大面20mm用1:3水泥砂浆补平,凹凸部位处理完成后要求地面基层基本齐平。30mm以内的孔洞采用1:3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分次填堵, 30mm以上预留洞用水泥砂浆加砖块封堵,要求砂浆饱满、密实度好。 四、找标高、弹线 为了检查和控制板块位置,在电梯前室墙内拉十字控制线,弹在基层上,并引至墙面底部,然后依据墙面+50cm标高水平线找出面层标高,在墙上弹出面层水平标高线,弹水平线时要注意电梯前室与楼道面层标高要求一致。 五、地面弹线、分格、定位 1、先根据排砖图确定铺贴的缝隙宽度,一般为房间、走廊、电梯前室等通体砖缝2mm; 2、根据排砖图及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注意该十字线与墙面抹灰时控制电梯前室方正的十字线是否对应平行,同时注意开间方向的控制线是否与电梯前室的纵向控制线平行,不平行时应调整至平行。以避免在门口位置的分色砖出现大小头。 3、分格、定位时,距墙边留出 200~300mm 作为调整区间。另外注意,若电梯前室内外的铺地材料不同,其交接线设在梯间平台与电梯前室的交接位置。同时,地面铺贴的收边位置不在梯间平台与电梯前室的交接口处,也就说不要使梯间平台与电梯前室的交接口处出现不完整的地砖块面。地面铺贴的收边位置应安排在不显眼的墙边。 4、排砖: ⑴地面铺贴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砖接缝与墙面成45度角,称为对角定位法;另一种是接缝与墙面平行,称为直角定位法。 ⑵如整个电梯前室可排偶数块地砖,则中心线就是地砖的对接缝。如排奇数块,则中心线在地砖的中心位置上。 ⑶预排地砖镶贴前,预排要注意同一地面的横竖排列,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方法是:对有间隔缝的铺贴,用间隔缝的宽度来调整。对缝铺贴的地砖,主要靠次要部位的宽度来调整。但也要注意一致和对称。如遇有突出的卡件,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随意拼凑镶贴。 5、浸砖:地砖浇水湿润,以保证铺贴后不至因吸走灰浆中水分而粘贴不牢。浸水后的地砖阴干备用,阴干的时间视气温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为 3~5h,即以地砖表面有潮湿感,但手按无水迹后方可使用。 六、 铺贴面砖 为了确定位置和标高,应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2~3行砖,以 此为标筋拉纵横水平标高线,铺时应从里面向外退着操作,人不得踏在刚铺好的砖面上,每块砖应跟线。 1、找平层上洒水湿润,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O.5),涂刷面积不要过大,铺多少刷多少; 2、结合层的厚度:一般采用水泥砂浆结合层,厚度为10~25mm;铺设厚度以放上面砖时高出面层标高线3~4mm为宜,铺好后用大杠尺刮平,再用抹子拍实找平(铺设面积不得过大); 3、结合层拌和:干硬性砂浆,配合比为1:3(体积比),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干硬性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4、铺贴时,砖的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铺砌到已刷好的水泥浆找平层上,砖上楞略高出水平标高线,找正、找直、找方后,砖上面垫木板,用橡皮锤拍实,顺序从内退着往外铺贴,做到面砖砂浆饱满、相接紧密、结实,与地漏相接处,用匀石机将砖加工成与地漏相吻合。铺地砖时最好一次铺一间,大面积施工时,应采取分段、分部位铺贴。 5、拨缝、修整:铺完二至三行,应随时拉线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规定应立即修整,将缝拨直,并用橡皮锤拍实。此项工作应在结合层凝结之前完成。 七、面砖勾缝与擦缝 面层铺贴应在24小时后进行勾缝、擦缝的工作,并应采用同品种、同标号、同颜色的水泥,或用专门的嵌缝材料。 1、勾缝:用1:1水泥细砂浆勾缝,缝内深度宜为砖厚的1/3,要求缝内砂浆密实、平整、光滑。随勾随将剩余水泥砂浆清走、擦净。 2、擦缝:如设计要求缝隙很小时,则要求接缝平直,在铺实修好的面层上用浆壶往缝内浇水泥浆,然后用干水泥撒在缝上,再用棉纱团擦揉,将缝隙擦满。最后将面层上的水泥浆擦干净。 八、工序验收要求 每道工序均要进行验收,上一道工序未完成验收,严禁进入下一道工序。并且实行施工过程监督检查,验收人员包括班组长、质量员、工长,验收后形成书面验收资料。 九、质量标准 1、地面砖粘贴的各种相关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国家产品标准及相关规范的规定。饰面砖粘贴应牢固、无空鼓、裂缝,用检验锤敲击饰面砖,100%检查。 2、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阴阳角处搭接方式、非整砖留设位置应合理并符合方案要求。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 3、地面砖粘贴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按以下要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mm,用2米靠尺、塞尺检查。阴阳角方正允许偏差2mm,直角检测尺、塞尺检查。接缝直线度允许偏差2mm,拉5米线。不足5米拉通线,钢直尺检查。接缝高低差允许偏差1mm,钢直尺、塞尺检查。接缝宽度差允许偏差1mm,钢尺检查。 十、养护: 铺完砖24小时后,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 十一、镶贴蹋脚板 踢脚板用砖,一般采用与地面块材同品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材料,踢脚板的缝与地面缝形成骑马缝,铺设时应在前室的两端头阴角处各镶贴一块砖,出墙厚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此砖上楞为标准挂线,开始铺贴,砖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配合比1:2水泥砂浆),使砂浆粘满整块砖为宜,及时粘贴在墙上,砖上楞要跟线并立即拍实,随之将挤出的砂浆刮掉,将面层清擦干净(在粘贴前,砖块要浸水晒干,墙面刷水润湿)。 十二、成品保护 1、要及时清擦干净残留在门窗框上的砂浆。各种后续工作可能造成饰面砖污染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严禁铁器重物无防护在地面上乱放,推拉,要合理安排工序,防止损坏地面。 2、切割板块时应用垫板,禁止在已铺地面上切割。 3、铺设地面时应穿软底鞋,操作人员随铺随擦干净,应用软布、棉纱,严禁过早上人踏地面。 4、合理安排水、电、设备安装等工序,密切配合施工,不应在饰面砖粘贴后开凿孔洞。 5、建筑废料和粉末应及时清理,放置指定地点并及时清运。 | ||||
参加单位及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