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适用范围………………………………………………………1
三、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1
四、不合格品的记录………………………………………………2
五、部门职责………………………………………………………2
六、不合格品处置方法……………………………………………3
七、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5
八、不合格品的责任追究…………………………………………8
一、目的
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成品在未经处理前不进入下道工序或交付使用。
二、适用范围
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进料、半成品及成品,但不包括以下两项
1、进料检验时判定的不合格辅料(应退货或特采)
2、进料检验后发现的不合格辅料且责任属进料供应商的(应退货或更换合格品)
三、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
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工序管理、原材料采购等环节,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表
原因类别 | 原 因 分 析 |
产品设计 | 产品制造方法不明确 |
产品标准、图样、流程不清晰 | |
作废标准的管理不力,造成生产中误用 | |
机器与设备管理 | 设备安装与设计不当 |
机器、设备长时间无校验 | |
工具、零件品质不良 | |
量具、检测设备精确度不够 | |
设备加工能力不足 | |
机器、设备维修、保养不当 | |
材料与备品控制 | 使用未经检验的材料或备品 |
错误地使用材料或备品 | |
材料或备品的质量变异 | |
使用让步接受的材料或备品 | |
使用替代材料,而事先无精确验证的 | |
生产作业控制 | 片面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 |
操作工缺少必要的培训 | |
对生产工序的控制不力 | |
质量检验与控制 | 质量规程、方法、应对措施不完善 |
没有形成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 |
质量标准的不准确或不完善 |
其它 | 温度、湿度及其它环境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
对不合格品的记录是为了方便以后的质量追溯,以及为公司质量改善提供原始资料。对不合格品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不合格品的类别、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工序机台、序号、责任人、数量及检查判定人;
2、不合格品的缺陷描述;
3、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对不合格品的评审结论;
4、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和实施结果的详细情况;
5、针对不合格现象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及实施效果。
五、部门职责
1、安质室对不合格品进行鉴定分析并对改进措施实施监督,尤其加强成品梁出场检验;
2、试验室对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防止其投入使用;
3、技术室制定对不合格品的技术处理措施、补救措施;
4、对已酿成的工程质量事故的,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妥善处理。
六、不合格品处置方法
1 纠正:对已发现的不合格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达到一定的状态
1)、返工:质量检验人员或质量部门将批准返工的“不合格品通知单”交生产部门进行返工,使其达到正常的标准;
2)、返修:为使不合格品能达到工程需求所进行的一定程度的再加工;
3)、降级:为使不合格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4)、放行: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
5)、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6)、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7)、挑选使用:在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品中,挑选出合格品。
2 让步接受:是指产品不合格,但其符合的项目和指标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及产品正常使用均无实质性影响,也不会引起业主的申诉、索赔而准予使用和放行。
3物料
1)退货:被评审为退货的不合格品,由物资部做退货处理;
2)试用:如物料为生产急需,其部分不重要项目的检验结果与标准规定的偏差较小时,可作“试用”处置。辅料质检员在“原辅材料进货检验单”上标识“试用”;
3)挑选使用:被评审为挑选使用的物料,辅料质检员在“原辅材料进货检验单”上标识“挑选使用”;该物料在投入使用之前将其中无法使用的部分进行挑选并标示、隔离,其余物料复检合格按合格品投入使用;
4) 降级使用:不能进行挑选但可以改变其用途的物料,可以降级使用或改作他用;经评审降级使用或改作他用的物料,应隔离存放并做相应的标示与记录。
4半成品
1)返工:各生产工序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合格品,如能采取某种措施进行返工处置的须进行返工处置,返工后的产品由过程质检员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2)降级使用:不能进行返工但可以改变其用途的产品,可以降级使用或改作他用;经评审降级使用或改作他用的产品,应隔离存放并做相应的标示与记录;
3)挑选使用:可以挑选使用的不合格品应挑选,挑选出的产品经过程质检员复检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使用。
5成品
1)让步:经评审决定让步的产品,必须经过出厂检验,凡未达到产品质量要求要求,但不影响使用时,报质量部经理同意后,才能让步放行。必要时应取得总经理同意;
2)不能让步的不合格成品,视具体情况按返工、挑选使用、报废等方式处置。
6 不合格品无论被确定为何种处置方式,检验人员都应立即做出标识并及时、分别进行隔离存放,以免发生混淆。
七、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1.原材料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当原材料进场,材料室通知安质室和试验室进行检验,安质室进行外形外观抽检,试验室对原材料的相关性能和指标通过试验设备进行检测,试验室及时将试验检验结果通知安质室,由安质室对不合格原材料书面通知材料室,材料室应立即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标识,记录和隔离,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生产工序。安质室书面通知单中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注明不合格的检验意见。
1.原材料使用通知单。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同时材料室及时按照不合格评审及处置记录,要求对不合格原材料清场或鉴定后用于非正式工程。
2.生产工序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安质室对生产工序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及时收集、掌握现场生产工序中出现不合格信息,对生产工序中出现的半成品不合格时,应完全遵照不合格评审及处置记录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时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停止签字,安质室立即发放通知要求生产工班停顿整改,分析出现的原因,拿出处理措施进行整改。对出现较严重的不合格品,除按照处理程序进行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外,安质室还应执行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权利,对生产工序出现不合格品的责任工班或责任人按照场颁布《经济岗位责任制》进行罚款处理,减少类似事件发生。
3.配件及产品不合格时的控制程序
安质室按客专标准和图纸及认证要求对配件和产品进行检验,尤其对预制简支箱梁产品的检验,共10类52项的检验,其中对14个关键项目重点控制,该14项检验标准及处理措施按表一执行。
关键项点不合格处理措施
类号 | 类别 | 项号 | 项 点 | 不合格品 处理措施 | 处理后质量验收指标 |
1 | 静载 试验 | 1 | 静载试验 | 请专家组开评审会决定处理方式 | 抗裂安全系数:Kf≥1.20; 静活载挠跨比: ψ·f实测/L≤1.05·f设计/L |
2 | 混凝土 耐久性 | 2 | 预防碱—骨料反应 | 不合格不使用 | 碱-硅酸反应快速砂浆棒膨胀率不大于0.2%; 水泥碱含量不大于0.6%; 砼拌合物砂浆棒膨胀率≤0.10% |
3 | 抗冻融循环 | 不合格不使用 | ≥200次 | ||
4 | 抗渗性 | 不合格不使用 | ≥P20 | ||
5 | 抗氯离子渗透 | 不合格不使用 | ≤1200C(氯盐环境≤1000C) | ||
6 | 护筋性 | 不合格不使用 | 不锈蚀 | ||
3 | 混土 强及 弹性模量 | 7 | 梁体砼强度 | 抽芯方式评定强度,仍不合格,该榀梁做静载试验。 | 验收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
8 | 终张强度 | 延后再做试件强度试验,合格后张拉。 | 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加3.5MPa | ||
9 | 终张弹模 | 请专家组开评审会决定处理方式 | 满足设计要求 | ||
10 | 梁体砼弹模 | 请专家组开评审会决定处理方式 | 满足设计要求 | ||
4 | 钢筋保护层 | 11 | 构造筋保护层厚度 | 请专家组开评审会决定处理方式 | 不小于设计值95%保证率(≥35mm) |
5 | 梁体 外形 尺寸 | 12 | 桥梁全长 | 请专家组开评审会决定处理方式 | ±20mm |
13 | 桥梁跨度 | 请专家组开评审会决定处理方式 | ±20mm | ||
6 | 支座板 | 14 | 螺栓中心位置偏差 | 请专家组开评审会决定处理方式 | ≤2.0mm |
对于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执行,描述工程配件和工程产品的质量问题,技术室对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方案,责令相关工班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后安质室按标准进行复查验收。
八、不合格品的责任追究
对造成不合格品产生的责任部门(班组)、责任人,将依照《经济岗位责任制》追究其质量责任,进行相关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