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制依据
1.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 施工图纸、相关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
1.3 施工规程、规范(涉及冬期施工的规程、规范)
1.4 施工标准、图集(涉及冬期施工的标准、图集)
1.5 其他(针对冬期施工引用的国家或地方性法规、规定及其他相关文件,建设集团、公司标准、手册等)
(注:编写依据应齐全,有关的规范、规程、图集必须现行有效。)
表1-1 编制依据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1 | 施工组织设计 | |
2 | 图纸 | |
3 | 规程、规范 | |
4 | 标准 | |
5 | 图集 | |
6 | 法规 | |
7 | 其他 |
2.1工程建设概况
应包含工程名称、工程参建单位的相关情况、合同承包工范围、相关工程目标要等,可参下表。
表2-1 工程建设概况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1 | 工程名称 | |
2 | 工程地址 | |
3 | 建设单位 | |
4 | 设计单位 | |
5 | 监理单位 | |
6 |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 | |
7 | 施工总承包单位 | |
8 | 相关主要分包单位 | |
9 | 合同承包范围 | |
10 | 质量目标 | |
11 | 工期目标 | |
12 |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 |
13 | 其他 |
应说明工程的设计概况及冬期施工涉及到的相关分部分项工程概况,可参下表主要说明冬期施工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以及涉及到的相关分部分项工程。
表2-2 工程设计概况
1 | 建筑面积(m2) | 总建筑面积 | 地下每层面积 | ||
占地面积 | 标准层面积 | ||||
2 | 层 数 | 地 下 | 地 上 | ||
3 | 层高(m) | 地下 | |||
首 层 | 标准层 | ||||
非标准层 | 电梯间、水箱间 | ||||
4 | 建筑高度(m) | ||||
5 | 基础埋深(m) | ||||
6 | 结构形式 | 基础类型 | |||
结构类型 | |||||
7 | 结构柱距(m) | ||||
8 | 结构断面尺寸(mm) | 外墙厚度 | |||
柱断面 | |||||
梁断面 | |||||
楼板厚度 | |||||
9 | 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 | 外墙 | |||
柱 | |||||
梁 | |||||
楼板 | |||||
10 | 装修做法 |
11 | 其 他 |
2.3.1 冬期施工的特点
应对冬期施工的特点进行说明,如冬期施工质量事故出现的隐蔽性、滞后性及冬期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实践性等。
2.3.2质量方面难点分析
应说明冬期施工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
2.3.3技术方面难点分析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技术难点进行简要的说明,如钢筋脆断、混凝土保温、外加剂使用等问题的控制。
2.3.4冬期现场安全管理方面难点分析
对冬期安全施工特点难点分析应简明扼要,制定对策应有针对性。冬期重大危险性项目应对措施及监控措施应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应有针对极端天气(如极寒、特大暴雪等恶劣天气)的相关应对措施。
2.3.5绿色施工方面难点分析
2.3.6管理方面难点分析
分析冬期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如施工过程中的保温控制等。
3 冬期施工安排
3.1 冬期施工的期限
根据冬期施工规范并结合当地的气象情况和施工惯例,初步确定冬期施工的起止时间。起止时间前10~15天设专人测温和及时收集当地气象信息,确定准确时间点。
3.2冬期施工部位、工期安排
对进度、效益、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冬期施工的部位及工期要求。
表3-1 冬期施工内容及进度计划
施工部位 | 施工进度计划 | 工期(日历天) | 备注 |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
在冬期施工项目确定后,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费用为出发点,对采取何种保证质量的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确定方案尽可能做到均衡生产。简要说明物资、机械设备需求情况,便于进行生产的统筹安排。
3.4冬期施工管理机构
项目部应建立冬期施工领导小组,明确冬期施工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分工和职责。
说明测温、保温、分供方选择、信息收集发布、作业环境处置、作业条件、培训等人员职责安排。
3.5 劳动力组织和职责分工
明确项目部劳务层负责人以及各工种工人数量及分工。
4 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安排中各施工部位的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5.1技术准备
5.1.1冬期施工培训
明确冬期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的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培训、工种培训,如测温工、保温工等的培训,内容包括:冬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测温频次、冬期劳动力计划,各分项工程在冬期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冬期机电设备的检修要求,冬期材料、设备的保管方法,冬期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和冬期施工人员的的安全防护措施。
5.1.2技术交底工作
(1)对预拌混凝土供应商进行冬施技术交底。
(2)对管理层进行施工方案交底。
(3)对作业层进行冬施各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
5.2 现场准备
(1)施工场地准备:上下水、消防水系统覆盖保温措施。
(2)机械设备、设施检查:设备使用的各种油品、水箱防冻液等,塔吊基底是否受冻要采取保温措施。
(3)现场安全防护:防滑措施。
(4)生活区保温措施准备。
(5)现场临时用电检查检修。
5.3 物资准备
在入冬前,编制冬期材料配置计划,提前准备好冬施需要的各类材料,准备好冬期施工中的生产、生活热源设备的采购和预定等。
(1)外加剂的准备
外加剂品种的确定,提出外加剂用量计划,使用前复试要求。
(2)保温材料的选择
说明保温材料的品种、规格、名称,提出数量、计划和进场日期的要求。
(3)冬施燃料准备
主要考虑生活用电、工程采暖等,并提出计划。
(4)热源设备的准备
生活、生产所需的空调、电暖气的购置,热源器件的安装,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加热设施的准备。
(5)仪器、仪表准备
主要是指冬施测温设备的准备。
(6)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准备
冬期施工期间,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为工人备齐棉服、手套等。
以上各项准备内容,应列表说明所需各类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和进场时间。 6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6.1 土方工程
(1)一般要求。
(2)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考虑基底土的保温覆盖和工序交接时间,边坡冻土层对边坡的影响。
(3)土方回填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需要考虑上部结构模板支架的支撑时间,由于冻融造成支撑体系和结构影响,还有地面垫层等的影响。
6.2 地基与基础工程
(1)一般要求。
(2)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3)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冻土层以上部位混凝土护壁、桩头部位保温。
(4)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土体受冻后对边坡支护的影响,地下水对边坡影响和地下水的导流措施等。
(5)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3 砌体工程
(1)冬期砌体工程施工方法选择。
(2)砌体工程的冬施一般要求。
(3)外加剂使用要求:特殊要求和特殊部位外加剂选用要慎重。
(4)砌体施工。
1)对材料的要求。
2)砂浆拌制要求。
3)砌筑工艺要求:注意砌筑进度的要求。
4)保温要求。
5)测温要求。
(5)砂浆试块的留置
6.4 钢筋工程
(1)一般要求。
(2)钢筋负温冷加工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3)钢筋负温焊接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5 模板工程
(1)模板的类型:有利于质量保证和采取保温措施。
(2)模板的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前的保温考虑,采用不同的模板选用不同保温措施。
(3)模板的拆除要求:考虑有些部位需要依靠模板保温,拆模要依据临界强度值。
6.6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的选择:
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的选择,是指混凝土浇筑后,在养护期间选择何种养护措施,如蓄热法、综合蓄热法、暖棚法、负温养护等。
选择冬期施工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结构特点、原材料情况、工期、能源状况和经济指标等。
注意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的确定值。
(2)冬期施工对材料的要求。
1)水泥。
2)骨料。
3)外加剂。
4)掺合料。
以上材料应结合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的情况做出具体要求,浇筑部位不同应有区别,尤其大体积混凝土。
(3)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要求。
1)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原材料加热要求(北京区域以外)。
2)采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加热要求,控制出罐温度,要求出机温度,加强对搅拌站的监督检查。
(4)特殊要求:抗渗混凝土、膨胀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的要求。
(5)混凝土运输。
1)运输工具。
2)运输中的要求。
3)混凝土出机(出罐)温度计算。
(6)混凝土浇筑:
1)一般要求:随时关注天气情况,雪天不浇筑混凝土;模板上的冰雪块必须清理。
2)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施工缝接茬的处理,混凝土泵管的保温。
3)混凝土浇筑前入模温度计算。
(7)混凝土养护:
1)养护的方法。
2)保温措施。
以上两项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保温的区别。
(8)混凝土试件留置(除按常温留置试件外,还需增设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一组用来检测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一组用来检测同条件28天后转标养28天的混凝土强度)。
(9)混凝土测温:测温点布置图(不同构件有不同要求,如梁、板、柱及墙测温孔留置均不同),测温点要方便测温。
(10)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查:注意浇筑后上人时间及预留钢筋是否松动等条件。
6.7地下防水工程
(1)一般要求:尽量只进行卷材类施工,根据当日气温时段施工。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更要注重搭接、收口部位的施工。
6.8 保温及屋面防水工程(外墙外保温工程、屋面保温工程、屋面防水工程)
(1)一般要求: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9 装饰装修工程
(1)一般要求:外墙已封闭,室内有正式或临时热源时可以施工,否则湿作业尽量不进行施工,确需施工时更要注意防风、保温养护时间要足够长,特殊部位防冻剂的选择。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10 钢结构工程
(1)一般要求。
(2)钢结构制作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尽量在工厂加工制作,减少现场焊接;注意测量仪器的互相矫正,减少偏差,可以的情况下实测实量。
(3)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尽量考虑栓接,特别注意施工人员的手套、鞋的穿戴。
6.11 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
(1)一般要求。
(2)构件的堆放及运输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3)构件吊装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6.12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1)一般要求。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注意各种管道、设备设施试验的残留水,制定详细的吹干措施。
7 质量保证措施
7.1对施工人员进行冬施教育和培训。
7.2进行冬施方案交底和入冬前的现场检查。
7.3对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和检查。
8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重点说明冬期消防(场区、宿舍防火;易燃易爆品管理)、积雪防滑(防高处坠落)、临时用电(场区、宿舍)、机械及临时用水防冻、宿舍防中毒等方面进行说明。
9 绿色施工措施
重点说明节材、节能、环境保护措施。
10 冬期施工经济技术分析
主要从经济效益方面对冬期施工采用的技术方案措施等进行分析,并论证其合理性。
11 冬期施工各种计算
11.1 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11.2 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11.3土壤保温防冻计算
11.4 其他计算
12 冬期“四新”应用与技术推广
明确本工程冬期施工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等应用部位、注意事项、责任人、时间等。
13 附图、附表
13.1冬施构件测温平面布置图
13.2冬施施工进度计划
13.3冬施各种测温记录表格(大气测温记录、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标养室测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