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二物理竞赛班春季第8讲复习版讲义(简单机械综合专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39:32
文档

初二物理竞赛班春季第8讲复习版讲义(简单机械综合专题)

一、杠杆:1.定义:杠杆是一根在力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说明:所谓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非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滑轮、轮轴等都可看作是杠杆.2.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说明:(1)当力的大小相同时,力臂越大则该力对杠杆的旋转作用越强.(2)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3.杠杆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说明:(1)当有两个力或两个以上力作用在杠杆上,能使杠杆分别按两个不同方向(比如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若杠杆保持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时,则我们说杠杆平衡了.(2)
推荐度:
导读一、杠杆:1.定义:杠杆是一根在力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说明:所谓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非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滑轮、轮轴等都可看作是杠杆.2.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说明:(1)当力的大小相同时,力臂越大则该力对杠杆的旋转作用越强.(2)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3.杠杆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说明:(1)当有两个力或两个以上力作用在杠杆上,能使杠杆分别按两个不同方向(比如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若杠杆保持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时,则我们说杠杆平衡了.(2)


 

一、杠杆:

1.定义:杠杆是一根在力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说明:所谓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非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滑轮、轮轴等都可看作是杠杆.

2.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说明:

(1)当力的大小相同时,力臂越大则该力对杠杆的旋转作用越强.

(2)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3.杠杆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

说明:

(1)当有两个力或两个以上力作用在杠杆上,能使杠杆分别按两个不同方向(比如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若杠杆保持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时,则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2)动力和阻力是从使杠杆转动和阻碍杠杆转动来定义的,具有相对性.如果两个力分别由人和物体施加的,我们通常选择人施加的力为动力,物体施加力为阻力;如果二个力都由人(或物体)施加的,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力作为动力,则使杠杆旋转方向相反的另一个力就是阻力.

4.杠杆的分类:

(1) L动力>L阻力 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瓶盖起子、手推车、铡刀等.

(2) L动力(3) L动力=L阻力 时叫等臂杠杆,其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5.利用杠杆衡条件计算有关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杠杆支点的位置;

(2)分析杠杆受到的各个力,分清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

(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出关系式,求解即可. 

二、滑轮:

1.定滑轮

定滑轮实质:一个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动滑轮的特点: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而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

滑轮组的特点:拉动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的计算: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动滑轮和重物总重的几分之一,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等于重物提升高度的几倍

4.根据一定的要求设计滑轮组绕线的方法:;    

(1)计算: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如绳子能承受的拉力和需要承担的物重计算出需要的绳子段数n(如果计算结果不是整数,一律进上去,例如,计算结果为3.2,则n取4)    

(2)安装:n为偶数时,绳固定端固定在定滑轮上;反之n为奇数时,绳固定端要固定在动滑轮上.具体绕线时,一般先从固定端开始,按顺序由内向外绕,每个滑轮只能绕一次,绳不能相交叉.

【例1】(07北京八中)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是全长的.当端挂的重物时,直尺的端刚好开始翘起,则直尺所受的重力是.

1【答案】

【例2】(08北京四中)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杠杆的自重不计,O为杠杆的支点,的方向与OB垂直,则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1【答案】D

【例3】(07甘肃兰州)在图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1【答案】如图所示.

【例4】[湖北省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粗细不同的木头平衡于支点O上,若从O点处将木头锯断,则两段的重力大小为(       )

A.粗的一头重    B.细的一头重   C.两端一样重    D.不能判断

                     

1【解析】本题只要求做定性分析.设木头细端重心至支点O的距离为d1,粗端重心至O点的距离为d2(如图).由杠杆平衡条件得:,由于细端力臂比粗端力臂长,即d1>d2,由此得:,这就是说,若从支点O将木头锯断,粗的一端重力大.

1【答案】A

【例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每个滑轮自重均为20牛,横杆的自重是10牛,摩擦和绳重不计,现用此滑轮组匀速提起重G=750牛的物体,那么需要施加的动力F是(        )

A.200牛    B.180牛    C.190牛   D.170牛

1【答案】A

【例6】如图所示,滑轮组处于平衡状态,在、下边分别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砝码,则(      )

A.A上升    B.B上升  C.静止    D.无法判定

1【答案】A

【例7】(08北京四中)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用力将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随滑轮一起匀速上升.当重物上升时.关于滑轮上升的高度和拉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解析】使用这种动滑轮费力,省距离,动滑轮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一半;

. 

1【答案】C

【例8】(07北京101中)一个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3【解析】先判断.用“进一法”取.根据“奇拴动,一动配一定,变向加一定”原则,绳子应固定在动滑轮的钩上,由内向外绕.

1【答案】如图所示

【例9】(09崇文二模)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通过滑轮组(滑轮的质量可忽略,且不计轮与轴间的摩擦)拉动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对物块施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拉力时,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答案】

4【解析】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时,由左边的滑轮受力分析可知,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对右边的滑轮受力分析可知: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当施加一外力时,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绳的自由端拉力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例10】如图所示,杠杆AB可绕O转动,绳AD连在以A为圆心的弧形槽MN上,D球可以在MN上自由滑动,在D球从N向M滑动过程中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则绳AD对杠杆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5【解析】找出力臂变化,判断力的变化.

1【答案】D   

【例11】(07北京八一中学)一根均匀木条长支点在中点时刚好平衡,如果在左端锯下棒长的,叠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则这根木条(      )

         A.仍保持平衡            B.左端向下倾斜 

       C.右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6【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左端有: 

右端有:,因为:,则杠杆右端向下倾斜.

1【答案】C

【例12】[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木头重1000牛,其重心O在离木头左端处,甲、乙二人各杠一端将木头杠起,此时丙又在木头的中间N处向上杠,用力,由于丙的参与,乙的负重减轻了(       )

A.200牛      B.300牛      

C.100牛      D.150牛

7【解析】当甲、乙二人在两端同时将木头杠起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以甲为支点: 

以乙为支点: 

解以上三个方程得:, 

又当丙以在N点扛起时,设此时乙用力为,且令甲端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代入数据得:

所以乙的负重减轻了:.

1【答案】D

【例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抬着一根长木头向寺庙走去,甲和尚抬着较粗的一端A,乙和尚抬着木头的中间部位B,丙和尚抬着较细的一端C,O为木头的重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丙由于肩部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轻,乙的负担顿时加重

B.当乙由于肩部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重,乙的负担顿时变轻

C.当乙的作用力减小时,甲、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增加,但

D.当甲的作用力增大时,乙、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减小,但

8【解析】由受力分析得:……①,

选取O为支点,有……②,

选取B为支点,有……③,

选取C为支点,有……④,

丙撤力后,由③得变小,又由①得变大,A正确;

乙撤力后,由④得变大,又由③得变大,B不正确,乙作用力减少后,由③④得,C不正确.甲作用力增加时,由③得也增加,由④得减小.D不正确.

1【答案】A

【例14】(07附中)如图,一均匀木板MN长,重,搁在相距的两个支架A、B上,,重的小象乐乐从点向点走去.乐乐走过B点    m时,木板会翘起.

1【答案】

9【解析】木板翘起时,木板是以为支点的杠杆,、分别是使杠杆转动的力、,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①

又,,……②

代②入①,得:    

【例15】(07北京101中)光滑的长木板AB长为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另一端A用一根与板成900角的细绳AC拉住,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此绳拉力为1.96N,如图所示,现在转轴O放一质量为240g的圆球,并使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长木板向A端匀速滚动,问小球由O点经过多长时间,系在A端的细绳拉力刚好减为0?

10【解析】因为杠杆AOB原来处于平衡状态,设重物的重量为G1,AC张力为T,T·AO=G1·OB

又圆球重力

当圆球向左A端运动过程中设离开O距离为xm时,T恰为0,

得,

因为

【例16】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的重力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11【解析】设人对绳的拉力F,将人、吊篮和动滑轮视为一个整体,此时整体处于静止状态,整体重力由5段绳子承担,所以有

5F=.所以

1【答案】C

【例17】 [四川省初中物理竞赛试题] 如图所示,滑轮及绳子质量和摩擦都不计,人重G,平板重G2,要使木板处于平衡状态.问:(1)人用多大的力拉绳子?(2)人应站在何处?(3)人对板的压力多大?

12【解析】(1)设人拉绳的力为T,把人和平板当作一个整体,受5个力作用,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2)设木板AB长l,人站的位置和A点相距x,以A为支点,代入得

(3)选平板为研究对象,人对平板的压力为N,如图所示,得

如时,即人将脱离平板,此时,

人的重力完全由绳子的张力平衡.

时,人将加速向上,平板将加速向下,它们完全失去平衡.

【例18】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静止,且,当时,为__.(滑轮重不计)

13【解析】如图所示为组合机械,为杠杆,“”为动滑轮.对于,有,即,得.对于动滑轮,有.本题填:25.

【例19】如图所示,AB是一根重量可以不计的轻杠杆,提钮C位于靠A端的距离等于全长的处,B端下方与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秤E相连,A端下方挂一个滑轮D,绕过滑轮D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拴在物体P上,已知物体P重40N,滑轮D重6N,用力F向上拉提钮C,使物体P稍离开地面但保持平衡,求:(1)拉力F多大?(2)弹簧秤E的示数是多少?

14【解析】(1)A点绳子的作用力,以B点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所以.

(2)以A点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所以.

【例20】在如图装置中,,,轮轴的轮半径是轴半径的4倍,如不计杠杆的重力和轮轴的摩擦,要使杠杆平衡,在轮边缘上的作用力为多大?

15【解析】本题综合了杠杆与轮轴两种简单机械.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根据轮轴平衡的条件

. 

1.如图所示,有一只货箱吊在均匀轻杆上O点,测得A端用500N竖直向上的力可以将杆抬至水平位置,若杆长BO:OA=1:2,则货箱的重力大小为______.

16【解析】对于杠杆BOA而言,B为支点,动力F1作用在A端,阻力F2作用在O点,且F2=G.由杠杆平衡条件F1·BA=F2·BO,

可得G=F2=.故本题应填:1500N.

2.如图所示,滑轮本身质量和摩擦阻力不计,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重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1【答案】C

3.(07附中)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其中OA长1m,OB长0.25m,重物P为58.8N.滑轮和杠杆质量不计,则重物G的重力为____,滑轮悬挂点D、C各受力分别为FD为______和FC为_______.

17【解析】,,以O点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代入数据解得,.答案:117.6N;29.4N;235.2N

4.如图所示装置中,站在地面上的人体重为600N,绕过滑轮B的绳子的一端系在人的腰上,用手拉住绕过滑轮A的另一根绳子的一端,要使人匀速上升,则手拉绳子的力F多大?(A、B滑轮的重、绳子重不计,各处摩擦都不计.)

18【解析】在解决有关滑轮的习题中,首先要明确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滑轮是杠杆类型的简单机械,不但可以用有关滑轮的作用来解题,也可以用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作用.此题中,A是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B是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用杠杆原理分析滑轮A、B的作用,用平衡力分析人的重力情况,设手拉绳子的力为F,则

, 

5.如图,,拉力为,求物重.(不计一切摩擦)

2【答案】392N

 

文档

初二物理竞赛班春季第8讲复习版讲义(简单机械综合专题)

一、杠杆:1.定义:杠杆是一根在力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说明:所谓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非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滑轮、轮轴等都可看作是杠杆.2.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说明:(1)当力的大小相同时,力臂越大则该力对杠杆的旋转作用越强.(2)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3.杠杆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说明:(1)当有两个力或两个以上力作用在杠杆上,能使杠杆分别按两个不同方向(比如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若杠杆保持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时,则我们说杠杆平衡了.(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