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教师示范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示范时能明确所指向的问题,
2.示范要正确合理,符合学生的身体能力和实际水平,
3.教师要注意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包括示范的位置,示范方向以及讲解的运用方式等,
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2..教师的主导型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1.贯彻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2.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加工
3.选用与学生需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进行体育学习的评价
5.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环境
6.导航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
3.请论述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完善课程,增强体育课程方案的适应性
2.课程的教学功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
3.开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
4课程教材多样化
5.课程内容组织现代化,生活化
6.课程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4.。青春期体育锻炼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1.全面锻炼
2坚持经常
3循序渐进
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要进行自我监督
5.简述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答;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他的意义主要有:1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
2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3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
4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6.在投掷的教学中最应注意的是安全,你在实际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答:1建立课堂常规,强化纪律教育
2上课前要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3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4准备活动要充分
5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器材。
7.简述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
答: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间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直。记录与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专业类
体育保健类
运动人体类
运动训练
1. 青少年时期是速度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 简述提高快速跑能 力的练习方法。
答: 提高快速跑能力的练习方法有:
(1) 各种起跑;
(2) 小步跑;
(3) 高抬腿跑;
(4) 后蹬跑;
(5) 加速跑;
(6) 接力跑等
2.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 请举出至少5个学生最喜欢的发展灵敏 素质的练习方法。
答: 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有: 立卧撑测试、象限跳测试、十字变向跑、快速急停、迅速转体、改变方向的 追逐、对信号做出反应
3. 体育教学中实践课通常采用哪些教学法? 运用分解法应注 意的事项是什么?
常用的教学法有: 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练习法、游戏和比赛 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等。
运用分解法应注意:
(1) 划分动作各部分时, 应注意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不得破坏动作结构。
(2) 分解法应与完整法结合运用,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先完整、 后分解、 再 完整。或先诱导练习、后分解, 完整再分解、再完整
4. 列举六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 并写出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
答: 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有: 跳绳、立定跳远、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摸高跳、协同跳等。(各种跳) 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为: 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5. 何为体能? 发展体能有什么意义?
答: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 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 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 其意义是: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项目的运动员, 在运动 训练过程中, 都力求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改造自身的身体形态, 提高机能水平, 发展运动素质, 提高运动成绩。良好的体能是技战术训练和提 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 是运 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 是增进健康, 预 防疾病, 延长运动寿命物质保障
6. 运动训练方法依照训练负荷与间歇关系, 可分为持续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 请说出这三种训练方法的异同。
答: 共同点: 训练时间都很长, 负荷总量大, 都对心血管系统和耐力素质有较大影响。
不同点: ①间歇时间不同, 重复训练无严格的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较充分, 并能使 机体基本恢复后进行下一次的训练; 间歇训练间歇时间有严格要求, 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训练; 持续训练基本上无间歇活动时间, 负荷时间较长, 练习不中断。
②其不同的训练方法其供能系统也均不同,
其中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三 分钟以内的主要供能系统以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为主; 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三分钟以上的训练和持续训练法的主要供能系统均 为无氧、有氧的混合供能系统
7. 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 (1) 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2) 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 选择体能训练手 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3) 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 以及确定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 训练的比例, 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4) 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的训练。
(5) 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 有些体能训练的手段又比较 单调枯燥, 因此, 在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 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 意义的认识, 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8. 请简述速度素质中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
答: (1) 信号刺激法。利用突然发出的信号提高运动员对信号的反应能力。 该方法要求运动员能对各种信号迅速做出反应, 如通过教练员的口令、鸣哨 和鸣等信号, 提高起跑、入水和起 划的反应能力。
(2) 运动感觉法。 通过提高运动员本体感受及对时间空间的感知能力, 来提 高反应能力的方法。运用运动感觉反应练习的具体步骤: 对信号快速做出应 答后, 由教练员告知反应时间; 对信号快速做出应答后, 教练员要求运动员自 己报告估计的时间, 然后教练员再告诉准确时间; 最后要求运动员按事先确定 的时间完成动作。
(3) 移动目标练习。对移动目标 (如球、对手或教练员) 的变化做出反应的练习
方法。具体步骤: 第一步, 看和听移动目标的信号;
第二步, 判断移动目标运动的 方向和速度;
第三步, 确定对移动目标信号做出反应的应答方案; 第四步, 做出应 答反应动作。其中判断目标的移动方位、速度的快慢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所选 择应答方案的正误。
(4) 选择性信号反应练习。运动员通过对几种复合信号做出选择性判断, 只对其 中一种信号做出应答反应来提高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练习时, 随着信号复杂 程度的变化, 让运动员做出相反的应答动作, 是一种重要的练习内容
9. 写出6种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答: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有: 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 练法等
10. 简述分解训练法与完整训练法及其优缺点。
答: 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 节或部分, 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优点: 有利于较快掌握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加强动作困难部分的 学习, 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使其能更快地掌握动作。 缺点: 破坏技术动作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影响更快地掌握完整技术动作
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 不分部分和环节, 完整 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优点: 体验技术动作的完整概念, 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 不致破坏动作结 构和割裂动作的各部分或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缺点: 不易很快地掌握动作中较为困难的要素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