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 闫春雷 学科 美术
教学课题 | 1、老师您好 | 年级 | 三 | 主备老师 | 闫春雷 | 执教时间 | ||
教学 目标 |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 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 |||||||
教学准备 | 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 |||||||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看看这些同学画的老师画像,你能猜到他们画的都是哪些老师吗? 学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点,老师加以引导。 4、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 5、出示: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老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加指点。 三、学生创作。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点评,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 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2、你想怎样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谢之情呢? 教师启发学生,亲手做一件小礼物|:设计一个特别的贺卡、做一件手工艺品等等。 在这节美术课里,我们要用手中的五彩笔来描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三、想一想:怎样画? 1、构思。画面内容:人物(学生与老师的区别有哪些?)、场景 2、作品表现形式:彩色笔、蜡笔、水粉水彩画、国画、钢笔线描等。 构图要饱满,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鉴一些画家的作画风格? 4、 创作 四、欣赏教材图片 1、作者是怎样画出对老师的爱? 2、他们画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吗? 3、如何表现场景? 五、作业与作业展示、讲评 六、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 1、从片头文字,图片唤起学生对教师节的记忆。 2、尊师重教风尚——自己表达对教师感激之情的方式(学生从信封袋中拿出祝词,表述) 3、揭示课题:尊师卡片(板书) 二、认识体验 1、拆分卡片:教师出示尊师卡片,让学生拆分卡片。说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2、教师总结尊师卡片的构成:衬底、形象、文字。(板书) 3、师生一起寻找卡片形象设计的规律。 三、寻找形象 1、思考“祝老师笑口常开”的祝词,演示形象设计方法。 2、分析“鲜花送给您”演示形象思考方法。 3、学生分析自己手中的祝词(师生合作)。 四、组合构成 1、演示“祝老师笑口常开”“鲜花送给您”两句祝词的形象组合办法 2、揭示步骤:画、剪、贴、写(板书) 五、欣赏卡片 1、引导逐一欣赏卡片,了解卡片的各种造型。 2、强调选择最佳位置,用笔书写卡片祝词 六、作业 1、要求 (1)造型大胆(2)书写工整(3)完整美观 2、巡回指导 六、评讲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异样,更重要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
教学课题 | 2、卡通大亮相 | 年级 | 三 | 主备老师 | 闫春雷 | 执教时间 | ||
教学 目标 |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1、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了解卡通形象设计的基本手法。 2、运用夸张、拟人手法创作简单的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 卡通形象设计的手法认识及实践运用。 | |||||||
教学准备 | 彩笔、32开画纸。 |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按八人小组坐好,并摆放好学具。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一首什么歌曲?它出自哪里? 学生答:《西游记》里的歌。 师补充:这首歌我们很熟悉,是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 2、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断。 3、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为什么? (学生举手谈) 动画片深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出示部分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 4、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学习第二课《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三、启发认识 1、出示各种卡通形象,学生将课前找到卡通图进行展示。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比较验证 教师显示狗的写真图与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 卡通形象在狗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四、设计方法 1、教师演示人物与动物的卡通设计各一,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黑猫警长》、《雪孩子》、《蓝皮鼠和大脸猫》,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2、师生共同设计台灯的卡通形象。 教师黑板画一盏台灯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盏台灯变化为一盏卡通灯?(生述:愿意)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五、自我实践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六、展示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七、课后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全课结束。 板书设计(略) 课后小结: 本课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动画片歌曲、片断着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卡通形象的欣赏、设计,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实践过程中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对卡通图形的鉴赏能力得以提高,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卡通形象。从学生参与学习态度、作业效果看,这节课不失为一节成功的美术课,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 二次备课 |
教学课题:第3课鸟之王 | ||||||
教学课时 | 2 | 主备老师 | 成俊峰 | 教学时间 | 第四周 | |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美好情感,开创学生创造美的信心和兴趣。 2、培养学生对各种鸟的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运用已有知识,大胆创造鸟之王的美丽形象。 | |||||
教学重难点 |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创造鸟之王的形象。 表现鸟之王的外形与华丽色彩。 | |||||
教学准备 | 课件、各种鸟的图片、描绘凤凰的民间美术作品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备课 |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鸟之王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美好情感,开创学生创造美的信心和兴趣。 2、培养学生对各种鸟的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运用已有知识,大胆创造鸟之王的美丽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百鸟的美好生活氛围 1、放音乐,学生体会百鸟的争鸣生活 2、讨论听音乐的感受 二、看图片,赏析百鸟之王的形象特征。(课件) 1、赏析各种鸟的形象特征: 展示各种鸟的图片,分析其形象特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想象百鸟之王。 外形:集各种鸟类最美的造型于一身 色彩:集各种鸟类最美的色彩于一身 才能:聪明勇敢、有特别的本领 2、赏析凤凰的形象特征 出示有关凤凰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凤凰被人们认为是最美的鸟,它是吉祥的象征。凤凰是我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的,并经历代流传演化而来的。它集百鸟最美丽的色彩,形状变化组合于一体。 3、赏析教材作品 内容 构图 线条特征、形态 三、想表象、创作美丽的鸟之王形象 1、你想象中的百鸟之王是怎样的?比它们更美吗? 2、学生想象创作。播放音乐,营造想象的氛围 四、展示作业,评价鸟之王的美。 板书设计: | " 在优美的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鸟之王 课时目标: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运用已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大胆创造百鸟之王的美丽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感受百鸟的美好生活氛围。 (二)看图片,赏析鸟之王的形象特征。 1.赏析各种鸟的形象特征。 (1)将课前搜集的各种鸟的图片展示出来,指导学生分析其形象特征。 (2)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想象鸟之王。 外形一集各种鸟类最美的造型于一身。 色彩——集各种鸟类最美的色彩于一体。 才能——聪明勇敢,有特别的本领。 2.赏析凤凰的形象特征。 出示有关凤凰的民间美术作品,启发学生欣赏。 3.打开教材,引导学生赏析教材上介绍的百鸟之王作品。 (三)想象创作美丽的鸟之王形象。 1.你想象中的鸟之王是怎样的呢?比它们更美吗?(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再作回答,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 2.学生想象创作。播放音乐《百鸟朝凤》,给学生营造一种想象的氛围。 教师随时提醒学生大胆用线、造型和配色,并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突出主体。 (四)展示作业,评价鸟之王的美。 把学生创作的《鸟之王》贴在黑板上,先让作者讲讲自己的立意、构思和构图,再让学 生互评,评选出最美丽的鸟之王。 (五)教师总结后下课。 |
教学课题:第4课 会走的小人 | ||||||
教学课时 | 3 | 主备老师 | 成俊峰 | 教学时间 | 第六、七周 | |
教学目标 | 1.能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画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2.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3.能在游戏活动中尽兴倾注自己的感情。 | |||||
教学重难点 | 描画自己喜爱的小人。挖孔大小的合适 | |||||
教学准备 | 课件、剪刀、硬纸、彩色笔等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备课 |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会走的小人 课时目标: 1.能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画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2.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课件动画,猜一猜课件中的小人是用什么走路的。导入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观看课件录象(唐僧师徒四人的对话表演),激发学生制作和表演的兴趣。 2、教师先提问让学生回答先制作什么,再制作什么。然后用课件动画演示制作步骤。(1、画轮廓;2、涂色;3、剪小人;4、挖孔。) 3、结合实物和课件动画,让学生明白挖孔时不要太大,也 不要太小。 4、课件游戏,不同身份的小人怎样表现? 5、欣赏课件图片其他学生的作业,开拓眼界提问:你想制作什么样的小人? 三,学生作业 播放轻快音乐,出示课件图片(学生表演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四,表演课件图片——表演背景,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背景,然后在背景和音乐的映衬下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会走的小人 课时目标: 1.能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画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2能在游戏活动中尽兴倾注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教师表演指偶剧《阿凡提与富翁》。幽默有趣的指偶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兴趣。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指偶,以及了解到了指偶的作用。 2、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套在老师手指上用来表演的这种小纸人叫做什么吗?通过这句话,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指偶。教师对指偶作简单的介绍。 3、 板书课题《会走的小人-----指偶设计》,点名教学内容,进入新课。 二、 体验: 1、 开拓思路:如果请同学们制作一个小指偶,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总是能激发起学生们的思维的。教师在听学生回答的同时,主要要引导学生确定设计对象的范围。一般学生都乐意选择一些出名的人物,以及一些故事中的主角,卡通人物进行设计,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原创的人物。 2、 出示一个孙悟空的纸样。学生很容易就发展,如果是按照一般的画法,“孙悟空”是没有办法套到指头上的。这种时候老师一般可以装傻,要学生自己想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指偶的制作方法还是比较直观的,恐怕也难不到学生。 3、 教师简单演示制作较为重要的制作步骤。毕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看一次实际的操作会理解得比较深刻。 4、 多出示几个范例,扩展学生的思路。同时,也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一些可以使制作效果更好的装饰手法,例如用裙子挡住手指头的插入处,在指甲上贴上鞋子等等简单易行又有趣的小方法。学生毕竟是聪明的,这些伎俩一看就明白了。 三、 设计: 1、 这类课型的讲授环节一般不易过长,更多的东西,应该留给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剩下来的时间,学生开始进行设计制作。 2、 这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表演活动。制作得比较快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尝试和其他同学组合,表演一个小故事。 四、 表演: 最后的时间,教师可以先展示部分制作完成的指偶,然后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简单的指偶剧。让学生们感受造型游戏活动的乐趣。之后,简单归纳一下知识点,就可以下课了。 |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会走的小人 课时目标: 1.能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画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2.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3.能在游戏活动中尽兴倾注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运用范例作品表演《猪八戒和孙悟空》的故事,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本领”——会走路。激发兴趣,导入课题——会走的小人 二、探究绘画和制作方法: {以西游记人物为引线} 1、教师问学生:你们还想看见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呢? 2、教师出示一个普通画法的唐僧,让学生试着让它走路,发现不能走。 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他走不得?怎样才能走? 教师示范画唐僧,用让学生说唐僧的外形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画人物时要画出身份特征。 欣赏认识涂色要鲜艳、有变化 插手指的地方怎么画?学生尝试,教师指导。 3、大家一起来想办法:怎样给唐僧的身子下边剪两个小孔? 学生回答后教师示范对折剪小孔的方法。 4、出示两个沙僧让学生表演,发现孔剪得太大时小人会走不了。引导学生注意孔不能剪的太大或太小。 二、发展思维: 1、教师问:除了西游记中的人物,你还想画哪些人物?经典动画片里的主人公或自己想象的人物。 教师用课件展示其它的学生作品,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喜爱的人物。 欣赏不同的“小人” 三、学生作业: 播放轻快的课件音乐,巡行指导学生。学生在音乐声中开始绘制会走的小人。 四、 四、作业展示: 学生把做好的小人套在手指上,配合几句台词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
教学课题:7 留住秋天 | ||||||
教学课时 | 4 | 主备老师 | 成俊峰 | 教学时间 | 第八、九、十周 | |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结合学校秋游,利用环境资源。 2、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 |||||
教学重难点 | 1、 学习利用落叶拓印,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2、 画一幅表现秋游活动的记忆想象画。 | |||||
教学准备 | 秋景挂图,课件,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等)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备课 | |||||
第一、二课时(画秋游) 教学内容:留住秋天 课时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结合学校秋游,利用环境资源。 2、 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回忆:上周五我们进行了什么有意义的活动?(生:秋游,我们去了哪些地方呢?好玩吗?怎样才能留住秋游的精彩瞬间呢?) 2、 板书课题:秋游 二、分析画法: 1、 你认为秋游中最有意思的活动是什么?(生答:摘茶,摘橘子,野餐等),可以画出你和几个同伴一起活动的情景吗?图一,图二,图三 2、 怎样才能使这幅画让人看出是秋游,而不是春游,或者夏游呢?画秋天的景色。 3、 怎样表现秋天的景色呢?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完成图一 (1) 画树,有以下几种方法:(示范与范图相结合) a,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条线来表现层林尽染的秋林。 B,取树干为主的树林局部,突出前面几棵树,再逐层推远。表达密林中秋风落叶的景象。 C,画簇拥在一起的红叶树。 (2)树叶、叶丛画法指导。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叶丛的表现方法。 (3)色彩指导:橙,黄等色为主。 深秋到了,树林一般要增添一些黄,红,褐色。在色彩的处理上,既要源于自然又要大胆夸张。使秋味更浓,可允许适当强化这种感受,突出秋林的色彩特征,教材上的几幅作品就明显夸张了秋林的色彩。 4、 分析教材范图,简单的介绍画树林的层次,进行近大远小的渗透。 5、 学生作业。 6、 第二课时,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提醒学生注意构图要满,色彩有特征。 7、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并展示已经完成好的作业。 板书设计: |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留住秋天 课时目标:1、 学习利用落叶拓印,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2、 画一幅表现秋游活动的记忆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阶级。黄橙橙,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成熟,美丽。秋天到了,各色树叶也随风飘落,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落叶。总觉得可惜。何不用这些美丽的落叶做成美丽的画面。来留住秋天呢?板书课题。 二、 出示叶,拓印作品,欣赏分析。 1、 欣赏机长优秀的叶拓印作品 问: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生:拓印,把颜料涂在椰子反面。再印在作业纸上即可。 2、 生尝试拓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拓印不出花纹 解决方法:a,叶脉不明显,换叶。B,颜料不够,加颜料。C,压印力度不够(用力压印) 问题:画面不洁。 解决方法:a,颜料太稀,应稍加水。B,手上不干净;c,反面涂色时颜料渗到作业纸上面。 3、 总结作业步骤并板书: (1)、拼摆 (2)、交换拼摆 (3)、叶子反面涂色 (4)、拓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 ||||||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目标: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教学过程: 一、秋景欣赏: 1、 图片一。表现山村秋色的全景式画面构图,浸染秋色的秋林,低头吃草的牛羊和放牧人家。充分表现了金秋的特征,气氛浓郁。 2、 特色式的画面构图,较好的表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秋叶之静美在秋天的阳光下格外艳丽,让人赏心悦目。 二、拼摆游戏(课件出示) 1、 游戏,几种树叶的拼摆游戏,每片树叶四周都有几个不同的按钮,分别代表放大,缩小,向左旋,向右旋,关闭等。 可选树叶,大的为主。在旁边选择其他的叶子。 2、游戏二,拼摆。 三、作业欣赏评析 1、 欣赏优秀作业 2、 讨论;你准备拼一幅什么样的图案?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析: 有创意,有特色,工艺工整的作业评为较优秀的作业 板书设计: |
教学课题:8玩偶大本营 | |||||||||||||||
教学课时 | 3 | 主备老师 | 成俊峰 | 教学时间 | 第十周 | ||||||||||
教学目标 | *运用手工的基本方法做玩偶。 *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培养对祖国传统工艺的热爱。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各种偶人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制作的精致。 | ||||||||||||||
教学准备 | 1、多媒体可见,2、玩偶实物,3、示范用剪刀、4、胶棒,彩色纸等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备课 |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玩偶大本营之手指偶 课时目标:1、 掌握手指偶,蛋壳偶,吊线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制作步骤。 2、 培养折叠细致的习惯,培养合作的精神以及搭配色彩的知识。 3、 在玩偶人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 生共演:师手持公鸡玩偶,“喔喔喔,天亮了,快起床了!”生:手持娃娃玩偶:起来了,起来了。仅提那天起可真好,太阳公公咪咪笑,我要上学了!生2:手持娃娃玩偶:小明,咱们一起走吧! 2、 请大家把小玩偶拿起来,看一看,这些小玩偶都是套在什么地方玩的呢?生:手指,对,我们就把这些称为“手指偶”。板书:手指偶。 二、 探索体验 1、 请学生上台来拆开手指偶,问:这是由一张什么形状的纸做出来的?生答:长方形。师小结:对,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椅后,再剪一些其他的装饰物构成的。 2、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图(如右),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尝试制作。 3、 反馈自学成果,师:刚才在制作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师将学生不太懂的步骤进行示范。 4、 比较制作精美,折痕漂亮的和制作粗糙的。说明折的时候应该细致认真。 5、 课件展示:纸偶人的各种装饰方法。 生边看边思考:在什么地方进行装饰可以使小偶人变换角色? 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它是怎么装饰的? 6、 讨论:你准备怎么装饰你的小偶人? 三、 学生制作 1、 学生制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或者多个小偶人,注意制作精致,把最漂亮的纸用上。 2、 学生作业完以后可以到教室外面去准备,表演。 四、 表演,展示 1、 方式一:自我介绍式展示(适用于做得慢的学生) 2、 方式二:表演对话式展示(适用于做得快的学生) 五、 总结下课 板书设计: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玩偶大本营之蛋壳偶的制作 课时目标:1、 掌握手指偶,蛋壳偶,吊线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制作步骤。 2、 培养折叠细致的习惯,培养合作的精神以及搭配色彩的知识。 3、 在玩偶人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布置怎样准备蛋壳,可用硬物在蛋的一端敲个小洞,然后用针或者筷子伸进去搅动里面的鸡蛋,倒出来。 或者直接带来煮好的熟鸡蛋。 二、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蛋壳偶 |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玩偶大本营之吊线偶制作 课时目标:1、 掌握手指偶,蛋壳偶,吊线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制作步骤。 2、 培养折叠细致的习惯,培养合作的精神以及搭配色彩的知识。 3、 在玩偶人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用纸筒可以制作吊线偶(适应于没有带齐材料的学生)将纸卷成筒吊起来。 二、 用铅笔可以代替筷子。头脚系在一根上。手系在另一根筷子上。 三、 游戏环节可以两个人合作表演,制作也可以两人合作。 板书设计: | |||||||||||||||
教学课题 | 9、花样 | 年级 | 三 | 主备老师 | 闫春雷 | 执教时间 | |||||||||
教学 目标 | 1、了解民间美术的简单知识和特点 2、体验感受花样形式的魅力 3、 大胆描画或剪贴图案花纹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花样图纹的赏析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花样图纹,激活审美情趣。设计的花样适合物体 | ||||||||||||||
一、情境导入——说花样 1、演示:民间美术中有许多花样,它们的造型大方质朴,手法生动自如,形象逗人喜爱。 2、经历了漫长历史形成的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祖国面族文化的结晶。 二、欣赏——赏花样 1、师:花样是民间美术的结晶。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如:刺绣,陶瓷,剪纸,房屋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上台来电及电脑上的各类各种花样,进行欣赏。 2、师问:这话样是画、绣还是剪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点? 3、小结:内容主要是自然之物,朴实,温馨。表达了美好的意愿。色彩或单一,或和谐。 三、给花样命名 1、出示范例,如何命名:如:二龙戏珠等等。 2、生:给花样命名。讨论。 四、找花样游戏 (1)出示剪纸花样(圆形适合纹样),问:漂亮吗? (2) 师小结:花样应适合被装饰的物品。将圆形适合纹样放置在方形的物品上,让学生纠错。 (3)做花样适合游戏。将花样与相适合的器皿物品对应起来。 五、自主表现 1、生自由选择瓶、扇或者盘,衣服的外形进行装饰。 2、师出示范图:要求适合,和谐。范图:瓶的装饰,衣服装饰等。 六、作业展评。 | |||||||||||||||
教学课题 | 10、纸盒“城堡” | 年级 | 三 | 主备老师 | 闫春雷 | 执教时间 | |||||||||
教学 目标 | 1、学习纸盒组拼,剪挖,粘贴等方法制作城堡。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3、了解一些建筑文化,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组拼,剪挖,粘贴,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工合作,讲故事。 | ||||||||||||||
教学准备 | 纸盒“城堡”实物,泡沐板展台,剪刀,双面胶,纸盒。 | ||||||||||||||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废旧的纸盒有什么用?猜一猜。生答。 2、出示范例“城堡”。这是一个小朋友用废弃的纸盒制作的城堡。城堡名字叫做“王者之城”,它的里面住着一个国王。国王是个威武的君主,他曾经亲自率领千军万马打败了外国侵略者。所以,小朋友很喜欢他,给他建立了这座王者之城。国王在这里住的真舒服阿!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人,有花仙子、米老鼠、王子、猪八戒等,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城堡,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纸盒来给他做一个城堡呢? 3、揭示课题:纸盒城堡 二、欣赏评述,开拓眼界。 欣赏各种城堡,感受,城堡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城堡。一边看,一边想,这些城堡的外形和普通房子有什么区别?生答。(城堡更大,更威风。房顶有尖的,也有圆的,还有方的。城堡由好多高低不同的房子组成,有的城堡还有围墙) 三、尝试创造,学习做法。 1、分析制作方法。 a、出示城堡(1),这个城堡两边有两个大圆柱,旁边还有围墙。中间是房子。想想看,围墙适合用什么样的盒子来制作?(薄薄的盒子)房子适合用什么来做呢?(又高又厚的纸盒)我们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出示纸盒城堡。 b、分析有有4根柱子的城堡,学习用细长的纸盒搭城堡柱子的方法。 c、分析有楼梯的城堡,学习用小纸盒搭楼梯的方法。 2、这里有一些纸盒,你能尝试搭出来城堡吗? 两个学生比赛。 3、反馈与评价:拼摆要有高低层次变化才好看。 同样是一些纸盒,我们可以拼摆成不同的样子。 4、小人住在没有门和窗户的房间里,会感觉舒服吗?那怎样做门窗呢?生答,剪挖、或者画(教师示范) 5、怎样使城堡牢固?——粘贴(学生上台粘贴) 6、最后可以进行装饰——装饰。 四、制作表现,堆砌成型。 1、欣赏其他学生作业 2、作业要求: 四人合作作,一边做,一边想,你们想要给哪个可爱的小人做城堡呢?你们给城堡取个什么名字?里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五、作业展示,自我评价。 1、自评:将城堡放在泡沫展示台上。说说,你是给谁做的城堡?为什么适合这个人物呢?说说城堡的故事。 2、 他评:你最喜欢哪个城堡?为什么? 六、想象拓展,课堂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用纸盒来制作城堡,让废旧的纸盒变成了美的东西。这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的双眼能发现美,双手能创造美! | 二次备课 |
教学课题:第十一课 开心台历 | ||||||
教学课时 | 3 | 主备老师 | 成俊峰 | 教学时间 | 第十三、十四周 | |
教学目标 | *运用纸材进行折制或剪切、折叠出台历基座,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意识。 *为基座适当配上有日期或画面的象征性日历,完善台历的制作,感受成功的乐趣。 *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更为关注生活、热爱艺术。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台历基座的制作(平衡、美观、创新) 教学难点:台历的美化 | |||||
教学准备 | 教学准备:台历或者挂历实物1-2件,示范用工具材料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备课 |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开心台历 课时目标: 1、 学会制作台历的基本方法(剪、折、画等)和步骤 2、 培养细心制作的习惯 3、 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了,让我们翻开台历来看看吧。(出示实物台历)台历有什么作用呢?台历放在什么地方?(作用,告知日起,放在桌前) 我们来给新的一年或者新的一周之作一个台历好吗? 出示课题:“开心台历” 二、 欣赏分析,学习方法。 1、 台历范品出示:台历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基座、日期、画面)板书: 2、 台历要放稳在桌上,必须立起来。怎样使小纸片立起来? 生尝试作业,请几名学生上台试着折/ 3、 怎样让折好的基座更加有趣呢?师示范将对这方法的基座剪制成双兔外形。 4、 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创意?(动物外形,植物外形,物品外形等) 5、 学生尝试第二次创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何使之作更精细——画后,用铅笔画以后再剪 6、 配日期:可选择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的日期配上去。 教师出示范品(正误对比)(1)日期写得很小,写得乱。 (2)日期写得大,并配上画面,干净。 7、 教材上优秀作业欣赏。 8、 讨论: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日历? 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 展示评价,评选最“开心”的台历。 板书设计: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开心台历 课时目标: 1 、运用对折剪方法制作出台历基座,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意识。 2 、为基座配上象征性日期,并配画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完善台历制作,感受成功的乐趣。 3 、通过探究与实践的学习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为关注生活、喜欢美术。 教学过程: 尝试认知——思考学习——了解判断——自主表现——欣赏评析——情感关注 一、尝试认知 1 提出尝试任务: 老师这儿有一张写有日期的小卡片(已贴好双面胶)和一本CD的包装盒,谁能来帮帮老师,把这张卡片贴在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呢? 2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请一名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尝试任务。 3 将CD架托在手上,引导观察:大家看看它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什么? 生答: 台历。 4 点击课件演示台历组成:台历其实就是由基座和日期两部分组成的。 5 导入:今天呀黄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大显身手,来做一个开心台历。 6 板书课题:11 开心台历 二、思考学习 1 提问:台历要放稳在桌上,必须立起来,怎样让小纸片立起来呢? 生答:对折。 2 教师将纸对折,继续提问: 这样长方形的基座有些呆板,怎样才能让基座的外形更加有趣呢? 生答:可以剪成…外形。 请4-5名学生回答。(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种类)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出示相应造型台历图片。 小结:原来对折后,我们可以把外形剪成动物、植物、人物、景物等等造型。(同时点击课件播放各种类台历图片)不过,小朋友们在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边缘剪整齐,并且不要伤到手。 3 基座尝试作业: 下面,老师想请大家来参加一个超级基座设计比赛,比赛的规则是: 每个小组派一名小朋友上黑板来用对折剪的方法剪一个有趣的外形。谁来当当创意设计师呢?(带剪刀上台) 4 开展尝试作业互评:这八个超级基座中,你最喜欢哪一个的外形呢?为什么? 请2-3名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评价最具创意的和剪得最工整的。 三、了解判断 1 大家想想台历除了可以这样对折横着摆放,还可以怎样摆放呢?(疑惑的将对折的卡纸翻转) 生答:还可以竖着放。 肯定学生回答,出示一个竖着摆放设计的台历实物。 小结:台历既可以横着摆放,也可以竖着摆放,当然,日期的布置也随之变化。 2 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台历的日期: 在黑板上出示2幅4开大的日期挂图: 一幅极不规范,书写有误,粘贴歪斜;另一幅书写规范无误,粘贴工整。 引导学生比较:你觉得哪一个台历的日期更漂亮呢?为什么? 请1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大家在写日期的时候可要工整规范,把自己最漂亮的字写出来,还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让台历更漂亮。 四、自主表现 1 提出作业要求: 今天的作业要求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仔细: 同桌分工合作,一名同学用彩色卡纸折剪台历基座,同时另一名同学用白纸画出日期和插图,最后再一起把基座和日期粘贴组合,完成开心台历。 时间有限,当蜗牛爬到星期天的时候,我们的作业时间就到了。 2 学生分工合作制作开心台历。(保证20分钟作业时间) 3 教师行间指导。 五、欣赏评价 1 利用梯形台不断展示学生作业。 2 创设“开心台历”商店情境,组织自评互评。 介绍一下你的台历。 你最喜欢哪个台历?为什么? 六、情感关注 一年中总有一些特别的日子,比如小朋友们的生日,六一儿童节,那么大家知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呢?请大家回去后把特别的日子在台历上标记出来,下课。 |
教学课题 | 12、我是生活小主人 | 年级 | 三 | 主备老师 | 闫春雷 | 执教时间 | ||
教学 目标 | 1、学生通过欣赏、游戏、实践等活动了解家居整理的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学会欣赏居室整理,丰富视觉与记忆,并从中获得生活乐趣,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综合实践技能,学会适者生存的本能,完善学生人格。 3、在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与想象能力。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居室及书房的布置及学习一些简单的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实破学科本位,建立与思品、生活课之间的彼此联系,完成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 |||||||
一、欣赏居室,导入主题 进入第一个环节,欣赏学生的居室!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居室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居室呢? 讨论并回答 二、参与比赛展现本领 全员参与居室整理的游戏比赛, 看清要求、比方法、速度。 参照效果、比合理、美观。 小结:同学们在生活很多事情总是自己的事自己做,为了展示你们劳动的风采,现在分组比一比,看看谁最能干? 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整理起来更快更省力? 三、书房欣赏培养能力 利用多媒体让学自主欣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小朋友,你们是否也有自己的书房,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为你们提供的这些书房,请你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更喜欢哪一间,并说说为什么? 四、整理书桌关心生活 学生参加书桌整理游戏,参加争星游戏。 这里有一张排放凌乱的书桌,你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清理整洁吗?看看你能得到几个五角星? 五、参与活动拓展延伸 提问:同学们学习了《我是生活小主人》这一课,说一说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方法整理和美化自己的居室,回家之后做一做? 学生回家参与整理活动。 | ||||||||
教学课题 | 13、幸福乐园 | 年级 | 三 | 主备老师 | 闫春雷 | 执教时间 | ||
教学 目标 |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从记忆到现实再创作设计,表达感觉; 2.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 |||||||
教学重难点 | 1.用记忆画表现自己在少年宫的活动场景; 2.分角色进行化装,进行舞台布景; 3.人物特征的表现。 | |||||||
活动一 (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 (二)新授: 1.教师问:少年宫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答:少年宫是我们学习娱乐的场所。可以看书、画画、唱歌、跳舞、学科技…… 2.说说少年宫的模样: 教师示范画一些少年宫的全景和某一游乐场所。 3.说说在游乐场最快乐的事情。 4.欣赏教材中的范作: a.近大远小,人物丰富,色彩对比强烈; b.有主次之分; (三)作业要求: 想象画出少年宫的场景。要求画面构图饱满; 画少年宫的某一局部,人物突出,有动态,色彩鲜艳。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五)展评小结。 活动二 (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 (二)新授: 1.六年级“六一”儿童节表演与平日有什么不同? 2.教师讲述一个简单课本剧(睡美人) 师化妆,请学生说说合适吗? 不合适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还可以整理化妆。 公主、王子各是什么样? 3.尝试作业:化妆。 解决角色化妆,抓住特征。 4.教师出示各种材料,提问:它们适合装饰在哪些位置。 5.分小组发剧本: 讨论角色各有什么特征,如何运用已有材料。 (三)作业要求: 根据节目内容扮演角色化妆,要注意人物特征的表现。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五)学生根据角色进行表演。 (六)总结下课。 活动三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 新授: 1. 教师出示“六一”儿童节舞台布景。 2. 设计: a. 为什么这样设计?说细节。 b. 谈动机。 c. 讨论还可以做什么样的舞台布景? 3. 欣赏书中舞台布景图,谈谈你的看法: a. 主题是否突出? b. 是否有创意? c. 是否有一定可操作性? 4. 提出作业要求: 为主题队会画一幅舞台布景图样。突出主题,有价值。 (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四) 展示作业,小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