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名称 | 单元工程量 | |||
分部工程名称 | 安装单位 | |||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 评定日期 | 年 月 日 | ||
项 目 | 检 验 结 果 | |||
电缆支架 安装检查 | 主控项目 | |||
一般项目 | ||||
电缆管加工及敷设检查 | 主控项目 | |||
一般项目 | ||||
控制电缆 敷设检查 | 主控项目 | |||
一般项目 | ||||
35kV以下电力电缆敷设检查 | 主控项目 | |||
一般项目 | ||||
电气试验检查 | 主控项目 | |||
一般项目 | ||||
施工单位自评意见 | 安装质量检验主控项目 项,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质量要求,一般项目 项,与本标准有微小出入的 项,所占比率为 %。质量要求操作试验或试运行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操作试验或试运行 出现故障,单元工程等级评定为 。 (签字,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 |||
监理单位意见 | 安装质量检验主控项目 项,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质量要求,一般项目 项,与本标准有微小出入的 项,所占比率为 %。质量要求操作试验或试运行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操作试验或试运行 出现故障,单元工程等级评定为 。 (签字,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 |||
注:对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安装质量验收评定应有设计、建设等单位的代表填意 见并签字。具体要求应满足SL 176的规定。 |
编号: 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 | 单元工程名称 | |||||||||||
安装部位 | ||||||||||||
安装单位 | 开、完工日期 | |||||||||||
项 目 | 质 量 标 准 | 检 验 结 果 | 检验人(签字) | |||||||||
电缆支架 安装检查 | 主控项目 | 1 | 支架层间距离 |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支架层间距离采用表14.2.1-2的规定,且层间净距不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10mm | ||||||||
2 | 钢结构竖井 | 竖井垂直偏差小于其长度的0.2%,对角线的偏差小于对角线长度的0.5%;支架横撑的水平误差小于其宽度的0.2% | ||||||||||
3 | 接地 | 金属电缆支架全长均接地良好 | ||||||||||
一般项目 | 1 | 电缆支架加工 | 1)电缆支架平直,无明显扭曲,切口无卷边、毛刺; 2)支架焊接牢固,无变形,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大于5mm; 3)金属电缆支架防腐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 |||||||||
2 | 电缆支架安装 | 1)电缆支架安装牢固; 2)各支架的同层横档水平一致,高低偏差不大于5mm; 3)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 4)支架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的坡度相同; 5)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GB 50168的规定; 6)支架防火符合专项设计文件要求 | ||||||||||
检查意见: 主控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 一般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与本标准有微小出入 项。 | ||||||||||||
安装单位 | (盖章) 年 月 日 | 监理工程师 | (签字) 年 月 日 |
编号: 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 | 单元工程名称 | |||||||||||
安装部位 | ||||||||||||
安装单位 | 开、完工日期 | |||||||||||
项 目 | 质 量 标 准 | 检 验 结 果 | 检验人(签字) | |||||||||
电缆管制作及敷设 | 一般项目 | 1 | 弯管 制作 | 1)管口无毛刺和尖锐棱角;金属管内表面光滑、无毛刺;外表面无穿孔、裂纹,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及锈蚀; 2)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与所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一致,梅根管的弯头不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超过2个; 3)管子弯制后无裂纹或显著的凹鳖,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 | ||||||||
2 | 敷设及连接 | 1)固定牢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高度、弯曲弧度一致,裸露的金属管防腐处理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电缆管连接严密牢固,出入电缆沟、竖井、隧道、建筑、盘(柜)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封闭,管口密封; 3)敷设预埋管道过沉降缝或伸缩缝需做过缝处理; 4)与电缆管敷设相关的防火符合专项设计文件要求 | ||||||||||
检查意见: 主控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 一般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与本标准有微小出入 项。 | ||||||||||||
安装单位 | (盖章) 年 月 日 | 监理工程师 | (签字) 年 月 日 |
编号: 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 | 单元工程名称 | |||||||||||
安装部位 | ||||||||||||
安装单位 | 开、完工日期 | |||||||||||
项 目 | 质 量 标 准 | 检 验 结 果 | 检验人(签字) | |||||||||
控制电缆 敷设检查 | 主控项目 | 1 | 电缆头 制作 | 1)电缆芯线无损伤,芯线之间及芯线对地绝缘良好; 2)电缆头制作所用的材料应清洁干燥,绝缘良好; 3)制作工艺正确,包扎紧密、整齐、密封良好 | ||||||||
2 | 防火 设施 | 电缆防火设施安装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 ||||||||||
一般项目 | 1 | 敷设 路径 |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 |||||||||
2 | 电缆 检查 | 1)电缆无机械损伤,无中间接头; 2)电缆绝缘层无损伤,铠装电缆的铠装层不松散; 3)电缆绝缘良好,绝缘电阻应符合14.2.3-2的要求 | ||||||||||
3 | 厂房内、隧道、沟道内敷设 | 1)铠甲电缆防腐处理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电缆排列整齐,无交迭压,电缆引出方向一致,备用长度一致,相互间距一致; 3)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10D(D为电缆外径) | ||||||||||
4 | 管道内 敷设 | 1)管道内应清洁无杂物、积水,电缆进出管口密封; 2)裸铠装电缆与其他有外防护层的电缆不应穿入同一管内 | ||||||||||
5 | 直埋电缆敷设 | 1)电缆埋置深度部件小于0.7m,电缆应有适量裕度; 2)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或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4.2.3-3的要求;严禁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上下面; 3)直埋电缆的沿线方位标志或标桩牢固明显 | ||||||||||
6 | 电缆 固定 | 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首末两端及转弯处固定; 2)电缆各固定支持点间的距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无设计要求时,水平敷设时各支持点间距不大于800mm,垂直敷设时各支持点间距不大于1000mm; 3)电缆固定牢固,裸铝包电缆固定处设有软衬垫保护 | ||||||||||
7 | 标志牌 | 电缆线路编号、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字迹清晰不易脱落、规格统一、挂装牢固 | ||||||||||
检查 意见 | 主控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 一般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与本标准有微小出入 项。 | |||||||||||
安装单位 | (盖章) 年 月 日 | 监理工程师 | (签字) 年 月 日 |
编号: 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 | 单元工程名称 | ||||||||
安装部位 | |||||||||
安装单位 | 开、完工日期 | ||||||||
项 目 | 质 量 标 准 | 检 验 结 果 | 检验人(签字) | ||||||
35 kV以 下 电 力 电 缆 敷 设 检 查 | 主控项目 | 1 | 电缆敷设前检查 | 1)电缆型号、电压、规格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电缆外观完好,无机械损伤;电缆封端严密 | |||||
2 | 终端头和接头制作 | 1)线芯绝缘无损伤,包绕绝缘层间无间隙和折皱; 2)连接线芯用的连接管和线鼻子规格与线芯相符,压接和焊接表面光滑、清洁且连接可靠; 3)直埋电缆接头盒的金属外壳及金属护套防腐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电缆终端头和接线成型后密封良好、无渗漏、电缆两端终端头各相相位一致; 5)电缆终端头和接头的金属部件涂层完好、相色正确 | |||||||
3 | 电缆支持点距离 | 全塑型电缆水平敷设时各支持点间距不大于400mm,垂直敷设时各支持点间距不大于1000mm;其他电缆水平敷设时各支持点间距不大于1500mm,固定方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 |||||||
4 |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 应符合表14.2.4-2的规定 | |||||||
5 | 防火 措施 | 电缆防火设施安装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 |||||||
一般项目 | 1 | 敷设 路径 |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 ||||||
2 | 直埋 敷设 | 1)直埋电缆表面距离地面埋设深度不小于0.7m; 2)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 50168的规定; 3)电缆上、下部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覆盖宽度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4)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有明显的方位或标桩 |
分部工程名称 | 单元工程名称 | |||||||||||
安装部位 | ||||||||||||
安装单位 | 开、完工日期 | |||||||||||
项 目 | 质 量 标 准 | 检 验 结 果 | 检验人(签字) | |||||||||
35 kV以 下 电 力 电 缆 敷 设 检 查 | 一般项目 | 3 | 管道内 敷设 | 1)钢制保护管内敷设的变流单芯电缆,三相电缆应共穿一管; 2)管道内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管内壁光滑、无毛刺; 3)保护管连接处平滑、严密、高低一致; 4)管道内壁无积水,无杂物堵塞。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保护层无损伤 | ||||||||
4 | 沟槽内 敷设 | 1)槽底填砂厚度为槽深的1/3; 2)沟槽上盖板完整,接头够标志完整、正确; 3)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小于1m,交叉时不小于0.5m; 4)交流单芯电缆排列方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 ||||||||||
5 | 桥梁上 敷设 | 1)悬吊架设的电缆与桥梁架构之间的净距不小于0.5m; 2)在经常受到振动的桥梁上敷设的电缆,有防振措施 | ||||||||||
6 | 电缆接头布置 | 1)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2)明敷电缆的接头托板托置固定牢靠; 3)直埋电缆接头应有防止机械算上的保护结构外设保护盒。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入沥青 | ||||||||||
7 | 电缆 固定 | 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牢靠; 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两端处固定牢靠; 3)单芯电缆的固定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铅套电缆的固定夹具不构成闭合磁路 | ||||||||||
8 | 标志牌 | 电缆线路编号、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字迹清晰不易脱落,规格统一、挂装牢固 | ||||||||||
检查 意见 | 主控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 一般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与本标准有微小出入 项。 | |||||||||||
安装单位 | (盖章) 年 月 日 | 监理工程师 | (签字) 年 月 日 |
编号: 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 | 单元工程名称 | |||||||||||||
安装部位 | ||||||||||||||
安装单位 | 开、完工日期 | |||||||||||||
项 目 | 质 量 标 准 | 检 验 结 果 | 检验人(签字) | |||||||||||
电气试验检查 | 主控项目 | 1 | 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和各线芯间绝缘电阻 | 应符合GB 50150的规定 | ||||||||||
2 | 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 应符合GB 50150的规定 | ||||||||||||
3 | 交流耐压试验 | 橡塑电缆交流耐压标准应符合表14.2.5-2的规定 | ||||||||||||
4 | 相位检测 | 两端相位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合 | ||||||||||||
5 | 交流互联系统试验 | 应符合GB 50150的规定 | ||||||||||||
橡塑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检查 | ||||||||||||||
额定电压U0/U(kv) | 试验电压 | 时间(min) | ||||||||||||
18/30及以下 | 2.5U0(或2U0) | 5(或60) | ||||||||||||
21/35 | 2U0 | 60 | ||||||||||||
检查意见: 主控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 一般项目共 项,其中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 项,与本标准有微小出入 项。 | ||||||||||||||
安装单位 | (盖章) 年 月 日 | 监理工程师 | (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