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以下有关课堂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B.放任型的教师领导方式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最佳 C.对于学生消极的课堂行为,教师可采取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 D.教学班级规模越大,师生情感纽带的力量越强,教学效果越好
2、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之间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____
A.公益性 B.垄断性 C.性 D.非自愿性
3、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____
A.做好班长的工作 B.做好先进生的工作 C.做好班委的工作 D.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4、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____
A.遗传性 B.自然性 C.目的性 D.获得性
5、”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____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6、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__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7、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8、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____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9、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____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巴洛克 D.杜威
10、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A.教学活动 B.课外活动 C.共青团活动 D.劳动活动
11、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____
A.勤奋感 B.亲密感 C.自我同一性 D.自我整合
12、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时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法规,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出家教的一般建议和要求,这属于____
A.一般性指导 B.针对性指导 C.分类指导 D.个别指导
13、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____
A.刺激一反应学习 B.信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问题解决
14、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____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15、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____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
16、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____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抑制说
17、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____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8、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____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1、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__
A.提高学生素质 B.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C.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D.学生的个性发展
22、要求被试根据图片上的情景编制故事,据此来测量个体人格特征,这种人格测验称为
A.罗夏墨迹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C.自陈式测验 D.艾森克人格问卷
23、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时期是____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24、中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是知识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25、教案也叫____
A.单元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
26、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____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27、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____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动技能
2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 D.经验思维
29、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二、多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心智技能有三个特点,即____
A.快速性 B.概括性 C.观念性 D.内潜性 E.简缩性
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____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3、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____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4、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学习属于____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5、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____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6、创设问题情境时须注意,问题要____
A.小而具体 B.新颖有趣 C.富有启发性 D.有适当的难度
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____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8、”填鸭式”教学尽管所产生教育效果不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存在教育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人具有____的本质。
A.能动性 B.受动性 C.自然性 D.社会性
9、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最首要的环节是 ____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10、在教育中,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____
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B.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 D.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成果
11、评分的绝对标准是____,相对标准是其他学生的成绩。
A.课程内容 B.社会议论 C.平时表现 D.学校要求
1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____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13、下列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____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力 D.稳定性
1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____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1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____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16、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可以提前较长时间就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学校咨询与辅导的____任务。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问题预防 D.发展指导
17、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也能鼓舞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是小学教育目的的____
A.激励作用 B.导向作用 C.评价作用 D.平衡作用
18、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 ____
A.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19、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____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20、”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21、课程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和社会的研究,又要依据对____
A.教法的研究 B.时代的研究 C.学科的研究 D.学法的研究
2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____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____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24、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____
A.服众 B.屈服 C.场依存性 D.从众
2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26、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____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27、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____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动技能
2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 D.经验思维
29、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