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52006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11:52:55
文档

20052006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2005-2006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语文(一二五单元)第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踟蹰(chú)天姥山(mǔ)留待作遗施(yí)B、纶巾(guān)暴霜露(pù)否泰如天地(pǐ)C、愆期(qiān)硿硿焉(kōng)委身贾人妇(gǔ)D、隰泮(pàn)虾蟆陵(há)至莫夜月明(mù)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洞天石扉信誓旦旦纤纤素手苍海一粟B、轻拢慢捻封狼居胥夙兴夜寐春意斓珊C、雕栏玉砌中流
推荐度:
导读2005-2006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语文(一二五单元)第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踟蹰(chú)天姥山(mǔ)留待作遗施(yí)B、纶巾(guān)暴霜露(pù)否泰如天地(pǐ)C、愆期(qiān)硿硿焉(kōng)委身贾人妇(gǔ)D、隰泮(pàn)虾蟆陵(há)至莫夜月明(mù)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洞天石扉信誓旦旦纤纤素手苍海一粟B、轻拢慢捻封狼居胥夙兴夜寐春意斓珊C、雕栏玉砌中流
2005-2006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二语文(一二五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踟蹰(chú)     天姥山(mǔ)     留待作遗施(yí)

B、纶巾(guān)    暴霜露(pù)     否泰如天地(pǐ)

C、愆期(qiān)    硿硿焉(kōng)   委身贾人妇(gǔ)

D、隰泮(pàn)     虾蟆陵(há)     至莫夜月明(mù)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洞天石扉  信誓旦旦  纤纤素手  苍海一粟

B、轻拢慢捻  封狼居胥  夙兴夜寐  春意斓珊

C、雕栏玉砌  中流坻柱  搔首踟蹰  正襟危坐

D、豆蔻年华  葳蕤生光  蹑履相迎  视同仇雠

3、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  暝:晚    将子无怒  将:愿、请

B、命曰《琵琶行》  命:命名     爱而不见  见:看见

C、否泰如天地  否:坏运气    来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导”D、可怜体无比  可怜:可爱  忍顾鹊桥归路  忍顾:不忍回头看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们两人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却同床异梦,变化真快。

B、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味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

C、《迢迢牵牛星》五句十行,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哀婉动人。

D、这是什么果子?没见过。咬一口,索然无味,扔掉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或歧义,句意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

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

B、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D、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是杰出代表。

6、下列句中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一诗开头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

B、他很诧异地说:“怎么啦,你?”

C、有诗评家说《登高》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D、我校有科技楼、实验楼、体艺楼……等六幢教学大楼。

7、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B、屈原,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春秋末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

D、“唐宋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司马光、王安石八位散文大家。

二、诗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诗经.邶风.静女》这首古诗,回答文后问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8、下列对所选诗段有关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静女其姝  姝:通“殊”    B、说怿女美  说:通“悦”

C、自牧归荑  归:回来        D、洵美且异  洵:询问

9、下列各项对有关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女其姝:娴静的少女真美丽。

B、俟我于城隅:在城之角楼等待我。

C、贻我彤管:送给我红色的管乐器。

D、匪女之为美:不是这个女子仅有外表美。

10、对这首古诗的鉴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八句描写现实场景,后四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表现男子对姑娘的深情。

B、全诗以第一称“我”(男青年)写一次恋人的约会。

C、全诗人、物、情融合巧妙,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

D、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选细节,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文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1.选出对文句中加点的字词读音和释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无物以相远      ②何可胜道也哉

A.①xiàng  互相帮助  ②shēng  尽

B.①xiāng  帮助          ②shèng  极力赞美

C.①xiàng,帮助          ②shēng  完全

D.①xiāng  互相帮助      ②shèng  极力赞美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13.下列句中 “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熟能讥之乎?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4.选出文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15.作者在第2段第一句中所“悲”(感叹)的内容是哪一项?(    )

A、古书之不存    

B.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

D.古书之不存……何可胜道

    第Ⅱ卷(共90分)

四、默写和翻译(12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6分)

  (1)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2)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3)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4)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留别》)

  (5)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6)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翻译: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五、诗词鉴赏。(6分)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8、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 “朱颜改”的含义。(2分)

答:

19、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2分)

答:

20、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9分)

21、用一句话作标题,表述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5个字。(3分)

    英语和汉语对“绿色”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英语里,绿色除了代表“没经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忌妒。植物的绿色是健康、向上的标志,这对别的颜色是一种挑衅,所以西方人用“眼睛发绿”比喻“忌妒”。而在汉语里,往往用眼睛气得发红描写人忌妒时的样子,而“红眼病”的症状正好与此相似,是对忌妒的生动描述。

    所以“眼红”不应译成 red-eyed,而应译成green-eyed。当然,“眼红”还可以译成envy,jealous(忌妒)等等。同样,“害红眼病”可译成green with envy(直译:忌妒得眼睛发绿),千万不能将它直译为have a ophthalmia(红眼病,医学术语),医学上、生理上的“红眼病”还可以译为pinkeyes,多了一个“粉”字。

答:                                    。

2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看池边绿树,小苑西回,此间有舜日尧天,树边红雨,莺唤起一庭佳丽。 

下联调整为: 

23、仿照下面的两个比喻句的形式,以“真诚”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3分)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8分)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余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也。”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制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要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言;而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它除可供文人案头欣赏外,宛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也是一种普遍的方式。词演唱时的听众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市井中人,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当然,除字句易于听懂而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冶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即将失去其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的案头文学——恰如词在宋以后的遭遇那样。柳永《鹤冲天》词写男女惜别之情:“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永遇乐》词歇拍写无奈之情:“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悲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悲的抒发中,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其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大江东去”(《念奴娇》)的放歌、辛弃疾“千古江山”(《永遇乐》)的抒怀,皆可为证。

24.在第二段中,王国维说的“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中的“境”和“言”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①“境”指的是:                 (不超过6个字)

②“言”指的是:                 (不超过6个字) 

25.第三段开头说“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这一句中的“双重选择”指的是什么?请具体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试概括宋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的特点(列出其中3点,每点不得超过16个字。6分)

                                                      

                                                      

                                                      

2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诗余”,词的这一别称,约产生于南宋,意思是指古近体诗发展到唐代的顶峰时期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步消亡。

B.词又称“长短句”,是就它由古近体诗的整齐句式演变为参差错落的句式而言的。

C.作者认为,古人作文吟诗,为了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往往一本正经,十分严肃,而在填词时却不怎么讲究音律和内容,较少顾忌,比较自由、开放。

D.“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都是从诗和词两种体裁所表现的内容方面进行评析的。

E.词在咏史言志的有关题材中,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是因为反映社会生活更有深度和广度。

八、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

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果然有道理!

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

仔细阅读上面材料,请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高二语文期中答案

1、A(遗:wei);2、D(A,沧;B,阑;C,砥);3、B;(见:出现);4、D;5、D(A,有歧义;B,缺主语;C,照应不当);6、B(A的分号应为逗号,C中句号放在引号外,D中省略号和“不能连用”);7、A(B,战国;C,北宋;D,曾巩);8、B;9、D;10、A(前四句为描写现实场景,后八句描写男子的回忆);11、C;12、D;13、A;14、D;15、B

16、(1)、青青子衿;(2)、唯见江心秋月白;(3)、千载谁堪伯仲间;(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5)、更那堪冷落清秋节;(6)、羁鸟恋旧林。(错字漏字增字该题不得分)

17、略(注意句子的流畅和关键词是否译出)

18、"春华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朱颜改":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意思对即可)

19、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意思对即可)

20、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意思对即可)

21、汉语译英语,"红眼"变"绿眼"。(抓住“汉语‘红眼’译成英语”这个重要内容,其他酌情扣分)

22、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一处句序不对即不得分)

23、略(本体不是“真诚”(即不以“真诚”开头),句子不是比喻句该题不得分;其他问题酌情扣分)

24、①"境"指的"反映社会生活";②"言"指的是"表现感情世界"。(答对一题得2分,意思对即可。)

25、①指的是"娱悦听众"(或"向俚俗靠拢");②指的是"供文人欣赏"。(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6、①按照音乐(燕乐)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或倚声填词) ②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或"方法参差错落、有多种诗牌可供选择") ③语言通俗化,一定程度的口语化(或"向俚俗靠拢")(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7、B、D;((答对一项得2分 。 A说诗"到了宋代边开始逐步消亡"不对; C说古人填词"不怎么讲究音律"与原文不符,第二段第一句说"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较少顾忌"主要就内容而言;E文中"潇洒风度"是说词的内容,"并非只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也有豪放的一面。第二段已表明,"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在此E项中说词"反映社会生活更有深度和广度"与原文相矛盾。)

文档

20052006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2005-2006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语文(一二五单元)第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踟蹰(chú)天姥山(mǔ)留待作遗施(yí)B、纶巾(guān)暴霜露(pù)否泰如天地(pǐ)C、愆期(qiān)硿硿焉(kōng)委身贾人妇(gǔ)D、隰泮(pàn)虾蟆陵(há)至莫夜月明(mù)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洞天石扉信誓旦旦纤纤素手苍海一粟B、轻拢慢捻封狼居胥夙兴夜寐春意斓珊C、雕栏玉砌中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